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一章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商议了棉花种植先在岭南海南等地试点推广之后,大家又继续进行今天的政务处理。

    目前大宋整体改革还是没有进行,不过由于明年赵骏打算进行一定范围的官制改革,所以眼下官场上还是有了不少的变化。

    首先是多了一些新部门,其次是官场上已经传出了风声,说明年一些部门要进行分组重建。

    在新部门上,统计司、火器司、创造局、交子部、地质部等几个部门已经组建得差不多,特别是统计司以及火器司,都已经运作了起来。

    创造局按照赵骏的本意其实是希望能成为科学研究院,集合各方面人才,进行科研发展。

    不过目前来看难度还是比较大,估计得几百年后才能成为科学院。

    现在就权当知识产权局。

    报纸已经在汴梁各地刊登了鼓励发明创造的新闻,只要发明创造有利,那么就能够得到创造局的奖励。

    一时间大宋的发明家们闻风而动,纷纷开始了发明创造活动。

    高纯度的火药出现之后,火器司开始将新火药用于原来发明的火器当中,威力成倍提升。

    吕夷简等宰相也视察过火器司,对火药造成的巨大威力表示非常满意,成批量的手榴弹正在制造。

    地质部也已经组建,上百名官员成立了左右二曹六案。

    左曹主要负责地质勘探,有资料储存案,矿产探勘案以及矿石研究案。右曹负责环境保护,主要是水文地质案、工程地质案以及环境地质调查案。

    别看在古代提环境保护显得很愚蠢,实际上赵匡胤和赵光义时期,就对黄河上游开展过环境保护,种植树木想减缓黄河泛滥。

    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环境保护都很有必要。

    特别是即将三易回河的时候。

    地质部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沿河调查黄河的情况,一边继续赵匡胤赵光义时代的政策在黄河上游种植树木,一边调查下游泛滥成灾的可能。

    这样是为了做好治理准备,以避免十二年后黄河改道的事情发生。

    除此之外,地质局也已经开始组织船队和人员,出海寻找美洲的计划进入了筹备阶段,预计两三年后就能出发。

    交子部就不用多说,大概也是明年开始,在全国主要商业城市开始推广交子业务。

    毕竟如今只以汴梁和成都铺设交子,能撬动的金钱还是太少。

    如果在全国所有商业城市开设交子铺,兴许要不了多久,交子铺内的存款就可能超过几千万贯。

    只要日本的白银能够流入国内,以白银做锚定物,兴许未来交子铺全面开放,面向全大宋百姓,存款能变成几亿贯甚至几十亿上百亿贯都说不准。

    新部门的组建自然引来了朝堂上官员的注意力,但罕见地无人反对。

    因为这并不涉及到自身利益。

    事实上,赵骏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引起像范仲淹庆历新政那样,整个朝堂九成以上官员都反对他的情况。

    原因在于他并未触及到那些官员的核心利益,既官员会被淘汰、裁撤的可能。

    庆历新政主打的就是吏治,门荫入仕的会被严格要求,干得不好就会被淘汰,这对于人浮于事,又有门荫入仕的宋代冗官们来说,那自然是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才会想尽一切办法不允许庆历新政地推动。

    而赵骏干的事情只能算是触及到了部分官员的利益,比如皇城司的建立,是触及到了大理寺、开封府以及刑部的权力。

    上任政制院,只能说程序不太合规,被御史们弹劾,但也不至于让百官们感觉到有什么威胁。

    不是人人都是贪官污吏,也不是人人都莫名其妙会在自己未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盲目树敌,包括刘元瑜敌视赵骏,赵允让来试探赵骏,都有他们各自的理由。

    比如刘元瑜是因为干了违法的事情,害怕被皇城司查出来。赵允让是觉得赵骏姓赵,又在政制院这个重要位置,担心对他的儿子地位有影响。

    其余人没那么蠢到在皇帝和宰相同时支持一个人的时候,跳出来给自己找不自在,那属实是没有必要。

    不过官场改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些影响,所以这些天朝内有不少议论的声音。只是目前还只是放出风声,并未实际进行改制,因此倒还没有造成太大波澜。

    午后在政制院吃了御膳房送来的中餐,赵骏就照例去了后苑给孩子们上课,到下午时分,众人又重新聚集在观稼殿,开始今日课程。

    由于即将进入十一月,从阳历来说,都快十二月份了,天气变冷,大家就都不在屋外,而是改到了屋内。

    观稼殿内早就点上了香炭,温暖如春。

    赵祯脸色略微红润地坐在椅子上,春光满面道:“诸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哦?”

    众人见到赵祯面上有喜,吕夷简好奇道:“官家,有什么好消息?”

    赵祯笑道:“皇后及张美人怀上了。”

    他嘴里的张美人并非邓州观察使张守瑛的女儿,这个张美人天圣六年就病死。

    也不是后来的温成张皇后,现在的张皇后才13岁。

    赵祯后宫历史上总共有四个张氏,其余妃嫔要么还未娶,要么娶了的年龄还非常小。

    比如苗御侍,既后来的苗贵妃,现在才14岁。俞御侍,后来的俞德妃,现在才15岁。杨美人,后来的杨德妃,如今17岁。

    整个后宫里,年满十八岁以上的只有一个19岁的曹皇后,以及另外一个张美人21岁。

    这个张美人历史上后来被追赠为张贤妃,年龄偏大一点,不被赵祯所宠。

    可由于赵骏不准赵祯对未成年妃嫔下手,怕因母体太幼小导致生出来的孩子夭折,所以赵祯就只能跟曹皇后和张美人敦伦。

    从今年的四月份开始,一直到九月份,足足五个月,赵祯都是禁欲加吃六味地黄丸,又锻炼身体。

    鬼知道这五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九月份终于得到了赵骏的许可,被允许播种,结果就让曹皇后和张美人成功怀上。

    这可比历史上同时期怀上,却由于母亲是15岁的俞德妃而在来年6月份出生即夭折的长子赵昉要幸运得多。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是一愣,随后面露喜色,跟自己老婆怀上了一样起身纷纷拱手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如今国本不失,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啊。”

    “汉龙之前说,母体不能太幼,皇后及美人都已经二十左右,想来生出的子嗣也会健康。”

    “若明年官家能诞下龙子,同时我在北方战胜西夏和辽国,陛下龙威震天。”

    最后这句话是范仲淹说的,听得赵骏都一愣一愣。

    没想到平日里严肃不苟言笑的范仲淹,拍起马屁还一套一套,甚至不忘吹嘘一下自己,也是牛逼。

    赵祯乐道:“昨日张美人跟朕说觉得有些想呕吐,朕就怀疑是怀上,便请太医看看,没想到太医说果真是喜脉。皇后那边虽没动静,但朕也派太医过去看了,也是喜脉,真是幸事啊。”

    赵骏就泼冷水道:“别高兴太早啊,还是要做好安全准备。虽然我不太想阴谋论,但如果明年出生了一个健康的皇子,老哥你觉得对谁威胁最大?”

    “额”

    赵祯一下子就冷静过来,迟疑道:“大宗正?”

    “是。”

    赵骏说道:“赵允让派人接触过我,估计是想试探一下我的态度。人家父子两代做备胎,一辈子心心念念这个皇位,要是你孩子出生,希望破灭了,鬼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来。”

    赵祯犹豫道:“再是怎么样,朕的皇儿在宫中,想必会十分安全吧。”

    “想多了,皇帝落水,被宫女差点刺杀的事情都有,而且历史上你也差点被人刺杀,我记得是庆历八年的事情,具体哪些人干的我忘了,但我以前看史书偶尔看到过这事。”

    赵骏说道:“要不是人家曹皇后镇定自若,调遣宫门宿卫防御抵挡,伱当时人就没了,小心一点没大错,必须要保证子嗣的安全!”

    “好吧.”

    赵祯想了想道:“到时若朕生出健康的子嗣来,朕就交予大孙来护佑。”

    赵骏:“.”

    早知道不提醒了,自己又多了个奶爸的任务,这就离谱。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不赖。

    下一代皇子是自己一手带大,那还不得管自己叫爹?

    虽然赵祯的孩子依旧是自己祖先,但反正自己和赵祯也是各叫各的,奶爸就奶爸吧。

    未来赵祯的儿子也得被自己摁在地上摩擦,那自己依旧在大宋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岂不美哉?

    “话说回来,大孙明年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赵祯扭过头说道:“如今年关将至,明日就是十一月,还差一个月就要过年了,新年新气象,是不是打算做些大事?”

    “嗯。”

    赵骏点点头:“年底到明年年初,要进行部门改制,改制结束后,我就离开汴梁,下基层去了。到时候万一遇到什么贪官污吏,我可就杀了,你们别怪我。”

    赵祯:“.”

    众人:“.”

    吕夷简没好气道:“为什么总是要打打杀杀呢,都是一条命,给条活路不好吗?”

    “那就要看看这些人给不给老百姓活路了。”

    赵骏目光森然道:“开封府那些人就死不足惜,年底全给宰了,当成给满朝文武提个醒,不是当了官就可以肆意欺压百姓。”

    开封府、乃至于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都抓了不少官员,这次大案涉及到的人员得有好几百人。

    从副枢相级别的韩亿,到九品府界公事,落马的落马,坐牢的坐牢。

    审了好几个月了。

    罪行也差不多都审完,接着就提交审核,政制院将会画勾,该杀的杀,该坐牢的坐牢,该流放的流放,反正是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结束。

    除了官员以外,下面那些黑恶份子也要大杀特杀,如后世严打一样,抓住就枪毙,决不能给他们活路。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震慑官场与民间,至少要汴梁几年内海晏河清。

    以后不仅官场干净点,民间的治安也会好很多。对于政策实施、经济增长等方方面面都有极大的好处。

    “我们还是谈官场改制的问题吧。”

    赵祯便转移话题道:“这官场改制又是什么情况,会不会造成庆历新政的后果?”

    “不会。”

    赵骏摇摇头:“庆历新政是因为触及到大部分官员利益,官场改制只是把他们的职权划分清楚,又不是要罢他们的官,元丰改制我说过吗?””

    “元丰改制?”

    众人互相对视,赵骏好像没说过这事,只说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乃至后来的张居正改革都说过,唯独没说这个。

    “可能是以前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给忽略了,实际上元丰改制是跟王安石变法同期展开的官场改制。”

    赵骏说道。

    赵祯不解道:“这跟王安石变法有区别吗?”

    “自然有区别。”

    赵骏笑道:“王安石变法是朝廷的国策,属于国家政策。元丰改制只是对官场的制度进行改革,双方并不冲突。”

    “那细说一下。”

    众人来了兴趣。

    赵骏就说道:“先说改制背景,由于冗官的原因,导致宋朝机构重叠,既无定员、无专职,又有许多徒有其名而无所事事的冗闲机构和官员;二是莅其官而不任其职,官职名实之间悖离、混乱。官员之间在其位不谋其政,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非常普遍,官职也是名不副实,而且官职之间的进阶达到惊人的三十七阶,甚至有时候下属部门同时有几个上级部门管理,但是真有正能有效管理的却没有一个,以至于出现了下属不知上级是谁的奇特现象。所以为了增加行政效率,裁撤部分冗员以及冗散机构,减少了财政开支,明确了各职位机构的职责,宋神宗就进行了元丰改制。”

    “听起来不错。”

    赵祯便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他成功了吗?”

    赵骏想了想,说道:“老哥,你知道宋朝将领最艰难的任务是什么吗?”

    “额”

    赵祯一头雾水,这都哪跟哪啊,不是问元丰改制吗?怎么又变成宋朝将领了?

    只是他又不明白赵骏的意思,只好说道:“是什么?”

    “宋朝将领最艰难的任务不是收复失地,而是赶在朝廷求和前收复失地.”

    赵骏乐道:“宋朝的官员也一样,他们最艰难的任务不是该怎么配合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而是该怎么在皇帝插手之前,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赵祯脸色就不对了,说道:“所以这又是大宋笑话吗?”

    “是的。”

    赵骏肯定地点点头:“宋神宗表面上说要改革官制,实际上本质是为了中央集权。元丰改制两条内容,基本上都是削弱宰相的权力,让皇帝直接参与到朝政,对下面的改革根本一点作用没有,这不扯淡吗?”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心道好家伙,赵骏又要开始骂宋朝皇帝了。

    我貌似又活过来了,稍微舒服点了,加紧码字恢复两更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