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唐改革家在线阅读 - 100、社会调查

100、社会调查

    “各位学子,你们都是我大唐未来的精英,既然你们进入了我们四门学之后,我也就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的为大唐未来而努力读书。我希望你们将来能够成为我大唐的栋梁之才,而我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思考,为了什么读书。我原先刚刚进入四门学的时候,我曾经思考,我们为什么读书。我现在希望问问你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张超说道。

    马上有人说:“我是为了报效我大唐而读书。”

    “我是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我是为了百姓做些事情而读书。”……

    大家读书也都是各自有着各自的理由,而张超听到了这话,并没有生气。自古以来也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学习文化之后有一定成果了,那自然也都是希望能够步入仕途。而这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了一千多年之后都没有能够彻底消灭,都没有能彻底的改变。所以张超知道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改变,不过张超却可以让他们能够有所进步,让他们能够都逐步改变一下他们未来的前途。

    “各位,你们说了那么多,我认为我们都是为了大唐崛起而读书。大家都是为了大唐的崛起,而努力苦读。不管是为了报效大唐,还是光宗耀祖,甚至是为了百姓做些事情,那也都是一个目的,那也就是我大唐崛起。如果没有我大唐的崛起,那大家读书有何用?”张超问道。

    “啪啪啪啪……”各位学子纷纷开始鼓掌。

    张超当然知道这个各位学子都不能够不赞同,因为在后世为了国家崛起而读书,那是一代伟人的名言。而这个时代也都没有人敢反驳,因为如果敢反驳那也就是不希望大唐崛起,这样肯定是要被处罚的。在做的也都不是什么“年轻人”了,在古代来说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人了,所以大家也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必须要说好话,说好听的话,这样才能够拍马屁。在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首先考虑“政治正确”再说别的。如果不考虑政治正确,那恐怕会死的很惨。

    “好了,各位学子,你们以后都是我大唐的精英。可是我认为精英不代表特权。并不代表是能够为所欲为。相反,真正的精英应该关心百姓,能够真正的为百姓做事,能够真正的走到百姓当中,然后真正的能够体会百姓的艰苦。真正的感受到百姓需要什么。只有你们真正感受到了百姓需要什么,那才能够真正的能够按照百姓的需要去施政,避免反而做出伤害百姓的事情。所以,你们必须要走到百姓身边,去看看我大唐九成以上的百姓生活到底如何。如果不能够知道他们的生活,那是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未来的需要的。接下来,你们将会要下到下面的百姓当中,真正的体会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你们啊哟弄清楚,目前的百姓土地情况,还有各种的生产关系。土地是谁的。拥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有多少,靠着租种别人土地的有多少,你们都必须要弄清楚。并且了解一下他们的租种土地的百姓分成比例如何,这样了解一下大家如何能够获得生存的重点。”

    “这次考试,我会亲自审阅你们上交的体会和报告,然后如果合格了可以获得两个学分!”

    本来大家对于到乡间去做事调查感觉不太满意,也都不太当做一回事。可是现在听到了能够获得两个学分,这个让他们也都感觉非常激动了。因为两个学分可不少了,比起一般的普通课程还要多,几乎比得上一些不太重要的儒家经典了。所以听到了这个考核效果。也都纷纷开始去参加这个社会实践。

    张超之所以弄出这个社会调查,其实一方面是张超希望了解大唐最底层的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尤其是这些百姓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还有各种的拥有财富的情况。张超知道如果没有了解那些普通百姓的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情况,那是很难进行改变改革的。当年张超曾经看过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其实名为变法,看起来也都是轰轰烈烈,可是实际上王安石却并不太了解底层的情况。尤其是王安石他没有经过详细的社会调查也就贸然的实行变法,或者说是他只是调查了普通百姓方面。却没有准确的认识到普通百姓的生产关系。他只是看到了百姓需要什么,却并没有注意到百姓的生产关系。王安石他只是认识到了百姓苦,他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可是王安石却严重疏忽了百姓的生产关系,土地掌握在谁的手里面,还有各种的控制百姓一方的手段,和生产关系的所产生的阶级,这样他们必然会造成失败。

    后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如此伟大,能够影响到了全世界,那也就是他成功的总结出来了古今中外的生产关系,而用一个词来概括也就是“阶级”。虽然很多古代人也都明白这个“阶级”的思维,可是却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虽然也都明白阶级,可是对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却非常的肤浅。古代人对于生产关系的研究总结并不深刻,他们很多也都是停留在表面里面。而“老马”其实最大的重点也就是成功的开创了一个把阶级研究的理论提出来,然后让无数后人跟着他的划分方法来进行划分,这样也都能够成功的过去的历史给分析得一清二楚。

    所以张超来到了大唐,他要进行改革,可是他要做的是找到大唐的生产关系。只有知道了大唐的生产关系发展,并且了解到了生产力的重点,那才是真正能够调查清楚进行改革的重点。所以他委托这些学生去进行调查,让他们都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普通底层农民的生活,还有了解到那些农民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占有情况。还有自耕农的比例,佃农的比例等等。只有了解到了这些,那以后才是能够担任官员的重要手段。如果不懂得这些,那最后也都是一群不接地气的官员在上面指手画脚,然后最后他们根本不了解基层。这些古代官员太多了,古代的官员脱离实际的施政简直是数不胜数,所以张超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那是必然的。

    没多久。各位学生也都出去进行到农户那里进行调查,希望能调查出来写一份报告然后交给张超,获得两个头学分。不过,张超这个行为。也都有人表示了不满。

    “张超,你这个是什么意思?你如此让学生们去帮助百姓务农,成何体统?学子也就应该有学子的样子,而不是跑去不务正业。学子应该好好读书,可是你却以书院博士的名义却让他们帮助百姓做事。帮助百姓务农,这个像什么话?读书人应该有读书人的样子,而不是想着什么去做什么农事。你如此从事农事,那简直是有辱斯文。到时候弄得学子们浑身都是泥土,岂是文人应该做的事情?”贾万春说道。

    贾万春这话,显然是继续讽刺张超,说什么张超在这里让学子去从事农事是错的了。自从几天之前,李世民来到了四门学,并且称赞了四门学的学分制之后,这个贾万春也都不被人看好了。因为李世民都公开的支持了张超实行学分制。这个让贾万春非常受到了打击。因为李世民也都主动给张超撑腰,那他这个反对的人能说什么?所以因为李世民支持张超的学分制,那这样让张超彻底在四门学站稳脚跟了。四门学里面张超获得了李世民的授权,可以说是说一不二,这个贾万春也都被张超排挤到了负责后勤的岗位之上。

    可是这个贾万春也都是每次都反对张超的意见,好像如果不反对张超的意见,那这样必然会造成他失去了影响力。反正张超赞同或者提议的东西,他也都拼命反对,所以这个贾万春也都是反对这个推广去让学子去体验农业生活。不过张超看都不看这个贾万春,因为他根本不把这个贾万春当做一个对手。贾万春只是一个七品小官。他年龄也都有了几十岁了,他一辈子前途也就是到这里了,不会有什么进步。自己和他一般见识做什么,反正官场之上都是年轻人有优势。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而老人哪怕你是一个宰相,那你也都迟早要退下来。所以后世广东也都有宁负白发翁,莫欺少年穷的道理。

    张超虽然太理会他,可是却也都不会把他怎么样。因为表面上的敬老还是需要的,任何老官员都希望年轻一辈的尊重,这个不光是中国人有敬老爱老的传统。更是因为很多老人都是希望能够通过让自己年轻的时候尊重别人,然后自己老爷也都是别人尊重自己。这个也就是一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没几天,张超也都接到了很多关于那些学生送来的消息,尤其是关于普通底层农民的调查结果。

    “老杨,我们学生调查结果如何了?”张超问道。

    这个老杨,也就是当时张超的教师,现在张超当了四门学博士,那也就是还是尊称他为老杨。而如果严格来说这里的四门学的教师都是张超当年的老师,可是张超现在也都是博士了,总不可能每一个都尊称老师。所以也就用了老x这种称呼,即表明了尊重,也都可以体现上司和下属之间的亲近。

    “张博士,我们的调查回来了。我们目前所能够查看到的,也就是关于百姓农桑的事情。大概每一户百姓都有一百亩土地,分别是二十亩的永业田,和八十亩的口分田。而这些土地都是属于一户人的,接下来他们也都要承担租庸调的赋税,然后这个也就是我大唐的均田制。目前几乎每一户百姓也都拥有土地,都是拥有自己自耕的土地,所以佃农很少。我们大唐目前因为刚刚经历隋末乱世,人口大量的减少,所以土地还是足够分配的,并没有多少佃农。”

    “而之前我们隋朝的资料,我们能够知道大概在前隋时期,我们还是有很多佃户的。那个时候佃户都是和土地的东家大概是三七分,佃户七成,田地主人一般为三成。不过哪怕只有三成,也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租种那些土地,以为你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自然也都不会希望去平白无故的去被人刮走三成啊!只有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或者是干脆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获得土地的人才去选择这种租种的佃户。”

    张超从这份报告里面得出了两个结论。那也就是唐朝初期土地实行均田制,每一个户人家都有一百亩的土地。其中二十亩是永业田,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产,可以进行自己自由出售的土地。属于自己的了。不过另外八十亩,都是口分田,所有权并不是自己的,普通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这个就好比后世的房产七十年产权一样。一旦到了时间还是要交还给官府的。

    至于经过了前面隋朝的动乱,那大量的人口凋敝,所以土地也都非常多,能让剩下的人都获得土地,并没有太多的土地兼并。所以目前天下一片和谐,根本没有什么因为土地而产生的纠纷。不过,张超却不会因此感觉轻松,因为他知道土地兼并很快也都会到来了。

    “现在天下的土地都是属于自耕农为主,万一以后自耕农遇到了天灾**,那难免要出售土地给别人。可是接下来天下人口越来越多。可是土地却不会增加。土地不会增加那肯定会造成人多地少,那个时候朝廷如何解决呢?”张超说道。

    而老杨马上说:“张博士,其实很简单,朝廷已经规定,只有迁移和无力丧葬等等情况才能够出售永业田,而或者是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所以朝廷还是限制了随便卖卖土地的,这个是有保障的。”

    “呵呵!”张超呵呵了两下,显然对于这个规定非常的不屑。

    要知道张超在后世当官,都知道有很多官员借用权力把国家法律束之高阁。然后实行让自己利益获得满足。这个还是在那个信息沟通非常畅通,各种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等手段都是比较完善的时代了,这种官员也都是屡禁不止。可是在古代,这个没有任何监督。没有任何的舆论压力,他们能够老老实实的听从这个规定吗?古代的土地,都必然是越来越兼并的,这个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

    因为那些很多官员有特权,王公贵族,士族等等都是有政治特权的。他们通过政治特权来逼迫百姓出售土地,然后他们趁机兼并大量的土地进来。这样他们利用政治特权来实现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在后世有一个术语,叫做超经济强制。这种手段是利用了权力,超越了经济自我分配调控的手段来进行吞噬。这种并非是市场经济来自我调控,他是利用权力来进行的,所以被称之为超经济强制。

    这种不是一道命令也就能够解决这种土地兼并的,在没有能解决“超经济强制”的特权的情况下,任何的命令都是没有用的。说什么限制土地兼并,可是却没有能够废掉王公贵族还有士族的政治特权,那他们自然也就是根本不可能能够真正有效的抑制土地兼并。古代的王公贵族,士族等等人都不用进行交税,他们拥有不用交税的特权,然后他们却一边不断的吞噬大量土地,然后大量土地也都不用交税了。他们的在土地上面的收益比起普通的自耕农大很多,再加上他们拥有超经济强制的特权,可以逼迫百姓出售土地给他们,这样他们肯定是大量快速的吞噬土地。而这个吞噬过程也就是像是一个滚雪球一样的情况,一旦开始吞噬那也就是停不下来的。

    “王公贵族和士族他们兼并土地,可是他们的经济模式却没有改变。首先他们吞并了土地,其实规格探究地还是把大量土地出租给了那些没有土地的家庭,然后让那些家庭来生产粮食养活他们。可是实际上这个过程什么生产力成果都没有带来,他们其实只是把土地的所有权更改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生产出任何东西。就好比后世某些官员的‘搞地皮’,其实他们卖掉了地皮,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是增加了经济水平,可是实际上却只是一个纸面上的东西而已。在卖掉地皮的过程当中,从中生产出任何的有价值的东西。土地本身的价值其实非常虚假,真正能够源源不断产生的价值还是土地上面的那些生产物。”

    “王公贵族和士族,甚至是以后未来的庶族地主阶级,他们其实虽然看起来是兼并了土地,可实际上却没有能有任何的促进生产的过程。他们其实都是寄生,他们都是寄生在普通百姓身上吸血而获得收入。他们从中并没有产生任何的生产力,也都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产生。而这个也就是古代的土地兼并和后世土地集中最大的区别了。”张超想到。

    张超作为一个后世官员,也都偶尔看过一些所谓的网络都把土地兼并当做洪水猛兽,凡是任何有可能造成土地集中的事情他们也都要彻底禁止。可是张超却知道并不一定是如此,张超不赞同古代的那种土地兼并,而是赞同新时代的土地集中。古代的土地兼并和新时代的土地集中,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在于社会生产模式上面的不同。

    很多里面的穿越者费尽心机去限制土地兼并,其实限制土地兼并不如想办法改变一下社会生产模式。只要社会生产模式改变了,那也都不会害怕土地集中了。土地集中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洪水猛兽,而限制土地兼并是应该的,可是土地集中却未必是坏事。

    古代的土地兼并只是一次权贵对于百姓的掠夺,而这个掠夺过程当中并没有产生任何的经济模式改变。可是后世的土地集中,却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模式之下的不同的结果。古代土地兼并是为了寄生,是权贵为了寄生在百姓身上吸血。而后世的土地集中是为了能更好的生产。就好比后世的商人购买地皮,他们也许是为了能扩大生产,修建厂房,然后这个厂房接着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工业产品,这样也就是有了价值。

    哪怕继续从事农业,后世的土地集中并非是为了寄生,而是为了把土地集中起来,最后统一集约化的按照计划种植某些作物,为整个社会提供产品,最后同样的土地创造出了更大的生产价值。可是古代却不同,古代的土地兼并并没有能够创造任何更大的生产价值,他们只是单纯的更换了一个土地地契上面的名字,可是生产的都还是普通农民,从中并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所以对于生产创造的价值来说一点都没有增加,这个才是古代土地兼并的最大问题。

    “土地集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济生产模式都没有进步。正因为经济生产模式没有任何进步,这个才是我们中国一直没有摆脱一乱一治的情况。土地兼并只是一个看起来严重的问题,可是事实上更主要的是我国的生产模式一千多年了都没有变化,这才是土地兼并的严重问题的构成。如果经济生产模式改变了,那接下来所谓的土地兼并,那也都可以转变成为土地集中,对于社会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了。”张超分析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