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军事小说 - 鸡毛菜在线阅读 - 94.准备留德

94.准备留德

    一二八抗战的屈辱结局深深震撼了蒋校长,因为首都南京和上海的距离朝发夕至,如果上海沦陷,南京必然不保,所以在一二八抗战期间,错判日军意图的蒋校长才萌生了迁都长期抗战的念头。而在一二八抗战后,痛定思痛的蒋校长做了以下努力:

    1、强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一二八抗战前后,蒋校长之所以不断妥协退让,奉行“不抵抗政策”,除了感觉武器装备技不如人,更因为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派系林立,割据严重,蒋校长根本无法做到政令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蒋校长认为如果坚决抵抗,其他军阀势必落井下石,其他反抗势力也会趁机壮大,届时结局将会非常悲惨。经过几年的“整顿”,蒋校长平定了大量军阀势力,集权程度大大提升,为淞沪抗战时期的政令统一打下了基础。

    2、加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国防建设

    上海的几乎不设防令蒋校长后怕不已,所以日军撤军后,蒋校长就开始着手修建大型国防工事,应对未来的中日战争。

    由于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和德国关系密切,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得到委员长的充分尊重,根据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的建议,国民政府一方面加快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打造“德械师”;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大型的国防工事,应对日本随时可能发动的侵华战争。

    9.18事变以后,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在政治上显然已经不大适合。而此时德国为了从中国进口钨等战略金属,因此有意和中国展开军事合作,以德国生产的武器换取中国的矿产资源。

    对当时的德国来说,处于左右为难的西方国家之间,势必会消耗国力,慢慢衰落,此时物产丰富的中国刚好解决燃眉之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抗战时期与日本军队不断的摩擦使得国家落后匮乏的武器装备雪上加霜,此时一批批先进的德国钢盔和毛瑟步枪摆在面前,哪有不用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中德两国的军事交流得到加强,德国派遣了顾问来协助国民政府编练陆军,而派遣中国军官去德国学习军事知识自然也顺理成章了。

    面对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军,蒋校长认为只有打造一支现代化军队才能与之抗衡。而这时蒋百里先生适时提出:军队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因此为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蒋校长特意将国民党军人派往德国学习。

    和之前留日不同,留德留美将领的文化素质普遍来说要高一些,因为这时接受机械化部队的军事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现代文化知识,以前那种大字不识几个从基层上来的将领不太适合。

    蒋校长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黄埔一到三期学生之中圈了二三十个人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异者将派往德国学习。

    因之前替蒋校长排忧解难,陈耀宗被蒋校长安排在名单里了。

    蒋校长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名单上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为了不丢人,或者为了博一个出国名额,陈耀宗找到了杨杰这位军事理论家帮忙为自己补课,至于德语吗?第十师就是蒋校长安排的首批德械师,顾问什么的,那都是一水的德国人,陈耀宗自信用德语简单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学习,1934年5月,陈耀宗参加了军政部组织的留德考试,在等待了几天后,考试成绩出来了,陈耀宗在二十七名人员中排名第三名,邱清泉获得了第一名。最后蒋校长内圈了五个人,同年七月便被派遣前往德国。

    名单公布后,几家欢喜几家愁,陈耀宗也顾不上别人,请了个假先回了趟上海。

    “怎么,你又要出国啊?”陈家庚有点想不明白。

    “这次准备去几年啊?”陈家庚问。

    “两三年吧!”陈耀宗随口一说。

    “两三年,又一个两三年,你看看我们几个多长时间没有在一起吃个团圆饭了。”陈家庚抱怨着。

    “等我回来吧,我们兄弟姐妹们好好聚聚。”陈耀宗说道。

    “家里人怎么说呢?”陈家庚接着问。

    “明天早上我就回去,好好和爸妈说说。上次出国一声不吭,这次无论如何要和家里人说说,剩得爸妈难过。”陈耀宗回答道。

    “算你还有些良心,在家里吃个饭吧,吃完饭我帮你去兑的钱,你走的时候带走。”说完,陈家庚走出书房结束了兄弟俩个人的对话。

    次日一早,陈耀宗又坐上火车回到余杭,一家人见面两眼泪汪汪,陈耀宗不忍心告诉老娘要去德国的事情,更不敢开口告诉家里人之前在淞沪会战中负重伤的事情。

    临走前,陈耀宗拉起陈嵇康和陈李氏的手,告诉老俩口要去德国的事情,说完陈耀宗含着泪磕了三个头转身离开了。

    回到南京后,陈耀宗收拾收拾好东西,最后看了看冷清的家里,拎起自己的行李踏上了去德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