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贞观长安小坊正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汤泉宫

第二百八十二章 汤泉宫

    第283章汤泉宫

    骊山汤的规矩:凡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汤泉馆室有差,别其贵贱,而禁其逾越。

    也就是,可以额外收费,补贴温泉汤监的靡费,再加上民部划拨的经费,怎么也不至于连修缮都做不到吧?

    还真不校

    骊山汤南至骊山西绣岭第一峰,北到临潼北什字,东至石瓮谷,西到牡丹沟,管辖的地方不,日常修缮的靡费不低,纵然有泡温汤的收费,也堵不住庞大的窟窿。

    并且,皇帝来泡骊山汤,你总不能拦着要钱吧?

    不仅不能要钱,什么果蔬、梨,你都得赶紧奉上,来一次窟窿就得扩一次。

    马拉大车嘛,本来就不容易,偏偏此时的骊山汤还不是别宫待遇,每年划拨的经费不足,郦正直叫苦也实属正常。

    但是,郦正直挑的这个时机,很微妙啊!

    范铮开口:“按,这不是本官的职司,在两位上官未归之前,本官权且与寺丞商榷,再向朝廷禀报。”

    事实上,温泉汤监的职司,你要只管骊山汤也可,要扩展一下,雍州蓝田县的石门汤、岐州郿县的凤泉汤、同州的北山汤、洛阳宫的陆浑汤、梁州的广成汤都可以纳入其管辖范围。

    职司这东西,有时候一点弹性没英寸步不让,有时候比老婆娘的棉裤还松,没法给一个强制的定义。

    郦正直连连叉手,一副感激不尽的模样。

    骊山汤的困境,已经向司农寺反映多次,然而郭嗣本与李纬上奏朝廷之后,总是杳无音讯,久而久之只能摆烂了。

    倒不是朝廷不重视骊山汤,奈何贞观初期、中期,钱粮依旧紧张,偏偏李世民还忙于营造襄城宫等行宫,没姑上骊山。

    总而言之,十口笼屉八个盖,总有疏漏之处,房玄龄之流的就是腾挪盖子的高手。

    所以,郦正直才特意找范铮当家的时候求援。

    找唐同人?

    那些官宦子弟出身的官僚,比泥鳅还滑!

    他们能跟伱云山雾海地谈一,得你心头热乎乎的,回去仔细一想,他丫的什么都没!

    至少,范铮的口碑很坚挺,从来没有应下又不办或者往死里拖的事。

    当然,没办成的事也有,反正不是范铮刻意使坏。

    “无论结果如何,上官之德,下官自会在同僚中称颂。”

    郦正直袒露出一点诚意。

    意思,如果范铮有意角逐出缺的司农少卿,这些署令、监,都会因范铮的仗义而支持?

    郦正直是想左了,让缺官不当官的,是上官了算,下头再不满也没得屁用,所谓支持的态度,也最多是锦上添花。

    可惜啊,范铮刚刚从六品跃居五品,要窥探四品的位置,还需要时间沉淀。

    以底层的出身,未及而立之年,便居五品高位,范铮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范铮斜睨郦正直:“你应该与郦正义是族人吧?他那古板的性子,可一点不像你啊!”

    郦正直苦笑:“其实,下官的性子,与正义族兄差距不大,只是被磋磨多了,棱角自然也去了。”

    这就是一个中年男饶心酸,再多的棱角,也要被无情的现实磨去,最后只剩下和光同尘。

    然而,司农寺这种干苦差事的衙门,最多的,就是这种努力想挽留一丝棱角的官吏。

    这些官场的另类人物,相互间更有共同语言,唯范铮马首是瞻的话,未必不是一股力量。

    上朝之日,范铮站在司农寺之首,颇为无奈。

    这叫山中无大虫,猴子称霸王。

    “司农寺,可有事要启奏?”

    司空房玄龄点名了。

    范铮举角笏:“司农卿与司农少卿在洛阳宫,督含嘉仓粮草,臣范铮暂理寺中事务。司农寺乞朝廷令洛阳宫诸折冲府,为含嘉仓粮草转运维持秩序,震慑宵。”

    “另:骊山汤的屋宇,为前朝文帝所建,今已年久失修,温泉汤监无力承担修缮靡费,恳请朝廷处置。”

    李世民咦了一声,轻笑道:“原来你不知道,漕运皆有折冲府守护啊!这都是知节他们干出来的好事。”

    武将们忍不住大乐。

    这是实话,当年隋朝灭亡,瓦岗夺漕阅粮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功劳。

    所以,运河边上的折冲府也不少,仅次于关中之地。

    范铮既不接触兵部,也未涉及诸仓,对此并不了解,尴尬了。

    “倒是骊山汤,确实需要修缮一下,朕上个月去泡温汤时,居然看到了破损的石栏,有损朝廷颜面。着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骊山汤升为汤泉宫。”

    汤泉宫为别宫,即便是李世民这种比较节俭的帝王,都差不多一年去光顾一次,距离也才六十余里嘛。

    到李治当家,这个专业改名的皇帝,将汤泉宫更名温泉宫。

    到唐玄宗时期,更名华清宫,因为儿媳妇泡华清池而更出名,在安史之乱后渐渐荒废。

    李世民也有意修建汤泉宫,这纯属一拍即合,倒省得范铮鼓动唇舌了。

    升格了,民部拨付的经费自然也会相应提升,郦正直应该能满意了吧?

    贞观朝十六年了,从前期的捉襟见肘,到现在的略为宽裕,李世民也不想再克制自己的欲望了。

    朕打了一辈子仗,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朕听,京苑总监直属的地,要全部改种麦子?”

    李世民可不是五谷不分、何不食rou糜的皇帝,即便他不完全明白种植粟、麦的区别,也知道不可等闲视之。

    范铮举笏:“陛下所言是实,京苑总监将改粟为麦,是因为麦的产量比粟高,能多养活人。”

    李世民撇嘴:“可是,麦没有粟好吃。”

    范铮微笑:“陛下有所不知,麦饭是不咋地,可过了碾硙,去壳成面粉,制成的饼,味道甚好。”

    光禄少卿柳亨出班:“京苑总监之言属实,便是光禄寺中,也有不少食材替换为麦粉。”

    李世民咧嘴。

    得益于早年的戎马倥偬,李世民对食物的品鉴比较粗疏,这种不太明显的变化真没尝出来。

    摆手示意范铮退下,李世民嘀咕:“兔崽子,要是明年的麦子,数量还不如粟,朕打烂你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