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在线阅读 - 第0364章 大炮一响

第0364章 大炮一响

    须得一提的是,马邑、武州塞南北相聚不过六十余里,东面的山林和西面的峡谷,距离也不到百里。

    长百里,宽六十里是个什么概念,那长安城作为参考就具体多了。

    ——长安城南北约二十里,东西十五里!

    以此为参考,若是将马邑与武州塞之间的区域作为战场,那匈奴可能出现的十万以上的骑兵,和汉室派去包围的三十万步兵部队,就要挤在一片只有二十个长安城那么大的狭小区域!

    诚然,汉都长安在整个华夏封建史上,都算得上是气势磅礴,规模庞大的都城。

    但再怎么说,长安城终究不过是一座城邑···

    二十里*十五里的长宽,换算在后世就是八公里*六公里,还没一个县大!

    百里*六十里,也不过是一块长四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左右的区域。

    ——后世随便一个一线城市,其三环以内的区域,就大概是这么个范围!

    如此狭小的区域,容纳四十万人,而且还是四十万战斗编制,本来就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更别提骑兵这种本就需要纵深的兵种了。

    按冷兵器时代的状况,一支十万人的骑兵部队要想全部参战,且自由铺开,起码需要方圆五百里以上的战场!

    毕竟骑兵的战争,并不全是对冲,还有追逐、分割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匈奴人真的把十万人以上的骑兵部队送入武州塞,并陷于马邑与武州塞之间的狭小区域,那就等同于自废一半武功。

    根据刘弘地推测,那样一片狭小的战场,匈奴人最多最多,只能铺开2-3万骑兵。

    剩下的,就都只能挤在营地,等前线有人死了,再递补上去。

    这也是刘弘对此次‘马邑之谋’满怀信心,且对汉室步兵集群的战斗力并不十分担忧的原因。

    ——两万骑兵,再怎么机动性强,在马邑和武州塞之间的狭小战场,都将失去‘进退自如’的活动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歼灭一支十万人数量级,却根本不具备活动空间的骑兵集群,同等数量的重步兵、弓弩部队,应该就足够了。

    毕竟步兵对战场纵深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战场纵深越狭小,对步兵越有利!

    十万汉军重步兵派去马邑,也不过是面对2-3万匈奴骑兵,至于剩下的匈奴骑兵,则都类似于‘排队送死’的性质。

    十万汉军vs三万匈奴骑兵,能不能稳赢?

    嘿!

    ——历史上的武帝一朝,汉军将士都人均‘以一敌五’了!

    刘弘现在凭借重步兵集群,把匈奴骑兵围在马邑和武州塞之间,说一句‘三打一稳赢’,不过分吧?

    刘弘先前对此次战争的预算,如武器装备、军队调动、粮草军饷等,也都是按照‘大概十万人’来预测的。

    现在可倒好:柴武开口就是‘要想歼灭就得三十万人’,还补了一句‘三十万人也未必能成’?

    真要这样,那这场仗打下来,刘弘得赔死!

    ——三十万人,一个月光是粮食,那就是最低六十万石的标准!

    再按照‘每一个士卒需要3-4个民夫运粮’,就意味着汉室还要发动将近百万人的民夫运粮。

    而这些民夫在战时的吃喝,中央也是要管的。

    万一这场仗打到三个月,三十万战卒加百来万民夫,那就是将近的八百万石粮食损耗,价值六万万钱以上!

    再有,就是肉食。

    ——在战时,野战军那都是要吃肉的!

    三十万人,一天吃掉个千八百头牛,根本就跟玩儿一样!

    三个月下来,就又是百八十万头牛羊,价值超十万万钱。

    再算上伤亡抚恤、有功将士的赏赐,以及武器军械的损耗、马邑地区的战后重建等等,这一场仗打下来,没个五十万万钱,根本就打不住。

    五十万万钱,什么概念?

    从去年九月正式施行粮食保护价政策,到如今的七月,十个月的时间,少府从粟米垄断生意上得到的全部利润,也才不过十五万万钱!

    算上国库前后收的两次农税,以及少府按每人四十钱征收的口赋,汉室在过去一年的全部收入,也就堪堪能到四十五万万钱。

    其中,国库农税收入的二十多万万,早在收上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去向,包括俸禄发放、地方行政费用、军费等等。

    这部分,刘弘是一分钱都抠不出来的。

    剩下的二十来万万,才是进入刘弘的小金库:少府,能让刘弘随意支配,而不用和朝堂商量的部分。

    这还没把少府需要负责的宫廷日常开支、来年的预算给算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发起一场花费最起码也将达到五十万万钱以上的大型战役,别说刘弘地小金库遭不住,即便是整个汉室中央,都遭不住!

    要是没有粮食保护价政策,这样一场仗打下来,汉室中央绝对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丞相审食其,也将分分钟体验到坐牛车上朝的赶脚。

    “三十万···”

    轻喃一声,刘弘极力遏制住否决的冲动,面色略有些僵硬的望向柴武。

    “还请大将军细言之。”

    看着刘弘皱眉沉思,不时摇头叹息的模样,柴武本来气都泄了一半。

    ——在柴武看来,刘弘再怎么‘非人’‘早熟’,也终究还是‘肉食者’。

    对于如此高额的军费开销,肉食者,往往都会选择当缩头乌龟。

    但刘弘并没有着急说‘这场仗先不打了’,倒是让柴武心中复又燃起一丝侥幸。

    “匈奴,汉室之大敌也;陛下城府颇深,屡有老成谋国之举,当是分得清利害吧?”

    不是很有底气的暗语一声,柴武便拱了拱手,指向堪舆上的马邑地区。

    “禀陛下,马邑,其位赵长城北四十里,周遭无城邑;复北六十里,便乃武州塞。”

    “诱匈奴入武州塞,此事非为难事;然一俟风声鹤唳,匈奴欲遁,则武州塞之阻,当为此战首重!”

    说到这里,柴武的手指便在一个标有‘武州’的空三角上狠狠一点,旋即稍叹口气。

    “兵法云,归师勿掩。”

    “若欲阻匈奴骑兵十万北遁,武州一线,当有材官五万以列阵,方可阻其旬月。”

    “且武州一线,材官军阵当日日换替,方可使士卒无有劳肌疲乏之苦,故此,武州塞当需材官弓弩十万,分为两部接替列阵,以阻匈奴北遁之道。”

    言罢,柴武再看了一眼象征武州塞的黑点,笃定的点了点头,又将手指拉回了此次战役的中心。

    “马邑,臣幸于孝惠皇帝六年往之;其城矮墙旧,城河宽不逾数丈,深不过五尺;且季秋初冬多已绝流。”

    “若胡北遁武州塞而不得,乃南攻马邑,则马邑之内,当有守卒五万,方或可据城而守,保马邑不破。”

    “及困胡于马邑,待其疲饿行绞杀事,亦当需精锐步卒十万,以严密之阵步步为营,方可成行。”

    言罢,柴武似是如释重负般长出了口气,又将手指下移,指向了马邑以北四十里处,位于赵长城缺口的楼烦县一带。

    “正所谓未算胜,先算败;战未起,陛下便当备策:若马邑破,该当如何?”

    “故楼烦一线,亦当有步卒五万以备胡;若马邑破,此五万卒可保楼烦以北不见胡骑;若马邑危,此五万卒亦可为援兵,以解马邑之困也。”

    言罢,柴武最后有扫了一眼整个代北地区,似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从堪舆上站起身,又虚指向堪舆左上角。

    “云中距马邑不过二百里,若欲万无一失,陛下或当征调云中骑校尉千人,以为绞杀之用。”

    说完这句,柴武终是长出口气,欲言又止的一拱手,终究是躬身一拜,略有些遗憾的退到了一侧。

    在柴武看来,当听到‘需要三十万士卒’这个消息之后,眼前这位酷爱用数据说话,精通算术之道的小祖宗,必然会对这场战役持有迟疑态度。

    在此次战役可能需要的花费,最终摆上这位小祖宗的御案之后,此次‘马邑战役’很有可能,就会胎死腹中。

    ——开什么玩笑?

    这位可是能想出踢开粮商,以政府的身份下场做粮食垄断生意,去赚每石粟米五钱利润的老财迷!

    而这次战役,最低最低的耗费也是在五十万万钱以上!

    按照少府如今‘每石粟米盈利五钱’来计算,为了凑齐这场战役的军费,少府至少要卖出十万万石粟米。

    十万万石粟米···

    去年整个关中的粟米产出,也才不过三万万石···

    在具体的说出此次战役的基本准备要求后,柴武心中已经笃定:马邑战役,大概率打不起来了。

    对于柴武面带遗憾,甚至隐隐有些如丧考批的神情,刘弘可谓是一无所知。

    此时的刘弘,已经取代了方才柴武所在的位置,站在了堪舆前数尺的位置,俯瞰起平铺在地上的堪舆来。

    根据柴武方才的叙述,汉室对于此次马邑战役的大致安排,也被刘弘在脑海中勾践起来。

    ——南边的马邑、北面的武周塞,加上东西两面的山林、涧崖,将匈奴十万骑兵围困在内。

    由于战场过于狭小,匈奴人最多能在同一时间出动两万骑兵。

    东西两个方向不用汉室去管,直接交给天险就可以;但南北方向的马邑、武州塞,则都需要驻扎重兵,以避免匈奴人冲出包围圈。

    出于以防万一的考虑,为了保证匈奴不会在意外攻破马邑之后,继续引兵南下,兵锋踏过赵长城,就还需要在马邑以南的赵长城一线布置第二道防线。

    而这两个方向共计三个防线,纯粹出于包围、防守目的的军队,就需要汉室砸二十万进去!

    砸进去这二十万,才能保证包围圈‘大概率不会被冲破’,至于对匈奴人造成打击,还需要大几万,甚至柴武所说那般的‘十万步卒’,针对包围圈内的匈奴骑兵进行扫荡。

    而汉室这边,从接到韩王部的消息,开始调兵遣将开始,到韩王部跨过马邑,再到匈奴人跨过武州塞,汉室又重夺武州塞,形成包围圈,就需要至少一个月时间。

    包围圈形成,匈奴人必然会尝试向北攻打武州塞,以重回草原;失败之后,又极有可能破釜沉舟,全力攻打马邑。

    甚至有可能,会两头同时进行!

    如果幸运的话,武州塞和马邑都守住了防线,匈奴人身心俱疲,粮草辎重吃得差不多,就又是一个月。

    再算上之后的缩小包围圈、分割剿灭,又是个把月。

    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三十万战斗编制、百万人级别的民夫征召,汉室就如雪崩般花掉五十万万钱,战果却充满未知。

    ——马邑-武州塞一带东面的山林,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绝对不能通过’的天险!

    虽然山林间遍布蛇蝎虎狼,也多有暗坑险崖,但也并非完全没有生存的可能性。

    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匈奴人大概率会选择进入山林,拼着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折损代价,从深山老林里绕回草原!

    所以,即便战况与汉室的预想一致,包围圈形成,且没被攻破,依旧不大可能做到‘全歼来犯之敌’。

    顶天了去,也就是重创来犯的匈奴诸部,让他们过几年惨淡日子,好换得汉室过几年安生日子。

    从这个战果而言,一场针对匈奴有生力量‘重创’的战役,花费五十万万钱以上,是刘弘不太能接受的。

    顶天了去,刘弘也最多只能拿出今年,少府凭借粮食保护价政策赚到的十五万万钱,以及收上来的十来万万钱口赋。

    这就意味着:马邑之战,汉室最多只能投入十五万人左右的兵力,并取得预想的战果。

    包括重创来犯之敌,缓解汉室未来几年的北墙防守压力;重新掌握雁北地区的实际掌控权以保证汉室尽快在雁门地区开始蓄养马匹,为将来骑兵部队的建设做准备,等等这一系列的战略目标。

    那么接下来,刘弘就需要在尽量不影响战略实施难度的前提下,将柴武‘三十万人’的战员预案,直接折半。

    而这,恰恰就是一位穿越者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