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魏王增: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城就破了!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正文卷第六百零九章:魏王增: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城就破了!秦魏开战第三日,负责大梁王城卫戍的大梁将军突兀接到安陵君的相令,魏王增欲要夜巡大梁城防,城门须提前一个时辰闭关。
极为罕见的,素有“夜不闭城”的大梁城在暮色时分便隆隆地关闭了城门,就连护城河上的铁索吊桥也被升了起来。
因此,夜幕降临时的大梁城难得没有了内外相连的灯火河流,只有城头的军灯闪烁在茫茫平原,恍若夜空稀疏的星星。
大梁将军站在城头,看着这稀疏的灯火,双手撑在城头的女墙上,忍不住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大梁城的富庶独步天下,与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韩都新郑并称为天下四大都会。
而四大都会之中,若论真正的商贾汇聚百工云集士人流聚物流畅通,还得说以大梁居首。
地处东海之滨的齐都临淄虽然更加和平安逸,但终归偏僻,士农工商们游走之处终归还是以中原居多。
赵国邯郸虽为战国中期的后起大都,盛则盛矣,却多以大河之北的胡商、燕商以及天下任侠所向往,楚齐人士与治学之士则较少涉足,蓬勃之中便少了些许郁郁乎文哉的气象。时人所言质胜于文,此之谓也。秦国咸阳大出天下,自不待言,然终因与山东六国恩怨纠结,又因律法甚严,人流物流终归受了诸多限制,于是乎与邯郸类似,少了一些令人心醉的文明风华神韵。
唯独这处在中原腹心之处的大梁城,地处苍茫无垠的大平原,濒临大河而居天下腹心,水路宽阔,官道交织,车马舟步样样快捷,衣食住行件件方便,辐辏云集人物汇聚,蓬蓬勃勃而成枢纽之地。
要知道,在战国初期,大梁尚未成为魏国都城之时,便早已是中原之地的工商重镇,这才会被开始将战略重心从西边的秦国转向中原的魏惠王看重,筹划迁都事宜。
而随着数十载的拓展,以及秦国对河西的不断攻取来,魏国才终于正式迁都大梁。
虽有些被秦国从安邑赶至大梁的落魄,但当天下人看到那座辉煌炫目的大梁城后,便也无法直言魏国迁都的狼狈目的了。
当年张仪游历大梁城,曾留下“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陈至梁,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的评价,而后许多年,苏秦游历大梁城,也留下“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的评价。
魏都大梁的交通便利,车流之众,令搅动天下风云的士人都感到了震撼。
而作为魏国都城的大梁,其特异不仅仅在于繁华便捷,而在于一种独有的神韵,包容接纳了天下各色人物与列国滚滚财货,能够为任何行业提供最为广阔的天地,能使各色人等最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出路,弥漫出一种战国独有的奔放张扬与自由进退精神。
也就是说,特立独行地自由挥洒,绝不仅仅是一种士人精神,而是一种弥漫天下更聚结在大梁的人民风貌。时人言临淄云:“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究其实,大梁之谓也!
因而历经魏惠王、魏襄王、魏昭王三代近百年,哪怕魏国律遭重创,但大梁始终是天下商旅百工的首选之地,是士人游学的神圣殿堂,是天下邦交角力的最大战场。
历数战国名士,没有在魏国游学而能成为大家者,几如白乌鸦一般罕见。
人流物流竟相汇聚,又大大地刺激了大梁的工商百业。那时的大梁,商社作坊鳞次栉比,名士学馆比比皆是,酒肆客栈遍地林立,珠宝皮毛盐铁兵器丝绸车马汪洋恣肆,天时地利人和具结交汇,大梁连仔细回味都来不及,便成了天下垂涎的首富大都。
冰冷的街道上,魏国的禁卫们簇拥着两道坐在车驾上的身影前行着。
与魏国最常见到的各种奢华车驾不同,被禁卫们护在中央的车驾是一辆露天的战车,一老一少两道身影扶着战车的车辕,肩并着肩巡视着这夜间的繁华都市。
“烁烁其华兮,煌煌大梁。”魏王增看着这座即便是提前关闭了城门,也依旧保持着夜间的繁华喧闹,似乎丝毫没有受到秦魏开战影响的酒肆和集市,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大梁金城汤池,秦人奈何哉!”
“叔父,魏国不会败的,对吧?”
魏王增看向身旁的安陵君,作为魏安僖王年纪最小的弟弟,安陵君其实尚在壮年,今年才刚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自从兄长信陵君和乐灵太后相继去世,原本就只是被迫上岗营业的安陵君所背负的压力就几乎压垮了他。
他原本只是一个拥有五十里安陵封地的闲散封君罢了,正是因为不愿参与庙堂的政治斗争,又不愿卷入天下列国的纷争,故而远离大梁待在封地,与山水花鸟为伴,与儒家的士子一同治理经典,就连封地的治理也悉数丢给了心腹家臣唐雎全权负责,却不想依旧成为了天下间闻名遐迩的“长者”,即德高望重之人。
其实安陵君是有才干的,无论是魏安僖王和信陵君,还是乐灵太后都知晓这一点,只不过以往有他们在,安陵君真的寄情山水也无妨。
可当三人都不在了的时候,魏国青黄不接,失去了足以扶持下一代继续前行的长者,魏安僖王也不得不在遗诏中将安陵君从山水之中逼了出来。
但有这个能力和威望的安陵君终归多年未曾参与魏国的治理,若非心腹唐雎在旁辅佐,否则也比年轻的魏王增好多少,即便如此也依旧令安陵君耗神过度。
谁能想到,昔日寄情山水四十几岁看上去却如而立之年那般年轻的安陵君,如今在知天命之年却看上去像是七十岁的老者。
“大王且宽心,秦国出兵攻我,楚国、燕国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尽管已经很疲惫了,但安陵君仍要抽出时间来带着这位年轻的魏王巡视都城,让魏王增看看固若金汤的大梁城,多给这位年轻的魏王些安全感。
“叔父所言甚是,虎狼之秦岂能……”
魏王增的话还未说完,东城的城门便突兀地打开,数名已然校验了身份的哨骑便急匆匆奔来。
“平丘城破被秦军攻破了!”
上一刻还在感慨大量固若金汤,魏国此战必能挫败秦军的魏王增愣在了那里。
不是,我吃着火锅唱着歌,距离秦魏东境三百里,距离大梁也只有三百里的平丘要塞就被攻破了???
这才开战第三日的夜间!
极为罕见的,素有“夜不闭城”的大梁城在暮色时分便隆隆地关闭了城门,就连护城河上的铁索吊桥也被升了起来。
因此,夜幕降临时的大梁城难得没有了内外相连的灯火河流,只有城头的军灯闪烁在茫茫平原,恍若夜空稀疏的星星。
大梁将军站在城头,看着这稀疏的灯火,双手撑在城头的女墙上,忍不住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大梁城的富庶独步天下,与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韩都新郑并称为天下四大都会。
而四大都会之中,若论真正的商贾汇聚百工云集士人流聚物流畅通,还得说以大梁居首。
地处东海之滨的齐都临淄虽然更加和平安逸,但终归偏僻,士农工商们游走之处终归还是以中原居多。
赵国邯郸虽为战国中期的后起大都,盛则盛矣,却多以大河之北的胡商、燕商以及天下任侠所向往,楚齐人士与治学之士则较少涉足,蓬勃之中便少了些许郁郁乎文哉的气象。时人所言质胜于文,此之谓也。秦国咸阳大出天下,自不待言,然终因与山东六国恩怨纠结,又因律法甚严,人流物流终归受了诸多限制,于是乎与邯郸类似,少了一些令人心醉的文明风华神韵。
唯独这处在中原腹心之处的大梁城,地处苍茫无垠的大平原,濒临大河而居天下腹心,水路宽阔,官道交织,车马舟步样样快捷,衣食住行件件方便,辐辏云集人物汇聚,蓬蓬勃勃而成枢纽之地。
要知道,在战国初期,大梁尚未成为魏国都城之时,便早已是中原之地的工商重镇,这才会被开始将战略重心从西边的秦国转向中原的魏惠王看重,筹划迁都事宜。
而随着数十载的拓展,以及秦国对河西的不断攻取来,魏国才终于正式迁都大梁。
虽有些被秦国从安邑赶至大梁的落魄,但当天下人看到那座辉煌炫目的大梁城后,便也无法直言魏国迁都的狼狈目的了。
当年张仪游历大梁城,曾留下“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陈至梁,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的评价,而后许多年,苏秦游历大梁城,也留下“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的评价。
魏都大梁的交通便利,车流之众,令搅动天下风云的士人都感到了震撼。
而作为魏国都城的大梁,其特异不仅仅在于繁华便捷,而在于一种独有的神韵,包容接纳了天下各色人物与列国滚滚财货,能够为任何行业提供最为广阔的天地,能使各色人等最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出路,弥漫出一种战国独有的奔放张扬与自由进退精神。
也就是说,特立独行地自由挥洒,绝不仅仅是一种士人精神,而是一种弥漫天下更聚结在大梁的人民风貌。时人言临淄云:“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究其实,大梁之谓也!
因而历经魏惠王、魏襄王、魏昭王三代近百年,哪怕魏国律遭重创,但大梁始终是天下商旅百工的首选之地,是士人游学的神圣殿堂,是天下邦交角力的最大战场。
历数战国名士,没有在魏国游学而能成为大家者,几如白乌鸦一般罕见。
人流物流竟相汇聚,又大大地刺激了大梁的工商百业。那时的大梁,商社作坊鳞次栉比,名士学馆比比皆是,酒肆客栈遍地林立,珠宝皮毛盐铁兵器丝绸车马汪洋恣肆,天时地利人和具结交汇,大梁连仔细回味都来不及,便成了天下垂涎的首富大都。
冰冷的街道上,魏国的禁卫们簇拥着两道坐在车驾上的身影前行着。
与魏国最常见到的各种奢华车驾不同,被禁卫们护在中央的车驾是一辆露天的战车,一老一少两道身影扶着战车的车辕,肩并着肩巡视着这夜间的繁华都市。
“烁烁其华兮,煌煌大梁。”魏王增看着这座即便是提前关闭了城门,也依旧保持着夜间的繁华喧闹,似乎丝毫没有受到秦魏开战影响的酒肆和集市,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大梁金城汤池,秦人奈何哉!”
“叔父,魏国不会败的,对吧?”
魏王增看向身旁的安陵君,作为魏安僖王年纪最小的弟弟,安陵君其实尚在壮年,今年才刚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自从兄长信陵君和乐灵太后相继去世,原本就只是被迫上岗营业的安陵君所背负的压力就几乎压垮了他。
他原本只是一个拥有五十里安陵封地的闲散封君罢了,正是因为不愿参与庙堂的政治斗争,又不愿卷入天下列国的纷争,故而远离大梁待在封地,与山水花鸟为伴,与儒家的士子一同治理经典,就连封地的治理也悉数丢给了心腹家臣唐雎全权负责,却不想依旧成为了天下间闻名遐迩的“长者”,即德高望重之人。
其实安陵君是有才干的,无论是魏安僖王和信陵君,还是乐灵太后都知晓这一点,只不过以往有他们在,安陵君真的寄情山水也无妨。
可当三人都不在了的时候,魏国青黄不接,失去了足以扶持下一代继续前行的长者,魏安僖王也不得不在遗诏中将安陵君从山水之中逼了出来。
但有这个能力和威望的安陵君终归多年未曾参与魏国的治理,若非心腹唐雎在旁辅佐,否则也比年轻的魏王增好多少,即便如此也依旧令安陵君耗神过度。
谁能想到,昔日寄情山水四十几岁看上去却如而立之年那般年轻的安陵君,如今在知天命之年却看上去像是七十岁的老者。
“大王且宽心,秦国出兵攻我,楚国、燕国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尽管已经很疲惫了,但安陵君仍要抽出时间来带着这位年轻的魏王巡视都城,让魏王增看看固若金汤的大梁城,多给这位年轻的魏王些安全感。
“叔父所言甚是,虎狼之秦岂能……”
魏王增的话还未说完,东城的城门便突兀地打开,数名已然校验了身份的哨骑便急匆匆奔来。
“平丘城破被秦军攻破了!”
上一刻还在感慨大量固若金汤,魏国此战必能挫败秦军的魏王增愣在了那里。
不是,我吃着火锅唱着歌,距离秦魏东境三百里,距离大梁也只有三百里的平丘要塞就被攻破了???
这才开战第三日的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