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熔铸新帝国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 弱小的盟友

第四十二章 弱小的盟友

    1938年12月30日,希特勒正在办公室吃着姜饼,圣诞节刚过,马上又要迎来元旦,去年的元旦,希特勒看着漫天雪花,想起了可怕的冬天,并制定了应对措施。今年一年,所有准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希特勒心情大好。正在这时,秘书敲门进来,呈递给元首一份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专递过来的外交文件。

    文件上赫然写着:中国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于29日叛逃河内,发表艳电,公开向日本投降。

    “汪精卫啊汪精卫,我以为只有我这样的人才会叛变革命,没想到啊,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希特勒虽然早知道汪精卫会叛逃,但是接到正式的外交文件,希特勒不禁想起来很多年以后中国小品大师陈佩斯大师的这句台词。汪精卫与梅兰芳、顾维钧、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大美男子,还有一种说法是汪精卫、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不管哪种说法,汪精卫都是四大美男之首,所以很容易让人想起这句经典台词。

    希特勒让秘书把文件归档,这种外交文件对希特勒来说并不值得太过关心,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历史的走向,这个古今第一的大汉jian除了千秋骂名外,什么也留不下。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迫在眉睫的战争,他曾经设想过改变战争模式和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但是经过与专业人士讨论,证明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除了尽力准备之外,什么也不能做了。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大的战略已经在希特勒脑海里定型:对波兰、挪威、法国的开战时间都按历史进行,会在具体战术上做出一定的小调整,比如放弃让德国海军损失巨大的纳尔维克登陆。对苏联的战争尽量提前一些,并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在这之前,按历史模式吞并梅美尔和捷克斯诺伐克。特别是捷克斯诺伐克,处于被德国包围的状态,一定要彻底吞并它,把帝国的南部和北部连成一片,还可以获得装备精良的捷克部队和生产力不逊于德国任何一家军工厂的斯柯达公司。

    更让希特勒头痛的是德国没有走出资源的匮乏,虽然合成燃料的产量已经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也不能满足在元首的极力干涉下,机械化程度提高、机动车辆大增的德国军队的需要,不过五条新的生产线马上又要投产了。橡胶也是大问题,欧洲不产橡胶树,德国需要的橡胶都是从东南亚和南美进口,德国政府也在本土种植了一些橡胶草,但是还是远远没有达到希特勒所希望的储备量,法本公司的合成橡胶相对于合成燃料,进展很缓慢,1938年全年,只合成了不足2万吨,虽然比历史产量几乎提高了4倍,但是这点产量对于橡胶消耗只能是杯水车薪。

    看着传统的工业产品产量报告,也能让希特勒经常惊出一身冷汗,他经常思考,他的前身,是凭借什么样的勇气发动世界大战的?难道,难道真的是疯子吗?1938年,德国年产钢铁2300万吨,列世界第二,而世界第一的美国年产钢铁4870万吨,几乎超过德国一倍,英国年产1300万吨、苏联年产1700万吨。美国年产石油1.7亿吨,苏联产石油3000万吨,英国凭借广袤的殖民地,总计输入本土石油4500万吨,而德国只有可怜巴巴的70万吨原油。1938年,美国年产汽车335万辆,英国年产40万辆,苏联和法国分别生产了20万辆,德国虽然极大的提高了产量,汽车比历史同期增加了2倍,也只有62万辆。这还是美国在非战时经济的情况下,要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怪兽一旦火力全开,德国的产量跟它要对抗的阵营相比,简直不足一提。

    经济上的巨大差异,注定德国打不起长期战,只能按照历史上的模式,进行闪电战。所以德国不遗余力的把有限的工业产量发挥到极致,全力投入了军工生产中。在希特勒的干预下,三号坦克全部停产,所有底盘改为生产3号突击炮,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已经是经过一定改进的4号长身管火炮的4号G型(和历史上的4G基本相同,只是前装甲改为倾斜装甲,也更厚。因为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已经全部停止建造,节约的资源已经被大量分配给空军和潜艇部队,使得1938年底,德国已经装备了210艘潜艇和8580架作战飞机。战斗机主力也几乎是清一色的Bf-109F型,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航程增加到了850千米,短腿的毛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除了加强本国的准备外,外交上也积极为战争做着准备。日本已经按希特勒的意思,被排除在轴心国之外了,这使日本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得罪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国,和德国也发展为不但不是盟友,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敌人。意大利,这个羸弱的而自大的国家,还是和德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德国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盟友了,有总好过没有,朋友总好过多了一个敌人。苏台德事件使匈牙利上下明白,紧跟德国的步伐,就有汤喝,匈牙利成为了德国坚实的盟友,双方关系无比紧密,只差一纸条约了。

    一战之前的匈牙利王国,作为奥匈二元帝国的一个独立王国,统治着大片土地,不仅包括现在的匈牙利,还包括特兰西瓦尼亚、斯洛伐克、卢西尼亚(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克罗地亚、波黑、现在塞尔维亚北部等大片土地。一战中奥匈帝国分崩离析,匈牙利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结果被协约国联手摧毁,原来奥匈帝国的海军上将霍尔蒂被选举为匈牙利的摄政,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头衔是表明最终会有一个什么人来恢复“圣斯蒂芬的王国”,但是正如我们知道的,海军上将一直“摄政”到战争结束。协约国给了匈牙利一个非常苛刻的和约,它被割去了大片土地,被迫缴纳赔款,军队被限制在三万五千人等。摄政本人对和约极端不满,被夺去了国家的所有海岸线,使他成了一个“没有海军的海军上将”。

    一战之后,欧洲各国根据自己在一战后的利益得失和地位变化,很快分化为修约派和反修约派国家。这些修约派国家中吵的最厉害的就是匈牙利、保加利亚和意大利。匈牙利人的最大对手是罗马尼亚人,其次是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和大多数修约派小国一样,匈牙利人最初把意大利当做靠山,但是它们很快发现意大利人既没能力也不够意思,他们更关注奥地利,而且和南斯拉夫人勾勾搭搭,尤其可气的是他们意识到意大利不希望看到一个在西巴尔干有一个“大匈牙利”,而随着德国实力的逐渐恢复和匈德经贸往来的增加,匈牙利人也希望得到德国的支持,当然,他们也没有放弃对意大利的希望。

    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东欧各国都遭到了巨大冲击,匈牙利也不例外,这就成了德国扩大在这一地区影响的极好机会,虽然东欧各国极其缺乏资金,但是却有德国梦寐以求的各种原料,匈牙利的粮食和石油都是德国需要的,而意大利却不能给这个中欧小国多少帮助,因此德国主导的易货贸易在整个东欧扩散开来,这不仅使匈牙利在经济上逐渐依附于德国,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更多的亲德势力。1935年德国重新武装,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区,同时德国和意大利逐渐走近,这些变化也影响到了匈牙利,从霍尔蒂和匈政府的角度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实现自己“收复失地”的梦想,意大利和德国重新划分了中欧的势力范围,德国人考虑的则是要把整个中欧架到它的战争机器上来。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这给了匈牙利人巨大的震动,万字旗已经出现在了匈牙利的边境上,而同时一些敏感的匈政军界人士意识到,捷克已经被钳住了,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它,如果想分的一些东西,那就要尽快选对立场。不过匈牙利政府的主要领导仍然希望采取比较正常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1938年8月22日,匈牙利与小协约国国家签署《布莱德协定》,匈牙利获得了“军备发展的平等权利”,但是匈方也承诺不以武力方式尝试更改边界。匈牙利外长对德国说,他们需要获得重新武装的承认,但是如果德国需要支援,匈牙利不会袖手旁观。

    苏台德危机时,匈牙利人对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热情高涨,为了争夺土地,1938年10月12日开始,匈军开始在东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进行挑衅和攻击,不过当时的匈军完全不能与捷军相提并论,后来在与希特勒的会谈中,匈牙利外长恰基就承认:“匈牙利如果没有德国的援助,在军事上是无能为力的。”。虽然匈牙利人表现糟糕,但他们仍然得到了奖赏,第一次维也纳裁决中,德国和意大利强迫已经屈服的捷克斯洛伐克把斯洛伐克南部到卢西尼亚南部的一个狭长地带割让给匈牙利,这个地区被称为菲尔维代克,匈牙利人颇欢欣鼓舞地看待这次领土扩张,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恢复辉煌的大匈牙利的第一步。接下来,在德国的授意下,匈牙利加紧了扩军备战。尤其他们看到罗马尼亚人正在扩充军备,而且还可能得到德国人的帮助,这可是真正让他们恐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