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明末,我一扫天下在线阅读 - 第15章:水力机床问世,工业化起步有望

第15章:水力机床问世,工业化起步有望

    五月初七凌晨,大队骑兵从昆明城西的军营出发,无声无息没入黑暗之中。

    同一日,大本营派出若干通讯兵,传令昆明周边所有城镇的守军关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这样的封城令当然封不住所有人,总不能把粪车和垃圾车这些也关在城里吧,所以,若是城里真有细作,一定是能想到办法出去的。

    不过,大本营也没想着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封锁信息,等在细作前方的,是铁军骑兵的重重围猎——平时没法分辨谁是细作,现在都封城了,你还偷跑出来急吼吼往东川赶,不灭你灭谁?

    目送大军离开,孙可望有些怅然,只要艾能奇还没有从东川平安归来,他心中那根刺就会一直存在,让他提心吊胆,甚至夜不能寐。

    刘文秀很疑惑,几位兄弟单独带兵出征又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他从没见过孙可望如此凝重,当下轻咳一声,安慰道:

    “能奇用兵虽稍显激进,但也算是不失分寸,大哥不必太过担心了。”

    怎么可能不担心呢?只是担心没什么用罢了,孙可望微微点了点头,向着大军离开的方向,默默道了声:“兄弟保重,一定要活着回来!”

    五月初五的时候,王应龙拿出了第一批的五百条48式燧发枪,最终定型的颗粒化火药和灭虏弹保证了400米以上的射程,且在350米内弹道稳定,稍加训练的士卒便可以每分钟击发六次,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孙可望的要求。

    若不是对于叛乱的处置刻不容缓,孙可望还真想让征伐东川的铁军在换装之后出发,不仅可以对敌军形成装备上的代差,提高胜率;还可以顺道练兵,尝试一下装上刺刀的火枪兵和其它兵种的配合。

    不过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艾能奇率大军开拔的时候,这批火枪一条都没有带,只带上了四十门改进后的虎蹲炮。

    不是艾能奇守旧,看不上48式燧发枪,而是所有将士都没有实际cao作的经验,即使带上了,也发挥不出多大威力,而虎蹲炮不同,这东西大家之前就接触过,如今改得轻便了,更易于军士cao作。

    除了这些军火,艾能奇的胸甲内还装着迄今为止铁军的唯一一个单筒望远镜——这是云兴制造局的两名巧匠按孙可望的要求用天然水晶而成的,王应龙把这东西送到大本营以后,便直接被艾能奇夺了去,视为珍宝。

    “走吧,去西南制造局。”

    能做的暂时也只有这些了,孙可望止住思绪,对李定国和刘文秀说道。

    李定国眼睛一亮,道:“大哥,又有了什么好东西?”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孙可望给大家带来的惊喜不断,日夜相处的几位义弟更是感触良多,不知不觉被大哥深深折服。

    刘文秀的心思最为缜密,最早察觉到孙可望的变化,至于原因,他归结于四月初一的那一顿板子,认为是那100军棍下去,把自己的大哥打开窍了,甚至偶尔在想需不需要寻个法子,让大哥再挨上一顿。

    孙可望当然不知道两个义弟心里都叨咕些什么,之所以要去西南制造局,是那儿造出了水力机床的样机。

    在他心里,水力机床的应用极其重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不说,还能减小手工产品的误差,解决枪支零件不能互换的问题,大幅提升军队的综合战力。

    如果水力机床运转正常,不出什么幺蛾子的话,下一步就是把可用于工业的蒸汽机搞出来,促成工业革命!

    再往后,什么红蕃西夷,都跟在后面吃灰就行了。

    西南制造局内,王应龙面色憔悴地守在一台吱嘎作响的水力机床面前,布满血丝的双眼却是满溢的欢喜,闻报三位元帅到了,赶紧远远的迎过来见礼。

    “很久没合眼了吧?”

    孙可望上前扶住这位大西老臣,鼓励道:“如今制造局有这些成就,王部长当记首功。”

    “不敢不敢,下官当不起首功啊!”

    王应龙诚惶诚恐地说道:“没有大帅的奇思妙想,就算有一百个王应龙,也绝不可能想到世间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大帅英明啊!”

    王应龙在张献忠面前混过几年,要说点好听的话吹捧一下,那是张口就来,都不带点犹豫的。

    孙可望对此心知肚明,但也没有因为这一点否定其功绩,不过到底是脸皮薄了些,被吹捧得起了一背鸡皮疙瘩,“咳…不扯这些有没有的了,现在水力机床的运行如何?”

    “托几位元帅的福,这都快两天时间了,机床运行平稳,只需着人定时润滑轴承等部位即可。”

    王应龙小跑过去,拿起机床旁一根已经加工好的枪管,不无得意地说道:“大帅,用这机床做膛线,足以顶数名熟练的工匠了,我已命人多挖水渠,力争下个月就在制造局全面铺开机床。”

    面前的水力机床看上去并不精致,让人对它的效率有些怀疑,刘文秀绕着机床走了两圈,皱眉问道:“听起来确实不错,我只问一句:按王部长的计算,铺开机床之后,48式燧发枪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回刘帅,到下个月,若是全力造枪,至少每月可以造这个数。”

    王应龙得意地竖起食指,强调道:“一万!超过大帅的要求绝无半点问题。”

    孙可望默算了一下,铁军现有六个野战师,但只有两个师满员,总计八万人,要给这八万将士全部换装的话,最快也得年底,若是考虑到出征鞑子时六个师必须全部满员,则要拖到明年年中了。

    还有地方卫戍部队、预备役……孙可望越想越头大,脸上阴晴不定。

    “大帅,可是下官哪儿做得不对?”王应龙得意不起来了,陪着小心问道。

    “还是太慢了啊!”孙可望喃喃道。

    他心里明白得很,以现在的条件,想再提高多少产量怕是不可能了,把目标定得过高,结果只能是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搞得事与愿违。

    一念及此,他立刻换上笑容,和颜悦色的说道:“王部长和制造局的功劳有目共睹,若所有人都像这样兢兢业业,众志成城,那些小辫子何足畏惧?”

    李定国点头称是,道:“若能尽快给将士们全部换上48式,我军再对上鞑子时,就是砍瓜切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