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大武朝小郎君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六章 锻造术

第一百零六章 锻造术

    在宁三的示意下,几名婢女鱼贯而入,依次将手中托盘中精巧的酒壶放在矮几上。

    赵亮粗略的一看,竟然有十多种之多,嘴里的口水不禁分泌的更多了。

    “赵兄,我曾经识得一人,自称为‘酒中之仙’每逢醉酒,必出诗词佳作,听夏荷姑娘提过,赵兄也是喜爱歌词,今日最好趁这月下美酒,赋诗几首如何?”宁三说道。

    赵亮艰难的把目光从那一矮几的美酒上,挪到了宁三那里,叹了口气说道:“不行喽不行喽...自从那婧瑶诗会上传出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后,这整个长安城,借酒吟诗的人便少了许多,倒是戒酒的人多了不少,哈哈,妖孽之作啊。”

    夏荷在赵亮身旁轻声笑道:“赵郎,想必你还不知吧,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栏露华浓。’正是宁公子所作。”

    “啊?!”听夏荷说完,赵亮瞪大双眼,惊得合不拢嘴,指着宁三不知该说什么。

    看着赵大人的模样,唐洛嫣和韩小笑两女的心里也很是骄傲,笑容也更甜了一些。

    “赵兄莫怪,那也是酒后拙作,当不得什么的。”宁三谦虚的说道。

    赵亮一拍大腿,说道:“当不得什么?当浮一大白啊,哈哈哈哈,只是你可把长安这些文人,得罪个遍啊。”

    宁三摇头轻笑,心想,还是得‘酒中诗仙’李太白啊,虽占得一些便宜,也替你得罪了许多人,嘿嘿。

    精美的菜肴一道道上来,宁三也边劝着酒,边给赵亮讲起了酒经,但出乎宁三意料之外的是,这赵大人对酒之理解,竟然比他这拥有千年经验的人懂得还多。

    无论是山西杏花村的‘乾和’,还是蜀中剑南的‘生春’,或是乌城的‘若下’、岭南的‘灵谷’、宜城的‘九酿’.....

    只要那赵亮轻轻一嗅,便可将其美酒的出身、典故和寓意都说的一清二楚。

    不仅宁三羡慕,唐洛嫣和韩小笑也很是佩服。幸好,其古时的美酒与后世勾兑的‘酒精掺水’不一样,否则这十几种美酒一一品尝下去,估计那赵亮早已吐得水漫金山了。

    虽然已经醺醉,那赵亮依然保持着清醒,举杯问宁三道:“老弟,你我兄弟秉性相投,今日酒宴虽不叫‘鸿门’但你也说过有事情向老哥我请教,不如说出来待老哥清醒之时解你疑惑,不然,再这样下去,我怕我...嗝..喝多了...”

    宁三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问道:“今日实是想向赵兄咨询一些铸造冶炼之事,虽小弟我略懂一二,但还不尽详细,望赵兄可以给小弟解惑。”

    “铸造冶炼?哈哈,难道你还想铸钱不成?”赵亮笑道。

    “不敢不敢,小弟哪敢想那种大逆不道之事,只是对铸造之事有些兴趣罢了,嘿嘿。”宁三说道。

    “哦....这铸造之事吧,我大武朝冶炼也以铸钱为主,天下九十九炉其中七十炉都是铸钱之炉,另九炉,乃是供给皇宫金银器之用度,还有二十炉,由工部和兵部共掌,是打造兵器铠甲之用。”赵亮解释道。

    宁三恍然大悟,说道:“哦...这么说,官炉基本都是供给朝廷所用,那其他百姓所用铁器从何而来呢?”

    “其他铁器?哦..你是说百姓家用那些?”赵亮问道,得到宁三肯定答案后,接着说道:“那些都是些私家铁匠所打造的,怎能与我朝官炉相提并论呢?”

    “哦,也就是说,私人也可以冶炼铸造喽?”宁三问道。

    赵亮想也没想便答道:“冶炼是可以,但一不能铸钱,二不可铸铠,三不能铸造任何兵器,对了,按照我朝律法,凡是超过一尺二,皆算兵器。”

    说完,赵亮盯着宁三,心里也担心这小子是不是要冶炼些有违律法的器物。

    宁三看到赵亮紧张的神情,笑着说道:“赵兄放心,小弟我可没那胆量去违背律法,只是在想,能不能通过冶炼方法,铸造一些适用于农民使用的铁质农具,来提高一下耕田的产量。”

    听宁三这么说完,赵亮也放下心来,又仰头喝了一杯酒后说道:“为兄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别说私人铁匠铺没有咱官炉中炼火的‘方炉’,就算是有,你这小身板...还能轮得几下铁锤?”

    “方炉?”宁三听赵亮说出这个名称,不禁陷入了沉思。

    记得在大学那会儿,讲中国历史的那个老教授,曾单独拿出一课时来讲解对于中国古代意义非同凡响的《天工开物》,上面曾记载过古代冶炼技术的突破和瓶颈。

    之所以说是突破,是因为在古代唐朝时期,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实为世界最领先的,只是差那最后的临门一脚,问题就出现在那‘方炉’之上。

    简单来说,古代的能工巧匠早就掌握了炼铁法,通过木炭加温,再加上人为的鼓风,将生铁置于火上加温,待软化后,经过千万次捶打,实现人为脱碳,就成了熟铁。而熟铁的的韧性与硬性,要足足高于生铁许多倍。

    若一直加温,将生铁煅烧成铁水,再使用柳木棍加以搅拌铁水,在搅拌的过程中,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个过程可以往生铁里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籍由这个步骤,熟练地炒铁工匠比较容易控制成份,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此即称为炒钢。

    虽然其时中国已经掌握此项技术并领先欧洲搅炼炉发明百余年,可到后来因为没有相应将钢炼化为钢水的器具,到最后落后于欧洲。

    记得当时老教授讲到这里时,还长吁短叹的直吹胡子。

    既然现在有这个机会,是不是凭借自己能帮助我泱泱天朝,重新夺回世界领先的地位呢?

    按照《天工开物》上记载,此时中国的铁种类定于与后来不同,这时方炉所炒出来所谓的熟铁,是含碳量2%以下的铁,也就是说,和后世的熟铁(含碳量0.2%)想比,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更别说炒出来百炼钢,全部都因为温度不够,不管是炒钢还是炒熟铁,炒出来的都是半固态糊状钢块和铁块。

    只有炼出液态钢,才能够混合其他合金造出合金钢,并且用灌铸或者卷轧的方式生产出钢材,所以这冶炼的技术在唐朝开始便停滞不前。

    那冶炼所用的‘方炉’和‘坩埚’便成了中国古代冶炼瓶颈的罪魁祸首。

    其一是方炉所用的木炭生火,外部又是开放式敞口的设计,所以达不到聚热和留热的效果,而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得多,起码要达到1600度的高温才能将钢料融化成水,所以在此时,以方炉为主的官炉是打造不出来了。

    第二点的坩埚,就是盛着钢水的器物,关键又在它的耐火材料,若在煅烧之时,钢还没化为液态,其坩埚就因热度碎裂,又怎么能拿来灌铸呢?

    宁三细细的回忆着大学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没过一会,他便有了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