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二章 三个臭皮匠,还是臭皮匠吗?

第三十二章 三个臭皮匠,还是臭皮匠吗?

    在皇宫里呆了大半天,老朱才“放”朱允熞离开。

    刚刚回府,就有一个宫女急匆匆走了过来。

    “殿下。”宫女行礼,轻声道:“你可算回来了,娘娘在前堂里面等着你呢。”

    便宜老娘找自己?

    朱允熞来到前堂,吕氏和朱允炆的脸色似乎是有些焦急。

    但看到他的一刹那,又收敛了许多。

    “四弟,你回来了。”朱允炆率先开口打招呼。

    “娘,二哥,怎么了?”朱允熞好奇问道。

    吕氏让他上前,抱着他摸了摸头,笑道:“我的熞儿长大了,都会陪着皇爷爷读书了。”

    朱允熞“嗯”了一声,在吕氏怀里用力蹭了蹭。

    “熞儿。”吕氏柔声道:“这几天,皇爷爷有没有和你说过什么。”

    吕氏是在担心偷听之事。

    自从偷听的那个太监被老朱乱棍打死之后,她就一直心神不宁的,十分紧张。

    老朱那边越是没有什么动静,吕氏就越是害怕。

    朱允熞从她怀中探出小脑袋:“娘,这几天皇爷爷和我说了很多话。”

    吕氏脸色微变,忙问道:“有那没有说娘亲什么话?”

    朱允熞摇了摇头,道:“回娘亲,没有。”

    吕氏嘴巴动了动,想要开口,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朱允熞问道:“娘,你是不是在担心……偷听的事?”

    吕氏叹了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你皇爷爷怪罪下来……”

    朱允熞宽慰道:“娘,放心吧,皇爷爷可能真的没有放在心上,而且,这些天,皇爷爷心情还不错,应该不会怪罪娘。”

    吕氏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点:“那就好,那就好……”

    旁边的朱允炆也松了一口气,提醒道:“四弟,听说皇爷爷交代你办卜家的案子,你可要尽心的去办,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二哥。”

    言语之间,也是十分关切,

    毕竟两人可是亲兄弟,朱允炆也希望朱允熞好。

    朱允熞心说问你还不如不问。

    但心中还是微微有些暖意。

    “二哥放心吧,我知道轻重。”他敷衍应付。

    吕氏也忧心忡忡:“熞儿,这件事可不简单呀。”

    “听说那个卜思北,是帮你舅姥爷办事的,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很多事情,非同小可。”

    “你还小,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此事一定要小心处理,切不可出了差错。”

    朱允熞看着关切自己的吕氏,点了点头。

    虽然是便宜娘亲,不过这么多天朝夕相处,他也渐渐接受了这个身份。

    “娘,熞儿一定会小心行事。”

    吕氏笑道:“娘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太懂这其中的关系,不过,先生们自是懂的。”

    朱允熞一愣:“先生们?”

    朱允炆道:“四弟,娘亲担心你不懂,帮伱请了几位先生来。”

    吕氏道:“炆儿,去请先生们进来吧。”

    “我知道了,娘亲,”朱允炆答应一声,出了门去。

    不多时,便带着三位先生回来了。

    吕氏拉着朱允熞连忙起身,招呼道:“方先生,齐先生,黄先生,你们来了。”

    三名先生也恭敬的向吕氏和朱允熞行礼。

    朱允熞打量着三人:“娘,这三位先生是……”

    吕氏笑了笑,先介绍左边那位大约四十岁,笑如春风之人。

    “熞儿,这位是方孝孺方先生。”

    方孝孺!

    对这個名字,朱允熞不可能不清楚。

    此人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称其为“正学先生。”

    历史上,老朱驾崩之后,朱允炆继承大统,方孝孺出任翰林学士。

    靖难之役时,还曾写过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

    后来朱棣攻入南京,方孝孺始终不屈,侮骂朱棣。

    永乐大帝一怒之下,诛其十族。

    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被夷十族的人。

    吕氏又指着另一个文质彬彬的先生道:“这位是齐泰齐先生。”

    齐泰,和方孝孺一样,朱允熞对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历史上,他是老朱留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

    最重要的是,他是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

    后来朱棣造反成功,齐泰同样是宁死不屈,被诛九族。

    朱允熞心中一动。

    方孝孺,齐泰都来了,那另一个人是……

    这时,就听吕氏望向另一个颇具文人风骨,宛如苍松一般的先生道:“熞儿,这位是黄子澄黄先生。”

    果然!

    朱允熞点了点头。

    哥仨全都凑齐了。

    历史上,朱允炆登基之后,黄子澄与齐泰并兼翰林学士。

    他亦是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之人。

    要说这哥仨中,最惨的就是黄子澄了。

    朱允熞心里这个无奈啊。

    这三人都是大儒不假,文学造诣也不差。

    但若论玩阴谋诡计,可不行啊!

    真是三个臭皮匠都凑齐了。

    只是,他们真能顶一个诸葛亮?

    还是三个臭皮匠加在一起,还是臭皮匠?

    “四弟。”朱允炆显然是十分推崇尊敬这三人,激动的说道:“你可要好好请教一下这三位先生,他们都是有着大智慧之人。”

    朱允熞暗暗撇了撇嘴,心说有大智慧不假,但智慧也分很多种。

    面子还是给的,他清了清嗓子,谦虚说道:“允熞见过三位先生。”

    “皇孙殿下客气了。”方孝孺道:“皇孙殿下的天资聪慧,超胜常人,七岁所做的诗,便已令在下汗颜。”

    齐泰也道:“不错!四皇孙所做诗篇,当真是千古名句。”

    黄子澄道:“皇孙殿下之诗,令在下眼界大开!如此胸怀,如此气魄,我等佩服之至!”

    朱允熞一愣。

    好家伙,这消息也传的太快了吧?

    话说回来,自己“作诗”的时候,除了老朱之外,不是只有一个太监在场吗?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三位先生,你们怎么知道我的诗?”

    方孝孺笑道:“四皇孙还不知道吧?陛下已经令人将你的诗刊发,现在整个应天府的读书人都知道了,无不惊叹此诗高绝,四皇孙年仅七岁,就能写出如此诗作,当真绝世天才!”

    朱允熞凌乱了。

    明明只是想要应付一下老朱,

    闹得整个应天府的读书人都知道了?

    事情似乎有点大啊!

    朱允炆的消息反而没有这么灵通,他一直呆在府中,不曾出门。

    老朱将刊发的诗送往应天府各处,却唯独没有已故太子府。

    毕竟,这是朱允熞的家。

    听到三位先生都这般说,他不惊好奇道:“四弟写了什么诗,让三位先生这般惊叹,我这个哥哥,却还不知道呢。”

    吕氏也十分好奇,三位先生竟这般夸赞儿子?

    齐泰开口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

    “真是好诗啊!想来也只有陛下的皇孙,才能写出如此豪气的诗篇!”

    轰!

    朱允炆脑海内如遭雷击一般,呆立在那里。

    半响,喃喃道:“这真是四弟所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