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上大学(十八)刘家贵子
话说刘洵,他自从6月底毕业离开学校后就没有再见过陈丽书了。回到了家乡,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机关,当个临时聘用人员。一个堂堂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去和高中生专科生一样做个临聘人员,有点掉价。单位里别人不知道,但李书记一把手是知道的,关系硬、有背景、高材生、中文系、文笔好,这放哪儿不是个人才啊,于是钦点了刘洵在机关办公室,从收发公文做起,时不时亲自关怀指点。刘洵甚至还享受了一盘别的临聘人员没有的接风宴待遇。在李书记的亲自授意下,机关办公室王主任在席间向在座各位工作人员隆重介绍刘洵,主要意思是高材生、文笔好、能力强,请在座的各位多多关怀照顾这个新来的年轻人。
在座的都久经沙场,人精了,一举杯就什么都懂了。觥筹交错间,刘洵觉得这样也不错,他很满意,亲爹这事办的靠谱!
话说刘洵本家,搁前朝来算,也是个乡绅世族了,别说往上数三代,就是数五代,那家族里也是有名字的。因为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小县城,当年战乱影响没那么大,祖辈又有韬晦的智慧和能耐,无人的山里洞里的到处埋埋金银古董老物件啥的。等过几十年后,再拿些出来改善一下生活,倒是比旁的人,都过的滋润。再加上一个奶奶三个姨娘好生养,父亲辈的兄弟姊妹甚多,亲戚也多,各行各业的事业也多,总归就是家大业大的,在他们这一方县城里还是很吃得开的。
他们刘家有个规矩,家长子女排序是大家拉通排序,并不以小家来算,也并不区分男女。刘洵的父亲排行三,刘洵在这一辈里排行九。刘洵这一辈的老大哥已经六十有二了,排行十八的老小如今才三岁。刘洵是又当哥哥又当爷,保不齐过几年就能升级成曾祖爷。
照理说父亲排行三,生孩子应当生的早才对,怎么独独的一根苗还生的那么晚呢?原来是父亲生于建国那一年,刚长到20来岁,就去村里当知青去了,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才回到县里。说是之前在乡下娶了个媳妇,奈何那个媳妇没福气,生产时难产,一尸两命撒手西归,后来父亲回了县里才又新娶的母亲,母亲比父亲小十岁。所以刘洵是父亲35岁上头来得来的儿子,后来又不敢多生。两口子都是公职人员,别人超生罚款,他们超生要命。所以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那从小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划了,再加上刘洵本人也争气,净挑着父母的优点来长,身材像父亲,身高腿长,皮肤像母亲,白白嫩嫩,额头像父亲宽阔,眼睛像母亲(不大,单眼皮),鼻子像父亲挺直,嘴巴像母亲丰润。虽说是单眼皮,但集合起来就一个干净帅气的小伙子。
刘洵自小便十分会讨好父母亲戚,按理该养成嚣张跋扈的性子的,不知怎么长的,长成了如今这样善于察言观色又温和体贴的样子。老刘家十分欣慰,自觉教育有功。跟着刘洵一起长大的,还有二伯家的大堂姐二堂兄三堂弟四堂弟五堂妹,舅舅家的大表兄二表兄,姑姑家的七表妹八表弟,以及后头一串兄弟姊妹。其中舅舅家的二表兄和刘洵年纪相仿,但二表兄比较嚣张,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刘洵不爱跟他玩。反倒是敦厚的大表兄和刘洵最能玩到一起。舅舅英年早逝,一场车祸就撒手人寰,舅妈是典型的百姓爱幺儿那个百姓,对二表兄爱的不得了,对大表兄则是动辄打骂,没个好脸。自己母亲那个气啊,恨不得每天冲上去骂舅妈,于是大表兄几乎算是刘洵家的常住户了。大表兄李廷宇比刘洵大五岁多,从小没少挨刘洵的冤枉。打碎了杯子,大表兄;弄撒了面粉,大表兄;多吃了包子,大表兄;和别人打架,大表兄;不听话的,也是大表兄。讨糖吃的,无辜的,需要被保护的,就是刘老九。
大表兄李廷宇没上大学,本来就读书晚,成绩差还留过级,初中毕业16岁就去当了大头兵。在部队里到是练了一身的肌rou疙瘩,乍一看就是个猛男的样子。24岁退伍回来自己在家乡弄了个砖厂,生意不错,每天领着一帮子大老粗哼哧哼哧的打土烧砖。这两年混得不错,脖子上还戴上了大金链子。
刘洵非常嫌弃他这个爱好,看着那大金链子特扎眼,眼珠子疼,经常跟他妈告黑状,说大表兄指定没学好,那大金链子一看就是上了黑道了,让他妈好生管管大表兄。关键是他说话他妈也就信,回回召见大表兄就要让人家把链子取下来,囧。大表兄一般就赔笑,姑姑让干啥就干啥,对这姑姑孝顺至极、百般听话,比对自己亲妈还孝顺。
人家都笑称说老刘家虽然只生了一个,但是却得了两个儿子,乐得刘洵他妈都胖了几十斤了。年轻时候只有百来斤的人,现在都快二百了。老公宠爱、儿子争气又孝顺、事业顺遂,果然是春风得意、心宽体胖啊。
在座的都久经沙场,人精了,一举杯就什么都懂了。觥筹交错间,刘洵觉得这样也不错,他很满意,亲爹这事办的靠谱!
话说刘洵本家,搁前朝来算,也是个乡绅世族了,别说往上数三代,就是数五代,那家族里也是有名字的。因为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小县城,当年战乱影响没那么大,祖辈又有韬晦的智慧和能耐,无人的山里洞里的到处埋埋金银古董老物件啥的。等过几十年后,再拿些出来改善一下生活,倒是比旁的人,都过的滋润。再加上一个奶奶三个姨娘好生养,父亲辈的兄弟姊妹甚多,亲戚也多,各行各业的事业也多,总归就是家大业大的,在他们这一方县城里还是很吃得开的。
他们刘家有个规矩,家长子女排序是大家拉通排序,并不以小家来算,也并不区分男女。刘洵的父亲排行三,刘洵在这一辈里排行九。刘洵这一辈的老大哥已经六十有二了,排行十八的老小如今才三岁。刘洵是又当哥哥又当爷,保不齐过几年就能升级成曾祖爷。
照理说父亲排行三,生孩子应当生的早才对,怎么独独的一根苗还生的那么晚呢?原来是父亲生于建国那一年,刚长到20来岁,就去村里当知青去了,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才回到县里。说是之前在乡下娶了个媳妇,奈何那个媳妇没福气,生产时难产,一尸两命撒手西归,后来父亲回了县里才又新娶的母亲,母亲比父亲小十岁。所以刘洵是父亲35岁上头来得来的儿子,后来又不敢多生。两口子都是公职人员,别人超生罚款,他们超生要命。所以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那从小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划了,再加上刘洵本人也争气,净挑着父母的优点来长,身材像父亲,身高腿长,皮肤像母亲,白白嫩嫩,额头像父亲宽阔,眼睛像母亲(不大,单眼皮),鼻子像父亲挺直,嘴巴像母亲丰润。虽说是单眼皮,但集合起来就一个干净帅气的小伙子。
刘洵自小便十分会讨好父母亲戚,按理该养成嚣张跋扈的性子的,不知怎么长的,长成了如今这样善于察言观色又温和体贴的样子。老刘家十分欣慰,自觉教育有功。跟着刘洵一起长大的,还有二伯家的大堂姐二堂兄三堂弟四堂弟五堂妹,舅舅家的大表兄二表兄,姑姑家的七表妹八表弟,以及后头一串兄弟姊妹。其中舅舅家的二表兄和刘洵年纪相仿,但二表兄比较嚣张,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刘洵不爱跟他玩。反倒是敦厚的大表兄和刘洵最能玩到一起。舅舅英年早逝,一场车祸就撒手人寰,舅妈是典型的百姓爱幺儿那个百姓,对二表兄爱的不得了,对大表兄则是动辄打骂,没个好脸。自己母亲那个气啊,恨不得每天冲上去骂舅妈,于是大表兄几乎算是刘洵家的常住户了。大表兄李廷宇比刘洵大五岁多,从小没少挨刘洵的冤枉。打碎了杯子,大表兄;弄撒了面粉,大表兄;多吃了包子,大表兄;和别人打架,大表兄;不听话的,也是大表兄。讨糖吃的,无辜的,需要被保护的,就是刘老九。
大表兄李廷宇没上大学,本来就读书晚,成绩差还留过级,初中毕业16岁就去当了大头兵。在部队里到是练了一身的肌rou疙瘩,乍一看就是个猛男的样子。24岁退伍回来自己在家乡弄了个砖厂,生意不错,每天领着一帮子大老粗哼哧哼哧的打土烧砖。这两年混得不错,脖子上还戴上了大金链子。
刘洵非常嫌弃他这个爱好,看着那大金链子特扎眼,眼珠子疼,经常跟他妈告黑状,说大表兄指定没学好,那大金链子一看就是上了黑道了,让他妈好生管管大表兄。关键是他说话他妈也就信,回回召见大表兄就要让人家把链子取下来,囧。大表兄一般就赔笑,姑姑让干啥就干啥,对这姑姑孝顺至极、百般听话,比对自己亲妈还孝顺。
人家都笑称说老刘家虽然只生了一个,但是却得了两个儿子,乐得刘洵他妈都胖了几十斤了。年轻时候只有百来斤的人,现在都快二百了。老公宠爱、儿子争气又孝顺、事业顺遂,果然是春风得意、心宽体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