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扩编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扩编

    这大拉练的主张,确实是张守仁提出来并实行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其实还是后世越野拉练的思路,只是以前浮山营拉练最多是二十里到四十里左右,时间半天最多了,没有超过一天的。

    宿营也是没有,基本上都是回营去睡。

    最牛叉的就是登州之行那一回,那一次除了六百破三千外,一天一夜行二百多里路,也是成为胶莱一带一个传奇之事。

    听说曹州的刘泽清总兵对此事就十分不屑,认为是浮山这边吹牛,一定是备了大量骡马和大车,假充步行,以次邀名。

    反正在刘泽清这样的宿将来看,张守仁不过是无名小辈,根本就是无足挂齿。

    所谓大名,就是胶东一带空虚,没有真正的强藩镇着。

    要是他刘某人在胶东,哪有姓张的什么事?

    这等狂妄之语,在阴毒惨刻,为人十分刚愎自用,向来跋扈嚣张的刘泽清说出来,当然是十分正常。

    别的大人物,就算心里不信或是对张守仁不屑,但顾忌自己身份都不会轻易说这等话。毕竟张守仁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又是刚任职的游击,和总兵还隔着参将和副将两个很难跨越的级别……国朝营制将领可不是那么好升迁的,不少将领当了十几二十年游击,死活升不上去的例子可太多了。

    最有名的是陕西将门世家的贺人龙了,贺氏一门世镇陕西,为国捐躯都不知道多少人,麾下有几千强兵,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剿李自成的主力之一,不过贺人龙的副将一职,却是死活上不去,不管立过多少功劳苦劳,差了这半级,就是不大容易跨的上去。

    有的事,不是光靠本事,还得看实力的同时再看人脉和运气啊……

    总之不管别人怎么说或怎么想,张守仁在登州一役后一直在考虑把拉练正常化的事情。

    在大明这会子,拉练的作用比后世更大,后世其实更注重的是对人的精神的锤炼,可是在这个时空,到处是响马,处处有烽烟,道路条件,卫生防疫,宿营吃饭,从安全到卫生到食宿,没有哪一件事是省心的。

    明朝将领带兵出征,平均一天十里到十五里,走二十里就是高速,超过这个速度就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就算是纯马队,速度也快不起来,原因也简单,马是走的快,但长途行军掉膘厉害,所以必须要人照顾,还得带大量的精料跟随,否则一路吃草,十天半月就瘦的脱形,当不得战马用了。

    女真人和蒙古人打仗,彼此在草原上长途万里的挑逗对方,一仗打了大半年时间,并不是需要走这么久,是因为打打停停,要歇息马力,要想办法喂马**料补rou,否则不等人家来打,自己就先跨了。

    如此种种,行军,宿营,紧急集合备战等后世军队很轻松的事,在这个时代反而是极为难得的最强的军人素养。

    既然如此,那就往死里cao练罢!

    张守仁是说干就干的性子,正好,大佬们都走人了,他的浮山营营号也不用流行的什么选锋,刚锋了,就用浮山二字,将来再立新营,就按卫所取名,正好也一目了然。

    这一点就是张守仁实在没有几分雅骨,营号取的这般掉渣,实在是叫人笑掉大牙。

    营旗也是设计出来,和勋章一样,正面是刀剑相交,背面是绣的浮山图景,有山有水,倒也漂亮别致。

    这些表面功夫一做完,接下来就是充实营伍。

    六百多兵,几天功夫就扩充到了两千人左右,并且预计在半个月内,收足五千人。

    当然,是包括辎重营和辅兵在内,否则五千战兵就太逆天了,够大明一个省的军镇抚标镇标相加的数目了。

    营设五个步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辎重偏厢车队,当然,还有一个张守仁一直想建立的马队。八个队三千多人,加上一千多纯粹的辅兵,五千人的架子就能立的起来了。

    各队原本的队官几乎照旧,都是第一批亲丁队时的小旗官的资历才够格,辎重车队还有炮兵队的队官人选尚未确定,马队的队官更是叫张守仁头疼,还好五个步兵队不仅编入人手,而且队官除了甲队调入曲瑞外,别的队官都是十分稳定,省了他不少事情。

    补进来的新军,原本在方家集和堡中训练的就有一批,人数不多,但算是教导队的前身,都是识字和机灵的营兵立功后选进去的,读书,识字,学习管理和更强化的技能训练等等。

    人数是不足五十人,培训三个月后,正好赶上了这一次大扩编,他们全部充实进了底层的军官队伍,这使得各队扩编之后,好歹还保持了最基本的运动和调动能力。

    “原来如此。”

    林文远虽然久隔军伍之事,但很多东西还是烙在骨子里的,听了几句就是明白了。

    新入伍的加入二十来天了,现在是七月快下旬的天气,中午热,早晚凉,每天跑步和队列训练之外,也是开始格斗和军阵阵战的训练,这个时候,拉出来吃点苦头,把长途行军和宿营,警备等诸多行军时遇到的问题实践一下,学习一下,对各队官和哨官正目副目等军官,对普通的士兵,都是难得的考验。

    倒是有一点林文远不大明白,向着曲瑞问道:“怎么才二百人不到?按大人的编制,一队满编得四百人才是。”

    “大人说,浮山一带的精壮已经差不离了,几次招亲丁,合格的早进来了,不合格的补补身子,也是第二次就进来,或是列为候补,这一次也直接补进来了。再继续收浮山一带的人,兵员素质就得下降了。”

    曲瑞的声音很小,尽管身边的都是贴队副官和老资格的哨官,没有什么闲杂的人,哨官以下,都在继续打扫战场或是追击逃敌,不过事涉机密,曲瑞谨慎的天性还是占了上风。

    “原来如此。”

    林文远立刻就会意了。

    按浮山人的想法,营兵当然是继续在浮山招就行了,最多要一些方家集的民户,毕竟也是离的近,算是乡亲。

    当了营兵,一个月一两五的俸禄加支粮,还有衣服鞋子等物品下发,浮山营的福利早就在胶东一带传扬开来,人近皆之。

    加上屡胜强敌,死伤也不大,老实说,别的营头将领没事砍脑袋玩都比浮山的历次大战要死的人更多一些。

    如此种种,能进营当兵当然是最好不过。

    但浮山一地的人口是有限的,合格的精壮就是现在这些了,两千人不到。

    剩下的,要么是性格不合适,要么就是年龄不合适,或是心志不坚,或是体能不足,要么就是家中独子等等。

    继续在浮山招兵,兵员素质确实无法保证。

    不过张守仁向来是以浮山保护神的形象示人的,这等事,就算是在理上,也是不在情上,只能瞒着。

    “大人的意思就是借拉练为名,沿途招募豪杰志士,是好汉子的,我们浮山营都收!”

    “这样当然最好,正好,我也随甲队一起,如何?”

    “求之不得,哈哈。”

    两个队官都是聪明人,这个话题并不适合再聊下去,也就适时打住了。

    此时打扫战场的士兵大半回来,火铳手们也是把枪膛清理干净,背在肩膀上往回走着,沿途到处是面色狰狞的尸体,这些士兵也象没看到一样。

    “高密真不太平啊。”曲瑞看着战场情形,还有呆若木鸡的百姓们,感慨道:“拉练了两天,打了三仗,斩首过百,最菜的菜鸟都开过荤……嗯,我是说最少都拿枪捅过人了。”

    “开始是难,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这等事,不习惯也没办法啊。”

    “大人在哪里?”

    曲瑞笑道:“我以为你一开始就要问来着,怎么到现在才问?”

    “其实我和大人天天有书信往还,所以其实不大关心。”

    “怪不得……大人在登州,领关防印信,还有谈粮饷的事,还有,从海上运来一批货,大人亲自去收货去了。”

    说到这里,曲瑞挤了挤眼,用很罕见的俏皮态度笑道:“大人说了,粮饷的事,叫大伙儿还是不要多想的好。”

    这么一说,林文远也是噗嗤一笑。

    鲁军向来就是后娘养的,各营都没有什么足饷的时候,新立营头,又没有重任,想得到粮饷补给根本就是做梦。

    朝廷立浮山营,多半是顺势而为,而且其中有不少是面子上的事,倒不是觉得浮山这边需要这个营头。

    笑毕之后,林文远也是摇头,换成苦笑:“各地都这么不太平,平度州想来更不太平,梁山一带更不必提了,官兵不击贼,朝廷不给饷,这样下去如何得了?二哥,你知道么,我从咱山东一路北上,路过河南境时,看到的那样子,那叫伤心惨毒。”

    林文远在河南一路所见所闻,也是写成书信回来,军官开会的时候,张守仁当众念过,当时也是极为愤恨。

    曲瑞沉默不语,半响过后,才长叹道:“尽人事,听天命,反正吾辈追随大人,最少保胶东一方太平就是了。为武人者,不过就是这一点责任而已!”

    ://..///37/3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