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在线阅读 - 5、团山堡子

5、团山堡子

    5、团山堡子

    团山堡其实不大,护城河围绕之下的城墙,城高6米、宽4米,是典型的土筑砖包城墙。城墙东西长1.2里,南北长1里,仅设两个南北两处砖石城门,四个角各建有由夯土筑成的简易墩台。

    其中东西墩台高处,备有狼粪柴草等物,以作烽火而用。

    团山堡城内中央,建有两座坐北朝南的屋舍,作为百户所公廨,是百户兼堡主办公和住宿所用。百户所公廨左、右,则分布则武库和钱粮库房。公廨北边,是一座常备士卒屋舍,作为卫所士兵当值使用。

    公廨正南,则有一块小小的空地,称为小校场,是第十百户所平常cao练所用,以及临时的养马棚所在。

    围绕着这些建筑,团山堡内分布着纵横各四条街巷,形成了“井”字形分布的街道布局。

    在这些官方建筑之外,沿着“井”字形街道布局,则密密麻麻分布着各种简陋的屋舍。这些屋舍,大多数是团山堡内军户的屋舍,还有一部分是居住在城内的堡民屋舍。以及各种匠作工坊、医馆、杂货铺、米面粮铺等等小商小贩,也算是应有尽有,整一个小村镇的规模。

    堡城之内,由于屋舍拥挤狭窄,街道上各种味道扑面而来。什么牛羊马粪、什么粪水垃圾,几百口人在狭窄的团山堡吃喝拉撒,还要生产生活、随时备战应敌,生活环境实在是让朱善凡苦不堪言。

    在团山堡城之外,分布着朝廷划拨给第十百户所军户的官田300多亩,光是身为世袭百户的朱善凡,就拥有其中由他祖辈累积下来的100多亩官田。另外还有当地民户自己开垦的良田300多亩,也都以团山堡城为中心,分布在周围肥沃的土地上。

    团山堡在十多年前,也算是一个繁华的市镇。前任世袭百户,也就是朱善凡的老爹朱崇鸿还在的时候,日子过得那可叫滋润。当时朱家一门三十多口子,根本就不住在百户所公廨,而是在团山堡城南建立了私宅。朱家在城外的私宅,和无数围绕着团山堡分布的村落一道,组成了繁华兴盛的团山堡村落带。

    可惜,自从鞑子兴起,鞑子大汗努尔哈赤率军对明军在辽西的核心据点广宁城发起攻击,把明军打得一败再败,最终广宁城被鞑子攻陷,明军损兵十余万。随着广宁城的陷落,立即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京师东北门户山海关直接失去了外围屏障。

    从广宁城到山海关,距离大约五百里,而中间隔着一条长约三百七十多里的辽西走廊。这辽西走廊西临松岭山脉,东滨渤海,只有沿海有一条狭窄的平原地带可以通过。

    大明立国之初,洪武皇帝曾在辽西走廊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卫所,用于拱卫山海关,其中就包括后来赫赫有名的宁远城。而朱善凡所在的团山堡,就处于辽西走廊的东北方向,位于义州前线和锦州之间,是鞑子入寇侵入的最前沿。

    因此在这近十年鞑子之乱当中,团山堡附近村落,包括朱善凡的老爹朱崇鸿在堡外的朱家私宅,都被多次入寇攻来的鞑子尽数焚毁一空。

    团山堡外的那几百亩良田,更是从此荒芜凋零,团山堡逐渐成为了关外前沿的一座孤堡。

    等第二天的阳光刚笼罩团山堡,这一大早,那帮南逃百姓的首领昨天那位白家老头,在两名中年乡民的搀扶之下,就来拜见朱善凡了。

    为了拯救这帮南逃百姓,朱善凡折损了二十多名弟兄,这些百姓们深受感动,于是就凑了几两银子,想要感谢官军。

    这些百姓携家带口,抛弃家产,一南逃,身上也实在没有多少银子。但是大家也见到了堡子里这帮卫所军户的贫苦生活,昨夜一下子就有二十多个家庭挂起丧幡,哭泣哀嚎响彻整晚,让这些被官军从鞑子手中救出的南逃百姓们倍感不忍。

    于是他们东凑西凑,总算筹措出了五两银子。

    “大人,我等乡民实在感谢官爷们出手相救,昨日和鞑子一战,大人折损了二十多名手下弟兄。大家在堡子里都瞧见了,这些阵亡的弟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许多家里就剩下孤儿寡母,实在可怜!我和乡民们商量了一下,大家一起凑齐了五两银子,想请大人转交给这些弟兄的家人,也算聊表我们感恩之意。”

    白老头说罢,颤颤巍巍跪倒在地上,然后双手奉上一个粗布包袱,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十多小块碎银子。

    朱善凡一见,顿时大吃一惊。

    他赶紧上前搀扶起白老头,劝慰道:“老人家,你这折煞我等,我们官军,自然是要保家卫国、护卫百姓,鞑子入寇,欺我民众,我们怎能坐视不理?这些牺牲的弟兄,是为国捐躯,他们的遗属,自有朝廷安置,更有我们团山堡照料,岂能让百姓替他们掏银子?”

    朱善凡说罢,卷起白老头手上的包袱,把那些银子小心包好,硬是塞回到老人家手里。

    朱善凡知道,按照系统的记录,大明崇祯元年的物价,这五两银子足可以够普通一户寻常百姓家,一年到头吃喝拉撒而绰绰有余,更何况是这边远地区,银子的价值只会更高。

    这帮被鞑子搜刮一空,还被夺去田地财产的南逃百姓,能凑集出5两银子,已经实属不易。

    “不不不,大人,这这······老朽实在过意不去!总得让我们干些什么,好回报团山堡的大恩大德才是!”白老头见状实在过意不去,更是深受感动。

    这边团山堡的明军,完全和其他明军不同。这要换了其他明军,别说营救,搞不好来一出杀良冒功,就着实让百姓惧怕。

    这时候朱善凡安慰笑道:“老人家,这些弟兄们是为国捐躯,不求回报,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世袭卫所,累世军户,当兵吃粮,为的就能在敌人侵略之时,能保家卫国,御敌于国门之外。”

    白老头一听,激动地两眼直冒泪水,当即老泪纵横。

    这样的官军,在如今的世道,简直罕有!

    可谁知朱善凡却也不含糊,顿了顿又道:“可你们要实在过意不去,反正周遭恐怕也不太平,我们这很缺人,这边乡里乡音,你们要是不嫌弃,愿意留下来团山堡,我们是热烈欢迎。屋舍、田地、种子和农具,我们都安排给你们,你们只管住下来就行。你们要是不愿意,就一路沿着南边的墩堡南下去锦州,关外我看是不安全的,你们索性都过山海关,一路往南去吧,离北方有多远跑多远。”

    团山堡的建设,也急需人口,加上折损了不少弟兄,如果这一百多号人能留下点人来,对于团山堡的发展建设也是有好处的。

    附近几百亩的荒地,开荒耕地要人。

    团山堡的防御设施,城防建设要人。

    还有医馆、匠坊等等,到处都缺人。

    自己折损了不少老兵之后,如果能组织青壮建立乡勇民兵,也能补充兵力,这都得要人。更何况,朱善凡早就盘算着,要以团山堡为中心向四处招徕边民好壮大自己。

    朱善凡此话一出,白老头和他左右两边的中年乡民顿时愣住,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作答才好。毕竟,这帮南逃百姓,原本就只想赶紧逃离辽东这一战乱之地。

    “这······我们留下来,除了屋舍、田地、种子和农具,可还有什么好处?毕竟,鞑子太厉害了,辽东实在不安宁!”一名乡民怯怯询问道。

    他们原本是想逃离鞑子的魔爪,赶紧远离战火,真要接受挽留,这些人也不禁有些担心。

    “愿意留下来的,我答应你们,一定带你们打回家乡去,收复你们失去的土地!”朱善凡满脸坚毅,一字一句答道。

    “当真?”白老头和乡民顿时瞪大了双眼。

    “当真!跟着我朱善凡,赶跑鞑子,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