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在线阅读 - 第202章 中书省的阴谋
翻页 夜间

第202章 中书省的阴谋

    第202章中书省的阴谋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了,这个月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我布置的这个课业。”杨宪笑了笑,潇洒地将手中粉笔一扔,转身离开。

    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学生们。

    不就是简简单单的烧水吗,这里面难道还别有乾坤?!

    难道问题出在水壶上,一些人开始围着讲台前的那个烧水壶和炉子研究了起来。

    “jiejie,我们回去吧。”沈成拉了拉沈霞的手,开口道。

    朱柏皱了皱眉,他也想不明白此事,决定回京后问一问自己的几个哥哥们。

    另一边。

    砸锅卖铁后,沈家的三千万两白银终于在期限内与朝廷户部完成了交割。

    经此一役,沈家庞大的商业帝国直接崩塌,几乎只剩下一两样核心的产业在手里。好在之前和杨宪签了玻璃的江南总代理,靠着这个,沈家一时间也还倒不了。

    很多酒楼、门铺一夜之间,换了沈记标记,取而代之的是日升月落的图案。

    随着资金注入,朱元璋那边也终于开始有动作。

    老朱大手一挥,一道道诏令跟着下达。

    一时间全国上下会造船的工匠,一个个都成了香饽饽。

    工部各衙门,疯狂从全国各地抽调造船工匠赶往闽浙苏松三省四地,因为这次工程实在是太过庞大。

    足足五千艘跨海的战船!

    单靠沿海诸省的造船工匠显然不够用。

    除此之外,还要额外征召大量的民夫,用以清理沿海各大码头、港口之前沉积的淤泥。

    自从税制改革,徭役废除后,朝廷招工都是要给钱的,这等于是又顺便带活了一波经济。

    京城,中书省。

    就在老朱的造船运动轰轰烈烈进行时,中书省里却是炸开了锅。

    “李相,皇上贸贸然向民间借了整整三千万两,这么一大笔钱,而且还以朝廷的名义打了借据。万一以后还不上,置朝廷的信誉于何地,到时候你我,以及所有中书省的同僚都将成为千古罪人啊。”

    胡惟庸越说越激动,开口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户部吕昶那边竟然没有提前和咱们打招呼。还有皇上现在打造这么多战船意欲何为?这边云南收尾还没结束,辽东战局又开,难道皇上还要同时向海外出兵?”

    这也难怪胡惟庸会如此激动了。

    朱元璋近些年来,在很多大事情上都没再和中书省商议,如今又来这么一出。

    李善长同样面沉如水,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个行为,已经接近穷兵黩武了,两线作战还不满足,如今竟然已经开始把目标瞄准海外。

    李善长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还能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耀兵异域,前元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前元当年何等强大,可元世祖两次出兵海外,结果如何,还不是全都兵败而归。因此这么做完全就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

    “不知是何人给陛下进此谗言,此人该斩!”

    “还能有谁,普天之下,能够让皇上做出如此离谱的事情,除了杨宪,学生想不到第二人。”胡惟庸愤恨道。

    “李相,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

    “什么也不做。”李善长眼睛微微眯起,开口道。“可以预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皇上要开始重视水师了。而这样正好会激起淮西兄弟们心中更多的不满。”

    要知道,一下子突然打造五千艘跨海战船,意味着接下来势必要大肆扩充水师。

    这样一来,就会打破军中步卒一直压着水师的平衡。

    大明水师前身可是巢湖水师,与淮西功臣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我们只要等就行,等一个水师大败的机会。到时候我们就能联合淮西老兄弟们一起,把杨宪给彻底拿下。”李善长开口道。

    皇宫,大本堂。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朗朗的读书声从大本堂里响起,来此上课的都是尚未成年的皇子们,以及他们的伴读。

    负责授课的老师,也都是当世的大儒。

    今日负责给诸皇子讲课的是一个胡须都花白的老者,他坐在上面,闭着眼睛,听着下头皇子背诵声,也跟着轻轻摇起头来。

    很显然,他是在choucha皇子们的课业。

    “下一位,十二皇子。”老先生开口道。

    无人应答。

    “十二皇子?”

    还是没人应答。

    底下其余皇子们窃窃低语道着。

    “十二弟人呢?”

    “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自从前次从扬州回来后,整个人状态就不对。”

    “别管这些,快让人喊他回来,不然他又要挨板子了。”

    一连喊了两声,都没人应答,老先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他睁开眼睛,朝下面看去,这才注意到十二皇子朱柏根本就没来。

    “十二皇子哪去了?”老先生沉声道。

    “先生为何如此生气。”

    这时一道声音从大本堂外传来。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纷纷起身下跪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走上前,将老先生扶起,开口道:“王先生无须多礼。”

    朱标回头看了一眼众皇子,开口问道:“十二弟呢?”

    下头那些皇子们支支吾吾,应不出声。

    “.应该还在府中看烧水壶。”八皇子朱梓开口道。

    “胡闹!”朱标开口道。

    随行的大内侍卫会意,立马前去带人。

    此时此刻。

    十二皇子朱柏正坐在他府中大院上,他身前摆满了烧水的炉子,炉子上一个个水壶被烧得通红,盖子被水蒸气顶开,“呜呜呜”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极一出正在演出的交响乐。

    “杨先生,布置的这道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朱柏坐在椅子上,右手撑着腮帮,怎么也想不明白。

    就在这时,脚步声突然从府外响起。

    朱标派出来的大内侍卫来了。

    “十二皇子殿下,太子殿下在大本堂等你。”大内侍卫们进府后,显然也被眼前的场景惊到了,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

    朱柏听到是朱标喊他,连忙起身,也顾不得再思考了。

    他们这些弟弟,可以说是大哥朱标一手带大的,朱标在他们眼中的威信甚至能够比得上身为父亲的朱元璋。

    长兄如父。

    “我这就去。”朱柏开口喊道。

    朱柏来到大本堂,见着朱标,躬身行礼道:“大哥,你找我?”

    “为何无故旷课?”朱标开口问道。

    朱柏撇了撇嘴,道:“大本堂讲的课没意思。”

    “再说一遍?”

    “本来就是吗。”朱柏低声道。

    站在朱标旁边的王老先生在听了朱柏的话后,脸色铁青,当即下跪道:“太子殿下,都是老臣无能,老臣请辞大本堂讲师一职。”

    朱标脸色立马变了,伸手指着朱柏,斥责道:“跪下。”

    朱柏没有任何辩驳,直接跪了下来。

    午膳时间。

    朱元璋看着朱标,忽然开口道:“听老四说你又罚了老十二了?”

    “是。”正在用膳的朱标抬起头,接着开口道。“老十二目无师长,儿子让他在大本营罚跪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我说老大啊,老十二还小.”

    朱元璋话还未说完,直接被朱标打断。

    “父皇,有错,当罚!”

    让朱标这话这么一堵,朱元璋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就这么怔怔看着朱标,瞪大了眼睛。

    心里想着的是,到底你是他老子,还是我是他老子。

    另一头。

    大本堂早就散学了。

    只有朱柏一人待在这里。

    身在大本堂罚跪的朱柏,让自己要好的兄弟搬来了烧水的炉子和水壶,就这样一边罚跪,一边观察着。

    早就过了午膳时间,肚子饿了,也不知道。

    双脚跪麻了,也不自知。

    因为他脑海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破解杨宪布置的课业。

    这时,脚步声突然从屋外传来。

    朱柏回头看去,只见朱棣从大本堂外走了进来。

    “四哥!”

    “嘘!小声些!”朱棣从怀中拿出一个帕子,打开帕子,只见里头放着几块糕点。

    朱棣将糕点拿到朱柏面前,开口笑道:“还没吃饭吧。”

    “四哥对我最好了。”朱柏点头笑道。

    朱棣伸手拍了拍朱柏脑袋,笑骂道:“是大哥授意我过来的,要谢就谢你大哥。”

    “大哥也好。”朱柏嘿嘿一笑,伸手抓过身前的糕点,一口吞了下去。

    朱棣坐在旁边,看着朱柏身前不远处的烧水炉子和水壶,努了努嘴,开口问道:“听说你从扬州回来后,就一直研究这玩意,连大本堂的课也不上了?”

    “大本堂的课没意思,如果是杨国公的课,我天天第一个来。”朱柏开口道。

    “有眼光!不愧是我兄弟!”朱棣冲着朱柏比了一个大拇指。

    “不过你也不要怪大哥,近些日子,由于京城里的皇子,还有那些勋贵子弟,都在往扬州跑,去听那边的新式课程。儒学院的这些大儒们,心里早就有了怨气,宋夫子与大哥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哥也很难做。”朱棣开口道。

    朱柏摇了摇头,道:“我从来没有怪过大哥。”

    “对了四哥,这个烧水炉子和水壶,是杨国公在上次公开讲座后,布置给我们的课业,我一直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帮我参详一下。”

    朱柏接着便把当天杨宪上课的内容和朱棣讲了一遍。

    “杨国公在课堂上讲的是生产力变革,可烧水是日常中再寻常不过的行为,这与生产力又有什么关系。”

    “既然是杨国公布置的,那么肯定有深意在里头。”朱棣当即收起了轻视之心,也跟着盯着眼前的烧水壶看。

    “生产力?烧水?”

    看了一会儿,朱棣便眼睛发酸,他准备起身了。

    如今他被封为了亲王,可不像朱柏一样无所事事,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

    “四哥,你这就走了?”朱柏见到朱棣的动作,开口问道。

    “我可没有这么多时间耗在这里,想知道答案,我还不如直接坐列车去扬州,直接在杨国公。”朱棣伸手摸了摸朱柏的脑袋,笑道。“十二弟,你就继续在这罚跪吧。”

    “没义气。”朱柏摇了摇头,将朱棣的手顶开,气呼呼道。

    朱棣哈哈一笑,转身往屋外走去,就在这时,烧水炉子上水壶的盖子忽然被顶飞了,盖子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正好落到了朱棣眼前。

    发出“咣当”的声响。

    朱棣盯着脚下的盖子,转头看向去,与朱柏的眼神对在了一起。

    两兄弟眼睛慢慢睁大,好像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什么。

    “走,老十二,我们这就去扬州。”朱棣开口道。

    “四哥,我这还罚着跪呢。”朱柏无奈道。

    “怕什么,拉上你大哥一起去。”

    说着朱棣就要去拉朱柏,却是被朱柏给推开了。

    朱柏摇了摇头,道:“大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罚我跪足三个时辰,我现在如果跟着四哥你出皇城,被别人看到,那又算什么事。”

    “四哥,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你替我去扬州问杨国公吧。”

    别看朱柏年纪小,可在关键问题上,他拎得清。

    朱棣见此也就不再坚持。

    “我会替你把答案给带回来的。”

    说着朱棣转身往大本堂外走去。

    朱棣并未自己一个人去,而是先去找了朱标。

    朱标听了朱棣的话后,开口道:“老四,你是说这件事有可能导致生产力的变革,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器农具和耕牛一样?”

    以朱标对杨宪的尊崇,杨宪在扬州上的每一堂课,朱标都是有让人全程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事后自己再进行学习。

    因此之前那堂课,朱标虽然没到现场,可却一下子听明白了朱棣话里的意思。

    “你们已经解开烧水壶的谜题了?”朱标开口问道。

    “没有。”朱棣摇了摇头,接着开口道。“不过已经很接近了,因此我打算马上去扬州找杨国公问清楚。”

    朱标低头看了一下手里的活,想了一会儿,喊来了内侍,开口道:“我和蒙王殿下去一趟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