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话题笔记在线阅读 - 话题笔记:窗户

话题笔记:窗户

    每天码字,累了喜欢看看窗外。那远处的一片草地、一片飘落的叶子、一湾闪烁的水波、一只飞舞的麻雀、一座安静的村庄给疲惫的我带来愉悦的遐想。

    窗口很小,容纳了外面世界的风景。窗外有道不尽的诗情画意,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好一幅水彩画,白云、太阳、青山、白雪,勃勃生机,耀人眼目。

    昨晚睡前,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念着故乡。百草园里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直穿云霄的云雀、弹琴的蟋蟀雕刻在心中,更不必说一草一木。相信这就是我家的后园,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故乡的标志;相信每一个人故乡的后园是相同的,它是童年的乐园;相信尽管不同的时光、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不同的人对事物理解不同,但是,童年对于欢乐的理解定然是相同的。诚如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感受和我儿时的后园是重叠的。

    江南水乡的房子喜欢依水而建,毕竟有水才有灵气。儿时居住的老宅,据说建于清朝末年,朝南有天井,四周连廊,建有门庭。天井当中应该是有水池,已经被长石条覆盖。儿时,玩铜板游戏,常常让铜板在石板的空隙中掉下,会趴在石板上发呆许久,用眼睛看,有流水;用耳朵听,有流水声。自然天井不是孩子玩铜板游戏的好处所。

    喜欢后园。大人说,后园原来是花园。后来,留下的是残垣断壁。后园大概有120平方米左右,靠河的一面是集体的,有60平方米,当中用篱笆墙做分割。后园边的河岸上种有柳树、桉树、樟树、竹子之类植物。

    自己家里的园子,父母在东边种了一排木槿做篱笆,西面是一米多高的石墙。园子里有四五条菜畦,根据季节种蔬菜。四季蔬菜夏天最是热闹,有垂直挂在架子上的丝瓜,随风而动摇,似长笛;有伏在地上延伸着瓜藤的南瓜,黄色的花朵朝着太阳开放,似唢呐;紫色的茄子,一排一排地挂着,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我敢肯定,风一吹,奏响的音乐定然胜于宫廷里少有的仙乐。假如,赶上喜鹊高唱,蝴蝶飞舞,后园表演了一场世界上最唯美的音乐剧。

    后园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四季果蔬,还有木槿、桉树、梧桐树、小竹林等。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墙脚一排的黄花菜,黄花菜花开一片金黄色,远看家园在花海之中。后园四季景致各有不同,香韵各有特色。至于虫鸟之类的动态按照季节更是显明。孩子们喜欢在后园嬉戏,比如,抓蜻蜓、扑蝴蝶、爬树等。

    至于观景,我还是喜欢躲在父母的房间里看景色的。房间里有一张大书桌,有一张书柜靠东墙。书柜应该是有年头了,里面除了数学书籍,更多的是文学之类的,其中大部分是古书籍,是爷爷留下来的。虽然,我喜欢翻阅书柜里的书本,但真正吸引我的不是书本,而是透过门窗看窗外风景。

    父母房间有二米宽、一米高度玻璃窗。20世纪70年代农村用玻璃窗是少有的,一般是用塑料布代替玻璃。透过明亮的窗户看后园,是一幅画。绿竹、木槿花、南瓜寥寥几笔洒落园子中,更有肥胖的黄蜂伏在南瓜挂上。窗口偶然伸出头的金色黄花菜,还有飞降在窗口的麻雀,用奇怪的小眼睛盯着我叽叽喳喳。一切画面如此率性、诗意、音乐。特别是雨天,在雨雾之下的后园,更是有雨打窗台、雨滴入园、草木随和的声音安定人心、启发耳目、满足孩子对于自然的认识。

    后园很美,我只在窗内写了它的景色,没有上色彩,它在我心中已经是一幅水墨画了。我不敢上色彩,怕一笔一墨破坏它的构图。

    我很爱我家的后园,童年离开家乡的时候没有与它说再见。我知道可以随时回家,独坐在后园,也可以坐在父母的房间透过窗户看风景。一草一木,一笛鸟啼,一琴单调的蟋蟀声,它们是没有杂质的,是剔透的,是明亮的。

    2000年的时候,老房子在一阵台风下倒塌了。我有了失去的疼痛和遗憾,然而,又想老房子倒塌,窗外的美好并没有倒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绚丽色彩,儿时的后园不会因为时代进步变成苍白。现在我透过窗户可以发现更广阔的天地,但是即使面对高楼大厦,即使面对滔滔江流,即使面对绚丽的灯光秀,记忆中的窗户仍然是一股清流,纯朴、天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