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张太后监国
书迷正在阅读:熔铸天下、径源流深、铁衣志、青冥之上、南衣的三世纠葛、魂道天堂、精灵宝可梦之旅,从海岛起航、从斗罗开始的随心人生、无间暗域、山海诡神
正德皇帝说着话,就深深地看了囡囡一眼,眼神中却多了一丝欣赏。 苏木也不说话,径直上前递上自己的告身文谍通关。 看到苏木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守城的兵卒大骇,忙将苏木迎进关去,安顿在驿站里,然后一道烟似地跑去报告官长。 不一会儿,镇守居庸关的大将带着一群人过来拜见苏木,说了许多恭维的话,又说在军营中设了酒宴,请苏学士等人过去吃酒。 苏木正饿得厉害,自然是欣然应允。 不过,正德等人怕暴露行藏,推辞了。 没办法,苏木只得一个人过去,又叫人给他们送了许多酒食。 这场筵席也没多大意思,也就是吃了不少酒,说了许多应景的话儿。等赴完宴回驿站的时候,整个关隘的灯火都点燃了。 雪已经停了,天上的乌云也被风吹散,竟是满天星斗。地上灯火和天上的星星仿佛连接在一起,北中国的夜空壮丽得叫人无法呼吸。 原来,这居庸关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大军镇。属于延庆卫,归宣府镇管辖,除了一道蜿蜒巍峨的长城,就是连绵不绝的军营。 这里是京城的北大门,辽东镇边军去山西作战,必须经过这里。 现在,辽东镇边军十之七八已经过了居庸关,但场景依旧如此壮丽,可想,一个月前又是何等光景。 回到驿站,苏木本以为正德等人第一次出京城,必然很兴奋,应该正在驿站里吃酒玩闹。 可一进院子,却发现里面寂静无声,只一个侍卫手把刀柄在院子里当值:“学士回来了?” 苏木很是意外:“大将军呢?” “大将军已经歇了。” “这么安静啊!”苏木忍不住感叹一声。 侍卫:“大将军说了,从今日开始以军法勒束队伍。大军营盘不得喧哗,违令者斩。” 苏木微微点头,这个正德皇帝,做事还真是认真啊! 大约是昨天晚上喝多了酒,苏木脑袋有些发涨。 第二日早晨睡得正香,就被一阵紧急的起床号令惊醒,抬头一看,外面天还没亮,正德等人就开始喂马、吃饭。 没办法,只得请提起精神起来,收拾行装。 “对了,这是朕的手敕,让驿丞交给他们的官长吧。”吃完饭后,正德皇帝将一张写满了字的纸递给苏木:“朕这次去山西督师,来来回回至少需要半年,总归要叫百官知道朕去哪里了。你是侍读学士,负责起草诏书,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苏木展开一看,果然是正德手笔,上面详细写了他之所以要去山西同鞑靼人作战的原因。并说,在皇帝不在北京期间,就由张太后监国,会同内阁共同管理国家云云。 下面还盖了一方小玺。 “没什么了,臣这就交给驿丞。” “那就快些走,如果没猜错,大臣们要追来了。”正德有些担忧:“但时候,怕是要走不脱。” “确实。” 收拾停当,苏木将皇帝的手敕放在驿丞手上,只说感谢延庆卫的各位将军的盛情款待,自己公务在身,不敢耽搁。这里有一封信,烦请转交给将军们。 然后,众人也不耽搁,出了关,飞快地向西奔去。 军队虽有点卯制度,可驿丞地位卑微,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军中的会议。 见苏木递过来一封信,以为不过是普通的感谢信一类的东西,也没放在心上。就先放到一边,准备午后在去拜见军中大将。 等吃过了晚饭,突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定睛看去,却看到延庆卫的军官们都是一脸苍白地簇拥着一个身穿大红官服的文官过来。 “人呢,人呢?”那个文官一把抓住驿丞的领口就厉声大喝。 “什……什么人?” 一个军官叫道:“快老实回大人的话,就是昨夜和苏学士一道来的那群人。” 驿丞:“苏学士他们天没亮就出发了,骑的有是快马,估计现在已经到怀来卫,不,搞不好都到保安州了。” “什么!”那个文官大怒,一记耳光抽到驿丞脸上,竟然是气急败坏了。 驿丞莫名其妙地吃了一记耳光,又见到这么大阵仗,知道出了不得了的大事。忙挣扎着叫道:“大人,苏学士走的时候还留了一封信,说是叫小人呈给官长。” “有信,快把来看看!”文官一把从他手头抢过苏木的信,低头只看了一眼,就扑通一声瘫软在地。 “大人。” “大人,你怎么了?” 文官坐在地上,一把推开来搀扶他的军官,突然放声大哭起来:“陛下,陛下啊!” “什么,陛下……”所有人都呆住了。 一个军官大着胆子问:“大人,什么陛下?” “万岁爷就在苏木一行人当中。” “啊!” “走了万岁,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李阁老,去见杨阁老!” 那文官也不哭了,一咬牙站起来,低着头就朝墙壁上撞去。 “大人,不可!”旁边人的人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抱住。 “放开我,放开我!” 正纠缠着,突然间,外面又有人喊:“杨阁老来了。” 场面顿时一静,那文官也不自杀了,同时转头看去。 却见,又是一大群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正是内阁次辅杨廷和和阁臣杨一清。两人赶了一天一夜路,身上都是泥点子,神情也显得异常疲惫。 接过正德的手敕,两个阁老看了一眼,同时抽了一口冷气。 杨廷和怒啸一声:“荒唐,走,追上去!” 杨一清为人冷静,一把拉住杨廷和:“次辅,怕真是追不上了。如今,京城里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还是先回去,稳住局面在说。” 杨廷和听杨一清说得有理,确实,国家也需要有一个人做主。 他想了想,点点头:“走,回京,找慈圣太后去。” 确实,都到这种时候了,要去追,也根本追不上。而且,以正德皇帝荒唐的性子,就算追到了,也没办法把他给劝回来。 他又是九五至尊,难不成还能将他给捆了? 正德这次去山西打仗,没有半年根本回不来,国不可一日无君,还是想将张太后重新请出来监国,主持大局为好。 ************************************************ 皇帝自任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微服出京,去山西主持对鞑靼小王子战役一事传回京城之后,百官震惊,大内震惊。 此刻,在大明门外积聚了好几百官员,都站在那里大声地喧哗着。 更有激愤的官员大声骂道:“荒唐,真是荒唐,堂堂天子居然跑去前线与敌沙场厮杀,成何体统?” “体统不体统的倒是其次,怕就怕土木堡旧事重演。” “对,对,对,怕的就是这样。朝廷里出了jian臣了,定然是有人将陛下哄骗了。” “对,定然是钱宁,这个jian佞就是王振在世,必诛之……” 大臣们闹得不象话,内阁六老却绷着脸皮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正闹着,张太后身边最亲信的太监林森匆匆忙忙地跑出来,叫道:“各位大人,大人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你们还是各归本位,别添乱了。” 李东阳眉头一皱:“太后怎么说?” 林森苦笑:“还能怎么说,太后她老人家说了,她不过是一个女流之辈。国家自有制度,祖宗自有家法,后宫不得干政,监国一事,就此做罢。” 听到这话,大家又叫起来:“太后若不监国,陛下有在山西,这朝廷不是乱了吗?如今朝廷正在对鞑靼用兵,朝中若没有人居中运筹,这一仗还怎么打。若是败了,我大明朝又该何去何从?” “不行,太后若不答应监国,我等就站死在这里。:” “对,我们就不回去了!” 一时间,沸反盈天,林森额头上沁出汗水来,不住叫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李首辅,你得拿个章程出来。” 李东阳:“我先去见太后。” “对对对,也只有首辅你能说服太后。” 等李东阳进宫之后,百官都安静下来,都抬起头看向皇宫方向。 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眼见着日头已经偏西,正不耐烦间,李东阳光一脸疲倦地出来。 大家也顾不得那许多,同时围上去七嘴八舌问:“首辅,如何了?” 李东阳:“太后已经答应监国了。” “那就好,那就好。”众官同松了一口大气。 …… 皇太后寝宫中,太康一脸愤怒地坐在那里,脸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静舍之中,只张太后、她和福王三人。 福王已经哭闹了一个时辰了,还没有歇气的意思:“我要见苏师傅,我要同苏师傅玩,不要王师傅,不要王师傅!” “一定是苏木搞的鬼,他想做官,他想重获皇帝哥哥的宠信,这才出了微服私巡,御驾亲征的棍意。难不成,他的功名利禄比福王还重要,这可是他的骨……” “住口!”张太后威严地看了她一眼:“你说话可得注意些。” “是,太后。” 张太后叹息一声:“皇帝和苏木要去西北打仗,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说什么也没有用处。哀家也是没办法,只得再次出山监督国政。只叹,千秋之后,后人也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哀家,搞不好要说哀家是吕后再世。” “太后……” 福王还在哭闹,太康突然一记耳光抽了过去:“住口,烦死了!” 福王立即安静下来,畏惧地看了太康公主一眼,乖乖地缩进张太后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