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士会受封
公元前594年,荀林父辞去中军元帅一职并推荐了士会。
晋景公任命士会为中军元帅,相应的晋国六卿人事也有了变动,这是自公元前595年新的三军帅佐任命后,仅仅时隔一年又有了变动。
前面说过,晋国现在基本实施的是轮次替升制,于是,新的三军帅佐名单出来了:
中军帅士会,中军佐郤克;上军帅赵朔,上军佐荀首;下军帅荀庚,下军佐栾书。
这里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下军帅荀庚。
荀庚就是荀林父之子。荀林父此时还健在,晋景公为了表彰荀林父的功劳,直接将刚进入六卿班子的荀庚提拔为下军帅。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栾书仍旧没有被提拔,此时仍旧为下军佐。
晋国六卿班子每次变动,我们都会不厌其烦的向大家报告一遍,这对全面了解晋国各大家族的兴衰,以及晋国内部以各大家族为主角的权力斗争是极其必要的。
士会终于当上了晋中军元帅,执政上卿。这是一位非常有才华、有智慧的晋国大牛人。
这一点,他应该继承了其祖先士蒍的基因,就是那位为晋献公妙计尽灭群公子的那位。
而士会的军事才能,可以说在当时的晋国无人能及。
我们看看士会的历史。
士会自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起,开始登上春秋历史舞台,当时由于晋文公车右将军舟之侨私自回乡探亲犯了军纪,被晋文公以军法处置,士会代舟之侨为车右将军。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薨后,士会作为先蔑的副使代表晋国赴秦国迎立公子姬雍回国继位。
结果由于国内发生巨变,赵盾变卦,导致秦国与晋国发生令狐之战,士会受牵连滞留秦国。
士会的军事才能,在秦国与晋国的河曲一战中已表现得很令人可怕了。在士会的帮助下,秦军在强大的晋军面前非但没有落败,反而全身而退,而晋军则是无功而返。
正是因为士会在秦国给晋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晋国专门制订了赚骗士会回国的苦rou计,终于迎回了士会。
此后,士会长期担任军中大夫。直到公元前601年,士会终于以上军帅的身份晋级晋国卿级班子。
两年后,即公元前599年,士会率领的晋上军在郑国的颖水之北击败了楚庄王亲率的楚军。
在公元前597年的泌地之战中,晋军虽完败于楚军,但上军帅士会在此战中进退有度,且在全军溃败情况下,做到不损上军一人,实乃军事天才。
公元前594年,登上晋国政治舞台快40年后,士会终于执政晋国,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军元帅。
此时的士会,应该已经是白发皓首的花甲老人了吧。
但就是这样一位花甲老人,又为晋国创造了一项非凡的成就:尽灭赤狄!
史料记载,公元前593年,士会率师攻灭强邻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属铎辰诸部!
自此赤狄之土,尽归于晋国!
要知道,长期以来,晋国与戎狄之间的战事不断啊,混杂于晋周边以及晋境内,大大小小多少戎狄武装?
晋国为此是伤透了脑筋,白狄、长狄、姜戎、陆浑之戎等等,晋国的春秋历史,是一部春秋争霸的历史,一部各大家族的斗争史,也是一部与各戎狄部落的整合征伐史。
随着一股股戎狄部落被兼并、被迁移、被联合后,晋国最强劲的戎狄对手便是赤狄了。
去年,荀林父率军灭了其中一部,已经令晋景公高兴得不得了。而刚上任的士会,又全力扫除了赤狄的其余各部。
史料虽然记载不详细,但可以相信,中军元帅士会在这一次次的指挥晋三军对赤狄诸部的战役中,运筹帷幄,智计百出,为晋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晋景公大喜。他是一位大方的国君,对于赏赐从来不吝啬,那对于这位战功如此显赫的中军元帅士会该有什么样的赏赐呢?
晋景公加封士会为太傅,把范邑之地赏赐给士会!
太傅是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官职,西周时,周王朝设置了太保、太傅、太师,称“三公”,是当时最重要的官职。
如周武王时,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这三人可是当时大周王朝的顶级牛人,也是代表天子处理日常政务的重要大臣。
除王室外,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设置太傅的主要有齐国、楚国、晋国等几个诸侯国。
晋国的太傅,到了春秋中期,其主要职责主管国家的礼仪教化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比起历任中军元帅,士会这个中军元帅的分量可谓是最重的。
范邑,即今天的河南范县。这里,我们必须提及的是,在当时的士氏家族,士会并非宗主,士氏家族宗主是士渥浊。
也就是说,士会这一脉,仅仅只是士氏家族的小宗。这个我们前面讲士渥浊时已经交代过了。
既然不是士氏家族大宗,那士会便从士氏家族中别出,士会因功而受封随邑为食邑,此次因受封范邑,后人以封邑为氏,这便是晋国随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由来。
晋景公对士会的赏赐还远不止于此。
公元前593年3月,晋景公带着士会朝见天子周定王,这一次是晋国再次向周天子献狄俘。
连续两年,超级大国晋国居然主动向王室献俘,这对当时的天子周定王来讲简直是受宠若惊。
周定王很高兴,当场便应晋景公之请,任命士会为晋国上卿!
什么意思?士会不是已经担任了晋国中军元帅吗?晋国的中军元帅本就是晋国上卿啊,哪里还需要周天子任命?
这里便涉及到一个周礼的问题。
春秋早期,根据周王朝相关规定,诸侯国对国内的卿大夫是不能随便任命的。
当时,大诸侯国可以设置三卿,小诸侯国置两卿。
这卿,大国诸侯可以自行任命一个,其余两个必须由天子来任命。小国诸侯则根本没有卿的任命权。
如齐国,不管后来的管仲、晏婴有多么厉害,但基于由天子任命的卿是国、高两氏,而且当时天子规定这两大家族在齐国政坛上世袭卿位。所以齐国有权任命的只有一个卿。
但这是春秋早期以及之前西周小小的规定,春秋到了这个时候,诸侯无论大小,任命多少卿,关你天子屁事?
所以,大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设置卿。
但晋景公此次是把尊王进行到底了,不但讨伐赤狄获胜连续两年向天子献俘,还请示天子任命晋国的卿。
这让周定王高兴坏了,周定王当然一口答应了。
由天子来任命诸侯国的卿,对于士会这样的被任命者,其实质意义并不大,但其政治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来自于天子的荣耀!
这样一来,士会在晋国的地位更加显著了。
晋景公任命士会为中军元帅,相应的晋国六卿人事也有了变动,这是自公元前595年新的三军帅佐任命后,仅仅时隔一年又有了变动。
前面说过,晋国现在基本实施的是轮次替升制,于是,新的三军帅佐名单出来了:
中军帅士会,中军佐郤克;上军帅赵朔,上军佐荀首;下军帅荀庚,下军佐栾书。
这里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下军帅荀庚。
荀庚就是荀林父之子。荀林父此时还健在,晋景公为了表彰荀林父的功劳,直接将刚进入六卿班子的荀庚提拔为下军帅。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栾书仍旧没有被提拔,此时仍旧为下军佐。
晋国六卿班子每次变动,我们都会不厌其烦的向大家报告一遍,这对全面了解晋国各大家族的兴衰,以及晋国内部以各大家族为主角的权力斗争是极其必要的。
士会终于当上了晋中军元帅,执政上卿。这是一位非常有才华、有智慧的晋国大牛人。
这一点,他应该继承了其祖先士蒍的基因,就是那位为晋献公妙计尽灭群公子的那位。
而士会的军事才能,可以说在当时的晋国无人能及。
我们看看士会的历史。
士会自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起,开始登上春秋历史舞台,当时由于晋文公车右将军舟之侨私自回乡探亲犯了军纪,被晋文公以军法处置,士会代舟之侨为车右将军。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薨后,士会作为先蔑的副使代表晋国赴秦国迎立公子姬雍回国继位。
结果由于国内发生巨变,赵盾变卦,导致秦国与晋国发生令狐之战,士会受牵连滞留秦国。
士会的军事才能,在秦国与晋国的河曲一战中已表现得很令人可怕了。在士会的帮助下,秦军在强大的晋军面前非但没有落败,反而全身而退,而晋军则是无功而返。
正是因为士会在秦国给晋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晋国专门制订了赚骗士会回国的苦rou计,终于迎回了士会。
此后,士会长期担任军中大夫。直到公元前601年,士会终于以上军帅的身份晋级晋国卿级班子。
两年后,即公元前599年,士会率领的晋上军在郑国的颖水之北击败了楚庄王亲率的楚军。
在公元前597年的泌地之战中,晋军虽完败于楚军,但上军帅士会在此战中进退有度,且在全军溃败情况下,做到不损上军一人,实乃军事天才。
公元前594年,登上晋国政治舞台快40年后,士会终于执政晋国,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军元帅。
此时的士会,应该已经是白发皓首的花甲老人了吧。
但就是这样一位花甲老人,又为晋国创造了一项非凡的成就:尽灭赤狄!
史料记载,公元前593年,士会率师攻灭强邻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属铎辰诸部!
自此赤狄之土,尽归于晋国!
要知道,长期以来,晋国与戎狄之间的战事不断啊,混杂于晋周边以及晋境内,大大小小多少戎狄武装?
晋国为此是伤透了脑筋,白狄、长狄、姜戎、陆浑之戎等等,晋国的春秋历史,是一部春秋争霸的历史,一部各大家族的斗争史,也是一部与各戎狄部落的整合征伐史。
随着一股股戎狄部落被兼并、被迁移、被联合后,晋国最强劲的戎狄对手便是赤狄了。
去年,荀林父率军灭了其中一部,已经令晋景公高兴得不得了。而刚上任的士会,又全力扫除了赤狄的其余各部。
史料虽然记载不详细,但可以相信,中军元帅士会在这一次次的指挥晋三军对赤狄诸部的战役中,运筹帷幄,智计百出,为晋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晋景公大喜。他是一位大方的国君,对于赏赐从来不吝啬,那对于这位战功如此显赫的中军元帅士会该有什么样的赏赐呢?
晋景公加封士会为太傅,把范邑之地赏赐给士会!
太傅是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官职,西周时,周王朝设置了太保、太傅、太师,称“三公”,是当时最重要的官职。
如周武王时,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这三人可是当时大周王朝的顶级牛人,也是代表天子处理日常政务的重要大臣。
除王室外,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设置太傅的主要有齐国、楚国、晋国等几个诸侯国。
晋国的太傅,到了春秋中期,其主要职责主管国家的礼仪教化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比起历任中军元帅,士会这个中军元帅的分量可谓是最重的。
范邑,即今天的河南范县。这里,我们必须提及的是,在当时的士氏家族,士会并非宗主,士氏家族宗主是士渥浊。
也就是说,士会这一脉,仅仅只是士氏家族的小宗。这个我们前面讲士渥浊时已经交代过了。
既然不是士氏家族大宗,那士会便从士氏家族中别出,士会因功而受封随邑为食邑,此次因受封范邑,后人以封邑为氏,这便是晋国随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由来。
晋景公对士会的赏赐还远不止于此。
公元前593年3月,晋景公带着士会朝见天子周定王,这一次是晋国再次向周天子献狄俘。
连续两年,超级大国晋国居然主动向王室献俘,这对当时的天子周定王来讲简直是受宠若惊。
周定王很高兴,当场便应晋景公之请,任命士会为晋国上卿!
什么意思?士会不是已经担任了晋国中军元帅吗?晋国的中军元帅本就是晋国上卿啊,哪里还需要周天子任命?
这里便涉及到一个周礼的问题。
春秋早期,根据周王朝相关规定,诸侯国对国内的卿大夫是不能随便任命的。
当时,大诸侯国可以设置三卿,小诸侯国置两卿。
这卿,大国诸侯可以自行任命一个,其余两个必须由天子来任命。小国诸侯则根本没有卿的任命权。
如齐国,不管后来的管仲、晏婴有多么厉害,但基于由天子任命的卿是国、高两氏,而且当时天子规定这两大家族在齐国政坛上世袭卿位。所以齐国有权任命的只有一个卿。
但这是春秋早期以及之前西周小小的规定,春秋到了这个时候,诸侯无论大小,任命多少卿,关你天子屁事?
所以,大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设置卿。
但晋景公此次是把尊王进行到底了,不但讨伐赤狄获胜连续两年向天子献俘,还请示天子任命晋国的卿。
这让周定王高兴坏了,周定王当然一口答应了。
由天子来任命诸侯国的卿,对于士会这样的被任命者,其实质意义并不大,但其政治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来自于天子的荣耀!
这样一来,士会在晋国的地位更加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