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围点打援
赵鞅对叛军的这一击,其实是两大击:
一是以寒冬般的冷漠无情对晋国国内主要是都城新绛的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势力予以全面清除。
二是亲自率晋军主力向中行寅、士吉射所据守的朝歌发起了猛烈进攻。
公元前496年春夏之交,赵鞅亲率晋军团团包围了朝歌。赵鞅恨不得立即攻下朝歌,但朝歌确实城高墙坚,哪是一时可攻下的?
中行寅毕竟不是废物,他与士吉射商议了一番,很快便做出了三个部署:
第一,派人向齐国求援;第二,派人联络戎狄武装;第三,全面加强朝歌防守。
这三招够狠,而且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首先是戎狄武装立即出兵帮助中行氏和范氏,具体行动便是直接攻向晋国都城新绛。
此时,晋军除了智跞所率的小部分驻守都城新绛外,其余的都由赵鞅率领进攻朝歌。
智跞沉着冷静,凭着新绛城的坚固,死守不出。赵鞅听闻都城遭到袭击,急分派军队回援新绛,在新绛城外击败了戎狄武装。
虽然击败了戎狄武装对新绛的进犯,但该支戎狄军队兵出地势险要、号称天下之脊的上党盆地,说明叛军已经成功控制了上党盆地,这对赵鞅十分不利。
更不利的是,齐国出兵了!
齐国国君齐景公一心想着击败晋国,振兴齐国霸业。早在前几年,便伙同卫国进攻了晋国,还攻占了晋国重镇夷仪。但由于晋国的强大,齐卫联军只能知难而退。
现在机会来了,你晋国内部乱成这样,那咱大齐不来干涉一把,实在对不起这天上掉下来的大机会。
此时的齐国,已经与鲁国、郑国、卫国、宋国都结成了同盟,同盟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击败晋国。
所以当齐景公接到中行寅的求援信后,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的原则,确定了晋国此时的敌人是中行氏和范氏这两大家族,那咱齐国就必须帮中行氏和范氏。
于是,戎狄武装侵犯晋国都城新绛失败后,齐军联合了卫军进攻晋国重镇河内。
晋军在河内的守军本就有限,而且也根本不提防会有外敌来犯。齐卫联军兵锋所指,河内顿时被破。
无论是智跞在新绛的晋军,还是围困朝歌的赵鞅主力,根本没来得及救。齐卫联军攻占河内后,把河内交给卫国,留了一支卫军守卫。
赵鞅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此时的赵鞅要面对的是四面八方的敌人:在朝歌的中行氏、范氏军队,已经占据河内的齐卫联军,盘踞在上党盆地的戎狄武装,还有但是在邯郸休整的赵稷军队!
可以说,此时的晋国,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外交困。
在齐国多年不懈努力下,中原反晋联盟已经成立,齐国、鲁国、郑国、卫国、宋国、莒国、徐国等传统中原诸侯都反了晋国,加入到齐国为首的新的中原诸侯联盟了。
齐国和卫国率先出兵攻打晋国,占领了河内。其他诸侯又不是睁眼瞎,被你晋国人压了一百多年,现在不趁你病要你命?谁都想出来打你几下出出气。
幸亏晋国传统劲敌楚国正值休养生息期,因为前几年楚国被吴国侵略,差点亡了国,根本没有精力顾及中原这等大事。
赵鞅冷静地看着世界局势,他相信,一切会好转的。因为但凡是诸侯联盟,都会有七七八八的事出来。
齐国临时拼凑的这个诸侯联盟,绝对是不可靠的联盟。一旦联盟内部乱了,那就是自己的机会。
赵鞅手头的晋军主力不能分散,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怎么打?围点打援!
以智跞为统帅,牢牢守住都城新绛,新绛城高墙坚,固守不成问题。
以赵鞅所率的优势兵力始终围着中行寅、士吉射所在的朝歌,不管是联军哪支部队到来,均予以迎头痛击。
中行寅、范吉射被围困在朝歌,心急如焚。
中行寅提出了新的战术目标:突围,撤到外围,聚集两大家族各地封邑族兵,与齐国为首的联军会合。统一周密部署后,全面进攻晋国。
公元前496年12月,朝歌守军籍秦、高强率一部分军队开门与赵鞅激战,损失大半后,余部从朝歌成功突围。
按照中行寅部署,二人分别赴中行寅、士吉射各地封邑,迅速组织一批人马,向围困朝歌的晋军发起进攻。
这正中赵鞅之计。赵鞅分拨出一半兵力,在朝歌不远处的潞邑,全歼了这支刚刚组建前来援助朝歌的中行氏、范氏家族族兵,还将主将籍秦、高强悉数俘虏。
与此同时,郑国也派出军队,在齐景公的指示下出兵攻击赵氏封邑百泉。刚刚取得潞邑大捷的赵鞅不慌不忙,再次亲自指挥一部分晋军,大败郑军于百泉。
战场态势对赵鞅非常有利,连续取得新绛保卫战、潞邑之战和百泉之战大胜的晋军气势如虹,被围困在朝歌城的中行寅、士吉射急得团团转。
此时两人的兵力只剩下朝歌城的守军,如果没有齐国为首的联军解救,再围下去,朝歌城必破。
齐国为首的联军虽然占领了河内,但配合叛军的几场硬仗都失败了。齐景公大怒,命令宋国出兵。
正如赵鞅所想的一样,齐国根本不是当盟主的料。如果齐国指挥诸侯联盟各国军队,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全力进攻围攻朝歌的赵鞅,那赵鞅可能是要吃不消的。
但现在呢,联军根本没有统一指挥。昨天是齐卫联军出面打一场,今天是范氏和中行氏家族的族兵打一场,明天是郑军打一场,现在是派出宋军再打一场?
集中优势兵力,知道吗?你齐国人根本不会打仗!
连宋国人都看出来了,宋国听说要自己出兵,那就出兵吧。
一是以寒冬般的冷漠无情对晋国国内主要是都城新绛的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势力予以全面清除。
二是亲自率晋军主力向中行寅、士吉射所据守的朝歌发起了猛烈进攻。
公元前496年春夏之交,赵鞅亲率晋军团团包围了朝歌。赵鞅恨不得立即攻下朝歌,但朝歌确实城高墙坚,哪是一时可攻下的?
中行寅毕竟不是废物,他与士吉射商议了一番,很快便做出了三个部署:
第一,派人向齐国求援;第二,派人联络戎狄武装;第三,全面加强朝歌防守。
这三招够狠,而且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首先是戎狄武装立即出兵帮助中行氏和范氏,具体行动便是直接攻向晋国都城新绛。
此时,晋军除了智跞所率的小部分驻守都城新绛外,其余的都由赵鞅率领进攻朝歌。
智跞沉着冷静,凭着新绛城的坚固,死守不出。赵鞅听闻都城遭到袭击,急分派军队回援新绛,在新绛城外击败了戎狄武装。
虽然击败了戎狄武装对新绛的进犯,但该支戎狄军队兵出地势险要、号称天下之脊的上党盆地,说明叛军已经成功控制了上党盆地,这对赵鞅十分不利。
更不利的是,齐国出兵了!
齐国国君齐景公一心想着击败晋国,振兴齐国霸业。早在前几年,便伙同卫国进攻了晋国,还攻占了晋国重镇夷仪。但由于晋国的强大,齐卫联军只能知难而退。
现在机会来了,你晋国内部乱成这样,那咱大齐不来干涉一把,实在对不起这天上掉下来的大机会。
此时的齐国,已经与鲁国、郑国、卫国、宋国都结成了同盟,同盟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击败晋国。
所以当齐景公接到中行寅的求援信后,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的原则,确定了晋国此时的敌人是中行氏和范氏这两大家族,那咱齐国就必须帮中行氏和范氏。
于是,戎狄武装侵犯晋国都城新绛失败后,齐军联合了卫军进攻晋国重镇河内。
晋军在河内的守军本就有限,而且也根本不提防会有外敌来犯。齐卫联军兵锋所指,河内顿时被破。
无论是智跞在新绛的晋军,还是围困朝歌的赵鞅主力,根本没来得及救。齐卫联军攻占河内后,把河内交给卫国,留了一支卫军守卫。
赵鞅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此时的赵鞅要面对的是四面八方的敌人:在朝歌的中行氏、范氏军队,已经占据河内的齐卫联军,盘踞在上党盆地的戎狄武装,还有但是在邯郸休整的赵稷军队!
可以说,此时的晋国,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外交困。
在齐国多年不懈努力下,中原反晋联盟已经成立,齐国、鲁国、郑国、卫国、宋国、莒国、徐国等传统中原诸侯都反了晋国,加入到齐国为首的新的中原诸侯联盟了。
齐国和卫国率先出兵攻打晋国,占领了河内。其他诸侯又不是睁眼瞎,被你晋国人压了一百多年,现在不趁你病要你命?谁都想出来打你几下出出气。
幸亏晋国传统劲敌楚国正值休养生息期,因为前几年楚国被吴国侵略,差点亡了国,根本没有精力顾及中原这等大事。
赵鞅冷静地看着世界局势,他相信,一切会好转的。因为但凡是诸侯联盟,都会有七七八八的事出来。
齐国临时拼凑的这个诸侯联盟,绝对是不可靠的联盟。一旦联盟内部乱了,那就是自己的机会。
赵鞅手头的晋军主力不能分散,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怎么打?围点打援!
以智跞为统帅,牢牢守住都城新绛,新绛城高墙坚,固守不成问题。
以赵鞅所率的优势兵力始终围着中行寅、士吉射所在的朝歌,不管是联军哪支部队到来,均予以迎头痛击。
中行寅、范吉射被围困在朝歌,心急如焚。
中行寅提出了新的战术目标:突围,撤到外围,聚集两大家族各地封邑族兵,与齐国为首的联军会合。统一周密部署后,全面进攻晋国。
公元前496年12月,朝歌守军籍秦、高强率一部分军队开门与赵鞅激战,损失大半后,余部从朝歌成功突围。
按照中行寅部署,二人分别赴中行寅、士吉射各地封邑,迅速组织一批人马,向围困朝歌的晋军发起进攻。
这正中赵鞅之计。赵鞅分拨出一半兵力,在朝歌不远处的潞邑,全歼了这支刚刚组建前来援助朝歌的中行氏、范氏家族族兵,还将主将籍秦、高强悉数俘虏。
与此同时,郑国也派出军队,在齐景公的指示下出兵攻击赵氏封邑百泉。刚刚取得潞邑大捷的赵鞅不慌不忙,再次亲自指挥一部分晋军,大败郑军于百泉。
战场态势对赵鞅非常有利,连续取得新绛保卫战、潞邑之战和百泉之战大胜的晋军气势如虹,被围困在朝歌城的中行寅、士吉射急得团团转。
此时两人的兵力只剩下朝歌城的守军,如果没有齐国为首的联军解救,再围下去,朝歌城必破。
齐国为首的联军虽然占领了河内,但配合叛军的几场硬仗都失败了。齐景公大怒,命令宋国出兵。
正如赵鞅所想的一样,齐国根本不是当盟主的料。如果齐国指挥诸侯联盟各国军队,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全力进攻围攻朝歌的赵鞅,那赵鞅可能是要吃不消的。
但现在呢,联军根本没有统一指挥。昨天是齐卫联军出面打一场,今天是范氏和中行氏家族的族兵打一场,明天是郑军打一场,现在是派出宋军再打一场?
集中优势兵力,知道吗?你齐国人根本不会打仗!
连宋国人都看出来了,宋国听说要自己出兵,那就出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