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知宋事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返京

第三十五章 返京

    丁德裕听得惊疑不定,好半晌才反应过来问道:“大人要离开吗?”

    “我准备回京面奏,好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蜀中问题。这里,就靠丁大人维持了。”崇简道。

    丁德裕自然连声应诺,然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点头哈腰地送走了崇简。

    回去的路上,崇简一直在思考,这丁某人是否可信,自己这个时候撒手离去,会不会出现意外。

    不过,到了灌口城,他这方面的担心立马减弱许多。

    徐家家主徐宏专程到城里来拜访他,告诉他已联络蜀中世家,共同支持钦差招降。

    崇简一下感觉轻松许多。

    这才是真正的人心归顺。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只要世家表态了,就代表土著归顺了。

    而士兵不是土著子弟,就是土著女婿,还反个什么劲?

    只要丁德裕那边不作妖,蜀中暂时的稳定就没有问题。

    翌日,崇简就动身返京。

    此一去,是要为蜀中谋得一个长治久安。

    整个招降使团,他只带回了林福、全聚德,把赵崇祚和使团其他一干人都留在了灌口,以帮助丁德裕和全师雄做好协调稳定工作。

    当然,留下赵崇祚,带走全聚德,他还有更深的打算。

    入京后,径直回到待诏府,崇简并不急着进宫,而是一反常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一直把自己关了一整天,除了送茶水饮食,杜绝任何人进出。

    他在写奏章,趁此好好理一理思路。

    不过写完之后需要润泽、誊抄,不然作为后世考古特招生,那一笔字,还是和古人有相当差距。

    文笔也失于粗俗,哪里赶得上那些引经据典的典雅奏章,必须得修正修正。

    好在林福自小进宫,长期耳濡目染,虽说赶不上赵崇祚那样的大家,但一篇奏章经其手一整理,还算是有模有样。

    这旧蜀宫中的入内都知,水平不弱于后世的秉笔太监。

    好在林福对他的记忆停留在纨绔公子的形象上,没见过他“惊才绝艳”的一面,不然会奇怪,为何作词如此超凡脱俗的家伙,会写出这么失水准的奏章。

    第二天午后,拿着这经过加工的思考成果,才匆匆忙忙赶到宫中。

    可赵二的行为,让崇简后悔花了那么多功夫去打磨这篇文字。

    在福宁宫,赵二拿着奏章扫了一眼,根本没有全部展开,就发话了。

    “说吧,小子,你是因为擅杀朕的大将害怕了,写这么个东西来辩护,还是又有什么新花样?”

    “那个,官家,王全斌罪有应得,我以为这事早过去了。”

    崇简说这话的时候,突然想起,赵二就此事从来没有正式表过态。

    既没有下旨责备,什么擅杀大将不当,但也绝没有明确说杀得好,王全斌罪有应得。

    圣旨宣召攻蜀大将们班师回朝的时候,也没有就此说过一句话。

    仿佛朝野上下都在小心翼翼地回避此事。

    “过去?就这事,难得赵普和光义达成了一致,认为你擅杀大将,哪怕功劳再大,也应问罪。所不同的是,赵普认为有功有过,只是方法不当,光义却认为你公报私仇,图谋不轨。”

    赵二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竟飘过一丝杀机。

    “冤枉,官家,当时我不当机立断,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缕冤魂了。再说,我和王全斌有什么恩怨,需要公报私仇?”

    崇简意识到不对,立马喊冤。

    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多少有几分是故意在赵二面前表演。

    任何大权在握的人,都喜欢那种生杀予夺的感觉。

    “呵呵,你不是蜀国旧臣?”赵二有些恶趣味地追问。

    卧槽!几乎把这茬给忘了。

    “微臣跟随旧主到了汴京,承蒙官家不弃,待遇优渥,日渐亲信,又使臣当此重任,哪里还会计较昔日的家国恩怨。”

    崇简连忙表忠心。

    “当真?”赵二戏谑的味道不减。

    “当真!真得不能再真了。官家若还有疑问,可以去问一下徐尚宫。”

    “徐尚宫?对了,有空你去看看她吧。最近她也有些不顺心事。”

    赵二提到花蕊夫人,脸色柔和了下来,甚至有一丝愧疚一闪而逝。

    好了,察言观色的崇简觉得,危机过去了。

    “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崔彦进等人?”

    既然提起了话题,崇简就不打算轻易放过。

    “小子,怎么,觉得自己摘干净了,又来干预别人的事了?方面大员的处置,是你该关心的事吗?”

    赵二觉得很有趣,这小子不是生长于蜀国后宫吗,怎么感觉是爪哇国来的,不懂基本规矩,经常言行出格。

    莫非有了前敌诛将的经历,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现阶段这小子还未成年,也没有自己的势力,这样的行为感觉还能容忍,有时甚至感觉有些搞笑,但再成长下去,就越来越犯忌了。

    自己不在了,只留下德昭、德芳他们,谁还能制住他?妥妥一个权jian!

    一时间,赵高、王莽、曹cao、朱温等的形象在赵二眼前一一闪过。

    来人,把这小子带下去,关押起来听候审判。

    赵二正犹豫着要不要这么做,崇简又说话了,浑不知自己在生死关头打转。

    “官家,这几人不处理好,恐怕今后蜀国还会生变。”

    这话一下打消了赵二的冲动。

    “哦?此话何解,蜀人是真打算抓住不放啊?”

    “结仇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官家主动出手,给蜀中一个交代,后续运作得当,当换来百年平安。”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不能乱啊,更不能出现一个刘备似的枭雄。

    近些年开始爱上读书的赵二,越来越清楚蜀中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你是要把朕的爱将一网打尽?”

    赵二显得痛心疾首。

    这就误会了。

    看来,牵涉到还在武德司主事的王仁赡,赵二受到了蒙蔽。

    崇简慌忙解释。

    “刘光义、曹彬、沈义伦三人,基本能做到不与王全斌同流合污,不仅能洁身自好,还能约束部下不参与劫掠,有功无过。所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据理力争,制止北路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