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晚唐新气象在线阅读 - 岐山下破碎的野心-李茂贞3

岐山下破碎的野心-李茂贞3

    王行瑜立即行动,命令他的兄弟,驻守同州的匡国节度使王行约进攻河中。李茂贞等人也采取了同步的动作,在王珂向李克用求救的同时,岐军万余精兵向京师前进。乾宁二年五月甲子,岐军到达长安,未遭任何抵抗。

    占领全城后,李茂贞立即诛杀了一批不利于自己的官员,胁持昭宗,解除了王珂河中节度使的职务,任命王行约为陕州刺史,以控制潼关附近地区。同时,由于昭宗多次具有威胁性的行动,李茂贞开始有了废黜昭宗,拥立吉王李保的打算。但是,这一计划因为李克用的起兵而中止。

    李克用在得知岐军入京的消息后,立即调动包括少数民族骑兵在内的主力部队,决定南下河中,避开潼关,从东部渡河入关。在行军的同时,上表要求讨伐李茂贞等,也就是向他示威。李茂贞立即留下养子李继鹏率二千兵马宿卫,自己回镇调度。六月,李克用攻陷绛州,杀死支持王珙的州刺史王瑶。七月,到达河中府,与王珂会合。

    已经回到本镇的李茂贞得此消息,感到李克用渡河之势在所难免,并且王行约的部队已在与李克用的交锋中已经覆没,同、华二州势将失守,京师已不安全,便计划将皇帝劫往自己的大本营凤翔。

    执行这一计划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宿卫京师的李继鹏身上。七月戊午晚,留守京师的部队内部发生了混乱,相攻于城内,大掠市坊。李继鹏想借机强行将昭宗劫往凤翔,甚至火烧了宫门。但劫驾的计划却被及时赶到的盐州4雇佣军破坏了。岐军兵少,处于劣势,只得撤回凤翔。昭宗逃出了起火的都城,往投李克用。

    形势开始变得对李茂贞极为不利,李克用与王珂的联军已经进入了关中,铁骑驰骋。韩建驻防的华州已被团团包围;而王行瑜部也正忙于应对李克用部下的进攻,受阻于梨园寨。以步兵为主的岐军面对如此之盛的沙陀骑兵是丝毫没有胜算的。为避免在错误的时机作战,遭受更大的损失,李茂贞只能像当时唐昭宗杀杜让能以自保一样,寻找一只替罪羊。于是,“斩继鹏自赎。”1

    李克用击破王行瑜之后,还军屯于渭北,上表要求乘胜击灭李茂贞。唐昭宗却出于希望藩镇相互制约的考虑,以茂贞近京师,而克用远在河东,有事不济;且茂贞已斩子自赎为借口,要求河东退兵。李茂贞、韩建亦不断地上表谢罪,希望避开李克用的兵锋。李克用发现朝廷已经怀疑自己,不便多言,也就同意罢兵,撤回河东。临走丢下一句话:“唐不诛茂贞,忧未已也!”2

    “克用既去,茂贞骄横如故,河西州县多为茂贞所据,以其将胡敬璋为河西节度使。”3

    乾宁三年六月,李克用与朱全忠为争夺河北而于魏博镇发生激战,无暇西顾。李茂贞此时发现唐中央在神策军之外又建新军,故趁势以此为借口,再次发兵长安。

    昭宗又一次吞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茂贞上书号称:“勒兵入朝请罪。”昭宗遣使告急于李克用。七月,岐军顺利地击溃中央军,进逼京师。昭宗等人逃往太原,途中被韩建拦截,滞留华州。

    为避免李克用的再度干涉,李、韩二人上书,称愿意修复宫室,奉昭宗还京。而李克用正面对大敌朱全忠,应接不暇,也就在昭宗的示意下同意和好。

    李茂贞通过两次出兵京师,胁持皇室,企图控制中央政府。但由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遭到其他强藩的抵.制,他的野心并没有完全实现。而处在大变乱时期的唐政府,则在这些战争中不断流离失所,江河日下,丧失了仅存的威仪和兴复的希望。

    四、兵溃地失,困守孤城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唐中央内部发生了宦官、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等人幽禁昭宗、拥立太子李裕的宫庭政变。此事历时数月,至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方在崔胤等人的努力下得以平定。这场政变使得宗室制度更加混乱。

    李茂贞在形势稳定后率军来到了京师。名为来朝,实为内窥。天复元年春正月,李茂贞正式受封为岐王,兼侍中,加尚书令。

    此时控制朝政的崔胤希望通过控制神策军来达到削弱宦官的力量、巩固政权的目的。这就同此时掌握神策军的宦官韩全诲等人发生了冲突。时值茂贞入朝,便要他留兵宿卫,想以外兵防内患。而韩全诲等人都曾任职于凤翔,与李茂贞早有勾结。崔胤不防,留下凤翔兵,实为“家国两危”。

    三月,崔胤基于国家财政的考虑,收回左右神策军卖粮及酿酒的权利,“近镇亦禁之”。凤翔藩也在其中。李茂贞“惜其利,表乞入朝论奏。”4韩全诲正想连结岐军以防崔胤,便趁茂贞入京时“深与相结”。崔胤始悔,“阴厚朱全忠,与茂贞为仇敌矣。”

    崔胤觉察到了宦官们的行动,要求加以诛杀而绝后患。昭宗因宦官哭诉,不允。崔胤便至书朱全忠,要求他火速率军入京,铲除内贼。韩全诲等大小宦官闻全忠将至,大惊,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将昭宗劫往凤翔。他们令李继筠率岐军及神策军封锁宫门,先将诸王、宫人送往凤翔。

    十月,朱全忠率汴梁大军进至河中,上表要求昭宗迁都洛阳。十一月,韩全诲等人劫持昭宗,逃往凤翔;李茂贞同时起兵,“迎车驾”。

    朱全忠进军破关,韩建单骑往谒,降于全忠。他所积聚的臣额财富亦为全忠所得。

    在车驾到达凤翔的当天,朱全忠进入长安,崔胤率百官迎接,要求他加速进军。朱全忠素有簒立之心,亦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亳不理睬韩全诲等人借昭宗名义发出的劝其归镇的诏书,继续进军。当月,岐、梁部队在武功交战,岐军不敌退走,朱全忠趁势直逼凤翔,包围了李茂贞和唐昭宗。

    这场战争成为李茂贞和岐国由盛转衰的开始。由于朱全忠的围困作战,李茂贞无法救援其领地的其他地方。朱全忠联合西川王建分割岐国各地。

    李茂贞求援于李克用,李克用的晋军进攻朱全忠占据的河中地区,“以分全忠兵势”1。天复二年二月,朱全忠得知晋军南下,害怕后路断绝,立即撤围东去,迎战晋军。由于李克用此次未遣主力出阵,汴军得胜而归,攻晋阳不克,退走。李克用此战虽未大伤元气,却也看到了朱全忠极为强盛的兵势,从此开始休养生息,以做远图。

    待北部安宁后,朱全忠再次集兵入关。此次他听取崔胤的建议,为防止李茂贞劫持昭宗入川,故尔不贪一域一城,直奔凤翔而去。六月,李茂贞亲自率军与朱全忠遭遇。朱全忠分兵从南攻克凤州,对李茂贞形成合围之势。李茂贞在损失万余人后被迫撤退,朱全忠再一次包围了凤翔。他声称并非是要与李茂贞角逐,只是为了迎车驾还宫。这种貌似忠良的鬼话,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是不会相信的。朱全忠于是环城筑寨,进行长久的围困。

    李茂贞这次完全陷入了困境。面对围城大军,他的野心动摇了;面对粮草己尽,遭受悲惨境遇的百姓,他的野心龟裂了;面对疲乏衰弱的士兵,他的野心散落了;面对这片落败荒芜的国土,他的野心崩溃了。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茂贞诛杀了韩全诲等二十余人2,传首梁军,交出了昭宗,彻底放弃了对中央的控制,与朱全忠和解。

    朱全忠的大军带着皇帝向洛阳出发了,一步步走向灭唐称帝的天子梦。而给李茂贞留下的,只是一座残破的孤城。

    此后,岐国渐渐地淡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由于实力衰弱,力不从心,李茂贞没有称帝。朱全忠灭唐后,岐国仍奉唐正朔,志图兴复,却终因藩镇异心,无所成功。唯有保境自守,偏安一隅而已。

    尾声、西岐山的落日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定都洛阳。

    已近暮年的李茂贞,此时早已失去了昔日那追逐天下的野心。十一月,李茂贞遣使入朝,称贺灭梁,并在书表中以庄宗季父自称,后又遣子继曮入贡,以探究尽。

    李存勖倒是显得十分宽容,“以其前朝耆旧,与太祖比肩,诏但称岐王而不名”。继曮回到岐国,将唐军如何强盛一一说于其父。李茂贞恐惧之心油然而升,上表请求“正藩臣之礼”。庄宗再次免之,不久,又将他进封为秦王。

    李存勖,这个李克用的继承人,在李茂贞最后的时间里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安抚。之所以这样,因为岐国已经丧失了争夺天天的实力;而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梦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李茂贞,也已成了一个垂暮老朽,他那吞食天下的野心,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历史的前进,化作了他无奈的叹吸。

    同光二年夏四月庚辰,岐山的残日落下了,秦忠敬王李茂贞,卒。

    在大分裂的年代里,强者兴于乱世,弱者没于乱世。李茂贞出身于行伍,依靠镇兵的拥戴得以割据一方。而一旦出现了统一的际象,出现了一支足以统一中原的力量,他的国家就立刻土崩瓦解了。任何的分裂的势力都逃不过统一的车轮,所有割据者的野心,都躲不开征服者的目光。这是所有历史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