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清末恶匪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二章单缸烧球式柴油机

第二百六十二章单缸烧球式柴油机

    派遣幼童到奥匈帝国从小开始留学,这是高鸿升深思之后的决定,奥匈帝国总体上来说是十分开放的,没有德国那么严谨、死板,又不像法国那么浪漫、更没有英国的傲慢,以及美国的唯利是图.

    总体上来说,奥匈帝国是一个十分包容的帝国,从它国家人口的构成就能看出这一点。

    它主要由十一个民族构成的,其中德国人占了24%、匈牙利占20%其他种族分别从13%到3%不等,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并且还保留了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从这方面来说奥匈帝国确实做的不错。

    而且奥匈帝国的建筑和艺术在整个世界来说也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铁路、公路修建方面更是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同时军事工业也相当发达,斯柯达兵工厂在二战前可是鼎鼎有名的军工厂,它生产的火炮比克虏伯更加先进。

    高鸿升要是采用后世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不能培养出一批人才出来,但是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创造力、想象力等抽象思维方面,肯定不如那些留学的孩子们。

    这是眼界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只是窝在学校里填鸭子教学出来的人,跟一个从小就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眼界根本比不了。

    同时这些留学后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之后跟他用后世的填鸭子教学,教出来的学生们互相交流后,双方很可能会碰出充满灵感的科技火花。

    奥匈帝国这边好解决,但是国内还有些麻烦,主要是当时的中国人对于将孩子打小就送出国去学习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点从大清国招收留美幼童的经历就能看出来,当时招聘留美幼童的官员,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没办法才从南方招到了一批孩子前往美国,可不是现在大家想方设法把孩子往外送的年代。

    这就是观念的问题,同时也是当时选拔的幼童都是选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孩子有关系,在那个年代能上的起学的孩子,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他们保守的思想根本就不认为把孩子送出国去学习有什么好的,中国可是泱泱大国,世界的中心,怎么能学西洋yin技,学完了有什么用,又不能当官考科举。

    高鸿升就不同了,他准备从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孩子们当中通过招聘前往奥匈帝国留学,认不认字的没关系,不认字可以派几个认字中国人跟着他们到奥匈帝国教他们好了,这些孩子们主要是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又不是把他们送到国外当文学家,知道中国字怎么写,怎么表达就可以了,没必要会吟诗作对的当学究。

    他要的是工程师,技术员,基础管理人员等等十分基础的人才,不是高大上的艺术家,文学家,当时的大清国这些人太多了,甚至以后都太多了,他没必要培养这类人才。

    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孩子们连饭都吃不上,他就不相信送他们去国外上学,不比他们在家饿死的强,更不要说他还会每三年让孩子们回来一趟,见见家人什么的,他又不差那点船钱,否则,最后培养一帮子白眼狼出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为费迪南给自己的帮助报酬,高鸿升十分大度的将一个履带式拖拉机的模型和一个四轮型拖拉机模型以及单缸烧球式柴油机的资料等到都送给了他。

    这个礼物可以说大也可以说小,烧球式柴油机或者称半球式柴油机早在1890年就被英国人司托尔特发明出来了,并且已经有成品大量应用,主要是这种初始的内燃机虽然有这种那种的缺点,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人看着,可以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不用人伺候着。

    当时的蒸汽机可是很麻烦的东西,不只是要人不停的给锅炉里填煤保持燃烧,还要注意锅炉水位的高低,总之那东西就是一工作就必须让人伺候着的大家伙。

    烧球式柴油机毕竟属于内燃机,具有小巧、简单、粗重、噪音大,但是这东西一但运转起来后,你就可以不用管它了,它就可以一直连续不断的工作直到燃油耗尽为止。

    高鸿升不提供给斐迪南单缸柴油机也是没办法,这个时期的材料强度和加工精度还无法加工出现代的单缸柴油机,仅仅一个耐油的油封就很可能成为拦路虎,更不要说那精密度超高的高压油泵油嘴了,更不要说只是精密铸造缸体这块,就能把当时的那些工程师们愁死。

    烧球式单缸柴油机就没这个麻烦了,粗糙而简单是它的带名词,铸造的缸体,铸造的活塞,缸体也简单,材料要求不高,加工难度底,精度要求小,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对燃油的要求不高。

    在高鸿升所处的时代,石油加工工艺还处于初始阶段,石油的主要用途是提取煤油和润滑脂,当时可以称为灯油时代,汽油和柴油等等其他石油产品还处于初级的初级时代,柴油还没分成轻柴油和重柴油,只是笼统的划分为柴油,这样单缸柴油机的油料来源成了问题,总不能为了生产单缸柴油机改造炼油厂吧。

    烧球式单缸柴油机就没那么挑食了,什么油都可以,这主要是它的燃烧室跟单缸柴油机不同,它的燃烧室是一个凹型铸钢燃烧球,启动机器前要用喷灯烤那个燃烧球5—10分钟,等到从喷油嘴喷出的油,由于烧球内的高温雾化成白烟后,这时候才可以摇车启动。

    如果说柴油机是冷启动的话,那么烧球式柴油机就属于高温启动了,这样就避免了由于油品不达标而产生的问题。

    高鸿升提供给斐迪南的拖拉机模型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口匈牙利的55型和波兰45型两种拖拉机,匈牙利的是履带,波兰的是四轮,四轮也没采用后世的大橡胶轮胎,而是采用钢制铁轱辘,主要是当时橡胶的加工能力和价格根本就无法采用。

    波兰45型拖拉机的马力达到35马力,55型的达到55马力,这么大的马力不管是拉货也好,农用也罢基本上都足够,最早北大荒开荒就使用的这个东西。

    在北大荒开荒不使用机械化是不可能的,东北的地大,地大到什么程度,就是拖拉机沿着直线开一天很可能都没到地头,这要是用人工去开垦还不知道要干到猴年马月去,更不要说农时不等人,老天爷可是不管你犁没犁完地,播没播完种,收没收割完,到时候它老人家一变脸,一年你就白干了。

    当然了这两种拖拉机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振动特别大,声音特别响,由于是单缸两冲程,拖拉机启动后,尤其是小油门的状态下,整个机身会象抬轿子一样上下上下颤动,并前后窜动,行驶的时候,坐在车上能明显的感觉到拖拉机的快速抖动,结果很多的驾驶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都患上了胃下垂的毛病。

    它运行的声音到底有多响,可以用声震如雷来形容(不是汽缸的撞击声,而是排气管排气的动静),特别是在晚间作业的时候,那声音通常一传就是十几公里以外,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众口相传“是单缸拖拉机振动了小农经济。”

    同时还有一个毛病就是需要用喷灯烤,后来制造方进行了一番改进,在气缸盖上的气堵头部位加装了防护罩,罩内置入了一节前头是磷后硫磺的燃烧棒,将燃烧棒擦燃后拧入,由此来预热启动,从而不必再使用喷灯,而且这种材质的燃烧棒燃烧后的灰烬会结焦,不会落入气缸而导致磨损,只要在下次发动前把燃耗棒拧下来侵入水中,结焦灰烬就可以变松挖出来,也可以在气缸盖的侧面增加一个多级火花塞,这样摇车也可以启动,后来又加装了可以正反转的启动机来带动飞轮。

    当然了还有其他的毛病,针对振动的问题,高鸿升采用了后世的方法,增加了一对和两对平衡轴,并用配重来抵消活塞连杆组的惯性,减少振动,而且将波兰45型的一个设计缺陷也进行了改动,刹车制动鼓装在了减速轴上,避免了原车因为把制动鼓装在后轮轴上,刹车困难的问题。

    同时也将匈牙利—55型履带式拖拉机的一个大毛病进行了改造,就是陷入泥坑,前低后高的时候,启动光放炮不着车的现象,使得这种拖拉机适用性更加广泛。

    波兰45型轮式拖拉机,行驶的速度较快,运输耕地都可以,55型的马力大,还是履带式,前面装个推铲等系统就可以当推土机使用,同时履带式拖拉机适用的地形比较广,加装上抵抗步枪弹射击的钢板还可以当轻型装甲车使用,虽然这东西的动静有点太大,但是吓唬下小朋友们还是不错的,没打死起码能吓个半死。

    不过这两种东西的重量都不轻,45型的重量在四吨左右,55型的直接就上六吨以上,那可真是傻大黑粗的代表,同时还费油,不过这个年代原油便宜的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几十美分就一桶,廉价的可以。

    (先到这里,目前是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