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人为财死
立冬之后便是小雪。 徐江南每日同魏老侠客去黄龙潭,相传潭水千尺深,是千年前黄龙一跃上天门的地方,而那天阶就是黄龙潭北边的黄龙瀑布,抬头望去,一望无际,如同数不清的白马白甲舍生忘死奔赴至此,气势雄伟。 只是冬日水竭,水势少了些许,但也是不容小觑,每日光着膀子的徐江南便被魏老侠客带进水幕背后的岩洞内,用桃木枝斩水幕。起先徐江南觉得轻而易举,谁知道一手横劈下去,桃木枝瞬间脱手,连带着人都摔到冷到刺骨的潭水里。 提着酒进来的魏老侠客瞅到这一幕,呵呵一笑,脚尖一点,一把桃木枝便轻握在手,看似不紧不慢轻轻一挥,青白色剑气瞬间将水幕一分为二,久久不曾滑落,恍若空间禁止一般,魏老侠客一边喝酒一边踩水潇洒离去,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引声高歌。 “红尘千万丈,一梦半生长......” 等到魏老侠客离开之后,徐江南这才大梦初醒,这他娘的才是宗师风范呐,瞧瞧这作态,这风采,连他都想着想上一出口号,无论是燕掠秋水,还是往后如同魏老侠这样霸道的一剑,再说上这么一出,顿时眼神熠熠。 出水上岸,冬日潭水虽冷,最冷的还是出水那刻,就如同身上的温度一瞬间被抽离开来。颤抖的徐江南上岸之后便回到火堆旁边,待到身体回暖,这才发现手掌虎口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正往外汩汩流血。 还好冬日山上草药不少,与先生游历九千里,简单的止血草药还是能认出来的,随手找了几味草药,嚼碎,抹在伤口上,然后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将伤口包扎。 继续重复剑开水幕的重复动作,一次次下水,一次次上岸。 白日与水为伍,晚间同虫鸟为伴,像极背负满囊经书的苦行僧。 冬去春来,徐江南手里的桃木枝变成了与利剑相仿的木剑,一剑下去,虽没有到魏老侠客那般夸张水幕二分,好歹木剑未曾脱手。 那天,好不容易耍了次宗师风范的魏老侠客提了只野兔过来,与徐江南就着篝火烧烤起来。香味愈加浓烈的时候,魏老侠客头也不抬道:“娃娃,想学上等剑法么。” 徐江南闻言很是惊喜,心里万分愿意,嘴里却是谦虚道:“老爷爷,教我几手防身的就好了。” 魏老侠客哈哈大笑,对徐江南的滑头伎俩一眼看破,用手指了指一脸期待的徐江南道:“你阿你,瞧着年岁不大,说话却是江湖油滑气息太重,也不知你哪里学来的。” 徐江南挠挠头,一脸嬉皮笑脸。 魏老侠客也是喝了点酒,兴致来了,话也多了起来,自顾自地说道:“娃娃,你可知道最上乘的剑法是什么。” 徐江南不知道魏老侠客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细细想了想,最后还是实诚地摇摇头。 魏老侠客得到回答也是点点头,倘若徐江南说是他的剑法便是最上乘的,那么便与他无缘了。 “最上乘的剑法,便是没有章法。” 徐江南闻言还在思索领会。 魏老侠客已经提起徐江南斩水幕的木剑就着月光耍了起来,清冽月光就如同岁月陈酿,嗜酒的魏老侠客深陷其中,原本风平浪静的黄龙潭也渐起涟漪。 不得不说,有剑在手和无剑在身的魏老侠客判若两人,气质浑然一变。 徐江南瞧着魏老侠客忽快忽慢,虚实相加的剑舞,原本慢钝的木剑剑尖上渐渐漫上一层青白色。 魏老侠客清喝一声,青白色气劲瞬间漫上全身,单脚蹬地,在地面踩出如同蛛网般的深凹印记,身姿腾空而起。木剑剑身恍如蛟龙出海,挟带呼啸的风声直上云霄,如同龙鸣。 徐江南只听到一声清啸。漫天剑光。惊得目瞪口呆。 “娃娃,可睁眼看好了,爷爷这一剑千斤万两重,可上斩人间不平事。” 一说完,木剑剑影刹那间被放大数百倍,一剑势如破竹劈下,黄龙潭一分为二,巨浪千丈高。
魏老侠客耍了这么一剑,枯瘦身影在掀起的巨大水帘下踏波而行,看似飘乎渺小的身影,却恍如黄龙潭里的老龙王。身后黄龙潭千丈高的巨浪渐渐平息,山间虎啸狼吟声不断,惊鸟出林。 被巨浪淋湿全身的徐江南眼神迷离,手里还拿着烧烤好的野兔大腿rou,只是如今湿淋淋难以入口,也不觉得可惜,望着生平仅见的一剑开湖,想着李先生当初一剑开山声势莫过于此吧,这他娘的凡夫俗子能做到?等练会了这么一剑,这不得天下无敌? “娃娃,这一剑可能下酒?” ...... 那日之后,魏老侠客其实是有点担心怕那一剑的珠玉在前,徐江南会剑道上畏缩不前,只是让他欣慰的是,此后并没看到徐江南颓然,反而深夜经常听到竹林练剑的声音,很是欣慰。 春日时分,雁北城外,占地为王的流寇开始兴风作浪。像这些亡命的流盗,雁北官府以前也组织过兵马围剿,只是一围剿,那些流寇就溜进山里,依靠山势树林同官兵躲起了迷藏,几次无功而返之后也是束手无策。便发布了几张可有可无的悬赏令,悬赏令一出,开始还有几名刀客进山想着刀口舔血,第二日被绑在流寇马后纵马狂奔几里地,在雁北城外被活活拖死,下身血rou模糊,死相惨烈,鬼哭狼嚎声响彻全城。 老茶客横眉骂了些许日子这种丧尽天良的凶狠勾当,再往后,这份血里富贵便没人再敢去接。 这些日子,那些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竟然半夜溜进了城,在城北抢夺屠杀一阵便又逃离出去。 官府张榜悬赏。 百姓围绕一阵便又唉声叹气散去。 二十九日,雁北莫名其妙出现个背剑老者,一边喝酒一边将这榜单一一揭了过去,身旁百姓又是摇头,又是惊奇。 又有人要为财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