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国债
当初朱由检把全能科学家宋应星找来,与他促膝长谈,几乎成为知己,可是在朱由检登基之后,却并没有给他封官。 主要就是因为此时宋应星正在忙着吸收先进的现代机械知识,并且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实践性的东西,就是纺织业的这三种利器。 新式纺纱机,几十个锭子一起工作,效率比之江南最发达的纺织机,还要高上六七倍。 新式织布机,更是可以快速地把纱线变成布。 脚踏式缝纫机,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制出四五件成衣,而利用流水线型作业,一百人一天完成上万套衣服的制作根本不是问题。 这段时间,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这些东西加工出来,而是如何把它们高效率地加工出来。 经过整改优化,萧升也参与其中提出了几点意见,而后到现在,终于落成。 “应星纺织机械加工厂” 加工厂共计员工两千六百八十四人,每天可产出纺纱机80台,织布机220台,缝纫机300台。 纺纱机体积最大,织布机次之,缝纫机再次之。 机械加工厂成立,萧升占据全额股份,宋应星担任厂长,三种机械每销售一台,会给他一部分抽成,不只是他,还有那些参与研发的工匠,都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他们可是大明现如今极少的机械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这些机械的限制主要还是在一些现代的零件供应上。 一些东西,虽然大明也可以加工出来,但是精度不够,这个今后可以依靠拆解现代机械过来使用实现自给自足。 但还有一些东西,是目前大明极度缺失的化工业的产品,只能依靠萧升从现代采购了。 这些东西,萧升一般就会交给自己的专职司机兼助理卢勤去采买。 就是搬运还需要他亲自动手。 这些机械制作出来并不是目的,最后的衣服才是根本。 第一家集成式大型纺织工厂在京城外面建立起来,承包这个工厂的建造的,正是之前的“煌夏建筑商会”。 这个商会不仅仅是一个表面上的工匠组织那么简单,实际上,萧升利用它聚拢了大批的流民,直接打击了京城之内的那些小偷盗贼。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京城之内最大的灰色势力,从乞丐到小商贩,都是商会成员,眼线比锦衣卫还要多。 十二个建筑队,目前每一个建筑队下面都有四百多人,单是建筑工人,就超过了五千人。 加上下层临时工,也就是那些被收拢的“京师低层闲散人员”,可以直接影响的人数直接突破一万。 搏一搏,没准可以去皇宫里龙椅上坐一坐。 煌夏建筑商会是第一家利用水泥进行工程建设的企业,而应星机械加工厂就是他们承接的第一个项目。 煌夏建筑商会会长,总工程师廖子栋廖师傅原本是一个士子,后落第不试,专心研究家传的泥瓦匠工作,现如今四十多岁,已经参与建造过多个大型园林等复杂的建筑。 廖子栋在获得水泥这种建筑材料之后,激动了一天,晚上都没有能够睡着觉。 作为建筑师,他当然清楚这种东西意味着什么,这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就是一场变革。 而如今它被煌夏建筑商会掌握,商会想不壮大都很困难。 应星纺织机械加工厂就采用了成熟的水泥建筑技术,四个建筑队一起动工,二十天完成了这一项巨大的工程。 现在,京师大纺纱厂,京师大织布厂,京师大成衣厂三个厂区同时开建,也是被他们承包了工程。 机械厂,纺织厂和水泥厂,这些工厂把京城围在其中,一旦遇到敌人进攻,他们首当其冲。 因此,这些厂区在建设的时候萧升让其建造的非常坚固,层层环绕,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卫星城市一样。 工人的住房也都是在其中建造起来,这意味着他们的生计都在这里,一旦有变,他们必然要第一个站出来斗争。 除了三大纺织工厂,同期在建造的还有新京营的驻地,训练场,住房。 六万人的住所这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煌夏建筑商会不得不再次扩充,由原本的一支建筑队四百多人增加一千二百多人,周边的流民几乎都被以雇佣的形式拉进其中。 妇女也是要的,这么多工人,每天做饭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 “勇卫营驻地”这个工程是以国家名义发布的工程项目,但此时国库没钱,于是就在朝堂上,朱由检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以“国家债务”的名义向煌夏建筑商会赊欠工程款“八十万两”,两年内还清,到时候还一百万两。 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润,这个数字在高利贷行业或许不算什么,但是这么大的数额,绝对是少见的,更何况还是朝廷向一个商人借贷。 两天之前,朱由检在朝会上宣布了这件事,满堂朝臣哗然。 内阁首辅黄立极闻言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何至于此?!朝廷向一个商人借贷,威严何在?体面何在?” 朱由检则是看向他说道:“不然,黄阁老来出这笔银子?” “微臣,微臣——”黄立极何曾想到一个皇帝竟然会这么直接向臣子要钱,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而朱由检则是扫视底下那些朝臣,问道:“还是诸位卿家可以拿出这笔钱?” 朝堂之中,鸦雀无声。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各处都需要花银子,没有银子,不知道多少人要饿死。现在库里的银子早就有了安排,朕的內帑都已经空空如也。” 朱由检说着,看向了一旁侍立的魏忠贤,笑道:“魏太监觉得谁可以拿得出这笔钱?” 魏忠贤闻言感觉皇帝就是在点自己,说自己贪污受贿搞了太多银子。 顿时跪倒在地惶恐地说道:“奴婢虽残缺之身,但也知道国事艰难,愿意倾尽家资,奉一万两白银赈济灾民!” “好!魏太监不愧是皇兄嘱托我要托付大事的人,当真是为国事毫无私心。”朱由检哈哈笑着说道。 说完,他的目光看向了朝堂之下,衮衮诸公。 “臣愿拿出五千两白银赈济灾民!”黄立极是魏忠贤的人,阉党重要成员,此时见到魏忠贤都带头捐钱,他自然也是咬咬牙拿出一点。 虽然对他的身价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大明这些官僚地主来说,给他百十万两不嫌多,拿他一两就和要他命似的,可是肉疼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