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拒接
长公主脸色难看的看着皇上。 “南国的嫡公主,为何要挑选誉儿?搁着那么多皇子不选,选誉儿做什么,誉儿的身份,也配不上她嫡公主的名号。 难道将来嫁入府中,我和誉儿都要看她脸色过日子? 这婚事我们不能答应。” 长公主一口回绝。 太后立刻拉了长公主手臂一下,“你不答应,让皇上如何与南国的使臣说?” 长公主道:“誉儿成亲的吉时马上就到了,如果陛下和母后不拦着,再有一个时辰,誉儿就把苏落娶进了府中,誉儿就是有王妃的人了。 南国使臣到了又如何,难道她们的公主甘愿做妾?” “胡说!”太后顿时在长公主手臂上拍了一下,“誉儿和苏落的亲事,自然是成不得,南国使臣既然提前派了信使来送信,怕是已经知道誉儿要成亲,提前来送信阻拦。 倘若誉儿继续娶了苏落,那不是踩着南国的面子? 若是我们强大也就罢了,偏偏我们不如人家,这样踩了人家面子,南国岂能罢休。 你一向以大局为重,怎么这个时候倒是犯糊涂。” 长公主道:“就因为我一向以大局为重,我现在是寡妇,我驸马死了五年都死因不明,我不想让誉儿过得委屈,我已经死了丈夫,死了一个儿子,现在就剩誉儿了,难道他连成亲的自由都没有?” 长公主说及此,推开太后的手,看向皇上。 “陛下如果执意要阻拦誉儿的婚事,要让誉儿为了什么国之大体牺牲小我,那我只能恳请皇上褫夺我长公主的封号,贬为平民。” “胡说什么!”太后登时怒道。 长公主看着皇上,目光丝毫退让没有。 皇上心头火冒三丈,觉得长公主简直不识抬举,“贬为平民?你可知道平民过得什么日子?” 长公主一下冷笑出声,“原来陛下知道平民过得什么日子啊?过得生病看不起病的日子,过得吃饭买不起米的日子,但我宁愿过这种日子,也不想誉儿的婚事被人左右。” 皇上眼皮一跳,看向箫誉,眼底已经裹了阴沉的怒火,“你也是如此?” 箫誉站在那里,吊儿郎当站的歪歪扭扭,脸上是放荡不羁的笑。 “我只能说,如果陛下强行让我娶了那个什么南国公主,我说到做到,白天成亲,晚上血溅三尺,翌日一早,南国使臣给她收尸。” “你!”皇上啪的一拍桌案,“放肆!” “他们强人所难在先的。”箫誉一挑眉梢,眼底尽是街头流氓混混都难以带出来的混不吝劲儿,“我过得不如意,凭什么要成全别人的如意,我过不好,那就谁都别想过好。” “誉儿!不得放肆!”太后呵斥他一句,“浑说什么,家国大事也是你能拿来赌气的?” 箫誉道:“我家都没有了,还管什么家国大事?家国大事管过我吗?我爹怎么没的?我弟怎么死的?国早就抛弃我们家了,这个时候让我管家国大事了?一句话,我不伺候。 你们如果强行逼婚,非要让我娶那狗屁公主,我就一句话,血溅三尺。 这事儿没商量。” 箫誉向来发起疯没理智。 这话他说得出就做得到。 皇上来硬的不行,只能道:“让你娶了她,又不是不让你再娶苏落,苏落本来一个药郎的女儿,又是给陈珩当过未婚妻的,这身份做你的王妃就配不上,你娶了公主,再纳苏落为妾不就行了。 进了府,你偏宠谁还不是顺着你的心意。” 箫誉不受他这蛊惑,一摆手,“陛下,不是臣违抗圣旨,是这件事着实没得商量,臣若是连成亲的自由都没有,臣还能有什么自由? 臣若是连自由都没有,臣又凭什么周全别人的自由?” 说完,箫誉抱拳,朝皇上行了个礼。 “眼看吉时将至,臣就不和陛下多商议国事了,南国之事,不是臣一人的事,陛下还是在早朝上和满朝文武一起商议吧,臣要回去成亲。” 说完,箫誉转头就走。 太后和皇上谁都没料到,在这件事上,箫誉和长公主的态度竟然强硬到这一步。 眼看箫誉当真要走,太后赶紧起身去拦,“誉儿要逼死我吗?” 箫誉看着太后,“外祖母要逼死誉儿吗?” “你怎么就这样不顾大局!”太后拉住箫誉的衣袖,不让他走。 箫誉伸手,以下犯上,将太后的手指掰开,“因为大局也从来不顾我,甚至连云霞一个外姓郡主,都能作威作福妄想在我的婚事上指手画脚。” 太后顿时脸色一僵。 箫誉头也没回,拉开御书房的大门离开。 皇上铁青着脸坐在桌案后,眼底杀意汹涌澎湃。 他堂堂一个九五之尊,这样被人不放在眼里,攥着拳头在桌案上狠狠一砸,皇上转脸看向长公主,“这就是你教育出来的好儿子,这些年享尽荣华富贵,却连一丁点责任都不愿担起。” 长公主回视皇上,箫誉离开,她就没有必要那么强势,毕竟她也不是真的要和皇上撕破脸。 “陛下,这事儿真的不怪誉儿逆反,誉儿的性子陛下和母后都清楚,他那么喜欢苏落,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敌国公主要破坏他的亲事,他怎么可能心气儿顺。 这个南国的公主,连见都没见过誉儿,怎么就这个时候指名道姓要嫁给誉儿? 皇兄,我国虽然不及南国强大,可也不能事事都由着旁人骑到我们头上。 再者,不是我多心,这南国公主贵为嫡公主,她背后是南国的帝后,这样的人真的不适合嫁给誉儿,嫁给皇子再合适不过。 几位皇子中,陛下心中有意将皇位传给谁,便将这婚事给了谁,如此那位皇子也能有个大的依仗。 这婚事给誉儿,着实不像话。 若是誉儿与她成亲,将来哪位皇子登基,誉儿有这样强大的背景,他又是那样混不吝的性子,难免招惹杀身之祸啊。 陛下三思。” 长公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