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与南宋同行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八章 我们去临安府 (二)

第四十八章 我们去临安府 (二)

    那么为什么大宋就发展不出真正实用的四轮马车呢?难道一个小小的转向装置就这样难吗?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南宋时期,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河流数量多,流程长。总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79条。

    这块大陆地的面积约与欧洲及美国相近,然而大河的数量却远远多于欧洲和美国。

    它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走向多为东西向,东西水路交通便利,虽然南北方向缺少大河流,但各大河流多南北走向的支流,各支流彼此平行,间距平均。

    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解决了东部地区南北运输问题,其他地区虽无大的南北向运河,但各支流间不长的路途,使得对四轮马车这样用于陆上长途运输交通工具的需求并不迫切,自然条件促使这块大陆的古代人更倾向于通过水路运输解决交通问题。

    况且,无论四轮马车比两轮马车在载重量上有多大的提高,与船运相比,两种工具的运载量有天壤之别,并且,船运依靠自然之力,比马车依靠畜力更经济。水路运输不需要建立专用的交通枢纽,沿河的城市和村庄都可以成为天然的补给站。

    所以南宋时期主要以水运为目标,建立了庞大复杂的水路交通网,发展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这反而使陆路运输,尤其是长途陆路运输未能得到重视,或者说,不需要。

    这里还有一个运输的成本问题。

    这块大陆自周以来有“家天下”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虽各自分封,但仍是周天子下的诸侯。自秦以来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尽管之后不时分裂,但统一仍是主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这些统治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在疆域如此辽阔的帝国内实现大范围大运量快速有效的物资传送。

    古代欧洲诸国既小,人口也少,四轮马车能够迅速满足国家范围内的相对较远距离大运量运输,但是在这块大陆上这是远远不够。

    大宗货物,尤其军需运输及赋税,因为这块大陆古代的赋税和俸禄多以实物缴纳和发放,远距离运输如果用四轮马车来完成,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远大于水路运输,成本实在高昂。

    这一情况也使这个民族的人对将马车大规模应用于陆路交通失去兴趣。

    这一些可能也是导致马车、尤其是四轮马车在这个大陆未能应用的主要原因,当然,在道路铺设工艺、车辆制造工艺上的不同,也对此结果产生了影响。

    不管怎么说吧,他们算是为大宋补上这块技术的短板了,但是大宋能否在意这个技术,他们才不关心呢。

    其实他们还可以坐船去临安府。

    以前,牙郎马云向大家介绍说:“若是经那南苕溪,可以直接放舟到临安府,一路风平浪静……”

    走水路?他们想了想便放弃了。

    他们觉得自己的战斗力在陆地上才能发挥出最好的实力。

    要是这个水平到了水里,会吃大亏的,现在不到时候。

    他们这一次带上了一些“精品”,肯定好卖,不是骗人的。

    第一种宝物就是人造夜光石。

    人造夜光石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铝酸盐、硅酸盐等的高科技自发光产品。

    天然夜光石因含有大量的放射性而无法在居家装饰等领域应用。

    但是人造夜光石是好东西,它没有放射性,对人体无毒无害。

    它白天吸收各种可见光10~20分钟后,即可在夜暗处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其发光亮度和持续时间是传统zns夜光材料的30~50倍,并可无限次循环使用。

    它是以树脂或瓷为主料加入发光原料进行特种工艺处理后成形,有自然成形与模具成型,是现代造型艺术及疏导指引的优质材料。

    所以,这玩意不值钱,在那面的世界里要论公斤卖,一斤四五十块钱吧。

    大宋士人们要是带在身上,一定有环卫工人的衣服特点,也像交警身上的那种夜光。

    他们一定会超级喜欢,还不重。

    当然,它们事先也都挑的是可以挂在身上的佩件。

    第二种宝物就是人造水晶。

    他们原先想带一些珍珠去临安府,但是通过先前的交易后,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更喜欢石头的大宋,顿时不舍得了。

    想要石头嘛?哥有,全是人造的。

    人造水晶就是铅玻璃,当然它在透明度和折光性上比天然水晶和玻璃强大多了,估计他们的水晶球能让大宋人疯狂了。

    当然,他们买的时候认真挑了,都是没有杂质和气泡的极品,贵了些,好几百块钱一个。

    这个要是在一个月光充足的晚上,让士大夫们在院子里手抚摸着水晶球,吸取天地之精华……这是帮助冥想的好工具啊。

    第三种宝物是一些方形的东山水晶镜,尺寸大了些,他们用干草垫在箱子里了,不怕震的。

    其它诸如火柴之类的就是小件了,零零碎碎的。

    做好了四轮/大驴车后,他们试了试车,还行,驴子们都挺配合。

    那些大宋技工学生们乐坏了,他们闲着没有事情就驾着车四处走动,正好呢,让他们替自己磨合了。

    石墨是天然的粉式润滑剂,那大车行驶起来噪声就小了。

    看着那些孩子们正在驾驶着四轮车和驴子亲热的互动,张国安对吴大鹏说:“带上两个学生吧,车里能坐开,你看他们差不多都会赶车。”

    这些学生中,大多都在临安府里打过工,熟悉那里的情况。

    他们早已经把牙郎马云打发出去主抓各种燃料问题了。

    吴大鹏说:“好吧,我挑两个人,一个是鲍威,一个是郭勿语,听他们平常的谈话中,似乎对临安府更熟悉一些。”

    宋子强临走时也有过交待。

    这个酒坊是必须要快一点建成,他受够了这面的浑酒了,而且,这也是一个生意,另外呢,张国安以后还是需要酒精的。

    而且他们都计划好了,以后的酒精原料主要就用甜菜了,或是其他水果。

    甜菜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野生物种,。经长时期人工选择,慢慢演变而来,到了公元4世纪已出现白甜菜和红甜菜。

    公元8~12世纪,甜菜在波斯和古阿拉伯已广为栽培,再过几百年吧,它会流传到中国。

    他们带的是适合南方栽植的糖萝卜型甜菜的种子,它比较适合南方各个地方。

    当然,甜菜在北方更适合,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含糖度会更高的。

    但是这一种在南方也适用的,含糖度比不上甘蔗,但是它的菜叶还可以食用,而且管理上更省力一些。

    南宋时期的酒确实让喝惯了高度酒的人受不了,太水了。

    莫笑农家腊酒浑,这个所谓的浑酒大多是农家用粳米酿造的米酒。

    南宋人和唐代以及北宋人一样,都喜欢喝酒,“人物浩繁,饮之者众”。当时喝酒主要有黄酒、果酒、配制酒和白酒四大类。

    黄酒以谷类为原料,“凡酝用粳、糯、粟、黍、麦等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他们到了南方,则用糯米取代了黍秫,成为了主要的造酒原料。

    果酒包括葡萄酒、蜜酒、黄柑酒、椰子酒等,其中以葡萄酒的产量较多。

    六名时空走私者,或许还可以给他们添上一种新酒。

    这个宋人所谓的白酒呢,并没有蒸馏酒性质,而且当时叫做蒸酒、烧酒或酒露,那个陆游在山西村喝的“浑酒”很可能就是烧酒。

    南宋的民间酒,尽管品类多,但是制作技术还比较糟糕,大部分都只能酿成浊酒。

    当然在官方和富贵人家里,有充足的资金、原料和技术,还是能酿出很好的酒的,不过在市面上很难见到。

    官方好酒如军队殿前司的“凤泉”、浙东提举常平司的“爱咨堂”、浙西提举常平司的“皇华堂”、江东运转司的“筹思堂”,而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

    这些酒都是特供酒,平常百姓不可能喝到。

    要不然他们也不能想着自己酿酒了。

    一个破蒸馏技术也这么难突破!

    于是宋子强设计了蒸馏釜,其实就是铜木结构的蒸馏设备,各个部件都一一画出来,也标好了数据,让张国安找工匠来打制。

    这一次还要开始建几处砖瓦房。

    还要有一间热处理车间……

    总之,在计划中,等着他们四个从临安府回来,这里一定要基本完成建设,而且还要备好原材料了。

    临出发这一天早晨,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天空蓝蓝的,没有一丝白云。

    他们四个教授一一进了车厢,车厢颤了颤后,他们也一一坐好了。

    并肩坐在驭手位置的两个学生,鲍威和郭勿语,这时骄傲地喊了声“驾!”

    六头驴听懂了,便出发了。

    驴车比马车好驾驭多了。

    张国安和安静,还有一帮子学生远远地看着他们消失在道路的拐角处。

    张国安心想,好好的,快回来,我的朋友们。

    但是在时间上,他们可能要在两地过在大宋空间里的第一个春节了。

    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很多都始于宋朝,大宋时代的年也是有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他们将要好好感受一下。

    好在大宋时期的过年,与那面世界是相似了,全家团聚,饮酒,吃角子,放鞭炮,拜年。

    只是大宋时代过年民间自发组织的内容更丰富,比如民间表演、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一定会热闹非凡。

    郭勿语一直要抢鲍威的驴鞭子,鲍威不给。

    两人商议好了后,鲍威同意回来时便要让他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