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逃难百姓 跪求订阅
这时候的李自成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看见自己的手下人马成群结队,乌央乌央的四散奔逃,心里那个气啊! “回来,都给老子回来!” 李自成连连避退数步,躲开了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他们的攻击,大声对一众手下人马喊道。 “大哥,大势已去,我们快走吧!” “是啊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快走吧。” “哪里走!”“要走,就留下你们的狗头!”“不错,把你们的狗头留下!” 周遇吉见马维兴,贺珍他们要拉着李自成逃走,当先一声大喝,而后便是和孙应元,黄得功两人齐齐横刀,拦在了他们面前。 李自成也不是孬种,见周遇吉他们三人这样,更加是气的牙根直痒痒,哪里肯认输,于是又顾不得马维兴,贺珍他们的拦阻,又是和周遇吉他们战作一团。 马维兴,贺珍他们见此,也是只得加入到了战团,和李自成并肩作战。 李自成有了他们的加入,那自然是比开始更加从容,三人合力之下,直杀的周遇吉他们三人是连连败退。 但是这样的胜利,毕竟只是整个战场小小的一个角落,大势上,李自成军已经是不可挽回了,被勇卫营杀得是哭爹喊娘,没命的狂奔。 随着勇卫营将士将那李自成军击溃,越来越多的勇卫营将士慢慢把李自成,马维兴,贺珍他们三人包围,只等最后彼此之间战阵配合,一举击杀李自成,给无辜死难的袍襗报仇。 “闯王,你快走!” 见对李自成,马维兴,贺珍他们包围的人越来越多,那马维兴手下第一悍将高杰大喝一声,便是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杀了进来。 这高杰也是本事不俗,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和李自成的婆娘刑氏私通,最后背叛了李自成,投降了明朝,做了大官。 不过这时候那刑氏早就是被孙传庭给砍了脑袋,而李自成也一直没顾得上再娶,虽然说这李自成身边也一直不缺女人,但是这些女人对此时的李自成来说,那都是玩物。 如此想来,这高杰以后应该不会背叛李自成了吧。 得到了高杰他们的加入,李自成,马维兴,贺珍他们更加是压力顿减, 不过打了这么久,这时候的李自成也是渐渐清醒了,知道这一仗自己大势已去,还是先走了再说吧,只要留的有用之身,还怕没机会报仇吗? 心里这样想,行动自然也是很快跟上,于是李自成和马维兴,贺珍,高杰他们彼此配合,慢慢的便是杀出了勇卫营还未形成的包围圈,最后成功逃走。 “追,给我追!” 周遇吉一声大喊,命令手下勇卫营追击李自成,他这时候激战半天,早就是累的够呛,但是他依然不管不顾,带着人马前去追击李自成。 孙应元也要跟上去,但是只见他突然身形一定,楞在了那里,而后“噗”的一声,一口老血喷出一丈多远,人也是一个跟头栽在了地上。 “孙将军!” 黄得功大喊一声,连忙过去一把扶起孙应元,不过这时候孙应元已经是陷入了昏迷状态。 黄得功不敢耽误,弯腰将孙应元背起,向着那城内跑去,去找医官去了。 等到周遇吉回来,已经是天黑了,但是他追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被李自成给跑了,这让他是遗憾不已,就连大战后的胜利喜悦,也是被这遗憾冲散了许多。 此后的七八天时间里,勇卫营陆陆续续的也是出动了多次,清剿了一些李自成军的残部,但是很可惜,再也是没有了李自成的消息,不知道他们逃到哪里去了。 崇祯八年四月初九,卢象升从南阳府率军返回了汝宁府,而后又是在整个河南境内四处扫荡了一番,绞杀了五六千李自成军溃兵,但是也同样很可惜,没有找到李自成。 不过纵然是没有找到李自成,但是李自成的势力经过此前的大战,又经过了卢象升的一翻清剿,也可以说是被彻底打下去了。 如此一来,河南的局势也是得到了控制,于是卢象升又赶紧和曹化淳商议了一阵,决定立即率领大军去四川剿贼,那里还有一个张献忠呢。 不过河南这里也不能不管,毕竟也要防着那李自成死灰复燃,也不知道这些个贼子是怎么回事,一个个的几次三番逃脱大难,这也是让卢象升和曹化淳感到很是无奈。 最后左右权衡了一阵,卢象升决定让孙应元率领三千勇卫营留下河南镇守。 一来孙应元身负重伤,不宜长途奔波,二来勇卫营在河南已经是打响了名头,留下勇卫营三千人,比寻常卫所兵三万人还要有震慑力。 话说河南,四川,这两省经过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闹腾,多处大战,死难无数,老百姓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谓是苦不堪言, 但是反观那离着不远的陕西,此时却是太平祥和,这让许多逃难来到陕西的河南,四川两省百姓是倍感欣慰,总算是有点盼头了。 来这里的不光有河南四川来的,还有从山西,宁夏,甚至还有从山东来的,他们那边虽然没有像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大贼,但是因为年景不行,这皇粮赋税的压力实在是压得他们实在是活不了,正好听人说陕西好,干脆拖家带口的就来了。 一路上的危险和艰辛自然是不用说,要不然,也不会有那逃难路上死一半的说法,不过好在这一路上有人指引, 这些人一路上带着他们,让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险路,甚至一路上还拿出了许多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才是让许多老弱妇孺活了下来,要不然,真不知道有几人可以顺利到达陕西。 最后他们才知道这些人是虎军的人,路上就是来接他们的,免得他们无辜枉死。 人心都是肉长的,知道了这些,百姓们都是对他们磕头不止,感谢他们的活命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