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我花银子买的
刑部尚示意官差们打开盖子,就见前九个箱子里面,装着的是玉石,有些箱子里的玉石黯淡无光,有些箱子里玉石流光溢彩,更有一个西瓜大小的、那绿色浓郁到极致,散着柔和而浓艳光芒的玉石。
在看到这个西瓜玉石的时候,众人齐齐倒抽一口气。
这是子母绿呀,非常珍惜的玉石,很少见这么大的原玉,就这个西瓜大小的,恐怕就要几万两银子了。
周廷昱适时出声,“我说,各位把哈癞子收收,这是我的东西。”
不少官差们条件反射的抹了一把嘴角。
众人又看向后面的三个箱子。
那三个箱子里,装着都是石头,这么一个大箱子里面,跟冬瓜一样像的石头就有五六个,更有跟南瓜一样的大石头,这些石头加起来,也有十几块了。
怪不得前面九个箱子里装着的都是玉石。
刑部尚走了下来,绕着这十二个箱子转了一圈,让刚才看过矿石的两个官差上前,指着那三个箱子让他们看看有没有赵家的印记。
等到两个官差说每一块石头上都有赵家的印记之后,刑部尚将目光看向了赵有德。
“赵老爷,这些可都是你赵家的石头。”
赵有德脸色有些茫然,“是,都是我赵家的石头。”
“那你不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有德茫然的摇头,“草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还要怎么说?这些就是赵家商队丢的石头,都在楚王手里,当时楚王殿下还在边城,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廖老头一顿抢白,怒气冲冲的看着周廷昱,好似一定要刑部尚立即将他判处律法才罢休。
刑部尚也不计较廖老头的抢白,转而问周廷昱,“殿下,这些石头和玉石都是您的吗?”
周廷昱正弯腰看着那个西瓜大的子母绿呢,心中在合计着能做多少套饰出来,给华儿一套,给皇后娘娘一套,给母妃一套,给小德音留一套,还要给外祖母一套,剩下若是还有剩余的,就打造一对同心玉佩,他与华儿一人一个。
听到刑部尚的问话,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是呀,这些东西都是我的。”
还以为楚王会否认呢,想不到人家连想都不想就承认了。
周廷昱将目光从子母绿中收回,直起身,抬头看着刑部尚,慢条斯理的整理着自己的袖子,那样子还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嚣张,
“是我的又如何?谁说这些东西是我的,赵家商队伤亡之事就是我做的?这些东西,可是我花了银子买来的,难道你们买东西之前,还要问一声这东西是不是赃物?
就算真的是赃物,卖东西的人就会如实相告吗?是你们太蠢,还是将卖东西的人当傻瓜?”
这一刻的周廷昱,当真是老大不客气,将在场相信廖老头的人都给讽刺了个遍。
听到周廷昱说这些东西都是他花钱买来的,赵有德又是一喜,既然是买来的,那就是误会一场,这样事情就不会闹大了吧。
赵有德已经顾不上周廷昱去哪里买来这么多的石头了,只要这件事到此为止就好。
刑部尚却没有生气,又追问道:“殿下,您说这些东西是你买来的,那您有凭证吗?”
“嗤,原来我现在说的话竟然让人无法相信了?”
周廷昱自嘲一笑,吩咐青凡,“将采买的条子拿出来给大人看看。”
青凡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条子,递给刑部尚。
这张条子上写的是,于熙平三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双方交易了三十六箱石头,作价三千两银子,钱货两清。
底下还有一个人的手指印。
周廷昱淡淡的道:“大人不会以为这张条子是我自己弄出来的,就连手指印也是我找人按上去的吧?”
刑部尚看了一眼条子,将条子递给御史大夫,笑着道:“殿下严重了,本官没有这个意思。”
周廷昱斜睨了一眼廖老头,“你没有这个意思,不代表某些人没有这种想法。”
廖老头早就窜到御史大夫身旁探头去看条子了,看完条子之后,还真的是有这种想法,不过被周廷昱一语道破,脸上有些讪讪。
条子传了个遍,连两个朝臣都看过了,最后被青凡收回。
周廷昱看着廖老头,“廖大人,这条子你如何说?”
廖老头皱着眉头,一时语塞。
这张条子上的墨迹,干涸了有一段时间了,总不可能是周廷昱一开始就知道廖老头会参奏他,然后事先准备好这样的条子吧?
如果要是知道这场戏是周廷昱和廖老头联手导演的,这条子的真假就不难猜测了。
倒是大理寺卿出言问道:“殿下,您说这是买回来的,是在哪里买的?卖东西给你的那个人呢?又是谁?现在身在何处?”
大理寺卿的一番话,让廖老头眼睛一亮,看着周廷昱,等着他的回答。
周廷昱背着手,闲闲的道:“在边城附近买的,那时候我心情不好,带着人往外走,就遇见两个人,带着一溜的马车,遇着我的时候,我停了下来,询问他们来自何处,要去哪里,车上装着的是什么。
因着还在跟突厥打仗,我看到有嫌疑的人,自然是要问上一问的。结果这两人说车上的是一些不值钱的石头,他们从一个商队手中买下来的,那商队的人对他说,石头里面有玉石,因为作价便宜,他们就买下来了。
结果才付了银子,那商队的人就走得人影都不见,只留下一溜儿的马车,他们觉得被人骗了。
再说他们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手,可以将这些马车驾回去,因着两人是生意上的合伙人,对彼此都不放心,怕一方离开去找人来运送马车之时,另一个人直接带着马车走人。
于是见到我的时候,就试探的问我,有没有兴趣将这些石头买下来。不过是三千两银子的事,我就买下来了,后来班师回朝,就带着回来,让八喜宝阁的人给我把里面的玉石开出来。
如果那两人知道石头里面有子母绿,肯定悔的肠子都青。”
。
在看到这个西瓜玉石的时候,众人齐齐倒抽一口气。
这是子母绿呀,非常珍惜的玉石,很少见这么大的原玉,就这个西瓜大小的,恐怕就要几万两银子了。
周廷昱适时出声,“我说,各位把哈癞子收收,这是我的东西。”
不少官差们条件反射的抹了一把嘴角。
众人又看向后面的三个箱子。
那三个箱子里,装着都是石头,这么一个大箱子里面,跟冬瓜一样像的石头就有五六个,更有跟南瓜一样的大石头,这些石头加起来,也有十几块了。
怪不得前面九个箱子里装着的都是玉石。
刑部尚走了下来,绕着这十二个箱子转了一圈,让刚才看过矿石的两个官差上前,指着那三个箱子让他们看看有没有赵家的印记。
等到两个官差说每一块石头上都有赵家的印记之后,刑部尚将目光看向了赵有德。
“赵老爷,这些可都是你赵家的石头。”
赵有德脸色有些茫然,“是,都是我赵家的石头。”
“那你不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有德茫然的摇头,“草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还要怎么说?这些就是赵家商队丢的石头,都在楚王手里,当时楚王殿下还在边城,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廖老头一顿抢白,怒气冲冲的看着周廷昱,好似一定要刑部尚立即将他判处律法才罢休。
刑部尚也不计较廖老头的抢白,转而问周廷昱,“殿下,这些石头和玉石都是您的吗?”
周廷昱正弯腰看着那个西瓜大的子母绿呢,心中在合计着能做多少套饰出来,给华儿一套,给皇后娘娘一套,给母妃一套,给小德音留一套,还要给外祖母一套,剩下若是还有剩余的,就打造一对同心玉佩,他与华儿一人一个。
听到刑部尚的问话,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是呀,这些东西都是我的。”
还以为楚王会否认呢,想不到人家连想都不想就承认了。
周廷昱将目光从子母绿中收回,直起身,抬头看着刑部尚,慢条斯理的整理着自己的袖子,那样子还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嚣张,
“是我的又如何?谁说这些东西是我的,赵家商队伤亡之事就是我做的?这些东西,可是我花了银子买来的,难道你们买东西之前,还要问一声这东西是不是赃物?
就算真的是赃物,卖东西的人就会如实相告吗?是你们太蠢,还是将卖东西的人当傻瓜?”
这一刻的周廷昱,当真是老大不客气,将在场相信廖老头的人都给讽刺了个遍。
听到周廷昱说这些东西都是他花钱买来的,赵有德又是一喜,既然是买来的,那就是误会一场,这样事情就不会闹大了吧。
赵有德已经顾不上周廷昱去哪里买来这么多的石头了,只要这件事到此为止就好。
刑部尚却没有生气,又追问道:“殿下,您说这些东西是你买来的,那您有凭证吗?”
“嗤,原来我现在说的话竟然让人无法相信了?”
周廷昱自嘲一笑,吩咐青凡,“将采买的条子拿出来给大人看看。”
青凡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条子,递给刑部尚。
这张条子上写的是,于熙平三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双方交易了三十六箱石头,作价三千两银子,钱货两清。
底下还有一个人的手指印。
周廷昱淡淡的道:“大人不会以为这张条子是我自己弄出来的,就连手指印也是我找人按上去的吧?”
刑部尚看了一眼条子,将条子递给御史大夫,笑着道:“殿下严重了,本官没有这个意思。”
周廷昱斜睨了一眼廖老头,“你没有这个意思,不代表某些人没有这种想法。”
廖老头早就窜到御史大夫身旁探头去看条子了,看完条子之后,还真的是有这种想法,不过被周廷昱一语道破,脸上有些讪讪。
条子传了个遍,连两个朝臣都看过了,最后被青凡收回。
周廷昱看着廖老头,“廖大人,这条子你如何说?”
廖老头皱着眉头,一时语塞。
这张条子上的墨迹,干涸了有一段时间了,总不可能是周廷昱一开始就知道廖老头会参奏他,然后事先准备好这样的条子吧?
如果要是知道这场戏是周廷昱和廖老头联手导演的,这条子的真假就不难猜测了。
倒是大理寺卿出言问道:“殿下,您说这是买回来的,是在哪里买的?卖东西给你的那个人呢?又是谁?现在身在何处?”
大理寺卿的一番话,让廖老头眼睛一亮,看着周廷昱,等着他的回答。
周廷昱背着手,闲闲的道:“在边城附近买的,那时候我心情不好,带着人往外走,就遇见两个人,带着一溜的马车,遇着我的时候,我停了下来,询问他们来自何处,要去哪里,车上装着的是什么。
因着还在跟突厥打仗,我看到有嫌疑的人,自然是要问上一问的。结果这两人说车上的是一些不值钱的石头,他们从一个商队手中买下来的,那商队的人对他说,石头里面有玉石,因为作价便宜,他们就买下来了。
结果才付了银子,那商队的人就走得人影都不见,只留下一溜儿的马车,他们觉得被人骗了。
再说他们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手,可以将这些马车驾回去,因着两人是生意上的合伙人,对彼此都不放心,怕一方离开去找人来运送马车之时,另一个人直接带着马车走人。
于是见到我的时候,就试探的问我,有没有兴趣将这些石头买下来。不过是三千两银子的事,我就买下来了,后来班师回朝,就带着回来,让八喜宝阁的人给我把里面的玉石开出来。
如果那两人知道石头里面有子母绿,肯定悔的肠子都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