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庶子(万更求首订!)
他决定长话短说,于是拿出香囊,递给梅采玉,“此乃姑娘之物,本官原物奉还。·”
梅采玉原本满是笑意的脸庞顿时僵住。
“你——”她不解地看向卫奕。
“是这样。”卫奕打算解释两句,“当初在文池,本官是去梅家饼铺买过两次饼,不过只是路过,并非有意停留。后来沈姑娘将此物交给本官,本官明白她是受人所托,不愿她为难,于是收下此物。后来在油坊再次遇见梅姑娘,本官便寻思着找机会将此物还给梅姑娘,不料,今日梅姑娘主动上衙,正好了却本官心愿。梅姑娘,本官不记得曾经说过或者做过任何暗示或者明示姑娘的话或者事,令姑娘芳心错付,如果有,本官愿意道歉,如果没有,请姑娘请回心意,莫要辜负大好年华。”
梅采玉面如冰霜。
哪个去梅家饼铺买饼的男子不是想多看她梅采玉两眼,不是想趁机摸一下她的小手,难不成还真的有人喜欢吃梅长生做的饼不成?
卫大人就算长得正义凛然,不也是个男人么!他连着几年同一时间千里迢迢地去饼铺买饼,不是冲着她梅采玉而去是什么?!
可是,现在卫大人居然说得好象完全不记得她这个人·
一定是她!
那个披着沈月然皮囊的元小诺!
一定是她在卫大人面前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才令卫大人如此干脆地拒绝她。
当初,丛浩也是先认识她才认识元小诺的,结果她却成了第三者。
她不能再重蹈覆辙!
梅采玉拿出信笺,摊开递给卫奕,道,“采玉能不能请求卫大人看完这封告诫书再考虑要不要收回刚才那番话。”
她与丛浩共事多年,丛浩不可能不认识她的笔迹。
卫奕接过信笺,草草过目,道,“本官替百姓谢谢梅姑娘苦心。”
“就这样?”梅采玉脱口而出,一点反应也没有,难道他不是丛浩?
卫奕“哦”了一声,将香囊递给梅采玉,道,“就这样。本官还有公务繁忙,就此告别。”说着,抬脚离开。
梅采玉不甘心。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她大声吟道。
她第一次送丛浩去机场,二人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拥抱亲吻,她目送他过安检,待他安全到达目的地后,发来的报平安信息只有这十个字,暗合她的名字。·所以,她没有忘记,他更不可能忘记。
卫奕充耳不闻,脚步不停,身影很快消失在围墙之内。
不是他。
梅采玉心中五味杂陈。
不是他,那么丛浩在哪里?
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要去哪里寻找?
她感到一阵颓然,目光落在香囊上,却又大怒。
她狠狠地把香囊摔到地上,并用脚踩了两下,昂首离去。
******
梅采玉走后,一直隐在巷角窥视的吴兆言走出来,拾起香囊,自言自语,“人美,身娇,手又巧,送上门的都不要,难道真如外界传言那般?”
琢磨间,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
“吴校正。”
他循声望去,收起香囊,敛起神色。
“三少爷,这么巧。”他招呼道。
来人是金满堂周家的三少爷周岸则,也就是前阵子周家大老爷周廉安与周家大夫人江燕学特意去江淮接来的周家庶子。
周岸则年方二十有三,生得白净,五官儒雅,一表人材,无奈身子不好,总是病怏怏的模样。周岸则早年娶妻江东陈氏,成亲多年,一直无所出。周家姑母劝他纳妾为周家延续香火,谁知他一心体恤陈氏,惟恐妾室先有身孕,往后母凭子贵欺负了陈氏。他道,反正他也从未被周家承认,延续香火一事就由不曾见面的两个哥哥承担好了。
此事传到周廉安和江燕学的耳朵中,二人都不好受。
周廉安当然是一心想接这个不曾亲近过的庶子回京,当年是怕人笑话他年轻时犯下的糊涂事,才一直由姑母养着。可是毕竟是自己的骨血,哪有不惦记的道理?何况,如今金满堂的生意越做越大,也的确需要一个自己人帮衬。所以,在听到周岸则道“反正从未被周家承认”的话,他感到一阵心酸。
江燕学则是心虚。
其实当年周廉安与艺伎生子,她有脱不了的干系。当年的她如同如今的陈氏一般,久婚未出。她心中恐慌,生怕周家有了纳妾的打算,保不住往后长嫡母的位置,于是生出借腹生子的念头。她相中艺伎无依无靠,年轻,单纯,模样又与自己有几分相似,于是将之介绍给周廉安。二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很快打得火热,谁知命运就是这般作弄人,江燕学却在这时发现自个儿有喜了。
估计是紫薇化科,主生贵子,她开孕开得晚,两年连生两子,令周家长者笑得合不拢嘴。只是二子周孝则月子还没出,艺伎挺着快要临盆的大肚子找来了。
周家彼时已凭制金手艺在京城站稳了脚,成为有名的望族,坚决不肯承认艺伎及她腹中的孩儿。周廉安那时又刚刚接手金满堂,不愿生出岔子,于是装聋作哑。江燕学更不会说半分好话,她已有两子在手,周家地位稳若金汤,怎么可能再要一个自个儿相公与艺伎的孩子?
可怜艺伎,独自流落河岸边,借着水草的掩映,生下一子,取名岸则之后一命呜呼。周家姑母一生未嫁,独居多年,见此心生怜意,悄悄带回岸则,连夜赶赴周氏江淮老家。周家长者事后听闻,无奈人已离去,也就作罢。就这样,京城旧士都知道周家有个三子在江淮,可是谁都不敢提及。
不提及并不代表忘记。随着年纪的增长,江燕学对当年之事愧意渐深,又听闻周岸则道出“母凭子贵”“妻妾相争”的话,知道他已听说当年之事,心中更是唏嘘。
如今过去二十多年,周家长者相继离去,只有周廉安生母邬元英仍旧在世,老太太吃斋念佛,是个慈眉善目的主儿。于是,周江夫妇二人商议,向大夫人请求接回岸则。老太太思虑几日后答应了,但是约法三章,一不能称父子,二不能上族谱,三不能入金满堂账房。
梅采玉原本满是笑意的脸庞顿时僵住。
“你——”她不解地看向卫奕。
“是这样。”卫奕打算解释两句,“当初在文池,本官是去梅家饼铺买过两次饼,不过只是路过,并非有意停留。后来沈姑娘将此物交给本官,本官明白她是受人所托,不愿她为难,于是收下此物。后来在油坊再次遇见梅姑娘,本官便寻思着找机会将此物还给梅姑娘,不料,今日梅姑娘主动上衙,正好了却本官心愿。梅姑娘,本官不记得曾经说过或者做过任何暗示或者明示姑娘的话或者事,令姑娘芳心错付,如果有,本官愿意道歉,如果没有,请姑娘请回心意,莫要辜负大好年华。”
梅采玉面如冰霜。
哪个去梅家饼铺买饼的男子不是想多看她梅采玉两眼,不是想趁机摸一下她的小手,难不成还真的有人喜欢吃梅长生做的饼不成?
卫大人就算长得正义凛然,不也是个男人么!他连着几年同一时间千里迢迢地去饼铺买饼,不是冲着她梅采玉而去是什么?!
可是,现在卫大人居然说得好象完全不记得她这个人·
一定是她!
那个披着沈月然皮囊的元小诺!
一定是她在卫大人面前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才令卫大人如此干脆地拒绝她。
当初,丛浩也是先认识她才认识元小诺的,结果她却成了第三者。
她不能再重蹈覆辙!
梅采玉拿出信笺,摊开递给卫奕,道,“采玉能不能请求卫大人看完这封告诫书再考虑要不要收回刚才那番话。”
她与丛浩共事多年,丛浩不可能不认识她的笔迹。
卫奕接过信笺,草草过目,道,“本官替百姓谢谢梅姑娘苦心。”
“就这样?”梅采玉脱口而出,一点反应也没有,难道他不是丛浩?
卫奕“哦”了一声,将香囊递给梅采玉,道,“就这样。本官还有公务繁忙,就此告别。”说着,抬脚离开。
梅采玉不甘心。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她大声吟道。
她第一次送丛浩去机场,二人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拥抱亲吻,她目送他过安检,待他安全到达目的地后,发来的报平安信息只有这十个字,暗合她的名字。·所以,她没有忘记,他更不可能忘记。
卫奕充耳不闻,脚步不停,身影很快消失在围墙之内。
不是他。
梅采玉心中五味杂陈。
不是他,那么丛浩在哪里?
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要去哪里寻找?
她感到一阵颓然,目光落在香囊上,却又大怒。
她狠狠地把香囊摔到地上,并用脚踩了两下,昂首离去。
******
梅采玉走后,一直隐在巷角窥视的吴兆言走出来,拾起香囊,自言自语,“人美,身娇,手又巧,送上门的都不要,难道真如外界传言那般?”
琢磨间,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
“吴校正。”
他循声望去,收起香囊,敛起神色。
“三少爷,这么巧。”他招呼道。
来人是金满堂周家的三少爷周岸则,也就是前阵子周家大老爷周廉安与周家大夫人江燕学特意去江淮接来的周家庶子。
周岸则年方二十有三,生得白净,五官儒雅,一表人材,无奈身子不好,总是病怏怏的模样。周岸则早年娶妻江东陈氏,成亲多年,一直无所出。周家姑母劝他纳妾为周家延续香火,谁知他一心体恤陈氏,惟恐妾室先有身孕,往后母凭子贵欺负了陈氏。他道,反正他也从未被周家承认,延续香火一事就由不曾见面的两个哥哥承担好了。
此事传到周廉安和江燕学的耳朵中,二人都不好受。
周廉安当然是一心想接这个不曾亲近过的庶子回京,当年是怕人笑话他年轻时犯下的糊涂事,才一直由姑母养着。可是毕竟是自己的骨血,哪有不惦记的道理?何况,如今金满堂的生意越做越大,也的确需要一个自己人帮衬。所以,在听到周岸则道“反正从未被周家承认”的话,他感到一阵心酸。
江燕学则是心虚。
其实当年周廉安与艺伎生子,她有脱不了的干系。当年的她如同如今的陈氏一般,久婚未出。她心中恐慌,生怕周家有了纳妾的打算,保不住往后长嫡母的位置,于是生出借腹生子的念头。她相中艺伎无依无靠,年轻,单纯,模样又与自己有几分相似,于是将之介绍给周廉安。二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很快打得火热,谁知命运就是这般作弄人,江燕学却在这时发现自个儿有喜了。
估计是紫薇化科,主生贵子,她开孕开得晚,两年连生两子,令周家长者笑得合不拢嘴。只是二子周孝则月子还没出,艺伎挺着快要临盆的大肚子找来了。
周家彼时已凭制金手艺在京城站稳了脚,成为有名的望族,坚决不肯承认艺伎及她腹中的孩儿。周廉安那时又刚刚接手金满堂,不愿生出岔子,于是装聋作哑。江燕学更不会说半分好话,她已有两子在手,周家地位稳若金汤,怎么可能再要一个自个儿相公与艺伎的孩子?
可怜艺伎,独自流落河岸边,借着水草的掩映,生下一子,取名岸则之后一命呜呼。周家姑母一生未嫁,独居多年,见此心生怜意,悄悄带回岸则,连夜赶赴周氏江淮老家。周家长者事后听闻,无奈人已离去,也就作罢。就这样,京城旧士都知道周家有个三子在江淮,可是谁都不敢提及。
不提及并不代表忘记。随着年纪的增长,江燕学对当年之事愧意渐深,又听闻周岸则道出“母凭子贵”“妻妾相争”的话,知道他已听说当年之事,心中更是唏嘘。
如今过去二十多年,周家长者相继离去,只有周廉安生母邬元英仍旧在世,老太太吃斋念佛,是个慈眉善目的主儿。于是,周江夫妇二人商议,向大夫人请求接回岸则。老太太思虑几日后答应了,但是约法三章,一不能称父子,二不能上族谱,三不能入金满堂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