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树倒猢狲散
他心想:怎么回事? 他一琢磨就明白了,敌人的船队企图拉成一条直线,挡住联合舰队的去路。显然,敌人已经猜测到己方的意图,目标是他们的旗舰,想掩护他们的旗舰逃离。 他立刻命令第二和第三舰队,分别从左右两侧画个大圆弧绕过敌人的船队,抢在敌人的旗舰跑远之前截住其,并将其与敌人的支援船队隔开,而自己的第一舰队从正面进攻。这样,由于第二和第三舰队不需要减速行驶,只是多行驶一些距离,就能赶在敌人的旗舰跑远之前,截住其并消灭。不过,这个方法唯一的缺点,是会使第二和第三舰队陷入两面作战的局面,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接到旗语命令的第二和第三舰队,迅速呈“↖↗”形状,各自向两侧斜插过去。 …… 海面上,郑芝龙的后勤运输船队。 后勤运输船队接到郑芝龙的命令才发现,在他们身后,敌人的三十多条战船正气势汹汹地冲过来,顿时都慌了。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显了。进攻港口的战船正在败退,能回来多少条战船都不好说;港口两侧的运兵船队停在那挨打,就算不全军覆也剩不下什么,岛上的两万多人估计也是凶多吉少;他们这二十多条后勤运输船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如何能阻挡敌人的三十多条战船,那不是找死吗? 虽然迫于郑芝龙的命令,大多数后勤运输船都执行了命令,但执行起命令来却并不坚决。结果,由于各船行动迟缓,导致一些船与船中间的距离过大,甚至,两三条战船都能从中间穿过去。少数运输船甚至动了逃跑的心思,只等机会一到就立刻逃跑。 …… 笠利崎港两侧的岸边。 防备松懈的运兵船队遭到攻击后,顿时乱成一团,纷纷忙着开船逃跑,但由于船只启动的太慢,导致几乎全军覆没。少数没有起火或者起火不多的运兵船,好不容易完成降帆、开船一系列动作后,拼命地向旗舰方向逃去,再也顾不上岸上的人了。 由于他们是面对向指挥船方向而去,刚好看见指挥船正驶向港口方向,而其后面的后勤运输船队正向两侧延伸,似乎想挡住什么。他们往后一看,发现三支舰队正疾驰而来,其中两支舰队已经快绕过准备拦截的后勤运输船队了。他们这才明白,原来,这三支舰队是奔指挥船而来,而指挥船正在逃跑。此时,三支舰队直奔指挥船而来绝不是巧合,肯定是奄美岛的战船,他们顿时不知所措。 短暂的迷茫后,他们都在心里盘算起来。 此时,他们如果上前,帮指挥船阻挡敌人的三支舰队,无异于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对方大多数战船都是拥有双层火炮甲板的洋人炮舰,而且,其中两条战船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巨型战舰,岂是他们这些放上两门土炮的运兵船可比的,那不是找死吗? 他们又望向指挥船逃跑的方向。 原来,在笠利崎港外面还有己方的数十条战船,于是,他们也奔那些战船而去。 …… 笠利崎港入海口外的海面上。 人是从众性很强的动物。 起初,只有少数几条郑芝龙的战船停在这里观望,后来,撤退出来的战船都停在这里观望,现在,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十多条战船,偶尔,还有一些着火的战船加入进来。 这些战船中,完好无损的只有十多条,其他的多少都带伤。严重点的,一根桅杆上的帆布都烧没了,船体很多地方也烧的不成样子;轻一点的,帆布上烧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船体一些地方也烧的黑乎乎的;还有的,船上的火还没有彻底扑灭,正在忙着灭火。 这些战船都望着指挥船,各怀鬼胎。 此时,指挥船正向他们驶来,在指挥船后面,敌人的两支舰队正从左右侧,绕过拦截的后勤运输船队,追赶指挥船而来。指挥船因为刚启动,速度很慢,而敌人的战船速度很快,估计,指挥船到不了他们跟前,就会被敌人追上。虽然他们知道敌人的首要目标是指挥船,但到时候,敌人肯定不会对他们置之不理,而只打他们的指挥船。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时,他们想不打都不行;而且,对方击沉指挥船后,肯定也不会放过他们;想要逃跑,现在是最后的机会,一旦对方击沉指挥船后,他们就没有机会了。 这些战船不约而同地分成两股,分别向左右两侧疾驰而去。 …… 郑芝龙的指挥船上。 由于指挥船刚启动不久,速度还没有提起来,眼看着敌人的指挥船越追越近,郑芝龙心急如焚。他真希望那些已经撤退到笠利崎港外的舟师来接应他,帮他挡住后面那些敌船,然而,那些战船始终无动于衷,像都商量好了似的。他心里简直恨死他们了,现在,如果那些船长在他面前,他会毫不犹豫砍他们的脑袋。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真是白养他们了,都该杀。 此时,后面的两支敌人舰队,已经从左右两侧绕过拦截的后勤运输船队,逐渐追上他的指挥船,再过一会就会超过他。看敌人的架势,是想绕个大圈儿,插在他和己方的那些战船之间,对他形成包围。如果己方的舟师再不来救他,他就会被包围、被击沉,于是,他满怀期待地望向己方的那些战船。 忽然,他的已经睁得大大的。 原来,他发现己方的那些战船已经分成两股,竟然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逃走了,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人里甚至还有他的兄弟和族人。 他气的想杀人,于是拔出佩刀,拼命地在船舷上砍着,发泄着心里的怒火 “啊——啊……”他边砍边狂吼着。 旁边的孙师爷和郑森被吓得大睁着双眼,直往后躲,另一边的几名亲兵也被吓得缩着脖子往后躲,生怕总兵大人将气撒到他们身上。 …… 笠利崎港两侧的海里。 数条运兵船正赶往笠利崎港的入海口外,准备与己方的数十条战船汇合。忽然,他们发现己方的数十条战船分成两股,一股向南驶去,一股向他们驶来,他们顿时就懵了。 怎么回事? 当他们看见己方的指挥船和追击的敌人船队位置时,终于明白了,原来,己方的数十条战船是怕引火烧身啊!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纷纷减速、转向、掉头,往回驶去。 …… 郑芝龙的指挥船上。 之前,郑芝龙见数条运兵船奔己方的舟师而去,知道他们想汇合自己,心里非常高兴;现在,他发现他们也掉头而去,感觉有点树倒猢狲散的味道。 又过了一会,他眼睁睁地看着两支敌人船队,逐渐追上他的指挥船,又逐渐超过他的指挥船,最后汇合在一起。每支敌人船队都拉成一里多长,像两堵长城一样,将他的指挥船围在中间。他不知道后面的后勤运输船队怎么样了,于是将身体探出船舷外,向船后面望去。 只见,后勤运输船队正逃向远处,显然,他们也放弃自己了。 他心想: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关键时刻弃自己而去。他知道,后勤运输船队迫于自己的命令,只是象征性地阻挡一下敌人的船队。不用看他就知道,由于他们的离去,敌人的另一支船队顺利地堵在他的指挥船后面,现在,他已经被团团包围插翅难逃。 他声嘶力竭地吼道:“来人。” 一名海盗小心翼翼地来到他面前,单腿跪地一抱拳,恭敬地说道:“总兵大人,有何吩咐?” 他命令道:“命令指挥船向西南方向突围,如遇敌船阻拦直接撞过去;所有人准备战斗,如果发生跳帮战,血战到底,宁死不降,违者就地格杀。” 海盗答道:“是。”就准备去传令。 “慢。”孙师爷抢上前来,对郑芝龙一拱手道:“总兵大人,现在敌众我寡,负隅顽抗已经没有意义。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如我们先假意投降,然后再做图谋。” 其实,孙师爷也知道,现在郑芝龙想拼命,他说这些话肯定会遭其恨,因为他的话肯定会扰乱军心,但如果他不说,就没有机会说了。他见识过对方“开花弹”的厉害,郑芝龙想拼命,对方肯定会用“开花弹”攻击指挥船,等待他们的结局就是船沉人亡,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劝一劝郑芝龙。
旁边的郑森也对郑芝龙道:“父亲,孙师爷说的有理啊!人死万事休,活着才有希望,我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您就听孙师爷的吧。” 周围的亲兵和海盗都大眼望小眼地看着三人。 郑芝龙双眼圆瞪,盯着郑森,心想:从对方的这一切布置来看,绝非善类,即使我假投降,也不可能得逞,甚至,对方都不一定能接受。而且,如果我投降,我的一世英名尽毁,日后根本无法在江湖立足,活着还不如死了。这些道理我岂能不知,但如果上下一心,拼死突围,也许还有一线生机。现在,被你们这样一说,还谈什么军心。你们这些怕死之辈,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孙师爷见郑芝龙没有说话,以为其已经动心,便想再添一把柴。他一拱手,说道:“总兵大人,您好歹是朝廷命官,对方肯定不敢擅杀朝廷命官,只要您投降……” “嚓——亮——”一声,只见寒光一闪,孙师爷的话就断了。 周围的亲兵都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望向三人。 只见,郑芝龙仍然保持原样站着,似乎没有动过,只是,其右手放在左腰间的佩刀把儿上。众人又看向郑森,只见其脸上溅的都是血点,双眼圆睁、大张着嘴巴,望着孙师爷。众人顺着郑森的目光看向孙师爷,只见,其一只手捂着咽喉,手指缝间正汩汩地溢出鲜血,另一只手指着郑芝龙,喉咙间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嗯——嗯——嗯……”那意思好像是说“你——你——你……” 郑森还是个半大孩子,哪里见过这样血腥的场面,而且被杀的又是他熟识的孙师爷。他忽然感觉胃里翻江倒海,一阵吐意上涌,连忙用手捂住嘴,防止吐出来丢人。 “哦——哦——哦……”他极力控制不想吐出来,但感觉捂不住,连忙跑一边吐去了。 “哇——哇——哇……”他呕吐的声音听的别人都想吐。 明眼人都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 郑芝龙现在虽然是总兵大人,但骨子里仍然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头子,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众人都了解他的为人,他个刚愎自用,不喜欢别人反对他的决定,经常一意孤行。之前,他不听劝阻下令进攻港口两侧,就是最好的例子。刚才,孙师爷反对他的决定,劝他投降,肯定让他动了杀机,于是,他在其说话时,闪电般拔刀,挥刀割开其喉咙,将其杀死,然后收刀入鞘。他这样做,就是想杀一儆百,让所有人明白他绝对不允许反对他的决定,也不允许投降,违者和孙师爷一样的下场。 不得不说,郑芝龙的确心狠手辣,刀法也干净利落。估计,刚才他盯着郑森看就已经动了杀机,但郑森是他的长子,他没舍得下手,而孙师爷再次进言,刚好成了他要杀的鸡。 周围的人望着眼前的情景,一下都成了木头人。 郑芝龙大吼道:“都看什么看,如再有敢轻言投降者,格杀勿论。现在都去做准备,按照我刚才吩咐的做。”说完一指传令兵,说道:“你,去传令。” 传令兵一哆嗦,答道:“是是是。”然后转身逃也似的去了。 …… 灭日港里。 阳光照在一座最高的瞭望塔上,偶尔反射出一点亮光。 在望远镜里,江海洋早就看见了海面上的情况,他怕徐启明太过死板地执行他的命令,于是,立刻命令信号兵给联合舰队发信号。 一名信号兵吹了一通军号,另一名信号兵则用小镜子反射阳光,照射纵横号,以此通知纵横号接收命令。 很快,纵横号也回了一通军号,并晃动小镜子反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