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
第一章回家
一辆绿皮列车安静地停在空荡荡的小站里。小站叫秦家坳站。
秦家坳,南溪县最偏远的乡镇。在南溪人眼里,秦家坳是个另类,不仅方言与南溪大部分乡镇有很大区别,而且南溪人都是吃南溪河水长大的,唯独这里喝的是秦滩河的水。秦家坳地处两省交界,是个避难躲藏的好地方。四面环山,秦滩河从腹中划过,河水向东南一拐弯就流到省外去了。
在秦家坳一些老人的嘴里,秦家坳是当年天地会的总舵。南溪县现任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秦淮人非常赞同这种看法。从小生活在秦家坳的秦淮人,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这里除了地形隐蔽、有着很多清代的古建筑屋群之外,最主要的是天地会在周围的数省份都曾经闹腾得很厉害,唯独本省一点动静没有,由此推断这里可能是指挥的中枢。
秦家坳境内有几家国营林场和成片的原始森林,所以当年修建铁路时在这里设了一个货运小站。那时每天都有成列的火车往外拉山上砍下来的木头。后来树木不让砍伐,小站便失去了原来的喧嚣,只有偶尔停靠的慢车还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虽然秦家坳火车站是南溪县唯一的火车站,然而南溪人几乎都不会在这里下车的,因为从秦家坳到县城的路又窄又烂,都在山中盘旋很是颠簸。南溪人出行坐火车从来都是舍近求远去三川市坐,去市里车又多路又宽,关键是停靠的列车也多。
车厢里的空气湿热浑浊,车厢里坐满了客人,南溪人秦众森秦从林兄弟都在这趟车上。秦众森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秦从林则烦躁在过道上走来走去,手上抓一本杂志不停地扇着。兄弟俩长得很像,只是哥哥秦众森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多了一丝斯文。
今天是放暑假回家,眼看着就要到家了,列车却意外地卡在这里,半天不得动弹。还是弟弟秦从林最后从列车长哪里得知了确切的信息,前方塌方了。兄弟俩商量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决定下车从秦家坳回家。一是铁路要修通没那么快,二则可以看看父亲童年生活的地方。
太阳快要落山了。雨后的晚霞把青山之上的天空染得绚丽多彩。兄弟俩拖着行李箱走在泥泞的路上,一脚深一脚浅的。
这个时间,从秦家坳回县城的班车不能指望了。秦从林很快有了主意,建议去找远房的叔叔秦淮河帮忙。秦淮河是秦家坳镇的党委书记,可以派车送他们回去,最不济也可以安排一晚的住宿,第二天再坐班车回县城。秦众森不同意弟弟的建议。秦淮河虽说是父亲秦淮人的同族兄弟,尽管两人同样是秦家坳出来的在南溪官场上有点名气的人,但是农民干部身份的秦淮河显然和知识分子的秦淮人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秦从林不以为然,秦淮河跟父亲即便不是一路人,但是他们毕竟是一个村庄一个族里的人吧,何况父亲还是副县长,副县长家的大公子二公子回不了家,秦淮河多少会给点面子出手帮一下的。最后,秦众森说服不了弟弟,只好陪同秦从林去镇政府碰碰运气。
镇政府倒是好找得很,本来就不大的乡镇,镇政府那栋崭新的六层白色楼房在破旧的街上显得鹤立鸡群。
然而在镇政府大门口,兄弟俩大吃一惊。镇政府院子里停满了汽车,其中还有一部警车。
正当兄弟俩迷惑诧异的时候,一辆桑塔纳汽车里下来一个人,对着秦从林说:这不是小秦吗,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秦从林上下打量了一下对面的人,觉得脸熟,但是一时想不出在哪见过。
看见秦从林迟疑,那人赶紧介绍说:我是政府开车的李师傅呀。
秦从林一下明白过来,原来是父亲单位的司机。秦从林把前方塌方他们被迫下车的经过说了一遍,随后问道:李师傅,你们怎么会在这呢?
很快,从李师傅嘴里,兄弟俩了解到了他们的父亲秦淮人此时此刻居然也在秦家坳,正在镇政府一楼的那间紧闭着门的大会议室里调查秦家坳刚刚发生的一件大事。
两天前,秦家坳中心小学的校舍经不起连续半个月的大雨的冲刷,倒塌了,压死压伤了不少学生。秦家坳镇党委书记听到事故一下慌了神,尝试了用各种手段来掩盖隐瞒,但是最终还是纸包不住火。两天后,得到事故报告后,县委县政府立即派出了以主管副县长秦淮人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前往秦家坳。
李师傅刚讲完事情的经过,兄弟俩还来不及感慨一番,会议室的大门突然打开了,只见秦淮人面色凝重走了出来,后面呼啦啦跟着一群人,个个表情严肃。
吸了大半天的二手烟,秦淮人头重脚轻,昏昏欲睡。走到汽车旁,忽地看见自己的两个儿子,吃了一惊,问道:你们俩怎么会在这?
秦从林抢着说:前面塌方,我们只好在这下火车,没想到你们也在这。
秦淮人哦了一声,沉默了一下,让兄弟俩上了车。
车开出大院,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子垂头丧气追了上来,拦住车对秦淮人说:四哥,你们吃了饭再走吧。
秦淮人冷冷的说:不了,回去还得赶紧向吴书记舒县长汇报呢。
秦淮河一脸苦相,沮丧地说:哥,你可得多给吴书记舒县长说说好话,兄弟这回麻烦大了。
秦淮人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摇头道:书记县长那你还是自己去说吧,我这里只有如实汇报,人数都是实实在在的,你让我怎么办?
汽车闪着灯加速驶离了村庄,驶上了颠簸的山路。
夜幕落下了。
一辆绿皮列车安静地停在空荡荡的小站里。小站叫秦家坳站。
秦家坳,南溪县最偏远的乡镇。在南溪人眼里,秦家坳是个另类,不仅方言与南溪大部分乡镇有很大区别,而且南溪人都是吃南溪河水长大的,唯独这里喝的是秦滩河的水。秦家坳地处两省交界,是个避难躲藏的好地方。四面环山,秦滩河从腹中划过,河水向东南一拐弯就流到省外去了。
在秦家坳一些老人的嘴里,秦家坳是当年天地会的总舵。南溪县现任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秦淮人非常赞同这种看法。从小生活在秦家坳的秦淮人,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这里除了地形隐蔽、有着很多清代的古建筑屋群之外,最主要的是天地会在周围的数省份都曾经闹腾得很厉害,唯独本省一点动静没有,由此推断这里可能是指挥的中枢。
秦家坳境内有几家国营林场和成片的原始森林,所以当年修建铁路时在这里设了一个货运小站。那时每天都有成列的火车往外拉山上砍下来的木头。后来树木不让砍伐,小站便失去了原来的喧嚣,只有偶尔停靠的慢车还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虽然秦家坳火车站是南溪县唯一的火车站,然而南溪人几乎都不会在这里下车的,因为从秦家坳到县城的路又窄又烂,都在山中盘旋很是颠簸。南溪人出行坐火车从来都是舍近求远去三川市坐,去市里车又多路又宽,关键是停靠的列车也多。
车厢里的空气湿热浑浊,车厢里坐满了客人,南溪人秦众森秦从林兄弟都在这趟车上。秦众森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秦从林则烦躁在过道上走来走去,手上抓一本杂志不停地扇着。兄弟俩长得很像,只是哥哥秦众森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多了一丝斯文。
今天是放暑假回家,眼看着就要到家了,列车却意外地卡在这里,半天不得动弹。还是弟弟秦从林最后从列车长哪里得知了确切的信息,前方塌方了。兄弟俩商量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决定下车从秦家坳回家。一是铁路要修通没那么快,二则可以看看父亲童年生活的地方。
太阳快要落山了。雨后的晚霞把青山之上的天空染得绚丽多彩。兄弟俩拖着行李箱走在泥泞的路上,一脚深一脚浅的。
这个时间,从秦家坳回县城的班车不能指望了。秦从林很快有了主意,建议去找远房的叔叔秦淮河帮忙。秦淮河是秦家坳镇的党委书记,可以派车送他们回去,最不济也可以安排一晚的住宿,第二天再坐班车回县城。秦众森不同意弟弟的建议。秦淮河虽说是父亲秦淮人的同族兄弟,尽管两人同样是秦家坳出来的在南溪官场上有点名气的人,但是农民干部身份的秦淮河显然和知识分子的秦淮人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秦从林不以为然,秦淮河跟父亲即便不是一路人,但是他们毕竟是一个村庄一个族里的人吧,何况父亲还是副县长,副县长家的大公子二公子回不了家,秦淮河多少会给点面子出手帮一下的。最后,秦众森说服不了弟弟,只好陪同秦从林去镇政府碰碰运气。
镇政府倒是好找得很,本来就不大的乡镇,镇政府那栋崭新的六层白色楼房在破旧的街上显得鹤立鸡群。
然而在镇政府大门口,兄弟俩大吃一惊。镇政府院子里停满了汽车,其中还有一部警车。
正当兄弟俩迷惑诧异的时候,一辆桑塔纳汽车里下来一个人,对着秦从林说:这不是小秦吗,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秦从林上下打量了一下对面的人,觉得脸熟,但是一时想不出在哪见过。
看见秦从林迟疑,那人赶紧介绍说:我是政府开车的李师傅呀。
秦从林一下明白过来,原来是父亲单位的司机。秦从林把前方塌方他们被迫下车的经过说了一遍,随后问道:李师傅,你们怎么会在这呢?
很快,从李师傅嘴里,兄弟俩了解到了他们的父亲秦淮人此时此刻居然也在秦家坳,正在镇政府一楼的那间紧闭着门的大会议室里调查秦家坳刚刚发生的一件大事。
两天前,秦家坳中心小学的校舍经不起连续半个月的大雨的冲刷,倒塌了,压死压伤了不少学生。秦家坳镇党委书记听到事故一下慌了神,尝试了用各种手段来掩盖隐瞒,但是最终还是纸包不住火。两天后,得到事故报告后,县委县政府立即派出了以主管副县长秦淮人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前往秦家坳。
李师傅刚讲完事情的经过,兄弟俩还来不及感慨一番,会议室的大门突然打开了,只见秦淮人面色凝重走了出来,后面呼啦啦跟着一群人,个个表情严肃。
吸了大半天的二手烟,秦淮人头重脚轻,昏昏欲睡。走到汽车旁,忽地看见自己的两个儿子,吃了一惊,问道:你们俩怎么会在这?
秦从林抢着说:前面塌方,我们只好在这下火车,没想到你们也在这。
秦淮人哦了一声,沉默了一下,让兄弟俩上了车。
车开出大院,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子垂头丧气追了上来,拦住车对秦淮人说:四哥,你们吃了饭再走吧。
秦淮人冷冷的说:不了,回去还得赶紧向吴书记舒县长汇报呢。
秦淮河一脸苦相,沮丧地说:哥,你可得多给吴书记舒县长说说好话,兄弟这回麻烦大了。
秦淮人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摇头道:书记县长那你还是自己去说吧,我这里只有如实汇报,人数都是实实在在的,你让我怎么办?
汽车闪着灯加速驶离了村庄,驶上了颠簸的山路。
夜幕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