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在线阅读 - 第488章:皇帝教子

第488章:皇帝教子

    “乾儿,此事关系重大,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若是泄漏只言片语,我大唐就会声誉扫地,到时,谁愿意与大唐结盟?”李世民神色一片肃然,他十分郑重的叮嘱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了点头,过了半晌道:“大舅也不能说?”

    “不能!”李世民毫不犹豫道:“知道的多一人,就多一分泄漏的风险。”

    “喏!”李承乾微微一凛,通过李世民这话,他发现自己的父皇似乎对长孙无忌已不像以前那么言听计从了。同时,李承乾也发现长孙无忌好像也变了,他不像以前那般全力支持自己了。这似乎从自己与秦风走近的时候开始的。

    “你别多想。”李世拍拍李承乾的肩膀,笑了一笑:“你也下去吧,明天,你代朕宴请各国使节!这天下终归交给你,多锻炼锻炼一下自己的能耐。”

    “喏!”李世民这番话,李承乾本应当是狂喜的,可是他此刻却只觉得沉甸甸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讷讷道:“父皇,儿臣,儿臣……”

    “怎么了?”李世民问。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道:“儿臣怕做得不好,有负父皇厚望。”

    李世民道:“你这太子做得比朕所期望的强了很多很多,父皇相信乾儿做得比父皇还要好,你不要有压力,也不用担心。皇帝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犯错不要紧,最怕的是一错再错,为了防止一错再错,所以你要听大臣们的谏言,从中分析谁对谁错。作为一个君王,必须公私分明,绝对不能因私废公,实话与你说,从私人感情来说朕非常不喜欢魏征,可是从国家大事上而言,朕却非常需要魏征这样的人,这种人说话很难听,可他的出发点是对的,所以一个人可以无才无德,却不能没有容人之量,也不能没有识人之明,这一点你要切记在心。”

    “乾儿,以后,你千万不能恨那些扫你面子的人,即使他说的有多难听,他都是为了你好,为了让你纠正错误,所以你不应该恨他,反而因该感激才是!只有这般刚直不畏强权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依赖的臂膀,才是真正为大唐着想的人才。所以,所以,父皇对魏征只有赞赏而没有任何的怨恨。一个敢指出你错误的人,比一个奉承你的人,更加难得百倍。你若做不到这一点,你便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语重心长的话,让李承乾激动如泉涌、双目噙泪,他半晌也说不话来,只是重重的点头。过了一会儿,才道:“儿臣记住了父皇的话!儿臣告退。”

    “乾儿,于志宁这老家伙如何?”望着李承乾的背影,李世民突然问了一句。

    老家伙?

    “这老……”茫然不知所措的李承乾本想也跟着叫“老家伙”,但是一回首,见李世民眉毛都竖了起来,赶忙改口:“于先生与孔老先生一样是宇内知名的大儒,经学方面鲜有匹敌。”

    “妇人之见!”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话不屑一顾,反而对他说道:“乾儿,那老家伙学问是有,若论经论道确实鲜有人比得上他。但他过于迂腐死板,不知变通,将圣人之言,视为无上真理。这个老家伙把圣人之言当成了圣旨一般,一旦别人有所疑义,他就跳出来争辩高下。还是你妹夫说得好,圣人之言是对的,可时代在进步,后人面临的人与事与圣人活着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一样,墨守陈规毫无益处。具体的问题当视具体的情况去分析,绝对不能一概而论,要不然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的下场,最终将惨败而亡。乾儿你可学他的文化知识,但决不能学他的为人处事,于国无利,于己有害。”

    李世民这话可说到李承乾心坎里去了。

    昨天于志宁、孔颖达教他君子的处事之道,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当以义为先,只有小人才处处重利。说了一大通的典故,听得李承乾耳朵都生茧了。

    李承乾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深知若用于志宁、孔颖达这番道理治国,人人都去当君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以想象,大唐王朝不要十年,必然衰败。只不过,对方是知名的大儒,又是李世民给他安排的老师,故而虽说不耐,却也不得不学。使得他痛苦至极。李世民现在这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觉得乌压压的天空一下子就变成了朗朗乾坤。

    “父皇这话说的好,儿臣也觉得儒家学说不是不好,但任何东西不能盲目,一但盲目就会适得其反。儿臣一向认为,学问学问就是边学问,选择性去学,带着疑问去学才是上上之道。要是全盘接受了他们的理论,儿臣恐怕要变成伯乐的儿子,误把癞蛤蟆当成千里马了。”

    “乾儿竟有如此见地?”李承乾兴奋的连胡子都抖了起来。

    李承乾这番话说的,便是李世民也点头赞许道:“你以后不用顾虑朕的想法,以后但凡有所疑义,你便用实实在在的例子与他们分辨,不要闷在心头,他们是真心做学问的人,你别看他们为人刻板,可一旦你说得有道理,一旦让他们哑口无言,他们不但不会责怪于你,反而觉得你有才华。秦风屡屡顶撞孔颖达,可孔颖达为何一直对秦风赞不绝口?原因就是秦风用各种实在的东西让他无话可说。你也可以这么做,只有如此你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当然,前提是你要有真才实学,要说得有道理。要不然,朕也不会护着你的。”

    “喏!”李承乾兴奋若狂,很多次,他想要争辩的话都到了嘴边,可生怕李世民不高兴,只有强忍着,现在有李世民给他撑腰,他不再害怕,一刹那,闷闷的李承乾变得神采飞扬了起来。

    ………………

    李承乾走后不大一会儿功夫,长孙皇后悠然而至。

    “来得正好,朕有一个好事与你分享分享。”哼着小曲的李世民双眼一亮,他一下子跳将起来,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得意洋洋的向她说了刚刚教导李承乾一事。

    长孙皇后哭笑不得道:“陛下,臣妾知道你为乾儿着想,可先生们知道了会怎么想?外人会怎么想?他们会怎么认为呢?他们会说是陛下的纵容,乾儿才会如此无理,这对皇上,对于乾儿都不好!”

    李世民也知长孙皇后说的在理,但心底却觉得自己君王的威风受到了藐视,怒道:“乾儿是朕的儿子,怎么教朕说了算,谁敢叽叽歪歪的乱嚼口舌,朕砍了他的脑袋。”

    与秦风处久了,一些后现代、非主流的词汇,李世民是信手拈来。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有些不悦,嘟嘟哝哝的,多年的夫妻,哪里不知道自己丈夫心底再想什么,在私下里,尤其是在她的面前,这位一统天下的帝王经常做一些孩子气的事情。就比如说吧,在朝堂上受到了魏征的委屈,这火憋在心底,无法发泄,就会跑到她这里来,报怨道:“朕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其实李世民若是真的对魏征动了杀心,以他的手段,以魏征的性格,以魏征那多达上百次的触犯龙颜,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李世民没有杀他,而是跑到长孙皇后这里来生闷气,叫囔着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这跟小孩子受到了委屈,跑到最亲近的人哪里倾诉有什么两样,李世民还真的会杀魏征不成?

    长孙皇后也知李世民仅仅只是说说,也不在意,只是正色道:“陛下,咱们说真的,你这么教乾儿,会不会对他有影响?”

    李世民摇头,如数家珍的一口气连说道:“一点都不会,即便是有影响也是好的一面。大唐需要一个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储君,而不是学问宗师,陈叔宝的学问不好吗?好,很好。书法、绘画更是了得,如果他不是皇帝,定然是一个不错的诗人,可他是皇帝,皇帝就是一国之大管理,就应该处理天下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乱七八糟的杂事,可他却以当诗人的情怀来对待他的国家,他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朝自此而灭。再有三国时期的曹植,水彩斐然、满腹经纶,一肚子的锦绣文章,可雄才伟略的曹cao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为何选择了曹丕,而不是曹植呢?”

    “天下需要的是关注民间疾苦、爱民如子的皇帝,而不是一个诗人。”长孙皇后不假思索的说着。

    李世民点头道:“前车之鉴,尤在眼前,朕不得不妨。”说到这里,李世民禁不住笑了起来:“朕非常看好这对舅郎,风儿,这小子真了不起,他灵光一闪就是各种馊主意,也预示着大唐的敌人将要遭殃。朕都不得不佩服,都不知他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朕,真恨不能掏空他的各种鬼点子。别人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乾儿跟了他一段时间,受他影响颇深,这是好现象,一个储君就该有自己的想法,以前,乾儿虽然也做得好,可朕不太满意,因为以前的他太过拘谨,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现在,越来越有储君的气度了。”

    长孙皇后知道秦风是如何的善待长乐公主的,对于自己这个女婿是越来喜欢,她抿嘴轻笑道:“风儿确实了不起,乾儿与他为友,是好事。以后他们一起,定然成就一番美谈。”

    “风儿嘛,什么都好,就是太懒了。”李世民笑了一笑,道:“他是属驴的,你抽他一鞭他才走一步,你不管不问他就站着不动了。这混小子才华出众,能想别人所不能想,做别人所不敢做,胆子大得出奇。不过,朕最欣赏的恰恰是他的这一份懒散。”

    “哦?”长孙皇后有些不解。

    “须知才华无双的人,自古以来多不数胜。可有的人自视甚高,最终害人害己。”李世民笑了一笑道:“受那没出息的小子影响,朕忽然发现这皇帝还真是一件苦差事。等天下稳定,等乾儿可以独当一面,朕就把这天下交给乾儿来管理得了。朕这大半辈子好像还真没有为自己好好的活过一回呢。”

    青少年时,为了家族的兴旺而学习;大了为隋朝,之后是为了争夺天下,现在,更是为了天下万民。他思细一回,好像自己还有很多梦想没有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