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君情染江山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八章 黑云压城

第八十八章 黑云压城

    凭借着监听器带来的准确方向信息,驻守长庆的楚军将领立即安排了2500名工兵组成的队伍,分两队立即出城,第一队1000人负责在长庆城的西和西南面安置稍远的两道防线,他们把连续两天通宵达旦准备好的油草、带倒刺的木板和绊马钉,立即运出城进行安置。

    第二队1500人,则开始在长庆城西边和西南边,离城门5000米远的防线位置上,加紧开挖壕沟,如今已是秋季,但是挖壕沟的楚兵们却个个挥汗如雨。

    经过一天两夜,守军挖出了2米深的战壕,这些壕沟中足以能埋伏下4000名骁勇的楚军,到时候,他们将从壕沟中突然发起进攻,让敌军的先头部队措手不及。

    而城内的守军,更是严阵以待,长庆的西门和西南门,分别有两位楚军大将各自带着下属1万士兵驻守,而墨子则担任统筹指挥的大任。一旦哪个门告急,墨子便要立即进行灵活的调配。

    而这时,前方打探吴军进程的侦察兵回来了,据他们的信息,此次前来攻城的吴军约有4万人,他们4万人对付我们2.5万人,如何以少胜多,钰萱心里开始打鼓。而前往蒙河楚、吴边界探查吴、楚交战情况的另一路侦察兵还未传来消息。

    随着时间的临近,墨子不断的来到监听的哨岗处,俯下身子,在监听装置前进行着听音的判断。午时的那次监听之后,墨子告诉大家:"按照行军速度,吴军今晚上就应该抵达长庆城下。"

    一听师傅这样说,钰萱心中的弦再一次绷紧,恐惧与不安随之而来。但墨子又分析道:"吴军夜袭的可能性不大。吴军从蒙阳河两岸集结奔袭安庆,至少花了5天时间,人困马乏,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安营扎寨,稍作休息,我判断,对方极有可能在明日发动攻城之举。

    当天,长庆的大门在午时之后就关闭了,而派到城外的楚国侦察兵,打探到消息,晚上戊时,吴军在安庆城西南方约5里处的空地处安营扎寨。那一晚上,钰萱站在城门上,目送着英勇的楚国4000勇士,喝完壮行的酒,视死如归的却又消声无息的走进坚固的城墙下不易被察觉的一片片壕沟。

    而她双目眺望远方,还发现本应黑魆魆的天际远方,因为一大片星星点点的火光而分外耀眼。同样站在长庆坚固城墙之上的墨子,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指着那片星火,告诉钰萱:"那便是吴军的营寨了。"

    第二天巳时,那擂擂作响的战鼓由远而近,吴军向长庆城发动了进攻,"黑云压城城欲摧",唐代诗人李贺笔下之境在钰萱眼前真实的上演。

    一场攻与守、以寡敌众的生死鏖就此展开!

    城外开阔的战场上,杀气冲天,鼓声动魄。由远而近向长庆城冲过来的吴军黑压压一片。吴军行进到长庆城外,楚军布下的最远处的第一道防线,一时间,战马发出痛苦的嘶鸣,然后骑在战马背上的吴国骑兵被发了疯的马儿纷纷甩了下来,而一旦他们掉落地上,则又被勾刺所伤。看来第一道防线,即覆盖着伪装草皮、长着倒钩的木板与绊马钉发挥了作用。

    带伤冲过第一道防线的吴军,战战兢兢又往前走了200米,便遇到了楚军的第二道防线,"放箭!"守在城门上的楚军将领一声令下,一只只带着火的箭矢如一簇簇火流星,立即把铺在第二道防线上,浸过油的稻草枯枝引燃,火攻之术,确实让来到此道防线的吴军部队变成了火人。

    只不过后赶到的吴军不是傻子,他们看到前面部队,连遭两道防线所伤,便不敢轻易策马奔突,绕开带着倒钩的木板,等第二道防线的熊熊烈火燃烧殆尽,后续的敌人又黑压压的前进了。

    等吴军前进到了楚军的壕沟处,真正的交战开始了。壕沟内早已埋伏在那里的4000多名楚国勇士英勇的拿起武器,开始在吴军军队中左右横突,并与吴国士兵贴身rou搏。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破坏吴军的阵列,让以为可以长驱长庆城下的吴军再遭一击。

    进入战壕作战的楚兵早已在出城之前写下了生死状,他们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勇猛异常。但毕竟同样是刀枪剑戟的武器,古代战争拼的更多的则是人数。吴军先是乱了阵脚,但不到半个小时后,当后面涌来了越来越多的吴军做支持的时候,吴军便渐渐稳住了阵脚,而从战壕里冲出去杀敌的楚军,渐渐不支。

    这时候,城墙上墨子与楚国的将领使了眼色,里应外合的时刻到来了,厚重的城门打开了。1万楚军冲了出去,又是一阵殊死拼杀,吴军万万没有料到城内竟有楚军冲出来,士气又是一挫,吴军惊慌起来。

    带头冲出去的楚军将领叫做张计展,他勇猛异常,他手下的士兵们也都奋勇杀敌,交战的战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吴军和楚军都豁出命去,砍杀起来。半个小时后,胜负渐分,吴军伤亡更多,楚军占了上风。

    这时候老天却帮助了吴军,一阵从西南方吹来的狂风,让吴军顺风,楚军逆风。风卷黄沙,迎风的楚军战士们一时间睁不开眼睛。这时候,见机不妙的吴军指挥官立即下令吴军全线后撤逃跑。

    墨子在城楼上看到此景,命鼓手敲响楚军回缩的战鼓,训练有素的楚军在将领张计展的指挥下,撤回城来。

    就这样,吴军第一轮攻城之战,被墨子的三道防线以及英勇的楚军化解了。看到吴军又退回了长庆城外的大本营,大家都松了半口气。但楚军这边都清楚,第一回合,只歼灭了一小部分敌人,挫了吴军刚开始的嚣张气焰,4万吴军如今估计还有3万人,吴军实力尚存。

    枕戈待旦的睡了两晚上,第三日的夜晚,吴军再次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击。没了之前的三道防线,他们来到了长庆城墙下。

    攻城与守城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一晚上,火光将长庆城天空照得通红通亮。城墙上的滚石纷纷落下,箭矢遮天蔽日。幸亏有墨子在,师傅的各种守城办法,加上全体楚国将领士兵的英勇奋战,终于让长庆城门不失。战斗持续到黎明,吴军终于偃旗息鼓,退回了他们的阵地。

    战斗结束的当天黎明,钰萱参与了人员、器械和物资的清点工作。箭矢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击落云梯的滚石也消耗了一大半。但是,所幸的是楚军的人员伤亡还不算太大,有战斗力的士兵还有1.5万人。

    整个长庆城作为后方,守城应战来之突然,更没有充分的准备,好在第一场交战还没开始的时候,墨子就已经把长庆城内所有的手工匠人都召集了起来。新的箭矢、兵器已经下了命令正加紧制造,墨子还画出了箭矢连发机和抛石机的图纸,他欲制造两个威力更大的箭矢连发机,和一个可以架在城楼上的抛石机。

    墨子告诉钰萱他这个抛石机被他改良后,极为轻巧,但准确性高,装载石头的重量也丝毫不逊于大机器。

    钰萱知道若师傅的新器械果真能制造出来的话,定能大大派上用场,但只听说过"临阵磨枪",却没听说过临阵造枪的,若是吴国不等彼此双方喘息休整,继续发起进攻,武器制造的时间能不能来得及,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有过了一天,傍晚时分一只信鸽停落在军营中,钰萱正巧看到,她抓住了它,一位老侦察兵也在场,他看了看说道:"太好了,这是前往蒙江吴楚边境的侦察兵带去的战鸽。"

    一听他这样说,钰萱的心情变得急切又忐忑,她既想马上看到战报又怕结果难以接受,我忐忑的迅速从鸽子脚上扯下二寸长的帛书,逆着它裹卷的方向,帛书被逐渐展开:

    "渡蒙江南,深入敌军。南岸败,北岸胜,1万五千军士回还,望日可达。"

    她看着这文字,问和我一起读这帛书文字的老兵:"望日,是后天吗?后天月圆?"虽然已经在古代那么久了,但用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表述日期的方式,钰萱一直都不怎么接受。

    那位老兵想了想,说:"应该是的。"

    看到这样的文字,虽不是大喜但也的确不乐观,前后三批楚军,总共有5万5千人走上战争最前沿的蒙江岸边,但如今仅有1万5千人返还,一大半的楚国兵士已经因残酷的战争将命丢在了楚、吴交界的蒙江南北。那些献血和生命啊,钰萱想到这,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不过总之,这样的消息也让在长庆苦苦守城的楚军有了希望。再过一天,前方的军队就从蒙河前线回来接应我们了,到时候,长庆城内外响应,两面夹击吴军,击退甚至可以歼灭吴军。

    "只要把这一天一夜坚守好就行了!"钰萱拿着简帛的内容,一边兴奋的嚷着,一边去找师傅。

    钰萱在军械制造场找到了墨子。在墨子的主持下,短短一天时间,一台箭矢连发机已经制造好了,他正带着另两名长庆当地的工匠在调试。对于墨子,拿起宝剑就是武士,拿起作战图就是军事家,拿起工具就是制造家的大神级别的人物,钰萱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墨子看到钰萱递给他的信鸽消息,眉头一展,脸上绷紧的肌rou舒展开来,他说道:"好,好消息。"说完,他又命令工匠们加紧制造他的。

    这天夜里,钰萱被咚咚的巨响惊醒,她穿上战袍,循声赶往长庆南门,不死心的吴军又开始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