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二十四章 维系帝国的方法

第四百二十四章 维系帝国的方法

    要维系一个帝国,尤其是一个庞大,种族和地形都很复杂得帝国。需要很多向心力,维持帝国不会崩溃。李忱心里有了一些约略得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是总要试试看。

    其中,道教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不说天主教,这个宗教得教廷太过于霸道。拿藏传佛教来说好了,当地那些什么可以转世得什么喇吧,法王,对于教徒得影响力太大了。连藏传佛教传入草原,都对蒙古人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了,李忱希望,改革后的道教,这个真正兴起于中国,属于中国本地得宗教,可以真正的起到,维系帝国得责任。当然了,这是李忱一个很美好得想法,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不过,李忱在全面模仿天主教之余,还加上了一些限制。为什么要限制?道教在历史上,可是造反过很多次得。还有,李忱不希望将来道教会发展到,地区得传教者,可以影响地方政务,甚至干涉国政,像西方得天主教那样。

    所以他改革了礼拜仪式。不管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都要上教堂。可是呢,伊.斯兰人不用。也不是说他们都不上教堂。而是他们的教义,比天主教还要简单。

    在21世纪,天主教也逐渐弱势下去,很多新一代都不太信仰了。可是,伊.斯兰教还保持了一定得活力。不要说很多******教派太过极端什么,很多信仰一般伊.斯兰教的国家,国内得宗教气氛还是很热络。不管你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似乎******教的影响无所不在。

    甚至在这个年头,伊.斯兰教也显露出了比基督教更强大得活力。李忱当年学过一些这方面得知识,好像是******教的礼拜仪式比较简单。一本可兰经,加上随地定时得礼拜,就是******教。这是他比天主教优势的地方。

    天主教呢?要上教堂的。对比之下,就是.******教比较简单。所以李忱在新改革的道教教义里面,也加入了这条。信徒最主要的,还是一本道经。

    有了统一的、标准化的,比较白话的道经,加上一些识字的人,这本道经就可以负担起教人识字,传递汉文化得责任。不管在哪个偏远的地方,都可以传教。

    听起来好像有点瞎。可是就李忱了解,现代社会就差不多是这各样子。很多隐密些的教派,就是一间房屋,一个长老解经什么。

    仔细想想吧,为什么大航海时代,会有很多传教士热心到处传教。他们凭什么到处跑?有商人背后支持,不然传教士凭什么四处乱窜,传教。商人为什么支持他们很简单,教士为了传教,不怕死先行。等那些土人信仰了天主教,商人就可以随后跟进了。

    人种不同,语言不通,文化不了,交通不便,至少跟土人间,有一种可以交流得方式。‘嘿,我们都是信仰天主教得,你不要杀了自己教派得兄弟,更不能吃掉我们。’,大概就这个意思。

    对于那些土人都可以起到这种效果,那么同文同种得人,岂不更容易起到,我们有共通之处,都是一家人得感觉吗?

    甚至,李忱还把******教那种,一天三次向圣城的方向膜拜得仪式,也学了起来,每天都这样来两次,早晚个一次,可以增加信仰。还有,李忱也把圣城的设定加入了道教的经典中,一个人一生,都要去圣城朝拜过一次。

    天主教徒可没有这样,哪怕一辈子没到过罗马,也无所谓。嗯,你说天主教圣地是耶路撒冷?无所谓了,反正到了现代,你听过天主教或是新教徒,一生中一定要去耶路撒冷朝拜一次,得说法吗?

    这算是一种变相得约束了。只要你信道教,就不怕你背离大唐。不然会害你一辈子都无法回到圣地一次,死了都不得安宁。至于圣城在哪里,当然是长安了,至于理由?那更不重要,随便编就是了。

    花了小半天时间,李忱大致了解了,新的道教内容。天色也晚了,李忱留了这些辛苦的道士一起用膳。席间,他指定了,施肩吾担任首任得真人一职。

    他曾经考中过进士,不过并没有授官,就回乡学道去了。本来刘玄靖应该比他更合适些。他曾经在武宗朝,也担任过银青光录大夫,崇玄馆学士。不过,他以年迈体衰,拒绝了。

    除了真人一职外,基本上在座的都会担任炼师一职,不管哪各学派,都会在初建立的道廷中,有一个职位。这些都是事先商良好得,不然那些比较弱势的

    教派,也不会答应。

    用罢晚饭,李忱送走这些忙碌得道人,接下来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木钱就是初步拟定了教义,定下了组织和领袖。其他还有很多方面又填补,比方说教廷得组成。

    李忱知道,梵蒂冈的教廷内部有很多组成,但是他也不知道有哪些。这些都要他们去摸索。一步一步完善。

    不过这些他暂时不关心了,至此,道教算是逐渐完善了。他提前几百年让道教完成合流,原本这是到了宋朝才逐渐完成得。

    他现在要考虑些别的东西,他不会天真的把希望都放在道教之上,人要两条腿走露才会稳,桌子四肢脚很稳固,他正在考虑另外一只脚,儒学。他想要振兴儒学,当作另一个维持汉民族得方法。

    不要看不起儒学,唐代为什么后期这么乱。同样宦官势大的汉朝和明朝,就没有像唐朝这么惨,连皇帝的生死废立都被宦官掌控。地方还在闹腾,时不时有人出来蹦达两下。李忱觉得儒学不彰,是一个原因。

    中国人建立得几个大一统王朝,汉、晋、唐、宋、明、清,也就是晋和唐,儒学不彰。然后这两个朝代,晋不说了,乱、惨。唐后期也没好到哪去。

    李忱觉得,儒学不彰,是一个原因。不要说儒家迂腐、保守,让中国没进步什么,至少在维持统治稳固上,有很大的帮助。不要看宦官猖狂,没有那些大臣配合,他能嚣张多久?

    宦官杀了皇帝,一个又一个。这种事情怎么就不会发生在汉朝和明朝?那些大臣绝对不会和宦官合作,会找他们拼命得。就算宦官把京师得百官杀尽,地方上也不会配合,保管全部瘫痪给你看。

    当然了,儒家司享有很多缺点,不过在李忱看来,这些都可以改得。所以他招集了一批儒生,不管有没有功名,主要要精通如家思想,然后能依照他的意思去改良。

    怎么改良?其实也就是断章取义,和旁征博引。引用论语的话,然后去延伸、去解释。反正儒家思想,早在董仲舒时代,就被他改到乱七八糟。什么天人感应说,孔子什么时候这么说过了。

    什么天灾是因为皇帝失德得缘故,孔子都敬鬼神而远之了,哪会说这些。哪有那种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