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九转道经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四章 解局:赢宛儿之智

第四百三十四章 解局:赢宛儿之智

    暗棋是谁,现在赢宛儿已知晓,可是她的实力可以强到打伤麒麟王,那可真让人难以置信了。

    “看不清楚,她一直蒙着脸。我只能看出她是女的。”

    麒麟王回忆了一下。

    “嘶”古臻听之,立即倒抽了一口冷气。

    “嘶,她怎么可能强到这种程度呢?”

    赢宛儿惊叹地说道。

    “若是她没有这种修为实力,又如何能隐藏至今,布局天下呢?看来她才是我们三大神庭真正的对手。”

    邪帝沉声说道。

    暗棋周君若算计的并不仅仅只是古臻一人,而是他们三大神庭,谁也逃不掉。

    “她的布局能力,绝不在我们三人之下,三大神庭之中所有谋臣谁也不是她的对手。而且她对于三大神庭谋臣布局非常了解。二位可要格外小心,最好尽快清除主要神州的隐患,以防有变。”

    昔日周君若身为大旗皇后,那可是一直进出御书房的人。她对于大旗神庭的布防一清二楚。

    同时大旗神庭众臣谋略,也在她的眼皮底下,就是天邪神庭与大将神庭也不例外。

    当然,此事可不能完全怪古臻。就算没有周君若,仅凭天邪神庭的蓝忆仁,大将神庭的赢少天,也够他们两大神庭头痛的。

    更别说还有大旗神庭的易衍。

    “告辞了”

    邪帝拱手说道。攻破屠家领地一行也算是圆满结束,他也必须尽快赶回天邪神庭坐镇。

    “赢女帝,据文若所说。赢少天乃是藏身在大将神庭的暗棋棋子,不知道你找到他没有。”

    赢宛儿正打算离开,古臻叫住了她问道。

    “不用你管。”

    咻

    赢宛儿瞥了古臻一眼,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黄泉疆域。这黄云疆域距离黄泉疆域只是一疆之隔。

    以他们速度,一柱香的时间便可以轻易跨越这一疆之地,到达到黄泉疆域。如今天邪神庭与大将神庭都已经移都黄泉路所在的疆域。

    那么利用鬼界作为中转站,赶到神都城,自然也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大将神庭

    “布方,血将,准备得怎么样了。”

    赢宛儿刚回到神都城便立即召见布方,第一血将等人。在她随着古臻一起赶往黄云疆域之前,便已经让布方着手准备了一件大事。

    “启禀女帝,臣已经传讯南神州,调动一千万人马,最多一年便可以赶到天神州。”

    第一血将上前说道。

    “臣也已经在东神州境内散布消息,目前已经有不少东神州修士赶往天神州,而臣也一众神庭强者,秘密潜伏而去了。”

    布方说道

    “好,接下来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胆量出来了。”

    赢宛儿笑了起来说道。

    她的目的自然就是要将赢少天给逼出来,撕开他假死的面具。

    之前赢宛儿虽然下令通缉赢少天,可是这家伙在此之前却是假死,只要他不出来,时间久了,别人自然也就会认为那是一个笑话。

    而目前赢宛儿已经通过古臻那个棋局知道了,暗棋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天神州。那也就是说,赢少天之前借着假死之名,一直在天神州布局。

    眼下天神州归他们大将神庭所有,可是只要赢少天一声令下,天神州便有可能立即变天。

    而这赢少天借着假死之名,隐藏于暗处。不管他身在那里,对他们大将神庭都是极为不利。

    因为赢宛儿这才借着出兵搜罗天神州之名,将赢少天给逼出来,让他无所遁藏。

    目前赢宛儿已经可以确定,赢少天已经在天神州之中布局,而是东神州必定也是存在隐患,毕竟当初赢少天可是贵为神庭太子。

    东神州之地,乃是他们大将神庭三大神州之首,同时更是神庭命脉所在,那可是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神仙冢

    “什么,神庭调动南神州一千万妖兵大军前往天神州”

    赢少天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是啊,据外界传闻,女帝怀疑主上有可能还在天神州之内,所以调动南神州水族妖兵进入天神州配合天神州各大域主收罗主上您的下落。还有目前东神州内的散修也有不少人赶往天神州了。”

    东神域主说道。

    “她难道已经发现我在天神州的布局了么?不可能,若是她知道我的布局,一定会调动东神州内的神庭战兵前往才对。”

    赢少天分析了起来。他在赢宛儿身边多年,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大将神庭都是非常了解的。

    以前为了隐藏自己,所以他一直扮演着冒失角色。可实际上,他却一点也不比布方差。

    “主上。您在想什么呢?”

    东神域主问道。

    “嘶,赢宛儿,怪不得赢皇一直说我不如你。算你狠,东陵,本座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告诉女帝,本座藏身于此。”

    赢少天突然说道。

    “啊,主上,这又是为何。”

    东神域主之所以与赢少天为伍,那是因为他有今时今日的地位,皆是赢少天给他的。若是没有赢少天,他最多也只是一城之主。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