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和解
我摇摇头,“但是,他最后是在鸭翠山,那么,这些东西,除了他戴着的,被灵化了,其他的应该都还在雅翠山。” 法正王上前说道:“实不相瞒,我们为了选定下一届的英勇王,曾经设下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到陆善相,杀死他为上一届英勇王报仇,谁要是完成了这项任务,就可以做下一届的英勇王。现在,虽然是你杀死了,但我们也不能立你为下一届的英勇王,除非你能答应,加入我族,永远呆在这里不出去。” 我又摇摇头,“我不能留下,我也留不下,但是你们说我做了你们设定的任务,那只是巧合,如果你们要感激我,还希望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法正王道:“你说吧。” “把我的同伴都放了!我答应留下!” 我这句话估计谁也没有想到,李国胜也没有想到,都啊了一声。 估计法正王、英勇王等人也没有想到,也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回答我。 但智慧王这个人,果然是更有智慧一些,而精明王则总是考虑到利益的问题。两人几乎同时发问。 智慧王的问题是“你们除了要治病外,就没有其他的目的吗?” 而精明王的问题是“难道要他们出去之后找人来救你出去吗?这如意算盘打得可是太隐蔽了!” “不错,我们是还有其他的目的。我们是要找到明朝末年留在山中的翡翠,而在这批翡翠中,有一只红丝玉蝉,可以帮助我这位朋友治愈自己的病。”李国胜居然大胆地将这次的目的说出来,看来到了这时候,他认为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而我们本来就没有想到要来到这里,到这里来纯粹是误打误撞,情非得已。即便在我们离去之后,我们也不会透露这里的半点信息。” “至于说援军,我们根本就没有,作为一次寻宝探险,我们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样我们才能少受打扰。” 李国胜的努力都是想打消他们的疑虑,只有让他们相信了我们,我们才有希望重获自由,才好再继续寻找翡翠宝藏。 “果然不出我所料,你们跟陆善相是一样的,都是奔着皇帝留下来的那批翡翠来的!”智慧王大叫道。“但是,你们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 我们面面相觑,这个我们又从哪里得知呢? “鞑子入关,皇帝败走云南,又辗转逃亡缅甸,当时,从南京带来的一批工匠,其中包括琢玉工匠,并没有跟随皇帝去缅甸,而是在李定国将军的保护下,在云南搜集各种玉石,作为皇帝招兵买马,收复中原的费用,半年的时间,收集不少的翡翠玉石,有些还雕琢成了各种稀世珍宝,正当大家踌躇满志,认为经费渐渐充足,可以迎接皇帝回国,招揽兵将杀往北京的时候,噩耗却从缅甸传来,缅甸发生了王室争斗,原缅甸王被杀,皇帝也与此同时被囚禁起来,并押解回国交给了大汉jian吴三桂。” “我们悲痛不已,而李定国将军也身染重病,思念皇帝心切,知道大势已去,不可着急,于是将收集来的翡翠连同李定国将军从张献忠那里带来的金银,一起封存在一处秘密的所在。” “后来,听说玉器匠人除了自愿殉国死在埋藏所在的,一些人成立了一个秘密的组织,叫做玉门,这些人大都是殉国而死那些人的后代,他们以为自己的父辈都是因为埋藏翡翠宝石、金银而被杀死的,其实,他们都是自杀,绝非是被人所杀。但这些后人怎么会相信,所以,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这处翡翠宝藏,要将其据为己有,作为父辈鲜血的补偿。” “而李定国将军临终之时,知道后世将围绕这笔财富产生争斗,因此,暗地里派了一只心腹部队,守卫在关键所在,保护这批财富不为匪徒所动,以备将来复国所用。” 智慧王说的语气悠长,荡气回肠! “这么说来,你们是那只部队的后裔,怪不得女人如此之少。”李胜国说道,“但是,你们的祖先是否流传下来,李定国将军曾将翡翠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的一位心腹师爷,要他世代流传,等待时机,组织人们将宝藏取出?”
“你说的那位师爷,可是被李定国将军赐姓李的那位首席师爷?” 李胜国点点头,“正是,我正是那位李姓师爷的后人,而宝藏的秘密也传给了我。我这才通过各种资料等信息,一点一点地找到这里来。” “喔,竟然有这样的奇事?!”智慧王惊讶万分,却又不得不相信。一来关于翡翠宝藏的人知道的特别少,二是能够说出这么多具体的点来,紧紧靠见多识广自然不够,唯一能够让人信服的,就是李胜国说的并非是假话。 六个人又聚集在一起,商议了好大一阵功夫。英勇王一摆手,过来两个人,拿出来两把钥匙,将木笼的机关打开。 只听到木笼吱呀呀地响了一阵,稳稳地落在地面上,木笼随即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不用说了,这肯定是天工王这个能工巧匠做的。 法正王上前说道:“一个是我们的恩人,替我们杀了陆善相;另一个是祖先辈交好的师爷后裔,肩负着取出宝藏的重责。我实在是不能根据部族里的规矩来判定如何处罚你们。只好把你们先放了,是走是留,全凭自己的良心了。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部族的劫数,也是我们的命,也到了我们任务结束的时候了。” 法正王说的十分凄凉。 原来,当年李定国将军交代他们任务时,曾说过,一旦有李姓师爷的后人前来寻找宝藏,不可阻拦,到那时,守卫关键所在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可以各奔东西了。 今天听到李胜国这么说,他们自然对号入座,认为自己的任务就要完成了,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却又不得遵从李定国将军的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