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我的天空我的云在线阅读 - 第三节 访唐遗迹风月楼古寺

第三节 访唐遗迹风月楼古寺

    太平峪的万花山

    西安最近的天气,报纸上形容是进入了梅雨季节,大雨小雨下个不停,下得太多了就让人心烦了。到了周五还在下就更心慌了,爬不成山啊。还惦记着土地梁上的白绢梅呢。这一周该是花瓣纷飞华丽谢幕,梁上美得成花瓣雨了,这时候走在梁上有的全是浪漫。

    周六还是下雨,盼周日停止。晚上雨是停了,可我不想去那里了,一周的大雨,一定是花瓣打落一地,不忍心去看了。

    决定周日去万花山。沣峪里的万华山去过两次,太平峪的万花山还没有去过。太平峪的紫荆花很漂亮,去看看也不错。再说了,此山名曰万花山,一定不会浪得虚名。看不到万种花,看上百样花也就是知足了。

    去万花山从太平峪进山,到入山口也没有看到一朵紫荆花。印象是入了太平峪就应该看到的,可能是被雨打落了,或者是过了花期。

    万花山现在是风景区。一路小青砖铺成,古香古色,抬级而上走惬意惬意的。

    开始上山时,才发觉原来一直认为没有难度的万花山,竟然拨高如此迅速,一时间走得我气喘吁吁。爬山人就是这样,有了难度后反面兴奋了,只是走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没有看到什么花。

    然而,经过大雨洗涤的山林,山色翠绿,空气清新,空气湿度很大,雾气缭绕。置身其中,顿感神清气爽。富氧的空气,让我们只想停下脚步,深呼吸,贪婪的那种呼吸。越往上走,气压越低,雾气更浓,山林间已是浓雾弥漫。人行林间,多了几分梦幻,意境很美。再说了,在这天然的大氧吧中,悠然自得的享受着,是何等的幸福啊。

    当走到半山腰时,竟然看到一树花开,而且开得密密实实的。咦,这花儿和皇峪寺的沙果花一样。同行的一位纠正我:是海棠花。

    海棠花竟然这么漂亮!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继续向上看到的花儿都是海棠,看来真是一山长一物啊。看到了漂亮的海棠花后,在我看来这万花山名符其实了。呵呵,是不是太容易满足了。

    两个小时后走到了山梁上,视野开阔后看到天空白茫茫的,远方什么也看不到。在一座忘了什么寺拍下的照片,看了背景后心里就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那是雾气太浓的结果。

    再继续向上,天空又少许放亮了,看到对面山上云雾在动了,山峦时隐时现,比起刚才的天地混沌,视觉上舒服了一些。

    绕过一座小庙,来到一段如上华山一样陡峭的石梯前。来过的驴友说:攀上石阶就是大唐古寺‘风月楼’,而且是李世民到此并留下手迹的地方。

    哦?李世民也来过!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是踏着李唐王的足迹而来的,眼前这陡峭的石阶李世民也攀爬而上过。呵,这太意外了。看来我最近的爬山都是和李世民有关系。

    来劲了,上!

    只是这石阶太有历史了,风蚀的石阶剥落得仅能容下半只鞋宽,手抓住两边的铁索也上得哆哆嗦嗦。不敢左顾右盼,只看着眼前。上着上着就想笑了,那是想起李唐王当时上得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豪迈!

    而我只能如此这般了。我能爬上来,唐王当时也是想不到的:如此险峻,只有我男儿而来,竞**!

    爬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想来李世民也是如我们一样,是寄情大山之人。因为在秦岭的多处山巅都有这位唐王的足迹。只是不明白他是喜欢的山还是云呢。

    终于上去了。

    哎哟,山顶真是别有洞天啊!这块平地上有口大钟,斑斑锈迹无声的告诉我们此处的历史。只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我,没有在大钟前停下脚步,而且在旁边风化剥落的字迹不清的石碑前也没有细看。这是我不应该有的错误啊。

    从平台上再往前走,看到山顶平台下有一座石墙青瓦,小四合院呈现眼前!在这大山深处,山顶之中,这般古寺建筑显得太壮观了!

    我像是听到召唤,急忙踩着已风化残存的石阶匆匆而下,走进石门下,叩着石墙,调侃并由衷的说:叩着历史的门,请问我来了,你在哪里!

    哈哈,同伴都笑了起来。当穿着牛仔服的女驴友从门内缓步经过石门时,呈现着的是完完全全的穿越历史之门!

    这应该是李唐王又想象不到的!太精彩了!

    这座建筑就是风月楼古寺,寺内门都锁着,一双凉晒的干净僧鞋,表明有出家人在此修行。‘风月楼’的建筑,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处在世外桃源的唐代山间别墅,没有寺院的那种标致符号。这房院子,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富足舒适的样子。尤其‘风月楼’的正门,也是就挂着牌匾的那门楣,看了就感到温欣,仿佛就是走进山村大户人家一样。

    下了门坎石阶,就是条‘大路’。这条路让人无限遐想:回来,出去,回长安。

    我很喜欢这个位置上的院落。现在喜欢不再是因为李世民到此的缘故,而是实地观看后的感觉。这几年,在山里也见过很多寺庙。大多在当地的风景高地,也就是时下流行的那句话:名川大山,风水宝地都让修行人占据了。

    但是,在我有限见到过的寺院中,大多是相对位置好,多数是依悬崖而建,或是哑口上,不是风大,就是危险。像风月楼这样的寺庙,我在紫阁峪穿高冠潭的途中、也见过建筑选址类似的,那是陶渊明的修行地,但是建筑比不上这里,那里更像是诗人归隐的农家住所,有良田,有水源,有磨盘,丰衣足食。

    唯有这座风月楼在大山深处,却让感到有浓缩的皇峪寺村一样,是相对的平地。院子外有小小的平院,三面都是缓缓的土坡,坡下有少许梯田。

    因而,风月楼所处之地,无论是站在寺后面,比建筑还高的小山顶平台上,还是这院门外,内心都有说不出的豪放与自在。它不是茅棚,因而没有苦修和枯修之封闭。

    当站在山顶小平台上,群山环绕,独居高地,放眼日月山巅,有得一方神州和纵横山川之感,也有舍得其所之乐。出门到院子外,风儿拂面,晒着太阳,惯听鸟鸣,韬光养晦。月光下看流星划过,虫儿浅唱低迴,饮赏光阴,自得其乐。

    这里真是精神上修身养息的好地方,风月楼—这三个字,冠于其名再恰当不过了。

    我有幸千年后来到风月楼,在院门前喝着咖啡,吃了火锅。那感觉和唐王应该是一样的:到此歇息,好地方!

    万花山,不虚此行!

    只是本次出游唯一的遗憾,是我没有记住李世民所题的那幅对联。当时我爬着梯子上了一半,看到了石门上的石刻对联,也念了一遍。只因石刻字迹很不怎么样,误当成是修道的高僧所云了。

    再者,当时认为‘风月楼’三个字是李世民的。另外,潜意识也认为这种讲法大多是传说,也没有当真。只是回来后回想,写文章时潜意识又认为是真的了。于是,一圈询问,有幸驴友秦韵知道,他给出了答案。第一幅完全正确,因我拍的照片上能看到上联。

    因此,下面的就一定是石门上石刻的那幅对联:

    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