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灵异小说 - 蛇咬鬼冠在线阅读 - 第181章 乾坤双棺

第181章 乾坤双棺

    闻人子然的眼神向四处不断的搜索,他一直觉得这个棺材觉得有些奇怪。

    但是那只是一种感觉,并不是非常实在,这具棺材除了它是五女捧棺外形之外,闻人子然直觉地觉得这两个棺材始终有点古怪的感觉,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感觉。

    闻人子然迷起来了眼睛看去的时候,微发现棺壁上有一只飞鸟的图腾。

    这是飞鸟仰头向着太阳,像是在不断的啼鸣一般,翅膀伸开来,仿佛要飞向太阳,这样子的图腾并不多见,一下子就引起了闻人子然的高度注意。

    闻人子然的伏下了自己的身子,靠近了棺材的外围。

    不过这可苦了火山,他那胖大躯体只能随着闻人子然的下蹲,肚子上的肥rou都快耷拉到大腿上。

    不过火山见闻人子然看得如此入神也不敢多加打扰,便仔细的看着那个东西,不过他看了一会之后,始终没看出来什么名堂。

    只看到闻人子然顺着太阳的一束光芒,不断地向那边转动,但也只好扶着他移动。

    突然之间,闻人子然一拍一处棺壁。

    大家都被吓了一跳。

    不过,下一刻却有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棺材的四个方向都凸出来一颗小小的圆柱,然后紧接着棺材的底部,啪嗒一声落了下来,落下来一块石板。

    不过,在石板的正中间,却镶嵌着一本金书,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第二本金书。

    端木月儿手指比划了一下,从她的身体之中出现了一条巨虫,然后就向着那本经书扑了过去,这个巨虫没有手臂,但是却是如此的灵活,金书整个的裹了起来,然后从棺材底下运了出来,交到了端木月儿的手中。

    端木月儿看也不看就将手中的经书递给了闻人子然。

    闻人子然知道这端木月儿表达自己并没有对这个东西有任何的独占欲望,这也是他出力的表现。

    闻人子然向着端木月儿点了点头,然后把东西接了过来,不过他也并没有翻看,而是直接递给了红烟紫,红烟紫心领神会,打开来看。

    红烟紫打开了这本金书之后看了一眼说道:“和先前发现的那本经书如出一辙,这本金书由三部分构成,是直接书写在上面的文字。

    第二部分则是卡孔,后面一部分则是密文。

    现在我们得到了两本金书,也就说是我们能够完全知道它们之上所写的内容了。

    首先说第一部分明文,第一部分主要是祭天祝词。

    红烟紫开心,忘我地说道:“暮春时节,春寒料峭,世事难料,天命难知。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地则动矣。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

    观今之天下,阴阳错乱,时序有变。乾坤倒寘,万物失序。丧己於物,失性於俗,倒置之民。人聪明之至,反受其祸,本末倒置,弃本废源,自居聪明而取巧,利己而废公。社会昏昏然,皎月不升,明星不再。观世之沉浮,巨星陨落,星繁而无光,天下黢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何以弃君子淡泊之志,而逐蝇头小利。举世无君子,放眼皆小人。根基未稳,楼高则危,其害愈大。

    天下之人莫要自居聪明,先知先觉,后知后觉方正道。大器浑然天成,水到渠成,厚积成渊,蛟龙得生。成功者有二宝:一曰:忧患意识,二曰:乐观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故当统筹大局,有所收敛,而有所纵;有所不为,而有所为。而今之道:“却舍此取彼,背道而驰。叹今之天下,看似平面无波,实则暗涛汹涌。忆及临冷风观大海,与诸舍友谈笑讽江湖,大海波涛汹涌,其力无穷,吾有感而发:自当效死命,只要一息尚存,便欲扭转乾坤。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停停停,快停。”火山这样子大叫说道:“我说红烟紫,你能不能不要继续往下念了。我脑仁疼。”

    其他几个人则是看着红烟紫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也是一样的状况。

    在这之中耐心最好的闻人子然也是这样子的一个表现。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红烟紫你拿到这种东西就比较忘我。

    红烟紫大有不乐意的意思,不过碍于大家的一致反对,也就说道:“那就把这段给跳过去。”

    大家这才觉得是如蒙大赦,全部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在红烟紫继续往下看的时候,闻人子然则是盘坐到了地上,然后皱着眉头,喃喃自语地说道:“这里第一段是有关祭天,也就是说是祭天祝词,而且另外一本的金书上面也提过一个特别的词汇就是祭天龙蛇。

    祭天到底有些什么关系?”

    端木月儿听到闻人子然的话语之后,便凑了过来,说道:“我们不是在泰山附近吗?如果要谈到祭天的话,就不得不说泰山、祭天、封禅。

    在古代主要就是要强调自己是天子,强调君权神授,以加强对政权的统治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

    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篇》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释。

    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

    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需的大事之一。

    公元前26世纪,黄帝营建了明堂以祀上帝,开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先河。以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建造了专用于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周有明堂,秦有四畤,汉有甘泉宫.

    唐、宋皆建有圜丘,元世祖元世祖定都BJ于丽正门外筑坛祭天,元成宗时再于大都城东南建成郊坛,合祀天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秦朝。自信傲岸的秦始皇并未忽视上帝的存在,秦王朝于国都立四畤用于祭五方上帝,他曾亲赴泰山封椫,虽然那只是为了标榜他自己的伟大功绩,并没有多大诚意,但也反映了上帝在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自秦始皇起,封禅活动成为强调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清朝封建皇帝结束,都要到泰山封禅或者祭祀。封禅到宋真宗就结束了,宋真宗以后就不搞封禅活动了。但是帝王还要祭祀的,到泰山还要去祭祀的。秦始皇以前有没有帝王祭祀泰山?

    传说也有七十二代皇帝在泰山祭祀的。但是这是一个传说,没有证据。有文字记载的,至少从秦始皇开始。像泰山这样,皇帝亲自到泰山去祭祀,而且连续几千年,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全世界没有一座山,没有一个国家有一座山,是连续这样从皇帝到老百姓,都要到那儿祭祀,到那儿去崇拜。”

    “多代的皇帝都是来泰山祭天,最根本,最关键的理由很有可能是我们所在的地方。你是想说这样子吗?”闻人子然这个时候反问说道。

    端木月儿耸了耸肩,然后说道:“我只是把我觉得相关的事情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

    前面一本金书提到历朝历代都会有人在此改建,才形成了如此大的规模,那么这样子地说法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