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忽悠
第七十七章忽悠 李二陛下微微楞了一下,看着面前跪在地上的道士们,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比较好。 李慎笑了一下,低声在李二陛下的耳边,道:“还是和以前要,平身即可。” “平身。” “谢道尊。” 白色的大理石台阶一直通往泰山之巅,山间重要就有不少古色古香的白色建筑,凌霄宝殿坐落在泰山之巅之中。 一行等人缓缓地向泰山之巅走了过去。 完全就变了样子,李二陛下东看看西看看,想要寻找当初泰山的影子,可是这里的景色生的了太大的变化,根本就找不到过去的影子。 同时心中也是满满地震惊,两年多的时间,竟然建造出如此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太乎他的想象了。 一路行来,李慎都在低声和他介绍着,这些设计的图纸出自他的手中,他当然能够知道。 泰山之巅,九根巨大的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盘龙石柱,竖立在大殿的广场上面。 也就是凌霄宝殿花的功夫最大,其他都是普通的建筑,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单独凌霄宝殿就是所有花费的三分二不到。 宏伟的大殿说不来的大气磅礴,就是黄金打造的金珀都不知道耗费多少。 整个大殿占据的面积都好几千平方米,大殿的大门口两座雕像是尉迟恭和秦琼。 李二陛下的雕塑高坐在龙椅上面,一只五瓜金龙缠绕其身,整个雕塑看起来威严让人不可侵犯,充满了霸气,尤其是一双一眼,一看就给人一种藐视世间万物的感觉。 大殿两侧都是天上的各路神仙,当然兵马大元帅李靖也在其中,样子完全是按照李靖中年的样子,身穿盔甲,手捧一个玲珑宝塔。 看着满脸震惊的竖立在原地,微微仰起头盯着他雕塑的李二陛下,李慎轻轻地笑了笑,低声道:“父皇怎么样?” 看着丝毫没有反应他,李慎无奈的耸了耸肩膀,确实震撼,就是他自己再次见到,也感觉到震撼无比。 李慎手持拐杖,站在他自己的雕塑下面,浑浊的双眸,看着他的雕塑,脸色挂着淡淡地笑容,也不知道脑海之中想的是什么。 长孙无忌程咬金等人却是满脸吃醋的看着现场这一切。 长孙无忌走到李慎的跟前,满脸吃醋的道:“太子殿下,为何没有老臣等人?” 已故的秦琼都登上了仙位,他怎么说也是太子的舅舅,竟然连这点好处都没有沾到,让他如何能够甘心,这一路行来,参观了这么多的大殿,可是连他的影子都没有找到。怎么说他也为大唐立下赫赫功绩。 李慎笑着转过身来看着长孙无忌和程咬金等人,微微摇了摇头,道:“不是孤不给你们,而是想要位列仙班,根本就不是孤说了算,唯一能够登顶的也就是李靖一人,你们没有看到尉迟恭和秦琼只能成为守卫大门的门神吗?凡事都有着一定的定律,孤也没有办法。” 在场的这么大臣也不是傻瓜,也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跟随李二陛下身边这么多的人,唯独也就那么几个人登上仙位,这其中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不是随便说说。 李二陛下转过身来,看着李慎,道:“难道就没有办法?” 李慎摇了摇头,跟着微微楞了一下,好像还有一种可能,反正都是胡来,也知道李二陛下重视感情,道:“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依旧不能够位列仙班,只能被封为各地的土地神,这个还是需要父皇下旨才可以,想要进入天宫和庙宇之中被人供奉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着激动的群臣,李慎跟着道:“但是也不是说封就可以的,每个朝代虽说都有这个权利,但是他们本来已经是人间的至尊,这个名额也有限,咱们大唐手中的封神名额如今不多。所以父皇就算是他封了给你们,等你们百年之后也不一定能够位列仙班。”
“何意?”李二陛下皱着眉头问道,他当然知道如今这些事情不过是李慎胡编乱凑的,可是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封神演义生在商朝,父皇您其实也看过,不过你们都没有细细的去看,为何要封神,为何那些人都争夺?不过是天地的灵气枯竭,根本人根本修炼成仙,这次有着封神一战,帝辛的为人其实历史都有记载,他昏庸吗?不过是胜利者改写了历史而已,他是人间的至尊,可是面对高高在上的神仙们,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够成为他们的棋子……”李慎缓缓地将的事情缓缓地说道了出来。 跟着道:“虽说天道已经改变,不在插手人间之事,可是但是还是留下人成仙的一线机会,可是这机会相对来说很少,在特定的情况下面才会生。天地大劫,第二劫就生在大唐贞观之治。” 众人闻言脸色变了变,他们不相信李慎随意说说,应该这个庞大的神仙体系,不可能是他一个人搞定,而且对于此次的事情,众人也都了解,都是出自他的一个之手,细节方面才由下面人来完成。 “什么意思?”李二陛下紧锁着眉头说道。 “第二劫难现在不可能生,你们也知道封神演义之中,截教乃是通天教主为主的派系,他们在封神大战之中最为吃亏,这些不过是天道的旨意,就算是他们也无法违背,怎么说鸿钧道祖,乃是圣人的师父,他和天道合二为一,更加的壮大的天道,没有人能够违背他的旨意。可是总得有补偿吧,要不然截教不是太吃亏了,截教才转变成西方世界的佛教,佛教自大唐开始长盛不衰,道教自此没落。玄奘法师你们都应该知道,他就是第二次天地大劫的主要人物,他乃是如来佛祖坐下第二弟子名叫金蝉子。至于阿弥陀佛就是道教的接引道人转世。” 李慎跟着嘚瑟的道:“不过现在生不了,所有的事情彻底改变,佛教注定没落,道教注定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