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盛世皇商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种经营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种经营

    周掌柜的玉龙纸行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在最琉璃厂西街的最里边,也不是繁华的最外边。>≦﹤≦≤<进店光顾的多半是文人学子,生意上既不冷清,也不象瑞谦和东贵的店里那样摩肩接踵。但是,摆出来的各种摆件却是让人眼前一亮。既不很贵也不太低,低级官吏喜欢收藏的人倒还买的起。很多低级官吏他不是指望那点俸银活着的,人家自己有田产或者是店铺给家里人或者亲戚经营着,还有那种很有底蕴的。所以,周掌柜的新奇物件都是一天三五件的度卖出去。特别好看的就多要点钱,平常的就少要一点。也是给周掌柜纯利润的一成,他一天卖三件就有七百五十文的分成,周掌柜的可以拿这可不是小数啊,七百五十文,可以买五百斤大米,够全家吃一个多月。收入不算少,他还有自己的纸笔生意呢。

    这之后府上给送来的货物就更多了,不但有玻璃器皿,还有玻璃工艺品,树脂工艺品、木雕、玉佩、佛珠、玛瑙印章等等。其中的仿玉白菜、树脂奔马、玻璃貔貅、陶瓷关公像、铜铸金龟、珊瑚摆件、树脂老虎、玻璃天鹅、树脂盆景等,摆到架子上就会有人问价,也不怎么讲价买了就走。玻璃摆件的价格比玻璃器皿还要高,艺术品比生活用品的价格自然是要高的。

    王爷亲自买过这些东西,云儿也买过,加在一起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开始还是小批量买,到后来就是成车往回拉了。如果不是云儿手上有明细表时刻在看,跟本就想不起来都买过什么东西了。

    周掌柜对meimei、妹夫和外甥女就别提有多好了。云儿小的时候就聪明、伶俐,那么小就能看出来她喜爱书画,这个当舅舅的就全力支持、帮助meimei培养。云儿用过舅舅多少宣纸、墨块和毛笔都记不过来了。从异域回来不久就问及老爹给没给舅舅收货的钱。就是临去异域之前舅舅给收的古董字画、甲骨、古钱什么的。先生告诉云儿,已经给了足够的钱。王爷三人在回来之前就把周掌柜算在自己要照顾的商家范围了。现在他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每三天田亮或者纳兰就来给周掌柜送来十几件摆件。慢慢地,玉龙纸行的名气开始增大,前来看摆件的人越来越多,买的人也越来越多。已经有了要达的迹象。王爷不放心周先生父子这对儒商,每天都派两名亲兵暗中保护,一个人当值半天。从开门到打烊,确保无人砸店。

    三处厨房改造好了以后,王爷带人6续地把在暖棚里育好的各种秧苗移栽到庄子的大地里,这样的秧苗主要是菜苗、药苗和花苗。菜苗包括大清没有的西兰花苗、花椰菜苗等,水果苗是莎白瓜、草莓、猕猴桃树苗、油桃等;花苗主要是可以组成图案的矮牵牛和一串红。这些就留在府上的建筑周围装点环境了。

    还有可以形成树墙的小榆树、丁香树、红梅树。当然还有盆栽花卉的花苗君子兰、康乃馨、玫瑰、月季、百合等等。

    不但园子里的花工、杂役忙起来了,就连打扫树叶的姑娘嬷嬷们也忙起来了,抽调出来帮忙的亲兵更是脚不沾地。王爷6续地把从异域学来的培养花卉的技艺、建造园景的园艺和嫁接果树的技艺教给了必须学的花工,还有对此感兴趣的亲兵和姑娘嬷嬷们,学得最好的是厨娘姜嬷嬷的丈夫姜捕头。

    自从鄂贵妃提出过继儿子的事,云儿想起来就后怕。要不是能把鄂贵妃的思想结症掐住了,这件事真不好摆平。云儿并不知道太后也反对、皇上也反对,甚至所有的妃嫔都反对。自己把自己的儿子当宝贝,人家还不稀罕呢。在太后的眼里,只有皇上的血脉才算正枝,皇上的亲哥哥排不上号,那些皇室宗亲更是旁叉子。

    过了几天也没什么动静,王爷、福晋又经常宽慰她,才放下心来。

    云儿的这对龙凤胎身体素质相当好,相貌也很出色。这是继承了王爷老爹的健康基因和父母相貌出色的遗传。格格还这么小就看得出来异常的美丽、端庄,和额娘一样的双眼皮的丹凤眼,瞳仁象黑葡萄一样,眼睫毛长长的向上卷;贝勒爷的一双大眼睛虎虎有神,黑亮黑亮的。两个孩子的皮肤都很白嫩,白里透红,胖胖的,攥起拳头都有坑儿。云儿经常叫他们“宝宝贝贝小猪猪”,猪猪们从小就这么出色,王爷、福晋和先生夫妻格外喜欢。

    贝勒爷大人的活动量太大了,没有一刻消停地爬来爬去,还能扶墙站起来试探着往前迈步。宝宝也效仿弟弟的样子,贴着墙站着,虽然害怕,也很兴奋。可能是觉得自己的个子很高,看样子周岁的时候就一定会走了。

    太后现在还在生鄂妃的气,而且是越想越来气。仗着皇上的恩宠,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好象她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储君,皇上的其他孩子都是摆设?

    太后很是看好三皇子玄烨,特别关心玄烨,除了经常考校他的功课之外,还引导他知道一些国家大事。这位太后大人,应该算是一位政治家了,很多事情看得很准,给皇上支招也恰到好处。可是皇上并不领老妈的情,也许是异域说的少年叛逆期还没过?

    鄂妃的事情太后气够呛,皇上却没当成什么大事,说了鄂妃几句就算了。他也能理解鄂妃的想法,自己的孩子没了,想尽快再有一个。可是越着急就越怀不上,就想过继了。鄂妃才多大?二十岁不到,想什么事能够面面俱到?

    太后最生气的是鄂妃到瑞王府去耍威风,好像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是个物件,她想要,别人就不能反驳。过继的事可不是能动横的,必须孩子的父母同意。她倒好,张嘴就要人家的孩子,好象还给了人家的一个面子。

    不过这事皇上是真的不知道,不能怪罪皇上。各人都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看问题,鄂妃在太后心里更加落架。清宫秘闻里就有董鄂妃的死是个谜。正史上说是病死的,可是清宫秘档就不是那么说的。

    要不是苏茉尔一直在劝,太后很可能会严惩鄂妃,如果那样,母子的感情会更紧张,这是苏茉尔最担心的。可是太后心里好像有个不确定的想法,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反正是现在对云儿的看法相当不错。报信的人说到云儿的应对,太后非常佩服。

    陈夫人的小吃如火如荼地一直在试做,同时把学来的技艺转交给董嬷嬷的大儿子董达。66续续地把面庄的经营品种增加到二十来种。不但有拉面、冷面、馄饨面还有烩面、刀削面、猫耳面、炒面、打卤面、捞面、杂酱面、大刀面、夹心面、盖浇面、油浸面、炝锅面、rou丝面、鸡蛋面等等。而且,陈夫人还在继续试做新样面条,那个种类多了去了。慢慢地,董达的小店场地越来越紧张,因为面条这种大众化的食品,再贵还能怎么贵?平民百姓都能吃得起。而且很多种类都是大清没有的新样面条。来吃面的人很多都是站着吃,后来在窗户外面支了一个很大的钢筋伞架,放了八张桌子,刚刚缓解场地不足的情况,就因为新出来的几样面条又弄得场地紧张起来。这些新样的面条都带有地方特色,但是在大清,把异域的地名说出来,肯定会引起某些联想,还是去掉地名省事。比方说:拌面、汤面、龙须面、焖面、水煮面、葱油拌面、锅盖面、臊子面、清汤牛rou面、热干面、担担面、豆花面、阳春面、板面、麻酱面、过桥米线、米粉等。董达已经雇了三个伙计还不够用,又雇了三个。店面也扩大了,吃面的人络绎不绝。

    期间生了两次砸场子的事,一次是说面里有头了,一次说有手指甲。有头倒还可信,人人都会掉头,也不见得就是做面条的人掉的。但是砸场子的硬说是死人的头,谁没事跑到死人脑袋上拽几根头放面条里?要么就是死人来吃面了?这就是无理取闹。说有手指甲的显然是恶意中伤。有谁来吃面还带个剪子剪手指甲?就是不剪,也没听说手指甲掉下来一块的。

    董达不好意思来府上找救援,他媳妇来府上找婆婆了。董嬷嬷自然是要和福晋学说,福晋知道了王爷自然就知道了。没别的,亲兵出面,把第三拨砸场子的给弄到城外绑在树上。临近秋天蚊子很多,就在这里出点血,顶替饭钱了。没事起幺蛾子不就是不想交饭钱吗?

    从此便有亲兵轮流来给董达压场,想吃白食的人也就蔫退了。

    由于实在忙不开又不敢把不认识的人招进来,董达就把自己的内弟请来帮忙。这位内弟大人的能量是董达没有预料到的,此人相当精明,但是心眼不坏。他就觉得姐夫的胆子太小了,建议他再次扩大店面,因为来吃面的人太多了。这里是典型的薄利多销,很多面条适合平民百姓,拉车的、卖柴禾的、打铁的、卖菜的,各种贩夫走卒都来此吃面。内弟从jiejie那里知道姐夫的面庄是瑞王府嫡福晋的嫁妆铺子,董达的手艺是和府上的长史夫人学的。就透问他还有没有别的技艺、和面条有关的面食。董达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到府上问老娘。董嬷嬷就把这事和福晋说了。福晋和王爷商量,王爷说可以。生意不都是越做越大吗?面条是面食、饼类不也是面食吗?陈夫人已经试做了不少种饼类食品了,就让董达来学。董达已经拜陈夫人干娘了,又是为府上做事,也是加盟店中的一个。

    于是董达又开始了饼类的学习。先是学的砂锅、油饼。砂锅也不是一种。比方说丸子砂锅、鸡丝土豆粉砂锅、香辣豆腐砂锅、白菜炖豆腐砂锅、菠菜丸子粉丝砂锅、鱼头砂锅、焖羊腿砂锅、香菇鸡砂锅、肥肠砂锅、酸菜砂锅、白rou砂锅、什锦砂锅、雪菜豆腐砂锅、狮子头砂锅、三鲜砂锅、海鲜砂锅、猪蹄砂锅等多种砂锅。

    这些砂锅可以和各种饼类搭配在一起食用,比方说葱油饼、鸡蛋饼、玉米饼、家常rou饼、土豆丝饼、山药饼、芹菜饼、家常蒸饼、豆沙盘丝饼、韭菜鸡蛋饼、火腿葱花饼、香煎藕饼、面饼、春饼、筋饼、糖酥饼、山东煎饼等等。客人可自行选择搭配,也可把饼类和各种汤类同时食用,比方说鱼汤、豆腐汤、紫菜汤、白菜汤、鸡蛋汤、酸辣汤、豆花汤、排骨汤、海鲜汤、冬瓜汤、鸡汤、鸭血汤、豆芽汤、猪蹄汤、萝卜汤等等。各种档次的都有。

    于是店面再次扩大,邻家的一个店面也给盘过来了。董达的内弟就留在这里当了二掌柜,负责购买食材。

    董嬷嬷的二儿子董奎,从杂货店掌柜变成布庄掌柜,上道还挺快。主要是这个董奎和他哥哥一样是个勤学好问的人,很短时间内,董奎就掌握了经营布庄的一切业务。当然这是和他师傅——玉龙布庄陈掌柜的教导有关,陈瑞谦不但把如何经营布庄的各种业务告诉了董奎,还把自己的进货渠道介绍给他。董奎也和瑞谦一样,除了给府上代卖布匹,也自己进货。家织布、土布、绸缎都有经营,就连玉龙布庄卖的布艺品也同时经营。给瑞谦送什么布匹,给董奎也送什么。

    董达兄弟是董嬷嬷的儿子,自然是福晋这边的人,陈瑞谦是云儿这边的,王爷都是一样地看待。但是董嬷嬷就不那么看了,她把云儿对他们母子的关切牢牢地记在了心上,而云儿是报答董嬷嬷一直以来的关照。云儿知道,在她和福晋闹别扭的几年里,福晋房里的四位嬷嬷都对云儿有很大的敌意,只有董嬷嬷力劝福晋。这也算是云儿对董嬷嬷的回报吧?因为这些技艺是云儿学回来的,是陈夫人教给董达的,布匹是云儿的银子买的,董嬷嬷母子直接就是在享受云主子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