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民国之铁血荣耀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失算的阿帕纳先科

第二十四章 失算的阿帕纳先科

    收到阿帕纳先科的报告,斯大林纠结非常。【】叶卡捷琳堡的重要性是毋容讳言的,无论是它所处的战略地位还是在丢失叶卡捷琳堡之后,带给苏俄欧洲部分的实质性威胁,都注定这是个不能轻言放弃的重地。但阿帕纳先科报告里提到的理由,也是他不能不加以考虑的。

    眼下,根据各个战报和内务部的报告,高尔察克复**的兵力远远高于眼下据守在叶卡捷琳堡的阿帕纳先科的部队。想以二十万左右的兵力,抵抗多达二百余万的敌人,显然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苏俄最高统帅部虽然下达了征兵令,但征召来的士兵必须要经过训练才堪使用。就这样把征来的新兵派上前线,这些人除了当炮灰,没有任何作用,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现在的斯大林有些后悔,当时在高尔察克部奄奄一息的时候,自己为什么没有冒着华夏出兵的危险,强行消灭掉高尔察克所部,以至于现在养成大患。当然这也就是心里想想,如果老天再给他一次机会选择,他依然会做出与之前一样的选择。当时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就是赤塔之战的大火,烧得他暗自心惊,从而选择了停战待变,而他的这个选择差一点就成功了。

    在斯大林对华夏的认识里,向杨寰宇这种敢于向列强发起挑战的人属于极少数。他始终认为,象杨寰宇这种人,是不会在华夏有生存土壤的,因为华夏的政客们,向来讲求中庸之道,而且往往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维护个人利益。这从华夏历代的那些忠臣传记里就能得到解答,华夏历朝历代的所谓忠臣们,下场几乎都是很凄惨悲凉的。象杨寰宇这样的人,虽然民众可能拥护他,但政客们一定会排挤他。

    事实上,如不是杨寰宇命大,他就死在了美国。而之后的华夏政局的发展,杨寰宇也确实被排除到了权力圈之外。没了杨寰宇的华夏,斯大林相信,他们是不会再敢冒着得罪苏俄的危险,去支持高尔察克的。只是很不幸的是,就在斯大林尚未对高尔察克动手的时候,杨寰宇伤愈归国,在忠于他的部队的支持下,占据了华夏的北方,重新成了高尔察克的保护伞。

    只是眼下的危局该怎么解?斯大林收起了他心里的感叹,开始权衡阿帕纳先科提议的利弊。平心而论,阿帕纳先科的提议确实有可取之处。眼下,苏俄在重型火力上弱于对手,阵地攻防,确实是处于劣势。但重武器少也有重武器少的优势,那就是部队的机动速度上,相对灵活。要说步兵肯定跑不过坦克装甲车武装起来的机械化部队,可坦克装甲车武装的机械化部队同样有弱点,那就是燃油的补给和消耗。

    打运动战只要能调动起敌人,只要能用小股部队成功袭击敌人的补给站,缺少油料的装甲部队的优势就会丧失。在阿帕纳先科的分析里,他认为,复**的步兵一旦失去重炮的支援和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支撑,与苏联红军在战斗力上就没有多少优势了。所以,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回旋空间,拖住敌人,不让他们深入到苏俄的核心区域还是有希望的。

    唉,从新西伯利亚到叶卡捷琳堡,这么大的面积,要是早用这个办法的话,一百多万军队散开在这片土地上,图哈切夫斯基敢把兵锋直逼到叶卡捷琳堡吗?斯大林忍不住想痛骂基洛夫这个草包。只是他忘记了,当初不放心这些将军们,调回布琼尼,大力支持基洛夫执掌远东军区的,正是他斯大林本人。

    放弃叶卡捷琳堡之后,在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既周边地区有足够的战略回旋余地吗?带着疑问,斯大林站到了地图之前。反复衡量之后,他做出了决定。他部分的采纳了阿帕纳先科的建议,但他不是要把守卫叶卡捷琳堡的部队撤回乌拉尔山口以西,而是要求阿帕纳先科率领部队,撤入乌拉尔山脉的山地,然后寻找复**的薄弱点,伺机出击,在车里雅宾斯克州、库尔干州、秋明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和哈萨克斯坦地区,与复**周旋,袭击他们的后勤军需囤积点,破坏公路铁路,sao扰敌人的补给线和交通线,动摇复**的后方,使他们无法集中力量,把控制区扩张到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地区。为苏俄训练新兵,发展军备争取时间。斯大林的这个决定,在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确实给图哈切夫斯基带来了不少的困惑。在之后的一次与杨寰宇的会面中,他也向杨寰宇抱怨过这种困惑。却让杨寰宇听了之后感到哑然,这不是游击战的打法么?这个打法没在华夏发扬起来,倒在苏俄手里发展起来了?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阿帕纳先科接到斯大林的新命令后,终于在心里送了口气。至少眼下不用在叶卡捷琳堡和复**死拼到底了。撤往乌拉尔山脉之后,日子虽然也不会好过,但总比硬挺在叶卡捷琳堡送命强。他命令沃罗诺夫率领他的第七集团军的余部撤往乌拉尔山脉南部,并要求他伺机返回阿拉木图。要求沃罗诺夫在回去后,组织一部分部队,化整为零的向复**控制区域渗透,进行各种破坏和sao扰。他自己则带着其余部队撤往乌拉尔山脉北部,把部队分散到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北方地区,与复**进行周旋。

    图哈切夫斯基如愿以偿的占领了叶卡捷琳堡之后,只是在乌拉尔山口设置了防线,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越过乌拉尔山口的迹象,这让斯大林和阿帕纳先科得知之后感到郁闷非常。图哈切夫斯基的这个行动表明,他的进攻计划是以占领叶卡捷琳堡为暂时的终点,俄罗斯复**眼下还没有把控制区扩张到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斯大林和阿帕纳先科郁闷的地方就在这里,早知道如此,何必这样轻易的放弃叶卡捷琳堡呢?

    他们那里知道,图哈切夫斯基把仗打到这个目标,承受了多大的代价。虽然复**方面在表面上表现的很强大,其实用外强中干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秘密交还的阿尔泰图瓦共和国和阿穆尔库叶共和国的领土,仅仅只是换取华夏派出华夏志愿军的代价,在图哈切夫斯基发起的三个阶段的进攻中,所有的弹药、武器、军需等等的消耗都是要用接下来开采的各项资源来偿还的。杨寰宇不是慈善家,也不是什么国际主义者,他支持高尔察克的目的,就和斯大林支持华夏的几个政党的目的一样,都是本着自己国家的利益去的。

    复**用铺天盖地的炮火,把疆域向西扩张了一千公里。而这些弹药的消耗,折算美金的话,高达三亿多美元。高尔察克政权如果是个企业的话,他现在已经近乎破产了。而接下去,他要维护住打下来的疆土的话,还不知道要继续投入多少呢。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尔察克政权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巩固占领区,然后花大力气投入到区域内各项资源的开采,用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华夏的各种金银铜等有色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铁矿、木材、煤炭等等物资,来抵消欠下的债务。而与此同时,占领区的各项战后重建,民生的安抚也需还需要大笔的投入。特别是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他还要向华夏进口大量的粮食、布匹、皮革等生活必需品。这些物质的进口,又再次增加着欠下的债务的数额。这样一来,偿还债务的过程无疑是漫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向西扩张无疑是不明智的。加上眼下推进的战线,还是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沿线。向南的哈萨克斯坦和向北的汉特曼西、亚马尔涅涅茨等区域的苏俄势力也还需要清除。

    就像当年华夏为了帮助金胖子而打的半岛战争。事后,所有苏俄给予的武器弹药的援助,可都是用华夏大量的物资来偿还的,五十年代初进行的战争,华夏还债还了十多年。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这些债务的偿还也没停止过。而挑起这场战争的金胖子,不仅没承担债务,反而还向华夏索要各项援助,更过分的,还要求华夏把长白山的一部分领土划给金胖子,美其名曰那是金胖子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就这样,原本完全属于华夏的长白山天池,如今只剩下半个还属于华夏。

    图哈切夫斯基取得的胜利还只是战略层面上的胜利,是点和线的胜利,复**仅仅还只是完成了对一些战略节点和运输线的控制。要把这些点和线逐步变成面的控制,同样还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眼下,图哈切夫斯基就向杨寰宇提出了,让华夏志愿军和复**的合作,从完成战役目标,变成由华夏志愿军来驻守这些点和线,复**的部队去实现由点到面的控制,去清剿各个地方。对此,杨寰宇自然不会反对。

    北方的高尔察克与苏俄之间打的如火如荼,在东南亚的韦昌迪也没有闲着。他在成功的帮助暹罗国王拉玛七世复辟之后,尝到了使用武力颠覆这些小国政权的他,把目光投向了暹罗周边的那些殖民政府。当然他很清楚,对这些殖民政府的颠覆,就不能用暹罗的成功经验了。因为在这些殖民地,所谓的殖民政府不过是些傀儡而已。真正掌控着这些国家的是那些殖民国家的殖民专员和总督。对这些人,杀了他们的话,一点意义都没有,死掉一个总督,殖民国家会再派来下一任总督,杀死一个殖民专员,同样也会有接任者。所以,韦昌迪把目标瞄向了鼓动这些国家里的所谓爱国者们。他要扶持这些人搞民族**,要让那些殖民者感到无法掌控,最终自己退出这些殖民地。这样的话,韦昌迪要考虑的就是该掌握怎样的火候了。

    在韦昌迪借着谈生意的名义回国述职的时候,杨寰宇特意接见了他。在对他在暹罗做出也业绩给予充分的肯定之后,也听取了韦昌迪对接下去工作的打算。杨寰宇对韦昌迪计划在暹罗周边国家采取的行动表示了支持,却又特别关照他,对那些爱国者的支持,要有个限度。

    杨寰宇提出这个告诫,自然是吸取了前一世美国人的教训。当年,美国人为了竭制苏俄在阿富汗的扩张,训练和扶持了本·拉登,结果到最后,却尝到了本·拉登策划的911的苦果。为了削弱伊朗,美国人扶持了萨达姆,最后却不得不发起沙漠风暴,出兵去消灭萨达姆政权;为了加强在中东和非洲的影响力,美国人扶持了利比亚的卡扎菲和后来臭名昭著的isis,但最后,都不得不使用武力来扑灭他们。杨寰宇可不希望韦昌迪在这些殖民国家扶持起来的**势力,最后成为妨碍华夏对这些国家的控制。

    韦昌迪在受到这个提醒之后,自然对扶持对象进行了筛选。本着既要扶持,又要限制的原则,韦昌迪的考量就是在一个国家里,不能只扶持一家势力。而是要多扶持几家,还要是相互不对盘的势力。既要他们给殖民政府制造麻烦,还要默许他们之间相互的竭制和相互的消耗。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在赶走殖民者的同时,这些相互不对盘的势力之间也狗咬狗的斗个两败俱伤。到最后,选择一家能够被控制的扶持对象,让他们来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当然,先觉条件自然是要听命于华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