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对金国的模糊战略(第一更)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八零:带着糙汉摆摊致富、林彦苏音、国运求生:我,蟒蛇,傻眼了吧?林彦苏音、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我在天牢签到打卡:一步封神、成为血族幼崽后,她被迫扛刀出战、绝世武魂陈枫、炼狱之劫、荒古万兽之王、元力传奇
对于赵宁来说,解决完赵楷,当然是去陪自己的娘子。 毕竟这一次是造谣说赵宁战死前线,不是明目张胆篡位,所以赵佶不敢动皇后和太子。 朱涟这些时日倒是没有被为难,但听闻自己夫君战死前线,几次哭晕过去。 宫中以宋淑媛为首的女官也被撤换下去。 此番赵宁回来,宫内一切在快速恢复之前。 第一夜,两人如漆似胶。 黏在一起,深入浅出地了解了这一个多月以来对方的感受。 当晚让赵宁明白,爱情不仅仅要用心,还要用力。 第二天,赵宁搀扶着墙走出来,他再次切身体会到一个道理: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一大早,赵构就跑来。 赵构似乎很积极,关于宗室的事情,还有许多没有具体执行,看他这个样子,是要把某些人撸到底了。 大早上,赵宁请赵构用了早膳,两人商议着宗室案里面许多财产的处置方式。 一直商议到下午。 才又提到了关于对金国的态度问题。 赵构似乎又恢复了那个在金军大营中装逼的气势,他跟赵宁说:“我们一定要与金人决战到底,所有的议和者,都是居心叵测!” 这就很符合历史上,赵构登基之前的心态,毕竟没被吓过,不知道身临其境后,原来自己是个怂货。 去年在大名府的那种害怕的感受也慢慢淡化了下去,再次摇身一变,想要坚定主战。 其实也不能单纯说主和就是错误。 国家外交,不是莽夫斗勇。 主和派们的想法,无非就是觉得现在宋军正面打也是打赢了的,但持续打下去,肯定没法打。 至于民间嚷嚷着要血战到底,这是好事,上位者不应该打压他们的积极性。 可最终决定,不能只听民间怎么说。 得看账面上有多少钱,得看前线还剩多少能正面上战场的人。 而且现在是特殊时期,还得看武库里还有多少军备。 更重要的是,还有多少粮食可以调动? 南方自然有大量的粮食,大宋朝的整套官僚行政效率,能否再支撑得起继续打? 要知道,第三次宋金之战,宋军之所以能占据主动,最大的原因还是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 包括提前动员兵力、粮食,把钱无差别地往前线送,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城寨。 可是这些在这一战中,消耗太大。 尤其是兵力和钱。 所以,朝中有人提出现在是议和的最佳时机,从理性的政治角度出来,未必是错。 例如这个时候,一直蛰伏在家的前前任少宰唐恪,便罕见地上书了一封《时弊论》,来分析眼下的情况。 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派人去与金军谈,先谈,能谈成什么样试试再说。 意思是看菜下饭。 而大宋朝应该着手迁都关中,以山河之险巩固京师,以安天下。 但是,军政使张叔夜则是主战的一派。 他也上奏了《宋金战时论》,尤其是阐明了东线作战的优势。 金军一旦抵达两淮,面临的是河运密布的水乡之地,金人不善水,对金军骑兵也有很大的牵制作用。 两份奏疏,赵宁都看完了。 他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这一日,他专程召见了一直搁置在一边的唐恪。 唐恪站在文德殿门口恭候着皇帝的到来。 不多时,便看到赵官家的身影,赵官家身边跟着刚刚官复原职的刑部尚书秦桧,还有康王赵构,以及京畿路转运使李光。 他们向文德殿走来。 唐恪行礼道:“臣参见官家。” “是唐相公来了,走,进去说。” 唐恪心中一百个疑惑。 自从靖康元年十月,他因主和被罢了宰相的职位,便赋闲在家。 其实他心中还是一直在等待皇帝再次传召的,但一年多,没有任何动静,他以为皇帝已经彻底忘了自己。 没想到今日奏疏一封后,立刻得到皇帝传召。 见唐恪来了,秦桧心里琢磨着,唐恪是议和派的骨干,为何今日突然得意进宫面圣,莫非官家有主和意愿? 议和是不可能议和的。 弱国无外交。 弱势的一方,是不可能主动提议和的,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扛不住了。 好不容易把局面扛到这一步,这个战果,很快应该就会传到燕京,然后传回上京。 金国朝堂内部必然会引起一场空前的政治地震。 这个时候大宋主动提议和? 正在郁闷的宗翰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让第三次宋金之战的战果,先在金国朝堂消化一下吧。 下棋不能急,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是该安静地看对手打算怎么走了。 这叫让子弹飞一会儿。 至于这个空窗期嘛,当然是改进统计阵亡数字,准备抚恤金,安抚前线,调集粮食,巩固战防,随时应对金军卷土重来。 不过,关于一些议和的声音,赵宁这一次,却不打算强行压制。 为什么? 这是一种政治谋略,叫做模糊战略。 模糊战略是21世纪大国博弈中最常用的一种战略。 这种战略就跟渣男骗妹子一样,或者跟绿茶玩弄男子一样,不表态,吊着你。 此次战争后,金国一定会派人来探查大宋朝堂接下来对战争的声音。 如果他们发现大宋朝全部是主战派,一个个撸起袖子,恨不得立刻就冲到北边去把金国灭了,这必然会引起金国朝堂主战派持续占据优势,掐死了金国朝堂主和派的路子。 此乃匹夫之勇,非谋国者之智也。 但是,在大宋内部,却绝不能让主和派掌权,尤其是军政,否则必然消极怠工。 在这种战略中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就是赵宁需要的。 模糊的战略,给金国看看,让金国朝堂内部自己陷入争论中。 唐恪进了文德殿后,赵宁让其他人先退下,只剩下唐恪。 “你的奏疏,朕看完了。” 赵宁言简意赅:“朕回答你的奏疏,朕不会迁都长安,关中凋敝,东南富足,这已是眼下定局,若是进入关中,等同放弃淮东,万万不可取。” 唐恪说道:“但东线无险可守。” “军政机要,你以后不必过多过问,朕会安排人处置。” “陛下……” “朕找你来,有其他事交给你。” “请陛下明示。” “朕要你去荆湖北路做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