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和徐家少爷的谈话虽然只是随着谈话的内容这才转移到了出海这样的事儿上,不过贾训心里暗暗地却也有些认同他说的有关于身体健康与否的判断,他早就发现了,那些个一天到晚关在屋子里读书的人多半都是身子虚的不行的,像是贾珠,家中这样的条件,王夫人几乎是把家中所有补身子的东西都不要钱的往他的院子里搬,家里的几个掌权的,就是贾赦也因为他的出息而多加呵护,指望着他能给贾家添些光彩,可就是这样,却依然让他耗尽了心力,虚的不过是一场风寒就要了命。【】
相反倒是那些成日忙碌不停,甚至艰难的还要在家中做活的学子,即使吃的不好,即使干活很累,即使赶考要走太远的路,却依然能坚持下来,由此可见,即使是读书也需要动静结合才成的,没瞧见那些兼顾骑射的世家子弟一个个都健康的不行嘛,由此可见,提倡君子六艺实在是很必要的,乐理舒缓神经,陶冶性情,骑射锻炼了身体,强壮了骨骼。
这样一想,他突然发现自家如今这一日读书,一日出海实在是个很明智的安排,不单不会耽搁读书,还让自己身子强健,为将来的科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匆匆的选了三本自己没有的书本,另外又选了一本字帖,和徐家少爷说好了归还的日期,贾训又去纸坊,买了一大堆的纸张,准备回去抄书和练字用,他们兄弟如今读书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了,识字上自是没有了问题,接下来就该是练字了,他的字倒是没有问题,可是兴哥儿却依然差了些,用水固然是省钱,却是练不出好字的,所以这些也该开始常备着用了。
当然这一趟出来也不能就带这么些东西回去,难得来了,她又另外去布庄绣房,花了十文钱,买了一麻袋的碎布头,这一袋子里虽然大半都是些寻常的棉布什么的,只能做鞋子用,不过还是有大约三成是绸缎之流,这东西虽然多是些不大的小布片,如今却正是他们家需要的,齐氏正兴致勃勃的要用这些东西给鱼娘准备荷包帕子这些可以做嫁妆的东西呢。
贾训进程一趟就有如此的收获,不仅仅是兴哥儿高兴,齐氏高兴,就是村长也是高兴地不行,不止是五十两银子的事儿,虽然有了这银子他对于村子中置办蒙学的事儿又多了些资本,可是最关键的却还是那些书的事儿。
像是他们这样从一无所有从头开始置办的蒙学,书本永远比其他更耗费钱财和精力,那个他如今已经敲定,准备聘请的夫子,家中也一样是困难户,这样的人家,即使已经有了童生的名头,藏书也不会有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家蒙学若是能置办上一套还算是齐全的书籍,那对于这样的夫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更不用说有了这第一套,那么其他孩子读书也就不愁书本了,就是再没钱买,不是还能自己抄嘛。
对于村子里开办蒙学就像是前头说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很重视的,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不单是祠堂里那第三进做蒙学课堂的屋子收拾妥当了,就是祠堂边上给先生准备的两进宅子也一样盖好了。
虽然说因为为了省钱些,最后这屋子终究是石头做地基,土胚包薄砖外带海草顶的屋子,可是到底还是两进的屋子,前一进三间正房,两侧各两间厢房,倒座还有厨房,柴房,后院盖了后罩房三间,还另外搭了一个鸡舍,带上三分的菜地,外头还围了个大大的土胚院子,足有一人高。看着简单了些,可是却处处周详的紧,按照那个夫子家里的情况来看却是最好的,那后面的屋子,能给夫子的老娘养病住,还能养些鸡,种些菜蔬补贴家用,前头小院整齐敞亮,不管是夫子自己读书还是待客,甚至是留宿好友都足够了。
若是在加上祠堂后面的蒙学课堂边上,那一间供夫子课间休息的书房里,那已经抄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十几本书籍,还有一年三十两的束脩,就是直接去请一个秀才其实也是可能的。只可惜的是,这县城毕竟有功名的人少,这样的人早就被人请走了,像是他们这样的偏僻村子,即使和人家一样的条件,也只能请低一等的人了。好在这人到底有刘典吏做保,人品学问还算是让人放心。
等到了夫子正是搬过来,入住学堂,海螺村的蒙学总算是开班了,而各家的孩子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约束,不再是每日里在海边乱跑,每每早上一清早,就能从祠堂后传出清朗的读书声,让整个村子都沉静在一片的祥和中,也只有下午放学后,才能再次看到这海边长大的孩子们,子啊沙滩,在海水里折腾,继续渲染属于渔民孩子的肆意。
就是兴哥儿和贾训,小三,也因为自己村子里有了夫子,在听了几次课,感觉比那边的老夫子不差什么之后,就转回来在自己的村子里上学了,省去了不少的路程不说,还终于能过上正常学生的日子,上午上学,下午出海。
这样的安稳日子过起来是很快的,一个转眼,就是半年过去了,又是到了丰收的时节,今年的秋收,贾家的人都很是重视,其实吧,整个村子的人都挺重视的,毕竟去年到今年年初折腾了这么久,家家户户都有了田地,还急匆匆的都种植上了些东西,就等着这个时节看看收获如何了,虽然基本上这些渔夫们都不懂的怎么种地,只是将这田地租出去,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秋收的期待。
“咋样?今年收了多少?“
齐氏第一个忍不住在兴哥儿去收了租子回来之后,就满脸期待的看着儿子,那眼睛都能发光了。
“挺好的,三十二亩中田,今年比去年还收的多些,平均下来,一亩两石的收成,去了税钱和力钱,剩下一石四斗,咱们和租户是对半开,就是七斗的粮食,总计二十二石四斗,我瞧着咱们家米粮都够,还有二百来斤,索性就没留,一并卖给了粮铺,如今这新收的麦子,能十五文,足足换了三十三两六钱银子,村口的二十亩坡地,种的是豆子,也差不离是这样的分量,一亩二石,总计有四十石,大舅和二舅家不用分粮食,只是将这整数外大约二百来斤豆子拿了去,说是换油。又不用交税,所以听着数字倒是还大些,只是这豆子价钱低了些,卖到油坊,也不过是七文一斤,得了二十八两,至于咱们山谷里的,地倒是多些,只是实在是差了些,有些沙,当初跟着别家一样种的都是不用管事儿的山药蛋,这东西收成到是不错,一亩地居然有三石多,总计有一万五千斤,只是卖不出什么价钱,外头一文钱一斤都卖的艰难,我索性只给自家留了五百斤,其他的问了刘典吏,卖给了官府的平常仓,做防灾库存,给了十三两银子。这样一算,总计,咱们这一次出息有六十一两六钱。“
兴哥儿扯出自己身上这几日一直放着的纸张,一边看一边对着家里的大大小小算起了账,不算不觉得,这些地,虽然都不算是什么特别好的田地,可收入却实在是还算可以,毕竟这里头那坡地和海螺谷里的地都是荒地刚开的,地力贫瘠的很,原本还以为是不会有多少收入,不想倒也攒出了将近三十两,让这个家这一季就挣了足足六十多两银子,说一句不好听的,有这样的收入,全家就是不干活了,那也足够吃喝了。
“好,看来啊,有银子就是该买地,看看,这不是,才一年多,本钱就回来了不少呢,等地收拾妥当了,在种上一季的萝卜白菜什么的,这一年靠着地,咱们就能有七八十两的收入了。“
齐氏高兴啊,孩子们勤快,努力,靠着海货,这些日子以来也挣了不少钱,吃喝家用去了之后,还余下了三四两银子,再加上以前的积存,就是去了给鱼娘准备嫁妆的花销,这银子也足足有五十多两,有了这么些银子,明年办喜事儿她的心就安稳了,不用发愁了。
“你姑父家呢,怎么样?收入还成不?你大舅家呢,还有二舅家,不是一起去的城里嘛,他们怎么样?“
自家安稳了,这齐氏自然也开始关心亲戚了,
“姑父家自是不用说的,我虽然没细看,不过二十两总是有的,我瞧着姑父脸色挺不错,舅舅们也还成,他们今年坡地种的和咱们家一样,都是豆子,我瞧着也没留都卖了,回来的时候还和我说让我过阵子去吃饭呢,可见是好的。“
自家好,亲戚们也好,齐氏越发的高兴了,不禁有些嘚瑟起来,一副自己远见卓识的样子对着孩子们说道:
“看看,可见当初我让你们舅舅买地那是做对了,三年不交税,开荒即使在苦,那也是值得的,如今这转眼,只怕就把原本的买地钱给挣回来了,往后那就是纯利了,只要花点力气,还怕吃不上饭?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过上几年,再积攒上几亩地,不用十年,这家业就能比得上当初你曾外祖父在的时候了。“
说道曾外祖父,齐氏立马又是一通的说古,说起他们外祖父嘴里以前的好日子什么的,这些往年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贾训感觉脑袋都有些发晕,说是好日子,那也不过是二十亩地的小地主都不是的富农而已,若不是如今这家业实在是落魄,只怕也没法子提出来炫耀了,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齐氏就这样的喜欢说呢,真说起来,比起如今家里的产业都差好大一截的好吧。
忍不住微微抬头,正好看到兴哥儿也一脸皱眉的无奈,好吧,两兄弟这是心有灵犀了?贾训牵起了嘴角,刚想露个笑容什么的,不想又被齐氏点名了。
“二子,你大姐的荷包做的差不离了,这布匹也准备上了,说好给你大姐压箱的书你抄了没有?赶紧的啊,这可是细致活,总不能抄的呼呼啦啦的当陪嫁吧。兴哥儿,你也是,字练得也不少时间了,我瞧着也有了几分样子,也帮着抄上一些,这东西不嫌多。“
她是不嫌多,可他们手酸的好不。
...
相反倒是那些成日忙碌不停,甚至艰难的还要在家中做活的学子,即使吃的不好,即使干活很累,即使赶考要走太远的路,却依然能坚持下来,由此可见,即使是读书也需要动静结合才成的,没瞧见那些兼顾骑射的世家子弟一个个都健康的不行嘛,由此可见,提倡君子六艺实在是很必要的,乐理舒缓神经,陶冶性情,骑射锻炼了身体,强壮了骨骼。
这样一想,他突然发现自家如今这一日读书,一日出海实在是个很明智的安排,不单不会耽搁读书,还让自己身子强健,为将来的科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匆匆的选了三本自己没有的书本,另外又选了一本字帖,和徐家少爷说好了归还的日期,贾训又去纸坊,买了一大堆的纸张,准备回去抄书和练字用,他们兄弟如今读书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了,识字上自是没有了问题,接下来就该是练字了,他的字倒是没有问题,可是兴哥儿却依然差了些,用水固然是省钱,却是练不出好字的,所以这些也该开始常备着用了。
当然这一趟出来也不能就带这么些东西回去,难得来了,她又另外去布庄绣房,花了十文钱,买了一麻袋的碎布头,这一袋子里虽然大半都是些寻常的棉布什么的,只能做鞋子用,不过还是有大约三成是绸缎之流,这东西虽然多是些不大的小布片,如今却正是他们家需要的,齐氏正兴致勃勃的要用这些东西给鱼娘准备荷包帕子这些可以做嫁妆的东西呢。
贾训进程一趟就有如此的收获,不仅仅是兴哥儿高兴,齐氏高兴,就是村长也是高兴地不行,不止是五十两银子的事儿,虽然有了这银子他对于村子中置办蒙学的事儿又多了些资本,可是最关键的却还是那些书的事儿。
像是他们这样从一无所有从头开始置办的蒙学,书本永远比其他更耗费钱财和精力,那个他如今已经敲定,准备聘请的夫子,家中也一样是困难户,这样的人家,即使已经有了童生的名头,藏书也不会有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家蒙学若是能置办上一套还算是齐全的书籍,那对于这样的夫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更不用说有了这第一套,那么其他孩子读书也就不愁书本了,就是再没钱买,不是还能自己抄嘛。
对于村子里开办蒙学就像是前头说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很重视的,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不单是祠堂里那第三进做蒙学课堂的屋子收拾妥当了,就是祠堂边上给先生准备的两进宅子也一样盖好了。
虽然说因为为了省钱些,最后这屋子终究是石头做地基,土胚包薄砖外带海草顶的屋子,可是到底还是两进的屋子,前一进三间正房,两侧各两间厢房,倒座还有厨房,柴房,后院盖了后罩房三间,还另外搭了一个鸡舍,带上三分的菜地,外头还围了个大大的土胚院子,足有一人高。看着简单了些,可是却处处周详的紧,按照那个夫子家里的情况来看却是最好的,那后面的屋子,能给夫子的老娘养病住,还能养些鸡,种些菜蔬补贴家用,前头小院整齐敞亮,不管是夫子自己读书还是待客,甚至是留宿好友都足够了。
若是在加上祠堂后面的蒙学课堂边上,那一间供夫子课间休息的书房里,那已经抄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十几本书籍,还有一年三十两的束脩,就是直接去请一个秀才其实也是可能的。只可惜的是,这县城毕竟有功名的人少,这样的人早就被人请走了,像是他们这样的偏僻村子,即使和人家一样的条件,也只能请低一等的人了。好在这人到底有刘典吏做保,人品学问还算是让人放心。
等到了夫子正是搬过来,入住学堂,海螺村的蒙学总算是开班了,而各家的孩子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约束,不再是每日里在海边乱跑,每每早上一清早,就能从祠堂后传出清朗的读书声,让整个村子都沉静在一片的祥和中,也只有下午放学后,才能再次看到这海边长大的孩子们,子啊沙滩,在海水里折腾,继续渲染属于渔民孩子的肆意。
就是兴哥儿和贾训,小三,也因为自己村子里有了夫子,在听了几次课,感觉比那边的老夫子不差什么之后,就转回来在自己的村子里上学了,省去了不少的路程不说,还终于能过上正常学生的日子,上午上学,下午出海。
这样的安稳日子过起来是很快的,一个转眼,就是半年过去了,又是到了丰收的时节,今年的秋收,贾家的人都很是重视,其实吧,整个村子的人都挺重视的,毕竟去年到今年年初折腾了这么久,家家户户都有了田地,还急匆匆的都种植上了些东西,就等着这个时节看看收获如何了,虽然基本上这些渔夫们都不懂的怎么种地,只是将这田地租出去,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秋收的期待。
“咋样?今年收了多少?“
齐氏第一个忍不住在兴哥儿去收了租子回来之后,就满脸期待的看着儿子,那眼睛都能发光了。
“挺好的,三十二亩中田,今年比去年还收的多些,平均下来,一亩两石的收成,去了税钱和力钱,剩下一石四斗,咱们和租户是对半开,就是七斗的粮食,总计二十二石四斗,我瞧着咱们家米粮都够,还有二百来斤,索性就没留,一并卖给了粮铺,如今这新收的麦子,能十五文,足足换了三十三两六钱银子,村口的二十亩坡地,种的是豆子,也差不离是这样的分量,一亩二石,总计有四十石,大舅和二舅家不用分粮食,只是将这整数外大约二百来斤豆子拿了去,说是换油。又不用交税,所以听着数字倒是还大些,只是这豆子价钱低了些,卖到油坊,也不过是七文一斤,得了二十八两,至于咱们山谷里的,地倒是多些,只是实在是差了些,有些沙,当初跟着别家一样种的都是不用管事儿的山药蛋,这东西收成到是不错,一亩地居然有三石多,总计有一万五千斤,只是卖不出什么价钱,外头一文钱一斤都卖的艰难,我索性只给自家留了五百斤,其他的问了刘典吏,卖给了官府的平常仓,做防灾库存,给了十三两银子。这样一算,总计,咱们这一次出息有六十一两六钱。“
兴哥儿扯出自己身上这几日一直放着的纸张,一边看一边对着家里的大大小小算起了账,不算不觉得,这些地,虽然都不算是什么特别好的田地,可收入却实在是还算可以,毕竟这里头那坡地和海螺谷里的地都是荒地刚开的,地力贫瘠的很,原本还以为是不会有多少收入,不想倒也攒出了将近三十两,让这个家这一季就挣了足足六十多两银子,说一句不好听的,有这样的收入,全家就是不干活了,那也足够吃喝了。
“好,看来啊,有银子就是该买地,看看,这不是,才一年多,本钱就回来了不少呢,等地收拾妥当了,在种上一季的萝卜白菜什么的,这一年靠着地,咱们就能有七八十两的收入了。“
齐氏高兴啊,孩子们勤快,努力,靠着海货,这些日子以来也挣了不少钱,吃喝家用去了之后,还余下了三四两银子,再加上以前的积存,就是去了给鱼娘准备嫁妆的花销,这银子也足足有五十多两,有了这么些银子,明年办喜事儿她的心就安稳了,不用发愁了。
“你姑父家呢,怎么样?收入还成不?你大舅家呢,还有二舅家,不是一起去的城里嘛,他们怎么样?“
自家安稳了,这齐氏自然也开始关心亲戚了,
“姑父家自是不用说的,我虽然没细看,不过二十两总是有的,我瞧着姑父脸色挺不错,舅舅们也还成,他们今年坡地种的和咱们家一样,都是豆子,我瞧着也没留都卖了,回来的时候还和我说让我过阵子去吃饭呢,可见是好的。“
自家好,亲戚们也好,齐氏越发的高兴了,不禁有些嘚瑟起来,一副自己远见卓识的样子对着孩子们说道:
“看看,可见当初我让你们舅舅买地那是做对了,三年不交税,开荒即使在苦,那也是值得的,如今这转眼,只怕就把原本的买地钱给挣回来了,往后那就是纯利了,只要花点力气,还怕吃不上饭?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过上几年,再积攒上几亩地,不用十年,这家业就能比得上当初你曾外祖父在的时候了。“
说道曾外祖父,齐氏立马又是一通的说古,说起他们外祖父嘴里以前的好日子什么的,这些往年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贾训感觉脑袋都有些发晕,说是好日子,那也不过是二十亩地的小地主都不是的富农而已,若不是如今这家业实在是落魄,只怕也没法子提出来炫耀了,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齐氏就这样的喜欢说呢,真说起来,比起如今家里的产业都差好大一截的好吧。
忍不住微微抬头,正好看到兴哥儿也一脸皱眉的无奈,好吧,两兄弟这是心有灵犀了?贾训牵起了嘴角,刚想露个笑容什么的,不想又被齐氏点名了。
“二子,你大姐的荷包做的差不离了,这布匹也准备上了,说好给你大姐压箱的书你抄了没有?赶紧的啊,这可是细致活,总不能抄的呼呼啦啦的当陪嫁吧。兴哥儿,你也是,字练得也不少时间了,我瞧着也有了几分样子,也帮着抄上一些,这东西不嫌多。“
她是不嫌多,可他们手酸的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