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最后一条路
凉子见北条时宗颇有些意兴阑珊,担心地道:“小袋坂口如此,假妆坂口那里也很危险吧?”
北条时宗点了点头,道:“应该是一样的,很可能凶多吉少。”
话音刚落,又一名御内人闯了进来,跪在北条时宗面前道:“执权大人,假妆坂口三万人玉碎,但是有一件事情,不知当不当讲……”
北条时宗见他语带犹豫,不耐烦地道:“快说,没人怪罪你!”
“是,下臣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安达泰盛大人和二阶堂行纲大人已经投降,不知是真是假。”
“什么?!”
“你胡说!”
“这不可能!”
“二阶堂行纲也许说不定,安达泰盛怎么可能,必定是宋贼的诡计!”
“太可笑了!”
祝子气得浑身发抖,道:“哥哥决不可能投靠宋贼!你再去打探!”
凉子却没有说话,而是用带着些许理解的眼神看着祝子。
北条时宗也想到了一种可能。如果程越愿意保住安达泰盛全族的安危,或者更进一步,连祝子甚至贞时的性命也做出保证,而镰仓幕府却已败亡在即,作为安达氏的家主,安达泰盛能不考虑要努力延续家族么?更重要的是,安达泰盛并不是投降天皇,所以安达家当然不会遭到清算!
安达泰盛归顺程越,极有可能!何必一定要跟着北条氏一起灭亡呢?!
祝子见凉泉尼和北条时宗都认定了安达泰盛已经投降,急得银牙紧咬,眼泪在美目中频频打转,却又想不出来该怎样辩解。
北条时宗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这件事且不论,安达泰盛和二阶堂行纲的家也不许sao扰,只派人守住门口即可。另外,山内坂口外有什么动静?”
两名来报信的御内人互相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方道:“宋贼和元贼在镰仓烧杀掳掠,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只有投降的日本人才能不受侵害。”
北条时宗气得脖子上青筋直冒,一拳砸到榻榻米上,怒道:“他们在屠城?”
两名御内人道:“是。所有的女人都被强jian,有些姿色的被抓走,其他的都杀了,敢反抗的也杀,外面到处都是尸体。”
北条时宗大叫一声,从榻榻米上一跃而起,指着山内坂口外面的方向大骂道:“畜牲——!简直不是人——!不怕天谴么——?!”
其余众人也是骂不绝口,虽然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
北条时宗尽情发xiele半天,方才冷静下来,呆呆地坐回座位上。
骂是没用的,骂得再狠,宋元联军也不会伤到分毫。要考虑的反而是他们该怎么办,山内坂口被攻破的话,镰仓内城的不也会跟外面一样么?如果葛西谷再失陷呢?北条时宗简直不敢想下去!
芳子用最小的声音嚅嚅地道:“能不能谈和呢?内城的百姓是无辜的。”
倘若换作别人,北条时宗就骂过去了,但芳子的丈夫北条宗政还在程越手中,她的儿子师时也还小,想自保是很正常的,北条时宗没有过分责备她。
芳子见没人反驳她,胆气稍壮,又道:“北条氏的血脉最重要,总要想办法保住两个孩子……”
北条时宗不得不马上打断她,道:“我不是有安排么?虽然不是万全之策,但大致上没问题吧?”
芳子急得险些哭出来,道:“两个孩子流落到海上,遇到暴风雨怎么办?上岸后被人捉住怎么办?兵荒马乱中,被人劫杀又该怎么办?就算这些都避得过去,谁又能担保他们一辈子平安?两个小孩子是很好找的!”
北条时宗被芳子这几句话说得心烦意乱,他又何尝不知?但他又能怎么办?芳子所说的和谈,不过就是投降而已,他们现在哪还有能讨价还价的筹码?
凉子断然道:“时宗,能不能偷偷派人去和宋人商谈,有一线生机也好,最不济,保住贞时和师时,我们死了没什么。”
北条时宗烦躁地道:“母亲,谈是可以谈,但他们不遵守约定又怎么办?谁不知道该斩草除根?”
凉子顿时语塞。是啊,山内坂口旦夕可下,宋军又何必卖他们这个面子呢?投降只会方便他们屠杀而已。
芳子马上接口道:“不是还有安达泰盛大人么?”
祝子一惊,张口欲言,转念一想,却又把话吞了回去。
北条时宗忍不住站起身在屋里团团乱转,心乱如麻。他有必死的决心,并不害怕面对宋元联军,但一想到两个孩子,他也要六神无主。
北条一族,决不能毁在他的手上!
备前太郞向前移到了几尺,沉声道:“执权大人,我想去探听一下宋贼和元贼的虚实!”
北条时宗一怔,回头看着备前太郞道:“你要去么?”
备前太郞坦然道:“两军对垒,遣使传话再正常不过,到敌营探个究竟不也是应该的么?”
越后孙太郎上前道:“我也一起去吧,单使前去太危险。”
北条时宗思索再三,还是摇了摇头,道:“现在派你们去,只会动摇军心。另外,也要替那些临时征来的武士想想,他们的家人已被宋贼和元贼所杀,妻子被侮辱,却看到你们跑去求和,很容易引发兵变,不妥。”
备前太郞焦急地道:“可是执权大人,这大概是最后的机会!”
越后孙太郎也道:“是啊,再不去的话,等到山内坂口被攻破,内城的人都要死!”
北条时宗叹道:“我知道,但也无可奈何。”
众人也不禁长叹,北条时宗说的确是实话,此时派人去,极有可能会激起兵变!
北条时宗对凉子道:“母亲,你们快去葛西谷吧,晚上走没什么人会看到。到山上把财物都整理出来,明天往船上运一些去,危急的时候也许有用。”
凉子默默地点了点头,北条氏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她能做的有限,祈祷着山内坂口能多挡住宋元联军几天,而葛西谷的防守可以令敌人知难而退。
北条时宗点了点头,道:“应该是一样的,很可能凶多吉少。”
话音刚落,又一名御内人闯了进来,跪在北条时宗面前道:“执权大人,假妆坂口三万人玉碎,但是有一件事情,不知当不当讲……”
北条时宗见他语带犹豫,不耐烦地道:“快说,没人怪罪你!”
“是,下臣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安达泰盛大人和二阶堂行纲大人已经投降,不知是真是假。”
“什么?!”
“你胡说!”
“这不可能!”
“二阶堂行纲也许说不定,安达泰盛怎么可能,必定是宋贼的诡计!”
“太可笑了!”
祝子气得浑身发抖,道:“哥哥决不可能投靠宋贼!你再去打探!”
凉子却没有说话,而是用带着些许理解的眼神看着祝子。
北条时宗也想到了一种可能。如果程越愿意保住安达泰盛全族的安危,或者更进一步,连祝子甚至贞时的性命也做出保证,而镰仓幕府却已败亡在即,作为安达氏的家主,安达泰盛能不考虑要努力延续家族么?更重要的是,安达泰盛并不是投降天皇,所以安达家当然不会遭到清算!
安达泰盛归顺程越,极有可能!何必一定要跟着北条氏一起灭亡呢?!
祝子见凉泉尼和北条时宗都认定了安达泰盛已经投降,急得银牙紧咬,眼泪在美目中频频打转,却又想不出来该怎样辩解。
北条时宗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这件事且不论,安达泰盛和二阶堂行纲的家也不许sao扰,只派人守住门口即可。另外,山内坂口外有什么动静?”
两名来报信的御内人互相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方道:“宋贼和元贼在镰仓烧杀掳掠,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只有投降的日本人才能不受侵害。”
北条时宗气得脖子上青筋直冒,一拳砸到榻榻米上,怒道:“他们在屠城?”
两名御内人道:“是。所有的女人都被强jian,有些姿色的被抓走,其他的都杀了,敢反抗的也杀,外面到处都是尸体。”
北条时宗大叫一声,从榻榻米上一跃而起,指着山内坂口外面的方向大骂道:“畜牲——!简直不是人——!不怕天谴么——?!”
其余众人也是骂不绝口,虽然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
北条时宗尽情发xiele半天,方才冷静下来,呆呆地坐回座位上。
骂是没用的,骂得再狠,宋元联军也不会伤到分毫。要考虑的反而是他们该怎么办,山内坂口被攻破的话,镰仓内城的不也会跟外面一样么?如果葛西谷再失陷呢?北条时宗简直不敢想下去!
芳子用最小的声音嚅嚅地道:“能不能谈和呢?内城的百姓是无辜的。”
倘若换作别人,北条时宗就骂过去了,但芳子的丈夫北条宗政还在程越手中,她的儿子师时也还小,想自保是很正常的,北条时宗没有过分责备她。
芳子见没人反驳她,胆气稍壮,又道:“北条氏的血脉最重要,总要想办法保住两个孩子……”
北条时宗不得不马上打断她,道:“我不是有安排么?虽然不是万全之策,但大致上没问题吧?”
芳子急得险些哭出来,道:“两个孩子流落到海上,遇到暴风雨怎么办?上岸后被人捉住怎么办?兵荒马乱中,被人劫杀又该怎么办?就算这些都避得过去,谁又能担保他们一辈子平安?两个小孩子是很好找的!”
北条时宗被芳子这几句话说得心烦意乱,他又何尝不知?但他又能怎么办?芳子所说的和谈,不过就是投降而已,他们现在哪还有能讨价还价的筹码?
凉子断然道:“时宗,能不能偷偷派人去和宋人商谈,有一线生机也好,最不济,保住贞时和师时,我们死了没什么。”
北条时宗烦躁地道:“母亲,谈是可以谈,但他们不遵守约定又怎么办?谁不知道该斩草除根?”
凉子顿时语塞。是啊,山内坂口旦夕可下,宋军又何必卖他们这个面子呢?投降只会方便他们屠杀而已。
芳子马上接口道:“不是还有安达泰盛大人么?”
祝子一惊,张口欲言,转念一想,却又把话吞了回去。
北条时宗忍不住站起身在屋里团团乱转,心乱如麻。他有必死的决心,并不害怕面对宋元联军,但一想到两个孩子,他也要六神无主。
北条一族,决不能毁在他的手上!
备前太郞向前移到了几尺,沉声道:“执权大人,我想去探听一下宋贼和元贼的虚实!”
北条时宗一怔,回头看着备前太郞道:“你要去么?”
备前太郞坦然道:“两军对垒,遣使传话再正常不过,到敌营探个究竟不也是应该的么?”
越后孙太郎上前道:“我也一起去吧,单使前去太危险。”
北条时宗思索再三,还是摇了摇头,道:“现在派你们去,只会动摇军心。另外,也要替那些临时征来的武士想想,他们的家人已被宋贼和元贼所杀,妻子被侮辱,却看到你们跑去求和,很容易引发兵变,不妥。”
备前太郞焦急地道:“可是执权大人,这大概是最后的机会!”
越后孙太郎也道:“是啊,再不去的话,等到山内坂口被攻破,内城的人都要死!”
北条时宗叹道:“我知道,但也无可奈何。”
众人也不禁长叹,北条时宗说的确是实话,此时派人去,极有可能会激起兵变!
北条时宗对凉子道:“母亲,你们快去葛西谷吧,晚上走没什么人会看到。到山上把财物都整理出来,明天往船上运一些去,危急的时候也许有用。”
凉子默默地点了点头,北条氏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她能做的有限,祈祷着山内坂口能多挡住宋元联军几天,而葛西谷的防守可以令敌人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