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武侠小说 - 永乐群侠传在线阅读 - 第五十四章 三宝太监来了

第五十四章 三宝太监来了

    听到来人的禀报,魏冲整个人似乎被钝器击中一样,头脑中一阵眩晕。他一直认为自己所处的岛屿为法外之地。自从建文帝登基之后,崇明岛曾派官员前来查看,但被其赶走之后就再无人敢来问津,这次朝廷的船只突然前来,到底吉凶若何,魏冲心中也是一阵不安。

    “通知岛上所有人等,各守其职,进入战备,待我先去观看究竟!”魏冲一边说着,一边迈大步就往外走。

    “那......他们?”其中一个小喽啰手指叶承等人问道。

    “把他们交给老疤,就说今晚开工,他自会明白。”魏冲稍微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紧接着便消失在幽暗的地牢尽头。

    此时的牢外,却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整个崇明岛岸边的海域,几乎都被一艘艘战舰所包围了。只见这些战舰环环相连,铁索横海,绵延无边,放眼望去,足有二百余艘,每一艘船头都雕刻着巨龙,气势之宏伟,场面之壮阔,真是难以复加!

    这一刻海岸仿佛刹那间被船体所覆盖一般,只能看见深褐色的甲板和雕龙的船体。每艘船足有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别说崇明岛的这些门客、喽啰,便是整个大明王朝阅历再丰富者,也断没有见过如此雄伟战舰。

    在这每艘巨舰之上,十二风帆随风而摆,发出呼呼的激烈响声。在中央那艘最大的头舰的风帆下,一人正矗立船头傲然而视。只见这人中等身材,脸色红润,身着绯红色绣袍,腰扎素金束带,衣前金边荔枝花纹的的图案在火把下发出丝丝光芒。

    “郑大人,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就等您一声令下了!”旁边一个斥候躬身向船头之人请示道。

    而这位被称为郑大人的,正是明成祖朱棣派遣驾船西下寻找建文帝下落的三宝太监郑和。

    听罢斥候的禀报,郑和平静地点了点头,吩咐道:“传令各船,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轻举妄动,等待他们岛主到了我自有安排。”

    斥候诺诺而退,郑和眼望崇明岛,心中泛起无限波澜。曾经的他饱受身体与心灵的摧残,但现在没有人敢再嘲笑他是个太监,多年的屈辱仿佛熬到了尽头,他现在的身份是西洋总兵御史,堂堂朝廷四品大员,他所领到的任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何等的信任,又是何等的尊贵啊!

    但是此次出行,他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他的师傅“黑衣宰相”道衍和尚的告诫。

    那是一个凉爽的下午,刚刚被雨洗礼过的应天府迎来了难得的凉爽,在道衍和尚那并不起眼的府邸中,郑和垂手而立,等待着师傅的训诫。他们师徒二人一贯如此,即使郑和这些年的职位不断攀升,但在道衍和尚面前,从来都是恭恭敬敬。

    “三宝,不,郑大人,你可知道此次出行的重要吗?”道衍很喜欢他这个徒弟,但他从来没有教给过他武功,他教给郑和的,都是运筹帷幄,匡世扶国的谋略。

    “师傅,您这样叫徒弟,岂不是要折煞郑和吗?在您面前,永远不会有什么郑大人。”郑和恭敬地微笑道。

    道衍看了看郑和,正色道:“不!这次的事情,虽说关乎国家,但更关乎你个人的命运,你知道吗?”

    郑和连忙收敛笑容,跪倒于地叩首道:“徒弟愚钝,请师傅赐教!“

    “你这次出行,都带了些什么?”道衍问道。

    “战船二百七十艘,士卒两万五千人,各级将校八十名,另有杂役人等一千零二十八人,白银五十万两,所需日用物资也已齐备。”郑和一点不落的据实回禀道。

    “两万多精锐士卒,八十名能征惯战的将校,你却只带了五十万两白银?”道衍问道。

    郑和道:“正是,现在靖难之役刚过,多地满目疮痍,应天府更是百废待兴,百姓流离失所者颇多,又加上黄河连年水涝,国家正是用钱之际,所以......”

    “所以你就自作聪明,想当然的替主分忧,认为少带些钱财可以让国家兴盛,百姓富康?”道衍突然厉声打断了郑和的话。

    “不......不,师傅,徒儿我......”郑和不明白师傅为何会突然发怒,惶恐于地、颤栗不已,额头斗大的汗珠瞬间滴落下来。

    “你知道为何咱们师徒二人,一个和尚,一个宦官,却受到了皇上如此的宠信?我自不必说,连你也有了这出海寻找建文帝的大事所遣。”道衍的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些。

    “徒......徒弟愚钝,请师傅赐教。”郑和诺诺道。

    道衍叹了口气:“这原因就在我们的身份之中。一个和尚是无欲无求的,就算有所求,又怎能被庙堂所容?而一个宦官就更是如此。成祖信任我们,正在于我们都不可能威胁他的统治,我们是地地道道替主分忧的奴才。”

    郑和虽然心中知道自己是个宦官,但一时仍不愿意接受师傅的观点。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于理不通?”道衍目光冷峻地盯着郑和。

    郑和略微抬起头看看道衍,不敢言语。

    “皇上其实也是希望我们有所求的,但这种有所求,必须恰恰能体现我们的无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明哲保身,在这政治漩涡中全身而退。自古伴君如伴虎,多少人就是因为临了参不透这个道理,枉自送了性命。”道衍道。

    “徒儿......徒儿还是不明白。”郑和对道衍的话更加不解。

    “你听过萧何的故事没有?”道衍问郑和。

    “萧何乃大汉开国元勋,自古就有萧规曹随之美誉,徒儿自是听过一些的。”郑和回禀道。

    “那你可听说过,一次汉高祖出征,萧何监国。汉高祖在外对萧何疑心陡起,萧何闻风十分惶恐,问计于张良,张良让萧何置办田宅,广搜钱财,整日享乐。”道衍说道。

    “竟有此事?”郑和却是没有听说过。

    “不错,萧何一开始也颇为不解,但还是照着张子房的话做了,一时间民怨鼎沸,朝野之中的弹劾举报文书如雪片般投到在外的汉高祖营长之中。但汉高祖看后却是大为高兴,因为他知道一个贪财的萧何,是不会有什么野心的,也就更不会对他的统治造成任何的威胁。”道衍缓缓说道。

    郑和蕙质兰心,一点就透,此时突然明白了师傅的用意。

    “师傅,您的意思是让我多敛钱财,故作贪财之举,这样成祖皇帝就会知道我并无什么野心图谋,我便可以免除祸患了,是吗?”

    道衍满意的看看郑和,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正是如此,人无近欲,必有远谋。作为帝王,这正是他们最忌讳也最害怕的一类臣子。所以一个帝王在乎的并不是你能干多少活,而是你能否在干活的时候让他感觉踏实。”

    “徒弟明白了,若无师傅点拨,徒弟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郑和再次拜倒叩首道。

    在临行前,郑和对接见他的明成祖朱棣提出不想要任何职务,仅仅以内府太监的身份带队南下的要求,并提出只想多带些金帛。朱棣笑了,因为一个贪财的人,远比一个贪权的人更让他放心。所以他不仅没有降低郑和的职位,反而让朝廷派拨了白银六百万两,各色特产宝器更是汗牛充栋,足足装了十艘主舰之多......

    此时一片飘过的树叶落到了郑和的脸上,打断了他的回忆,他振奋了一下精神,环顾着崇明岛,不禁暗自感慨道:“是啊,若不是师傅,恐怕这次的我回到应天之时,就是我人头落地之日了。”

    正在这时,但见不远处的密林中火光点点,越聚越多,想必是岛主魏冲到了。郑和用手高举,令旗一挥,十艘战舰放下了甲板,从船上走下八百名精壮士兵,各个盔明甲亮,精神抖擞,只见八百人下船后分立两侧,郑和从中间大船之上也缓缓而下,他此次的第一站,就是要从这崇明岛开始。

    在魏冲离去之后,地牢之中的叶承手脚又被绑的更紧了一些,他忍不住去看旁边的陆离和钟晴,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醉太白陆离,因为六侠的名声在外,众喽啰十分忌惮他的武功,于是格外“照顾”,像包粽子似得将陆离绑了结结实实,除了眼珠子之外,其他地方是动不得分毫。

    众喽啰绑毕,其中一个带头的说道:“走,给老疤送去吧,这样咱就交差了。”

    叶承、钟晴与陆离三人被蒙上眼睛,嘴里塞满碎布,被分别装在三个麻袋之中,叶承只觉得身子一飘,感觉像是被人架了起来,然后就感觉自己的身体一颠一颠的移动起来,知道是这些喽啰要送他们去老疤那里交接了。

    三人被绑缚在布袋之中,有苦难言,叶承心中不由得自嘲道:“叶承啊、叶承,没想到这江湖你还未曾怎么闯荡,母亲的遗愿还未能完成,就要命丧黄泉了,真是时运不济啊。只可惜晴儿却也要跟我陪葬,她本大可以跟随者父亲钟万候游山玩水,有花不完的钱财,看不完的美景,如今却要随我一同赴死,让我心何安。还有我的师傅,教了我这么一个顽劣徒弟,还未曾替师傅脸上增光,却连累着师傅一同见了阎王。”

    叶承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只觉得众人走了大约有一个时辰左右,突然“咣当”一声,紧接着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阵疼痛,想来是这些喽啰使坏,到了地点把他们重重摔在地上了。

    叶承透过麻布袋听得仔细,但闻一个喽啰说道:“老疤,好久没干活了吧?今日一气儿就给你送来仨,你好好练练手吧,记住,一定要沉到河心最深处啊。”

    “我干这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该干嘛干嘛去吧,别在这里碍我眼,我自会向岛主复命。”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叶承听得真切,正是渡他们过河的老疤。

    那喽啰似乎是讨了个没趣,打个哈哈,悻悻道:“那好,你就看着办吧,办砸了可别怪小爷没提醒你。兄弟们,咱们走!”

    叶承在地上只听得脚步声响,渐渐由近及远,显然是众喽啰返回寨中去了。等到脚步声彻底隐没之后,叶承开始“呜呜”叫喊起来,虽然出不了声,但也希望老疤能够明白,先解开他们的布袋。

    然而老疤没有解开他们的布袋,似乎老疤根本不关心这布袋中装的是什么,他只是像搬运一袋袋麦子一般将三人分别装上了那艘小破船,然后用力撑起船桨,向河中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