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父子
胤礽的话,说起来不过是几句牢骚罢了。可谁让康熙为了了解太子的情况,不让他跟官员们私下接触,早已在他身边放了人,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要跟他汇报。于是这话便传到了康熙耳中。 若是别人说的这话也就算了,可太子说这话正正击中了康熙的一个心结:太子已经将近三十,而自己虽已五十却还身强体壮,太子可是等不及了?! 这话中的“年老体弱就该回去休养”可是在影射他这个皇阿玛?! 对于康熙这样八岁登基,十三岁小小年纪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十四岁亲政。 之后平定三番,统一国土,挫败沙俄侵略军,三征葛尔丹,这样一个执掌天下大权一辈子的人来说,即使现在已经年过五十,储君也已长成,他却绝不会轻易放松手中的权力,一分一毫也不会! 胤礽因为他这个皇阿玛而久久不能继位,他心里头隐隐是有一分愧疚的,这也让他对胤礽更加好了。 可一旦让他察觉了太子的不满和抱怨,这份愧疚便消失的一干一净,他又恢复成那个铁血而又强硬的帝王了。 于是西巡归途虽然不像来时那样气氛冷凝,还因为成功的考察吏治民风、整饬军营、笼络蒙古、接见各地巡抚大臣促进了君臣关系,成果斐然。 西巡走的是山路土路,因此归途一路都尘土飞扬,给在车辇、旗帜、士兵的身上,都扬上了一层灰,让这喜悦的心情,也好似蒙上了一层雾。 路上的天家父子关系,因为各种人事而渐渐变得复杂起来。皇位、权力、纷争与父子之情纠葛在一起,扰的康熙和太子心绪复杂。 三阿哥胤祉在一旁伺机而动,京城里更是还有一溜阿哥,人虽不在跟前,但恨不得长了十双眼睛,时刻盯着这父子的一举一动。 在众人都看不见的地方,有些心结已经种下,再难解开。 与此同时,四贝勒府里,胤禛与弘辉这对父子则正在乐融融的享受天伦之乐。 去年弘辉搬到前院读书之前,胤禛就开始考虑如何教育这个儿子了。 这是他第一个儿子,是长子也是嫡子,对他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胤禛这个新手阿玛是参照着以前自己的读书经历,但同时也做了些许改变。 胤禛自小在尚书房读书,也是经历了天不亮就起,一天六、七个时辰苦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放五天假过来的。 他虽然对弘辉这个嫡子期望甚高,在学业上也十分严厉,但并不打算让他死读书。像是一百一十遍的规矩,给外人说起来,当然还是要遵守,但是实则若孩子已经懂了会了,也没必要死磕着一百一十遍。 像他自己还小时,确实记忆力不强,念一百一十遍,再背一百一十遍,可以确保每句都牢记在心。但每个人天资不同,等他自己再长大些,早已不用一百一十遍就可以牢牢记住,剩下这么多遍的时间纯属是浪费了。 因此胤禛要求先生们增加查问的次数,若是弘辉已经熟记于心,即使没有到一百一十遍,也可以继续再往下教。但同时他增加了复习的量和周期,确保过几天之后并不会遗忘过多。 再就是每天读书的时间,在尚书房是卯入申出,就是早晨五点到下午三点十个小时,中间吃完饭都不停,下午还要再练骑射。1 就算每天九点睡,早上四点起,还是觉得觉都不够睡! 胤禛深刻的怀疑,若是自己能睡得更好,起码还能再长高一些,就算比不上大哥直郡王,也不会这么快就让老九、老十这些弟弟们赶上来。 为了让儿子能多睡一会儿,上课的时间也从早晨五点推到了六点,午饭后还允许休息两刻钟。 又顾忌弘辉年纪还小,因此下午三点之后并不要求他学习骑射,而是就可以放学,自行玩耍一会儿,再回去他额娘那里。 对这些改变,胤禛心中也觉得自己有些放任宠溺了,可看着儿子乖巧听话又懂事认真的小脸,实在是狠不下心,于是他但凡有空,在弘辉下课之后,便会叫他来考问功课或父子聊聊天。 胤禛给弘辉安排读书的地方,就在他自己书房后一进的东厢房,方便有空了随时过去查看。 他专门请了通晓四书五经的鸿儒,和满语、蒙语老师,数术精通的先生,骑射一流的巴图鲁等人,务必要把他培养成文武双全的优秀皇孙。 讲课的先生坐在最里面,外面靠窗的位置一溜四个桌案,是弘辉的四个哈哈珠子的座位,再靠前一些便是弘辉的桌案。 他每每过来,就可以看到五个孩子坐在一起,摇头晃脑读书的场景。 桌案摆的不紧密,若是夏日里热的很了,桌案旁还可以坐几个小太监帮忙打扇,这也是胤禛的一片慈父之心,天知道他在上书房时,夏日里穿戴整齐的正襟危坐,又不被允许打扇是多么痛苦。 领子粘在脖子上,层层叠叠的衣服里,汗水顺着前胸后背往下流,却没法拿布巾子擦汉,还要全神贯注的读书。 夏天宫里经常一丝风都没有,捂出一身痱子来,又疼又痒都是常事。 今日胤禛无事,便去看了弘辉读书的情况。他示意先生不用停,站在门边悄悄的看,几个孩子背对着门坐着,一点都没察觉到他。 只听先生问道:“谁来解释一下诗经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意思?” 不等其他几个哈哈珠子反应过来,弘辉已经立马抢答道:“学生以为,这是说提出观点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应当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 “说的很好。再来看下一句……” 胤禛欣慰的看着这一幕,自己的儿子总算不用想他一样收敛锋芒了。 郎朗的读书声,让他回想到当初,他与几位皇子一起在尚书房读书的情景。 有太子在前,如明月皎皎,其他皇子则如星辉,他们皇子相互之间可以你闪我耀,但他很小就从皇阿玛的态度里,学会了凡事不应该与太子争锋。 他与太子年岁相差不算大,看着父皇对太子的疼爱,有时心里也想自己并不比太子差在哪里。 小时候还心思简单,好胜心一起,虽不敢明面上与太子竞争,但若是知道太子曾经三日内完成背书写字,他必然私底下奋力追赶,定要在两日里做到。 然后明明已经背完写会,但在尚书房跟着先生们读书时,还是会装作不懂,默默的完成读一百一十遍,又背一百一十遍的任务。 只是心里会藏着一点小小的得意,这就是在苦闷的读书日子里难得的乐趣了。 但就是这一点点的得意,他也不敢随意与别人诉说,只是每日去看望佟佳母妃时,他可以骄傲的告诉她,自己早就完成了所有的学业。 当时胤禛还以为自己就是佟佳氏生的,那时的她早已是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一手掌管六宫宫务,是天下权力最大的女人。 而自己是她唯一的儿子。 那段日子,他就是太子之下,皇子里的第一人了,连大哥、三哥都比不过他。 每当他向她诉说自己的学业时,这个差半步就母仪天下的女人,会放下她对外人的威严冷厉,露出最慈爱的笑容,脸上、眼中都是骄傲。 好似再多权利带来的快乐,都比不上儿子学业上一个微小的进步。 以前小的时候还不懂,但现在让胤禛想来,他那时心中对于太子的羡慕和微微的嫉妒,以及埋藏在内心,不敢叫人知道的争胜好强之心,只怕都叫母妃看得一清一楚。 毕竟那时也不过才几岁的孩子,遮掩的再怎么好,在最亲近的母妃面前还是会露出几分。 可母妃知道他的心思,却并没有训斥他,反而鼓励他上进,笑着看他在四书、数术、书法、骑射等等方面都做得极好,常常能获得皇阿玛的夸奖。 胤禛可以从她的眼中看到星星,他是她的骄傲! 而她佟佳皇贵妃的儿子,也半点儿不比太子差! 慢慢长大,胤禛就懂了一个道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脆弱而易逝的。就如这段辛苦但却快乐而恣意的生活,伴随着佟佳母妃的过世而迅速结束。 还来不及为她的过世而哀痛,就愕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母是德妃娘娘。 那时的他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德妃娘娘,因为有时见到她,她看自己的眼神总是含着许多叫人看不懂的深意。 那眼里的哀伤忧愁总叫人觉得惶恐。 说起来,他是被抱养的事,应该早些年就告知他的,只是现在想来,五岁时,佟佳母妃刚生下的八妹,在出生一月后就没了。 之后佟佳母妃便病了许久,病愈后对自己更加亲切爱护,只怕是因此求了皇阿玛,暂时未告知他是抱养自德妃娘娘。 谁想到,这一拖便拖到了他十岁上,佟佳母妃病重不起,接着被皇阿玛立为皇后,之后一日便去了。 那时候生母德妃已经经历过六弟丧子之痛,又有了十四弟在怀,得以安慰,对于自己这个已经长成,十岁大儿子的突然回归,只怕是心绪复杂。 因此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幼子上也是理所当然。 而自己沉浸在佟佳母妃过世的悲痛中,面对这个陌生的德妃娘娘,也难以一下子亲近起来。 这就错过了他们母子建立感情的最好的时机,到现在,更是隔阂渐增。 因此面对弘辉,自己第一个儿子,总想让他获得这世间最好的一切,不管是自己所拥有过的,还是未曾拥有过的。 思绪涌动间,弘辉已经下课,站起来跟先生道了谢,一转身就看到阿玛站在门口, “阿玛你来看我啦”弘辉东西都顾不得收,朝着门口小跑了两步,又稳重下来,一步步稳稳的走到胤禛身前:“儿子请阿玛安。” 胤禛牵着他的手,带着他回到书房。让他坐下,示意小太监上茶上糕点,弘辉小口吃着点心填饱肚子。 他则看了最近的功课,又抽出这两日写的大字来,用笔一一勾画了写的好与不足的地方。 见弘辉吃完了,胤禛先是抽问了一些背诵内容,又用蒙语、满语交叉跟儿子进行了简单对话。 看着弘辉手背在身后,踱着步,转身间将小辫子甩得飞扬起来,背诵的流畅自如,胤禛摸摸他的脑袋瓜,表示很满意。 又跟他聊起小时候读书的事。 “阿玛在尚书房读书的时候,比你早半个时辰开始,饭后还不能休息,要马上开始读书,也曾觉得十分辛苦,但你知道阿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吗?” 弘辉眨眨眼睛,疑惑又好奇的说道:“儿子不知。” 胤禛当然不会跟他说自己与太子之间的种种心绪纠葛,只拿了康熙的例子来激励儿子。 “你皇玛法比阿玛还辛苦努力,他五岁起,早晚读书,多年从不间断,曾累得咳血,但仍旧坚持不懈,是以才能长成这样文武双全的一代帝王。这也激励了阿玛,让我在年少读书,觉得辛苦难过时,仍旧坚持不懈。”2 弘辉只在几次过年大宴上,远远的见过他这个皇玛法,但对他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原先他只知道这是皇上。 但后来从阿玛额娘以及其他皇叔的身上,他才渐渐察觉到,坐在高高位置上的那个人,是这大清朝的统治者,是所有人都要听命的对象。 因此对他的崇拜,是自然而然由内心而生出的。 这时听到皇玛法的故事,眼神晶亮的盯着阿玛:“皇玛法真厉害,他一定会的很多吧?” 胤禛笑着摊开双手:“那是肯定的,咱们来一起数数吧。” 弘辉也兴奋的将双手摊开。 “除了四书五经、骑射、满蒙语之外,你皇玛法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他还是个开明的君主,喜欢向其他西方国家学习知识,研究自然科学,对数术、天文、地理、医药、生物、解剖、农艺和工程技术。”3 弘辉扳着两手的手指头数了一遍,竟然还不够用,他对康熙的崇拜更加多了几分:“我以后也要向皇玛法学习,做一个像他一样博学的人!” 胤禛欣慰的摸摸他的脑门:“好,我们弘辉以后会向你皇玛法一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