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宰执大宋在线阅读 - 第二一七章 汉jian丞相

第二一七章 汉jian丞相

    很快,“大南国”的两个汉jian丞相黄师宓及其同宗兄长黄玮便来到了大南国皇宫议事大殿。

    如今这黄师宓和黄玮算是“大南国”皇帝侬智高最重要的智囊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出谋划策,侬智高军才得意屡战屡胜。

    这二人中,尤以黄师宓最为足智多谋,也是因为他能力更强,所以虽然他年纪虽然稍微小点,却位居左丞相,位在其兄长右丞相黄玮之上。

    黄师宓是汉人,祖籍广~州,据说还是读书人出身。曾参加广州解试,被取中解后,入京参加过景祐五年戊寅科的科考,并且成功过了礼部举行的省试。

    但是虽然他考过了省试,却在科举的最后一个环节——殿试中折戟。

    在大宋庆历以前的科举制度中,考中了省试,也不一定能成为进士的,因为在殿试环节,还有一个淘汰机制!就是应考的举子哪怕过了省试,但进入了殿试后,如果没有考到前若干名,就会被末位淘汰。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一个考生殿试没过,那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头再来!你依旧是一介白身,还需要重新参加解试,重新参加省试,重新参加殿试,非常的令人郁闷。

    这比之后世明清的童生、秀才、举人都是永久功名的科举制度来说,这个制度对那些不幸殿试折戟的举子,非常的残酷。

    这黄师宓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解试,考过了省试,却倒在了最后的殿试,一切还要从头再来,自然也是相当的愤懑不已。

    不过,说起来,他并不是殿试淘汰方面的最大的受害者,他此时的榜样、投靠西夏做到国相高位的张元,曾三次进入殿试,三次被淘汰,比他更惨数倍。

    其实到了宝元年间,三次进入殿试,三次被淘汰的张元,因为失意投奔西夏,并怂恿李元昊叛宋自立后,殿试淘汰的的制度不合理,已经引起了朝中大臣和官家的注意,等到了庆历二年壬午科便取消了殿试淘汰制度。凡是进入殿试的一律授进士,甚至创设同进士出身,以避免大宋失意文人叛国的情况发生。

    从此以后众举子只要过了省试,便最少有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不至于被重新打回原形,一切从头再来。殿试从此只是作为给新科进士排名的考试,并不会淘汰举子。

    但自从那次殿试被淘汰后,这黄师宓连一次解试都没过,更别提省试、殿试了,这不由的令他更加郁闷,对大宋更加不满,也令他最终走上了一条和大宋作对的道路。

    景佑年间的张元在三次进入殿试,三次被淘汰之后,自以宋朝无法舒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心怀怨愤,从而出走大宋去投靠西夏,并怂恿西夏王元昊叛宋称帝,并献计联络辽人,两相夹击,企图侵占宋朝的陕西、山西、河北一带,并最终参与指挥谋划宋夏之间著名的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后,宋军被西夏军大破,伏尸一万余具,伤七万余,损失惨重,张元在战后特意亲临好水川战场,快意的望着血泊中的同族的尸体,一种复仇的快感,油然而生。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并在诗后题言讥讽其时的经略陕西的夏竦、韩琦,署名时还写下了一大串官衔:“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一般宋人读到这段史事时,都是一脸愤懑,但心生不满的黄师宓读起来却是心向往之。

    因此黄师宓便以张元作为榜样,抱着人不能碌碌无为、籍籍无名,若不能流芳百世,便当遗臭万年的心思,一心想要去做出一番大事儿。

    于是和兄长逃奔到广源州侬族属地,帮助侬智高整军治民,并最终怂恿侬智高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侬智高“能属文,尝举进士,不第”。据说侬智高也曾通过解试,去东京参加过省试,只是未曾考中,但也算半个读书了。因此见竟然有大宋读书人,且还是参加过殿试的读书人,来投奔自己,自也是欣喜若狂,对黄师宓也是颇为重视。

    大宋文官待遇和权力都极高,整个大宋都以读书出仕,东华门唱名最为荣光。侬智高虽然只是大宋羁縻州的少数民族,但对这大宋文官也是很羡慕和向往,因此也参加过科考。

    不过侬智高虽然号称“能属文”,且取解通过,但其实也只是粗通笔墨而已。大宋的解试是各州单独举行的,各州举子由自己所在州里自行取解,广源州虽然只是羁縻州,但也有一个取解名额!这个名额侬智高想要,自然也没人敢跟他争,当然广源州地处偏远落后,不要说是读书人,就是能识字的也没几个。

    侬智高自己参加省试铩羽而归,也知道了大宋文人的本事,所以他对大宋有本事读书人还是很尊敬的。黄师宓整军治民颇有法度,于是很快便得到了侬智高的信任,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正是在黄师宓哥俩的不断怂恿与策划下,侬智高才悍然起兵,不去攻打跟他有杀父之仇的交趾国,却倾国之兵,入侵大宋。

    在黄师宓哥俩是广~州人,据说正是在自己衣锦还乡的虚荣心下,黄师宓才撺掇侬智高攻打不在他们战略之内的坚城广~州城的!幸好广~州最后守住了,不然,说不定黄师宓会和会跟张元一样,也来一出“广~州复仇诗咏”的闹剧。

    ………………

    黄师宓和黄玮两位“丞相”来到大殿,听了侬智高说得昆仑关失守、他想带大军去攻打的事情后,不禁提醒侬智高这次他们面对的敌人,是有大宋战神之称的“面涅将军”狄青,还是一定要以谨慎为上。

    侬智高却不屑道:“这些宋人净会吹牛,当初把那杨家将吹上了天,结果那杨畋最后还不是禁不住朕的一下?”

    如今的侬智高确实有骄傲的资本,自起兵来,大小凡三十余战,虽然也有苦战,但最终的胜利,从来没有旁落过。

    黄师宓进言道:“陛下不可大意,这次统兵而来的狄青,号称‘大宋第一战神’,其手下的西军也据说很是厉害,不可小看,还需要从长计议,力求稳妥!”

    侬智高毫不在意的摆摆手道:“那杨畋不是还号称‘大宋第一儒将’吗?还不是跟块豆腐一样,禁不住朕的一击。这些鸟称号,都是那些宋人吹出来的,不足为信!”

    黄玮也朝侬智高行礼后,开口道:“那杨畋带得都是岭南兵,可狄青所带的西军精锐,不可同日而语,还是要多加在意的。”

    侬智高毫不在意的朗声道:“那大宋西军也就是吹出来的,估计也和两广的宋兵一个熊样,不然也不会被西边的夏军揍得那么惨。还“面涅将军”呢,朕估计多半是“面捏”的吧!”

    侬智高也听说过西军,不过他听说到的西军事迹基本都是些反面的,基本是都是被宋军被夏军狂虐的事迹。其实,依着侬智高的性子,是不打算如此谨慎的收缩防御的,他是打算再像给杨畋的那一下子一样,再给狄青一下。

    左右丞相黄师宓和黄玮想想也是,他们都是南方人,从小只见宋军腐朽如泥,从未见过什么厉害的宋军,所以才敢鼓动侬智高造反。

    前面之所以替侬智高出谋收缩防御,主要是听到从北方来的人传说的西军有些厉害。此时听了侬智高的一番言论,心中也忍不住嘀咕:估计那西军的厉害,也是大宋吹嘘出来。那些岭南军在侬智高手里,都是一击即溃,估计这西军也不可能是这虎狼般的侬智高的对手。

    何况,如今的侬智高军也今非昔比了。他们现在的大南国开国皇帝,麾下已经有五万大军。且他们的部队也再不是的山林里衣不蔽体的野人了,他们有了统一的军装和武器。

    呃,当然,这些军装和武器都是出自大宋州县的武库中。

    不过这大宋的制式武器装备,确实武器犀利,甲胄坚固,比那交趾国的禁军的装备,都要精良上一百倍。如今大都装备了大宋的制式武器装备的“大南国”军队,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想到这里,两个汉jian丞相也被侬智高的大话煽动起来,顿时觉得豪情万丈的。

    那就像以往数次那样,让我们的大军披挂上马,集结起来,再次去消灭那敢于和我们对敌的一切敌人吧!

    黄师宓当即上前请命道:“既然陛下决意出战,微臣愿领军出战,定一战击溃宋军,擒那‘面捏的将军’来,由陛下发落!”

    侬智高此时也是豪情大发,朗声道:“不,这次朕要亲自挂帅,丞相你就坐镇邕州,为朕看守家业吧!”

    黄玮这时上前道:“那就由微臣随着陛下出征,让六郎坐镇后方吧!”黄玮口中的六郎就是黄师宓,黄师宓在族里行六,是以他兄长这么称呼他。

    侬智高听了,当下点头表示同意。黄师宓文才武略可以独挡一面,由他坐镇邕州,而由黄玮随同自己出战,算是很合理的安排了。

    “那就由右丞相随朕出击,邕州城就有劳左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