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现在孙跃有些下不了台了。 虽然还没到要命的时候,但拿人头打赌的刺激,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若不是强撑着,孙跃早就瘫在地上了。 黄松见江小川如此气势凌人,顿时十分尴尬的禀道:“陛下,唐弼和孙跃,身份甚微,与大梁上亿银两相比,还不值一提,我看此事就放过他们两个吧。” 江小川对黄松拱手道:“此事既已至此,尚书大人说这两位不够资格,难不成,你要加码?比如,你的人头?”说着,江小川对赵乾禀道:“陛下,微臣也愿意将自己项上人头做担保,就赌黄大人这颗人头!” 哗!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沸腾了。 江小川不但拿舅舅的脑袋赌,现在还拿自己的人头赌。 这勇气,这魄力,谁人能及? 唐弼本来心中骂死江小川了,但这会儿又真真切切的感动了一把。 这外甥,把自己也跟他困在一条船上了。 赵乾直接拍案:“好!此事,我就准了!就拿你四人人头做赌注!” 黄松直接吓傻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这,跟臣无关啊,臣没有这个意思啊!这都是孙跃和唐弼的赌注,怎么扯到微臣身上来了?” 黄松可不敢跟这个败家子赌。 他本意只是替誉王终止掉这个项目,并抹黑一下江小川。 现在把命也拼上,实在是不值,所以直接认怂。 老大都怂了,孙跃更怂了:“陛下,臣只是一时口出狂言,哪儿敢用人头担保,请陛下收回成命!” “混账!” 赵乾厉喝一声:“朝堂之上,岂容你在这里开玩笑。来人,把孙跃的乌纱帽给我摘了,拉出去打二十大板革职送回老家!” 这些人闹也闹完了,赵乾清楚现在是该自己武断的时候了。 “是!” 殿前侍卫直接过来按住孙跃就是一顿扒,孙跃哭爹喊娘,最后被拖了下去。 “黄松!” 赵乾又是一声喝,吓得黄松直缩脖子。 “微臣在。” 赵乾:“你现在还对这个项目有微词吗?” “臣……没有。” 赵乾点了点头:“很好。” 吕昌这时站了出来:“陛下,这个项目的银款,已经延误多时了,至今还未曾下发过一两出去。” 赵乾听了之后,气的抓起奏折朝黄松头上扔:“这都快一月了,我大梁国库没钱吗?你居心何在!?” 黄松身如筛糠:“银两这事儿,已经在节骨眼儿了,马上就好。” “马上是多久?” 黄松:“即日就可!” 赵乾怒道:“你最好麻利点,耽搁了时间,我拿你是问。” 黄松磕头:“是。微臣明白。” 赵乾随后看向唐弼:“唐弼!” 唐弼连忙回道:“微臣在。” 赵乾:“你以后就接替孙跃的职位,好好把这个项目定好,一年内不成,我拿你是问!” 唐弼一惊! 脑子被轰的天昏地暗。 这,这又升职了啊! 直接干到了户部侍郎! 前不久还是个六品主事,现在竟然已经是三品侍郎,这简直就跟是坐火箭一样。 而这一切,都是归咎于当初江小川找到他,问他想不想升官。 难道这一切都是自己这个外甥预料中的事情? “微臣,谢主隆恩!” 唐弼跪拜,以谢天恩。 都退了吧。 殿前太监高声喝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朝拜,随后,如潮水般退了去。 江小川刚走没多久,殿前太监拉住了他:“江提督,陛下有请。” 江小川一怔,随后跟着太监去到了养心殿。 此时的赵乾,面色苍白毫无血色,整个人摇摇欲坠。 哪里还有朝堂上左右乾坤的英姿。 几个太医在给他把脉,并送上了汤药。 赵乾喝了之后,神色略微缓和了不少。 赵乾也是有心让江小川看到他现在的情况,所以才叫他过来。 江小川心中不是滋味,端起赵乾的药碗闻了一下,原来都是一些强心续命的猛药。 赵乾能撑到现在,全靠这些药物支撑着。 江小川自顾拿起赵乾的手腕想要诊脉,身旁的太医喝道:“这位大人,您好不懂规矩!” 江小川一来又是闻药,又是要替皇帝诊脉,弄得这些御医十分尴尬。 赵乾对着太医摆了摆手,随后笑着问江小川:“你还会医术?” 江小川点了点头:“略知一二。” 太医满脸不屑:“陛下,医术是需要多年经验积累而成,这位大人实在年轻,还是不要让他胡乱诊脉的好。” 赵乾略有些尴尬。这个老太医跟了他多年,没他自己身体早就倒了。年纪大脾气有些固执,倒也不好说他什么:“小川,朕的身体,朕清楚,把脉什么的都无所谓了。” 这个老太医从他当年在战场就跟着他。 医术如何,赵乾清楚。 小川? 老太医一怔,随后对着江小川拱手道:“敢问这位大人姓氏?” 江小川道:“本人姓江。” 老太医一怔:“江小川!” 江小川有点懵:“对,没错是我。” 赵乾也有点搞不懂了,江小川这小子也太有名了,竟然连自己的贴身太医都认识。 老太医满脸不可置信:“您真是江小川?” 说话间,语气竟然敢十分敬重。 江小川点了点头:“是的。” 老太医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还望江神医收我为徒!” 江神医? 什么东西? 赵乾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这在别人嘴里不就是纨绔败家子吗? 怎么就成了神医了? 而且竟然连自己的贴身神医都要给下跪!? 这是何其的尊重! 江小川赶紧要扶起老太医:“老先生,使不得,小川何得何能,受不起啊。” 老太医固执的不起身:“江神医,您连我胞弟张仪都收作徒弟,为何不能收我?” 江小川一怔:“张仪是你的胞弟?” 老太医点头:“学生叫张景中,确实是张仪的胞兄。” 当初,他听说自己济世堂首席的弟弟张仪拜了一个年轻人为师的时候,心中还满是不忿。 后来跟自己弟弟几番交流,发现自己兄弟的造诣飞速提升,久而久之甚至已经远超于他。 甚至皇帝的这幅汤药,也是张仪帮忙调整过,效果显著。 还有些现代医技更是刷新了他的耳目。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兄弟拜了这么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