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逆宋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 大戏开场

第四十二章 大戏开场

    张灯结彩,阖家团圆,后周归德府入夜之后,一片喜气洋洋,此地正是当朝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的封地。

    子时的更声刚刚敲响,归德军节度使书房内,正端坐着两个人,一人是,刚升任归德军掌书记的赵普,另一人便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赵光义长得面白无须,温文尔雅,看上去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只是一对眉眼有些过于细长,此人呷下一口醒酒汤,温和的说道:“赵普兄,此次辛苦了!”

    对面的赵普,形象却甚是普通,只有从一双锐利的眼睛中,才能看出此人的不凡,只见他嘴角轻笑,缓缓说道:“光义何出此言,为主公效力,普之本分而已!”

    赵光义眉宇微皱,显然是因为对方的无礼之举,不过很快便被他掩饰起来,感慨道:“此次二哥若能功成,全赖赵普兄之谋划!”

    “光义过奖了!”当赵普再次直呼其名时,已经完全察觉不到,对方有任何不虞之色。

    赵普看在眼里,不露声色,继续说道,“‘天降神木牌,点检做天子’光义做得好民谣啊,到时候此民谣一出,只怕全开封的百姓,都要箪食壶浆以待主公!”

    “民谣还是难登大雅之堂。”赵光义摇摇头,挺起身正色道:“赵普兄,真的这么有把握,一封假敌情就能骗过满朝文武?”

    “我不需要骗过满朝的文武,我只需要范质相信即可。”赵普嘴角微笑,缓缓解释道,“范质此人可为相,但不能为谋,善正而不善奇,再加上这段时间,忙着独揽朝政,全副心思都放在政敌的身上,对前线的敌情一无所知,我敢肯定此人到时候分寸必乱!”

    赵光义点点头,但又觉得有些不稳妥,问道:“赵普兄,到时候范质方寸大乱,万一遣其他将领迎敌,如之奈何?”

    赵普显得胸有成竹,“能与主公相争者无外乎三人,向拱深为范质所忌,张永德虽为柴氏外戚,但早已投靠主公,只有李重进一人必须小心应付!”

    话虽如此说,但赵普自信的模样,早已被赵光义瞧在眼底,便顺着对方的性子,继续请教道:“可有应对之法?”

    果然,此话正搔到赵普的痒处,对方面有得色道:“李重进,太祖的嫡亲侄儿,而现在正是主少国疑之时,我已在京城放出他图谋皇位的谣言,不管世人信与不信,此次的领军人选,他李重进都要避嫌!”

    赵光义眼前一亮,这番谋划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极其有效,这赵普还真是个人才,刚想开口赞誉,没想到房门一响,被人从外面推开,紧接着一个雄壮中年男子龙骧虎步的跨了进来,“赵普兄,真是好手段,我得兄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啊!”

    扭头望去,只见来人昂藏七尺,轮廓分明,浑身蕴含一股令人折服的气势,赵光义和赵普两人急忙起身行礼,“二哥(主公)!”原来此人便是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不必多礼!”赵匡胤来到屋内的主位前,缓缓坐下,“前院的兄弟们,都已醉酒,我来此处看看。”

    赵普笑道:“主公无需多虑,此事已是万无一失,刚才石守信和王审琦两位将军,业已来信,只等事成,便大开城门迎主公入京!”

    赵匡胤点点头,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一次我冒险一搏,家里就要靠二弟照应了!”

    赵光义立刻答道:“二哥尽管放胆去做,家中一切有我,弟在京城恭候二哥佳音!”

    “三弟辛苦了,想不到这皇帝的龙椅,也有轮到我们兄弟俩的一天!”大功即将告成,赵匡胤发出开怀的大笑,浑然没有觉察到,赵光义的眼角闪出一抹精光。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皇宫文德殿内,小皇帝郭宗训在符太后的陪伴下,正接受各国使臣的朝贺,突然,河北镇、定二州快马来报,契丹勾结北汉率军大举入侵,顿时朝野一片哗然。

    符太后乃妇嬬之辈,哪里晓得兵事,便领着小皇帝郭宗训退到偏殿,对心腹小黄门吩咐道:“快去请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范质、王溥与魏仁浦三人,速来睿思殿议事。”

    三人接到符太后口谕,便立刻动身来到睿思殿,还不及行礼,符太后就急道:“三位卿家,如今契丹与北汉入侵,如何奈何?”

    这段时间旧主新丧,范质、王溥与魏仁浦三人,也是忙得焦头乱耳,未曾确认敌情,竟然先入为主,商议遣将之事。

    王溥躬身道:“回太后,外敌入侵,我们应立刻遣将御敌,现在除李均镇守北疆,不得脱身外,有资格任此职的,只有向拱、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四人。”

    “向拱足智多谋、战功显著,威望甚高,现在国朝未稳,此人须提防,不可统兵。”范质一口否定。

    “近来京中传闻,李重进有夺位问鼎之心,如此紧要关头,也不得不防。”魏仁浦也缓缓说道。

    “张永德也是外戚,恐怕只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前往合适。”范质权衡再三,继续说道,“为防不策,不如派遣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担任北征副职,互相制约,不致生变。”

    坐在上首的符太后,见范质定下人选,对着王溥、魏仁浦二人望来,询问道:“二位卿家以为如何?”

    此时王溥、魏仁浦二人,皆以范质为主,立刻点头道:“如此甚好!”

    见三人商议已定,符太后便让范质拟旨,拿出传国玉玺,加盖玺印,着快马发往归德府。

    当朝廷旨意下达到归德府时,赵匡胤正在帅府内小憩,闻圣旨到,整个人一跃而起,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慌忙跑向大堂。

    摆上香案,接过圣旨,立在一旁的赵光义与赵普二人,皆面露狂喜之色,此时的赵匡胤反而冷静下来,拱手对传旨太监说道:“请帮忙回禀圣上,微臣兵少将寡,恐无法承担此次重任!”

    传旨太监一阵愕然,他身为符太后心腹,自然知道主子,此时正心急如焚的等待他的回信,便连忙请赵匡胤稍待片刻,又急急忙忙的回京请示。

    太监前脚刚走,赵光义就连忙跳了出来,“二哥,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怎么还在犹豫!”

    赵匡胤没有回话,反而是立在一旁的赵普,思索了一会,站出来,拱手道:“主公英明,普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光义惊讶道:“怎么!这里面还有什么门道!”

    “当然有门道。”赵普看了赵光义一眼,随口答道,见对方仍未明白,在心里默默琢磨起一些事情来。

    “这个赵光义的才能,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确实比不上主公,但为什么此人身上,竟然也有真龙之气?”赵普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暂时搁置一旁,“要是师弟再此就好了,他虽说性格偏激,但这望气之术,却得师傅真传。”

    赵光义正等着赵普的下文,没想到对方只说了一句,便突然深思了起来,顿时,犹如隔靴捎痒,弄的人不上不下,只得转身请教道:“二哥,你们这是打的什么哑谜?”

    赵匡胤素来看重情义,不然也不会留下,诸如千里送京娘、灼艾分痛等事迹,便耐心的解释道:“自李唐灭亡,各地诸侯纷纷割地自立,皆因兵权二字,兵权,兵权!有兵才有权,如今我虽然兵力雄厚,但也有些事情也要早做准备,现在郭氏已别无选择,我为何不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赵光义心中一惊,急忙问道,“二哥要当兵马大元帅?”

    “与其说要当兵马大元帅,不如说为了调兵虎符!”赵普回过神来,躬身一揖道,“主公智谋,世所罕见,普不及也!”

    赵匡胤连忙扶起对方,正色道:“赵普兄,这是说的什么话,没有兄之谋划,安有今日赵匡胤!”两人相视一笑,一股君臣相得,站在一旁的赵光义,却陷入了沉思,眼中晦暗不明。

    终于在傍晚时,范质又重新拟旨,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连同虎符一起送到他的手中,至此兵变终成定局。

    当晚,赵光义便回到开封城赵府,根据后周太祖令,大将出征,家人必须留守京城,这也是为了防止大将手握重兵,犯上作乱的手段,但这个世上最难防范的就是人心!

    农历正月初二,慕容延钊自领五万大军,作为先锋,率先出城,前来送行的范质,见出征的将领中,倒有一半不是赵匡胤嫡系,遂心中大安,他哪知这正是赵普为麻痹他,所设的计谋。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诸将,谋士赵普、楚昭辅等人,点齐八万大军,出京城北门,一字北上,新皇郭宗训、符太后,亲自前来把酒送行。

    及到正午,大军刚刚出京不久,“天降神木牌,点检做天子”的民谣,就瞬间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流传开来,而官府竟也没进行约束,一时间,整个开封城人心思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