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下归周
金吒和木吒又随着信使回返游魂关,试探姜文焕的反应。更新快无广告。 姜文焕见金吒和木吒刚出关就回返了,还多带了一个人回来,急问其故。 金吒曰:“侯爷,这位是我西岐的信使,特来报信的。” 姜文焕道:“莫非发生了什么变故?” 金吒笑道:“我家姬侯爷已经攻破朝歌,纣王自焚了,连带烧死了他三个儿子。我家侯爷特请贤侯前去朝歌,共商大事。” 姜文焕喜道:“太好了!多谢姬侯爷帮我报仇了!不知姬侯爷请我去商谈何事?” 金吒笑道:“纣王已死,天下无主,自然是商量何人可进位了!” 姜文焕道:“姬侯爷贤达之名传遍众诸侯,德高望重,此番又是姬侯爷攻破朝歌,这天下之主,自该由姬侯爷担任。若是旁人,我第一个不服!” 金吒道:“贤侯高见!如今朝歌已经攻破,贤侯也不必带兵马前行,不如就就随我兄弟二人,轻装简行,速速赶往朝歌。” 姜文焕道:“自无不可!” 姜文焕当即选了几个精锐随从,和金吒木吒一起,策马赶往朝歌。 话分两头,且说黄天化和雷震子奉命前去阻挡三山关的邓九公。 这两人就没有金吒这般机智,只是帮助鄂顺攻打邓九公。 奈何,邓九公作为三山关总兵,武艺高强,加上有女儿邓婵玉和女婿土行孙相助,哪怕是黄天化和雷震子前去,也只能占据上风,而无法攻破三山关。 鄂顺,黄天化,雷震子在三山关耗了几天之后,也等来了西岐的信使。 黄天化得知此消息,大喜,急忙又派信使,前去通告邓九公。 这邓九公也是知兵之辈,朝歌攻破,纣王身死,他的三山关便成了孤关,还被朝歌和鄂顺两面夹击,落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邓九公怕这是黄天化的计谋,令斥候前去朝歌打听消息。在此期间,黄天化也不进攻,也是每天来劝降。 不一日,斥候来报,果然跟黄天化说的并无二致。 邓九公确认了此消息,喟然长叹。纣王都死了,他还坚持个毛线。继续坚持下去,或许能够落一个忠臣的美名,但他一家人,却是必死无疑。 邓九公也不跟鄂顺打了,放鄂顺,黄天化,雷震子离了三山关,但邓九公也不马上投降,他只表示,若天下都归周,他便顺应人心。 这也算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了。 鄂顺,黄天化,雷震子自然同意。邓九公的厉害,他们也领教过了,没必要死磕。反正西岐甚得人心,天下迟早归周。 如此,距离纣王自焚,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当今天下,最大的三个诸侯,西伯侯姬昌,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终于齐聚在朝歌。 姜文焕和鄂顺皆表示,姬昌贤名远播,德高望重,乃是天命所归,合该继承天位。姬昌只再三推辞不受。 东伯侯姜文焕大言曰:“天下之至德,孰有如姬侯爷者!今天下归周,已非一日,即黎民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谓姬侯爷能救民于水火也。且天下诸侯景从云集,随姬侯爷以伐无道,其爱戴之心,盖有自也。姬侯爷又何必固辞?望姬侯爷俯从众议,毋令众人失望耳。” 姬昌曰:“昌有何德,望贤侯无得执此成议,还当访询有众,以服天下之心。” 东伯侯姜文焕曰:“昔帝尧以至德克相上帝,得膺大位;后生丹朱不肖,帝求人而逊位,群臣举舜。舜以重华之德,以继尧而有天下。后帝舜生子商均亦不肖,舜乃举天下而让之禹。禹生启贤明,能承继夏命,故相继而传十七世。至桀无道而失夏政,成汤以至德放桀于南巢,伐夏而有天下。传二十六世至纣,大肆无道,恶贯罪盈。姬侯爷以至德与众诸侯恭行天之讨,今大事已定,克承大宝,非姬侯爷而谁?姬侯爷又何必固逊哉!” 姬昌曰:“吾安敢方禹汤之贤哲也。” 姜文焕曰:“姬侯爷不事干戈,以仁义教率天下,化行俗美,三分天下有其二;故凤鸣于岐山,万民而乐业。天人相应,理不可诬。姬侯爷之政德,与二君何多让哉!” 姬昌曰:“姜君侯素有才德,当为天下之主。” 姜文焕急忙推辞。 旁边鄂顺和众将齐齐上前,大呼曰:“天下归心,已非一日,侯爷为何苦苦固辞?侯爷舍此不居,则天下诸侯瓦解,自此生乱,是使天下终无太平之日矣。” 子牙上前急止之曰:“诸位不必如此,我自有名正言顺之说。” 子牙曰:“纣王祸乱天下,侯爷率诸侯明正其罪,天下无不悦服,侯爷礼当正位,号令天下。况当日凤鸣岐山,祥瑞现于周地,此上天垂应之兆,岂是偶然!今天下人心悦而归周,正是天下响应,时不可失。侯爷今日固辞,恐诸侯心冷,各散归国,涣无所统,各据其地,日生祸乱,甚非侯爷吊伐之意。深失民望,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愿侯爷详察!” 姬昌曰:“众人固是美爱,然吾之德薄,不足以胜此任。” 东伯侯姜文焕曰:“侯爷不必辞逊,姜元帅自有主见。” 乃对子牙曰:“请元帅速行,不得迟滞,恐人心解散。”
子牙急忙传令:“命画图样造台,作祝文昭告天地社稷,俟后有大贤,侯爷再让位未迟。” 傍有周公旦自去造台。 周公旦画了图样,于天地坛前造一座台。台高三层,按三才之象,分八卦之形。正中设“皇天后土之位”;傍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旗唬,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于其地;前后有“十干”旗号,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立于本位;坛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日太昊,夏日炎帝,秋日少昊,冬日颛顼;中有黄帝轩辕;坛上罗列笾、豆、簠、簋、金爵、玉斝,陈设祭前,并生蒭炙脯,列于几席,鲜、酱、鱼、rou设于案桌,无不齐备。只见香烧宝鼎,花插金瓶,子牙方请姬昌上坛。姬昌再三谦让,然后登坛。 周公旦高捧祝文,上台开读,读罢,焚了,祝告天地毕,只见香烟笼罩空中,瑞霭氤氲满地,其日天朗气清,惠风庆云,真是昌期应运,太平景象,自然迥别。那朝歌百姓挤拥,遍地欢呼。 此上天意属姬昌,姬昌无奈。只得受了册、宝,即天子位,通告天下诸侯。通告一出,天下中小诸侯纷纷附和,前来朝歌觐见。各处关隘将领,也纷纷归降。 自此,天下归周。 数日之后,天下诸侯齐聚朝歌。 姬昌面南垂拱端坐。乐奏三番,众诸侯出笏,山呼万岁。拜贺毕,姬昌传旨,大赦天下。姬昌传旨,命摆九龙饰席,大宴八百诸侯,君臣共乐。众人酒过数巡,俱各欢畅,百官觉已深沉,各辞阙谢恩而散。 话说次日姬昌设朝,众诸侯朝贺毕,姬昌谓子牙曰:“殷纣因广施土木之功,竭天下之财,荒yin失政,故有此败。朕蒙众诸侯立之为君,朕欲将鹿台之货财给散与天下诸侯,颁赐各夷王衣袭之费,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命诸侯各引人马归国,以安享其土地。” 又将摘星楼殿阁尽行拆毁,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基,式商容之闾,放内宫之人,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姬昌在朝歌旬月,万民乐业,人物安阜,瑞草生,凤凰现,醴泉溢,甘露降,景星庆云,熙熙皞皞,真是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