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赤色黎明在线阅读 - 第151章 安民和诉苦

第151章 安民和诉苦

    华夏共和国强势崛起,以碾压的形态迅速壮大起来。

    从原本只有扬州五郡之地,骤然吃下了豫州和兖州大部分州郡,甚至连同荆州的江夏郡和南阳郡,司州的河南尹也给吃了下来。

    国土面积骤然提升了两倍有余,只可惜人口却是没有翻倍。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世家,或者是寒门,并不喜欢华夏共和国的执政模式,然后随着大汉共和国北迁到了黄河那边。

    大汉帝国也算是一个胜利者,虽然失去了荆州大部分的土地,好歹是把襄阳作为钉子留了下来。关键是还吃下了凉州北部的羌族区域,河套平原的南匈奴区域,甚至还占据了司州的河东郡和河内郡两地。

    孙坚也是得胜者,占据了南郡偌大的地盘,算上荆南四郡和交州,也算是个庞然大物;更别说吕布,占据徐州和青州两地,也不容小窥。

    唯有大汉共和国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在南匈奴那边,只希望能够打通另外一条丝绸之路,谁知道最后顾此失彼,直接导致中原三州,甚至是司州都给丢了。别的还好,司州的雒阳原本可是共和国的国都,丢掉了这里,那真的是丢脸丢大发了。

    好处也不是没有,门阀们终于愿意为国家出点力气,不至于以前这样,真的把国家当成玩具来玩。刘协的权力也得到了扩充,不再如同一个傀儡,至少开始具有一定的话事权。

    自然而然的,刘备也得到了刘协和袁隗的双重支援,就算是打了败仗,地位居然也有所提升。只可惜横在他上面的,或者说更得到刘协青睐的,却是刘岱和刘和。前者是汉室宗亲,其伯父更是东汉太尉,根正苗红;后者是刘虞的儿子,也是根正苗红的皇叔。

    没办法向南,那么大汉共和国就开始向北和向东,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口,于是大量的鲜卑,乌桓,扶余和高句丽的百姓就成为了奴隶,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国内。

    甚至大汉共和国还组建了一支奴军,人数大概在五千,死了就立刻补充,用最残酷的方法进行训练。训练出来的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凶兽。

    国土得到了扩张,华夏共和国迅速派出了大量的官员,把基本的行政班子给构架起来。这次的结果比预想中的要大得多,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官员。

    李煜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先把州刺史和郡守的班底给构架了起来。其中兖州刺史为陈瑀,豫州刺史为荀悦,河南尹则交给了糜竺。

    陈瑀和荀悦今年已经四十多岁,而且都有很高的从政经验,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但糜竺今年才三十岁,却已经当上了郡守,却是羡煞旁人;甚至若仔细查看官员名单,会发现不少郡守年纪也都是在三十岁上下,大多都是第一批的公务员火线上位,这种情况估计也只有在华夏共和国这种新生的政权里面,才有可能出现。

    其实若是深扒的话,会发现这些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是墨门的内门弟子,同时也是社会党的党员。说穿了就是李煜的虔信者,不少甚至已经是狂热者。

    可以说,他们的美好生活和地位都是李煜给的。到底是古人,知恩图报,是以或许他们的品德方面还有些缺点,对李煜的忠诚却是毋庸置疑。

    刺史和郡守系统设置完毕之后,剩下的才开始针对县城进行安排。由于人手不足,所以只是安排了县长和一个检察局局长。

    前者负责全县工作,说穿了就是安抚民心,从旁协助文宣部进行宣传教育等;检察局则是专门监督县长,还有临时招募的县吏,并接受百姓的信访和投诉。

    在大后方的汝南郡,民心的安抚工作已经完成,甚至在财政拨款下,针对地方土地的赎买开始展开。原本在官府登记下的田产和地产,将陆续以赎买的方式,在百姓手中收购。

    百姓可以前往江南那边定居,也可以留下来另外找工作。当然原本的农田会在明年进行统一并且进行公开承包,到时候可以个人或者集体进行承包土地和山地。至于今年,土地的产出归耕种者所有,官府并不会收取任何税收。

    在大汉共和国的宣传下,华夏共和国在百姓的眼中,原本就如同妖魔鬼怪一般。如今随着工作队的下乡工作,还有宣传部队的宣传表演,百姓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政权。

    这个政权的确如同大汉共和国宣传的那样,把他们的土地甚至是家宅给收走,但却也会留下赎买款,关键是只需要办理土地使用证书,那么就能继续在这里居住超过七十年,之后只需要继续续签,就能继续居住下去。

    官府的宣传人员说了:“哪怕是政府需要,为了扩大道路还是别的原因征收这片土地,只要你持有土地使用证书和房产证,那么就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拆迁款。甚至官府会出面,安排另外一套房屋给你们居住!”

    虽然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但看着手中那略有重量,装满金币的小袋子,百姓们还是愿意相信新官府的。内战和外战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在这里,都是一国的百姓,只要是本土的政权,那么谁来统治都能接受,大不了忍气吞声。更别说如今,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

    只可惜教育还没办法普及,主要是财政方面还没办法满足这点。好在百姓原本就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是故对于还没办法普及起来的教育也没什么意见。

    如同颍川书院等私立学院,倒也是得到了官府的扶持,李煜甚至亲自来到颍川,和颍川书院的祭酒荀绲进行了谈话。最后在荀绲的牵头下,和颍川陈氏,颍川郭氏等世家进行的座谈,对颍川书院进行改组。

    每年,国家将给予颍川书院一定的扶持金,但与此同时,颍川书院必须要接纳一部分寒门和普通百姓;同时开设启蒙班,至少要开三个,为颍川的百姓进行启蒙。

    全民启蒙已经无法阻拦,这点这些老牌的世家也是非常清楚,最后也向李煜妥协了。

    在这段期间,也有不少世家子弟,甚至包括了留在汝南的袁阀旁系族人,在通过了紧急公务员考试之后,成为华夏共和国的公务员。只可惜根据最新的规定,这批公务员要从县吏开始做起,不过考虑到人手不足的问题,升迁应该是最快的一批。

    华夏共和国治下各州郡,不管是州吏还是郡吏,甚至是县吏都属于公务员系统,有真正的国家公务员编制,甚至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官员。是故成为县吏,这些世家子弟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更别说本家嫡系不少已经跟随大汉共和国去了冀州,他们这些旁系本来就没有出头之日,难得的机会当然不容错过。

    与此同时,倒也的确有一批嫡系加入到了这个系统里面。包括颍川陈群、颍川辛毗等嫡系子弟,甚至淮南成德人刘晔,这个正经八百的大汉皇室宗亲,也加入其中。

    可惜中原的历史人才,这一代里面基本上已经被大汉共和国和大汉帝国瓜分完毕。好在华夏共和国从来不讲究这个,李煜对于历史人才也并不是太看重,来就来,不来自己培养,事实证明华夏大地的人才并非只有特定的几个,更多人仅仅是缺乏了一个机会。

    百姓的情绪安抚完毕,那自然就要进入思想改造的阶段。

    宣传部队自然拿出了诉苦这个法宝,不断下乡进行宣传,与百姓互动。其实百姓也苦,尤其是大汉共和国注重世家和有产者,对于广大的佃户和无产者进行打压和剥削,几年下来已经让他们深刻的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比以前还更加不如。

    “看看那些剥削者,他们好逸恶劳,在很久以前,他们就优哉游哉的坐在家中,冷漠的看着我们劳作。我们辛苦一年,能存下来的仅仅是足够我们活命的口粮……

    近期他们又开设了工厂,农闲的时候虽然能打点工赚钱,但各位可又想到,既然他们要给你们发工钱,那么他们又依靠什么来赚钱?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宣传员从东汉时代,到近期,把世家门阀剥削他们的手段都给罗列了出来。

    很多百姓以前不知道这些,如今知道了,顿时就开始不满;再配合宣传员宣传人人平等的理念,很多人不由得反思,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不同,难道王侯将相真的宁有种?!

    “其实这个天下间根本没有天生的王侯将相,世家大族一直认为天下的利益是固定的,你们抢了一些,那么他们就会少得到一些。正因为这样,他们把一切都给垄断起来,目的就是不让你们有机会去和他们抢夺。

    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垄断,这样压制,使得你们不仅没有机会接触到教育的机会,甚至为了温饱劳动了大半辈子,却根本没有改变什么!

    然后他们树立典型,偶尔资助几个亲近他们的人,让他们上位,告诉你们‘跟随我吧,我给你们地位!忍受压迫吧,这样才有出头之日!’最后让更多人,默默忍受这样的命运!

    看看华夏共和国的那些大厂长或者大农田主,他们原本说不得只是低贱的山民,甚至连大汉的户籍都没有!在我华夏共和国,伟大的元首李煜,一直贯彻着人人平等的基本理念。在我们国家里面,你们都有机会成为大厂长,大农场主,甚至进入官府当官!

    书籍不再被世家门阀垄断,官府里面也不会再一昧的充斥着世家子弟。只要你们肯接受教育,只要你们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那么你们就有资格成为我华夏共和国的官员!”宣传员趁着百姓的情绪到了最低点,立刻开始进行煽动。煽动他们对世家的不满,最后让这些情绪彻底引爆出来。

    最后,百姓对世家门阀的不满,会直接变成对华夏共和国的认可,到了这一步,宣传工作的初步效果,也就算是的达到了。